資本內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決定經濟危機必周期性爆發。那中國實行特色市場經濟,資本的貪婪性能改變嗎?能避免嚴重的生產過剩嗎?能躲過經濟危機嗎?非也!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震撼性、連續性爆發的經濟危機,正成了資本反抗中共的一種方式!我們不否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我們也不能不直面經濟危機!
一、習近平為什么提出“底線思維”
改開搞了36年,成績十分輝煌,這似乎是不可動搖的定論。可到習近平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時候,卻出現兩大尷尬:政治上,中共面臨亡黨亡國;經濟上,中共則需從“壞處準備”。這簡直讓人匪夷所思,這簡直讓人哭笑不得,這簡直讓人從心理上十分難以接受,可這又確實是十分嚴峻的現實。
為此,習近平一剛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對經濟工作就提出了“底線思維”:做最壞的打算,爭取最好的結果。這個“底線思維”的提出,絕對不會是憑空想象,不是心血來潮,它不僅具有極強的針對性,也具有強烈的緊迫性。這個“底線思維”一提出,就讓人們感到十分的沉重,甚至帶有一點悲壯。而提出的這個“底線思維”,也成了習近平抓經濟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
2012年11月30日(請注意這個時間節點),習近平就在黨外人士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我們要堅持‘兩點論’,一分為二看問題,既要看到國際國內形勢中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從壞處著想,做最充分的準備,爭取較好的結果。”這是習近平當選中共總書記才15天,就提出了經濟工作要“從壞處著想”,至少說明這個問題的嚴峻性和緊迫性。
緊接著一周后,2012年12月9日,習近平在廣州主持召開經濟工作座談會時再次指出,“從壞處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牢牢把握主動權”。隨后,習近平在其他地方調研時,也多次強調從“壞處準備”。這說明習近平提出從“壞處準備”的思想是深思熟慮的,是完全符合中國實際經濟狀況的。
從“壞處準備”的思想,它包含的內容很多,諸如,是什么造成從“壞處準備”的主因?習近平指出:“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經濟工作“要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講話,就是從正面指出,為什么要做壞的打算:不講效益,沒有可持續性的粗放型發展,其造成的種種惡果,就是要從“壞處準備”的直接原因和現實。
而從“壞處準備”的壞處在哪?在201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保障糧食安全難度加大,宏觀債務水平持續上升,結構性就業矛盾突出,生態環境惡化,食品藥品質量堪憂,社會治安狀況不佳等突出問題仍沒有緩解等等”。
而在習近平指出的這些嚴峻的經濟問題中,最為可怕的就是“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產品和產能過剩,而且是“嚴重”過剩,這無疑是經濟危機的核心特征。習近平指出的其它問題,都與“過剩”密切相關。
二、特色市場正面臨深刻的經濟危機
市場經濟中資本趨利的盲目性,不斷造成生產的相對過剩,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就是巨大的相對過剩經濟。非常不幸的是,馬克思主義這一基本觀點的正確性,在中國推行的市場經濟中,再一次得到殘酷的證明。那中國的“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到底“嚴重”到什么程度?
1、鋼鐵業產能閑置1/3全行業虧損。從2008年至2013年6月間,中國粗鋼產能由2007年的61031萬噸上升到110622萬噸,實際產鋼量由2007年的48971萬噸上升到82200萬噸。就是說,2008年后新增產能利用率只有67%。
僅河北一省年產2.4億噸的鋼產量,就是全國20年前的三倍多,比當前美國和日本的鋼產量總和還多。僅唐山一市的鋼產量就超過全國10億噸產能的10%。而現在法國、德國等11個歐洲國家的鋼產量都不到7000萬噸,都不到中國的十分之一,都不如唐山一個市的產量。
目前,中國26個城市,5種鋼材的庫存高達1578萬噸,是2008年同期的5.5倍,是2009年金融海嘯同期的1.8倍。螺紋鋼2014年10月約2485元/噸收盤,比最高時的5185元,跌去52%,每斤比大白菜都便宜。噸鋼利潤高峰期達1000元左右,可買一部普通手機,今年上半年噸鋼利潤一度僅0.43元,兩噸賺的錢還不夠買支冰棍。中國鋼鐵業2012年一季度出現新世紀以來首次全行業虧損。
2、房地產業占比16%是多大泡沫?房地產已成中國第一大支柱產業,2013年房地產投資占比GDP高達16%,而在沿海發達地區占比更高。僅房地產占固定資產投資20%以上,房地產產值占GDP20%以上,這樣占雙20%以上的省份就有7個。而在發達省份的中心城市房地產甚至占比GDP達50%以上。中國的房地產業瘋狂發展到,一個北京城的房地產總值180萬億,可以買下一個美國!
可瘋狂發展的房地產終究要有邊際,泡泡吹得越大,越臨近破滅。現在全國房地產已開發出上百個“鬼城”,中國幾乎各省都有幾個、甚至十幾個“鬼城”。僅沈陽就出現兩個過剩:一是總量過剩。至今年8月,沈陽商品住宅可售面積為28339710平方米。按現在月售數量要賣三年。二是商業購物中心過剩。空置726萬平方米,達19.62%。在如此情勢下,沈陽5月又批建17個新城。
而更加危險的是,自1960年來,只要房地產投資占比GDP高于6%的國家,都經歷了痛苦的房地產泡沫破滅過程,即使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時,其房地產投資占比GDP也只區區9%。而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時,房地產投資占比GDP只達到局部峰值6.2%。可中國2013年房地產投資占比GDP竟然高達16%,這是多大的泡沫?這是多大的危機?這是多大的危險?
3、細數中國還有不過剩的產業嗎?說當前中國“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這是對判斷留有余地。可僅僅是“部分行業”?如果不能說全部,那至少也是絕大部分行業。投資和消費的嚴重失衡,已是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這是不爭的事實
試問:哪里有產能不過剩的行業?水泥、玻璃、建筑材料、電解鋁、煤化工、發電量、發電設備、多晶硅、風電設備、造紙、印刷、造船、航運、化肥、電視、冰箱、手機等,無一個行業產能不過剩,或者說,傳統制造業通通產能過剩!2012年底,我國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產能利用率分別僅為73.7%、71.9%、73.1%和75%,明顯低于國際通常水平。
連白酒產能都嚴重過剩,根據《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行業將實現釀酒總產量8120萬千升,但在“十二五”開局的2011年,中國的白酒產量就達1025.6萬千升,提前4年超額完成2015年的規劃目標。由于白酒嚴重過剩,造成全國近千家酒廠面臨破產。
作為產業鏈很長,關聯度極大的汽車制造業,2013年也無可奈何地邁進產能過剩。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11萬輛和2198萬輛,同比增長14.8%和13.9%,產量超出銷量13萬輛。這是中國汽車行業三年來首度出現供大于求現象。汽車產能的過剩,更加深鋼材等相關行業的過剩。
就連農業也在相對過剩中掙扎。一面是“保障糧食安全難度加大”,一面是每年都要經歷各種農產品相對過剩的風波。農產品供應不足,“姜你軍”、“蒜你狠”、“火箭蛋”、“韭不住”等都言猶在耳。雞蛋一度突破6元一斤,生姜市場居然賣到一斤近20元。什么種植不足,就瘋狂漲價;而什么種多了,過剩了,就得賤賣,甚至都爛在地里。農副產品種植和市場很難完全對接,只能盲目的聽任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頻頻發生
三、經濟危機正帶來災難性的破壞
我們搞了這么多年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誰能說清什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際實行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野蠻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有何不同?盡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市場經濟戴上一頂紅帽子,也在不斷“規范”、“完善”中大行其道。可屢屢爆發的經濟危機造成的災難性破壞,極為諷刺的給這頂“小紅帽”, 又加戴了一頂“綠帽子”。
1、成吞噬財富的無底“黑洞”。市場經濟本身,就是巨大的浪費經濟。玻璃商總盼天下所有窗戶玻璃都碎,飯館老板總希望客人點餐多多益善。而經濟危機造成的浪費,更是吞噬財富的無底“黑洞”。按美、英等國經驗,鋼鐵業頂峰后回調,產能約去掉30-40%。美國最高峰的1973年,鋼鐵產量1.4億噸,而2013年中國鋼鐵產量7.83億噸,產能更接近10億噸,中國鋼鐵業產量未來三年至少減去40%,至少2/3的鋼企,將破產倒閉或兼并重組,最多能幸存一二十家鋼企。那投資上萬億建設的其他鋼廠,相當一部分要炸掉,中國鋼鐵業開始最殘酷的去產能期,也是巨大浪費的“白扔”。更讓人痛心的是,類似這種“白扔”,又絕不僅僅是鋼鐵業!
2、用數萬億壞賬推高金融風險。每一次經濟危機,都要給銀行帶來大量壞賬。現86個骨干鋼鐵企業總負債就達3萬億元(若加上其他中小鋼廠的負債更高),在目前的情勢下,債務除了增加,看不出任何減少的跡象,中鋼集團被報道數百億貸款逾期違約。而光鋼鐵業未來三年去產能化,將產生的銀行呆壞賬,最少不低于2萬億元。
2013年9月末,產能過剩行業中僅長期貸款余額就達2.04萬億元; 2013年上半年,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余額連續7個季度反彈,達到5395億元,同比增長18.2%;僅2013年上半年新增不良資產就達466億元,同比增長63.51%。而2014年國家明令化解過剩產能的任務中,要淘汰鋼鐵2700萬噸、水泥4200萬噸、平板玻璃3500萬標準箱。實際上國內需要化解的產能過剩遠不止這三個行業,除傳統行業中的煉油、紡織,甚至還包括了新興行業當中的風電、多晶硅,以及酒店、餐飲等服務類行業,這又要產生多少不良貸款?這更要推高多大的金融風險?而金融危機一旦爆發,那是破壞力最強,也是最難挽救的經濟危機!
3、老板爭相跳樓成自殺特色。中國的自殺率為10萬分之23 ,高居世界第一。而近年來,老板跳樓事件頻發,又成了自殺的一大特色。這里有浙江誠興光伏企業老板李飛等大老板跳樓,也有中小企業主自殺。以致企業家非正常死亡,上升為社會的熱點問題,也成新聞報道的熱門話題。2011年3-10月初,浙江全省有228名企業主跑路,9人自殺。有人統計:近年就有600多老板自殺,溫州、神木等地還是老板自殺高發區。
而近期河北邯鄲房地產集體違約、黃金佳涉嫌非法集資,部分上市公司資產在縮水,全國等各地都出現了新一輪跑路和自殺。然而,這或許才是開始。如今中國億萬富豪中近一半是房產商,樓市下行,已經讓很多房地產商資金鏈斷裂,樓市泡沫若到破滅那一天,老板跳樓更是前赴后繼。
4、大量的失業將加深社會危機。據浙江省統計,在2012年,中小企業約60%-70%面臨生存困境。溫州規模以上企業已有六成處于停工停產狀況,杭州市600家企業因擔保鏈斷裂,引發銀行爭取抽貸壓貸,命懸一線。
而隨著企業倒閉,失業就自然凸顯。失業是市場經濟本身的痼疾,中國一搞市場經濟就造成國有企業幾千萬的工人下崗失業。溫家寶曾在2010年3月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說:“我知道美國有200萬失業人口,這讓政府十分焦急,但中國失業人口有2億,中國絕不盲目追求貿易順差,相反,中國想方設法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這是我們長期努力的方向”。現在僅河北要求削鋼6千萬噸,一半就在唐山,就有10萬鋼鐵大軍將面臨失業。失業率過高,必然加深和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
5、產能過剩更造成嚴重污染。產能過剩造成嚴重污染,這更是盡人皆知。僅北京周邊四省的粗鋼產量就占全國近半,高耗能、高排放,是造成京津冀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年初,京津冀地區近300家鋼廠,超過7成環保設施不達標,違規排污現象嚴重;同時,最新公布的三季度全國74個城市空氣指數排名上,前10位最差空氣城市中,京津冀占據8席。
至于國內稀土開采產能過剩非常嚴重,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生態破壞。無序競爭使得有“工業黃金”之稱的稀土卻賣成了“白菜價”。為了得到1萬噸中重稀土氧化物,會造成100平方公里的植被破壞,代價觸目驚心。太陽能產業的主流企業開工率只有六七成。對于多晶硅產業而言,過度的投資不僅僅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對環境將造成十分嚴重的破壞等等。而中國那個產能過剩的行業沒有污染環境?
總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種種惡果,在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已無一例外的顯現出了巨大的破壞性,對此,我們絕不能再掩耳盜鈴了。我們要敢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應該敢于直面經濟危機,就應該有充分的從“壞處準備”!
王婆賣瓜(163)
寫作本篇博文,有三條體會和博友交流。
1、堅持一個立場。前幾天,和幾個影視界的朋友聚會,有的朋友大罵共產黨,我表達了激烈的“抗議”。他們很不解的問:看你的博文,也沒少講共產黨的陰暗面?我的回答是:公知精英們以造謠的方式,極力抹黑共產黨,是要推翻共產黨;我是實事求是地指出共產黨存在的問題,是希望共產黨能科學執政,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能健康成長!或許,這就是立場的不同;或許,這也是寫文章的出發點不同。
2、堅持一個態度。那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那就是求真務實的態度。我們不想否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我們也不能無視這個市場中爆發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最大的危險,那就是不知危險!而在分析這個危機時,一定要實事求是的分析,絕不能信口開河,也不能僅憑感覺說話。為此,筆者努力占有大量材料,仔細進行分析,并核對文中引用的任何一個數據、任何一句話,在依托事實的基礎,也就是在引用大量數字、數據和事例的基礎,用事實去說話,去指出問題的實質和要害。
3、堅持一個膽魄。那就是敢于直言,敢于說真話。老百姓管好的文人叫“文膽”,可見文章有膽是多么重要。而作為一個共產黨人講真話,那就是黨性堅強。中國絕不乏寫美文,唱贊歌的人,也不乏玩文字游戲,文過飾非的人。可將電梯改名為升降器就是改革了?將資本家叫民營企業家就不是資本家了?我們不能老穿“皇帝的新衣”自欺欺人了。習總書記反復告誡全黨要有憂患意識,心懷大憂,那就要敢于直言憂患所在,就敢于在文章中顯現肝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