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社會主義大學肩負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歷史使命,應努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
一、在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中應注意避免“兩個孤立”
首先,應避免將意識形態工作孤立起來看待。現在有一種具有普遍性的認識誤區,即人為地收窄和限定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范圍,認為意識形態工作只是黨務工作的一部分,甚至只是書記和副書記的工作職責,其他領導如果想重視和抓好這項工作,反倒會給人以理論水平不高、業務能力不強的印象。這種認識是十分錯誤的。事實上,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工作,離開了對這項工作根本性、全局性的認識,我們也就無從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相比較而言,西方國家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對此都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戰略及機制。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籍德裔哲學家馬爾庫塞就提出了“科學技術意識形態理論”,認為,在發達工業社會,“技術‘中立性’的傳統概念不再能夠得以維持”,因為,技術已經成為了“社會控制的現行形式”。隨著技術的意識形態化,“發達的工業文化較之它的前身是更為意識形態性的” ,即整個發達資本主義社會都被高度意識形態化了。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則認為,意識形態的核心問題是價值觀問題,而價值觀是政治決策的理論依據。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意識形態指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更應當堅持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肯定和重視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性及全局性。
其次,應避免將意識形態工作者孤立起來看待。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者絕不是另類,更不是某些人眼中的“異端”,如果是這樣,那么大學生一旦走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講堂,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就會在社會大環境中消失殆盡,堅守意識形態主陣地的目標就會淪為空談。意識形態工作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全體高校教師在意識形態問題上都應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就全國、全社會來看,所有的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都應當成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有力宣傳者和堅定捍衛者。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鞏固意識形態陣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主導權,堅持正確導向,提高引導能力,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這充分表明,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離不開行之有效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在以核心價值觀建設鞏固意識形態陣地的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在宣傳教育過程中應注重正反比較方式,強調觀點的鮮明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離不開社會輿論特別是主流媒體的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不僅需要加大力度,而且需要改進方法,特別是要注重進行正反比較方式,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旗幟鮮明,一目了然。只有觀點鮮明了,認識才不易發生錯誤和混淆,實際教育效果才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現代國家無一例外注重核心價值觀建設,尤其西方發達國家對這一問題更是毫不放松,并且手段更加高明、方式更為隱蔽,其中一個重要特點便是,善于運用正反比較的方法宣傳和灌輸西方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受教育者頭腦中形成清晰鮮明的印象。例如,二戰結束后的聯邦德國處于東西方冷戰的最前沿,意識形態斗爭的壓力巨大,但其通過“政治養成”教育,以明確的態度和立場成功捍衛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和核心價值觀;美國高校通過《美國政治傳統》、《國家與市場》、《公民與法》、《經濟、倫理與社會》等課程設置,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在對青年人灌輸美國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同時,大肆進行反共宣傳,如否定馬克思《資本論》的基本觀點、鼓吹中國的崛起必然伴隨著對外侵略戰爭等觀點。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有效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工作,務必要實現政策與人的有效結合,建立一支政治信念堅定、理論功底厚實、語言藝術高超的宣傳思想工作者隊伍。特別是在實施宣傳教育的過程中,又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什么講深講透,也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對什么講準講夠。針對西方國家在價值觀問題上對青年人具有較強迷惑作用的錯誤宣傳,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普世價值”,一定要對其本質、表現、危害性和嚴重后果進行深刻揭露,使受教育者牢固樹立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必須堅決反對“普世價值”的觀念,用正確的價值觀教育使青年人終身受益。
二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機地融入德育工作的各個方面。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個現代概念,對中國而言,更是一個當代概念,有其明確的任務及目標指向。但從宏觀層面來看,核心價值觀教育隸屬于“大德育”的范疇,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注重德育、立德樹人的悠久傳統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因此,不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單獨看待、孤立實施。要善于尋找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德育教育領域發生共振的契合點,只有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國家精神教育、鄉土情感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等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有機結合、融為一體,才能讓受教育者消除對單純道德說教的排斥感,產生親近感與接受的需要,提升教育實效性。
與德育工作相融合,不僅是提升核心價值觀教育實效性的要求,而且是核心價值觀自身的題中應有之義。無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表述和內容都涵蓋了國家教育、社會教育與公民教育三個層面,而這三個層面與德育工作的傳統領域原本已經具有了內在的契合性,事實上也就給如何開展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工作指出了基本的路徑方向,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善于領會、有效實施。只有使核心價值觀教育走出理論象牙塔,才能使其內容和要求真正做到入腦入心。
三是通過行之有效的社會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社會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建設過程中,除了完善制度性的、實體性的安排之外,還應當注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搭建平臺。
現代社會,是大眾傳媒活躍于其中、公共信息和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大眾傳媒對于公私領域的生活的滲透、報導及再現的能力,已經具備非凡的影響效果,因此對人們觀念意識的形成發揮著重要的塑造作用,尤其是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一些言論擴散度很高、跟風追隨者甚眾的所謂“公共知識分子”,他們對于引導社會輿論、構造人們的價值觀念發揮著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上述狀況表明,現代社會已構成了培育和塑造價值觀的重要平臺,并且在事實上,核心價值觀建設也往往是通過國家層面倡導、社會層面推進來實施的。因此,通過社會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要注重引導和規范大眾傳媒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判斷導向,注重發揮知識精英引領先進社會思潮、激發和凝聚社會共識的作用,還應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平等、公正、誠信等社會通識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作者: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