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 張志坤
中國社會已經分化成為各個不同的社會群體,而富豪階層顯然是其中顯赫的一個
究竟有多少錢才算富豪,才能進入到中國的富豪階層,目前并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但是,按胡潤研究院的說法,截至2013年末,中國擁有1000萬資產以上的富豪有109萬人,既然資產1000萬以上者即可得入胡潤富豪榜之列,那么這部分人大概稱得上是中國的“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也就是俗稱所謂的“富豪”了。當然,這里必須說明的是,所謂資產千萬者,肯定不包括房產,否則以北京等地的房價之高,隨便算算北上廣的居民的房產市值,大概上千萬者也不下百萬之眾。所以,以筆者的理解,所謂總資產千萬者,大致上指的是自居住房以外的經營性資產。“必也正名乎”。我們必須先把富豪的概念予以厘清,如此才可接下來談論進一步的問題。
富豪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直接產物,也是其標志性成果之一,“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集中地表達了改革開放的目的指向。應該說,這是一項被完成得較好的指標。除了上述一百多萬人的千萬富翁外,如今的中國還造就了擁有億萬資產以上的富豪有6.7萬人,百億富豪有300人,使中國富豪總數僅次于美國而位居世界第二。因而,說現如今的中國是世界上的位居前列的富豪大國,完全是實至名歸。
但是,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弄出這些富豪來,對于中國究竟有什么用處?
當然,這個問題對于富豪個人完全不成其為問題,誰還不想有錢呢,錢能通神,能干好多好多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國,能干好多在外國不能干或者干不成的事情,所以在中國,高低貴賤很大程度上是以金錢多少而論的。
對一些人不是問題的問題,對于大多數中國人卻是一個相當重大的問題,這些先富起來的人對于中國、對于中國人民究竟有何必要,或者換句話說,總得有若干可讓中國人能夠接受認可他們的理由。現在最嚴重的問題是,中國人不認可、不接受他們的理由多多,在此不妨初略列舉一番:
他們中的一部分是依靠侵吞國有資產發家致富的。在改革開放的名義下,大量的國有資產被低價賤轉賣到個人手里,致使許多富豪的崛起速度遠超經濟規律所能允許的強度。這一現象在俄羅斯表現突出,在中國則被刻意掩蓋,但事實俱在,只是有待于進一步歸納整理。這部分人是不被認可也不能被認同的。
他們中還有一部分是靠著官二代紅二代的關系發家致富的。當年的“雙軌制”為這些“官倒”賺取了第一桶金,后來,廣泛的權力關系使他們得以政商兩棲、游刃有余,結果自然是金錢滾滾而來,其財富的增長速度令任何經濟學理論都顯得愚不可及。這部分富豪也是不能被認可和被認同的。
他們中還有一部分是靠一面黑一面白的把戲成為富豪的。如黑社會的頭子,如黑心的煤老板、礦老板以及一些房地產商,他們勾結黑白兩道,用各種超常的方法將他人的血汗轉換成他們的利潤。他們所賺的錢基本上是骯臟的和見不得人的,因此也是不能被接受、被認可的。
他們中還有的人干脆就是靠貪污受賄而成長為中國新富豪的。當然,這部分人可能并沒在上述數字的統計之內,因為這確實沒法統計。但從反腐敗反出來的實際看,受賄或者財產來源不明在千萬之數者比比皆是。所以議論中國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少了他們是不對的。但這些先富起來的人,顯然不會被任何人所接受認同。
如此一來,我們不免疑惑,在中國先富起來的這部分人,究竟有多少是憑合法經營、勤勞創造而發展起來的呢?正是因為無數中國人心中有這樣的疑問,所以中國社會中才彌漫有濃厚的“仇富”情緒。
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乖乖不得了。
其實,早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一命題提出之初,關于這一命題的合法性問題就與之俱來。據筆者所知,完整的提法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筆者以為,“先富帶后富”絕不是一句可有可無的尾巴,而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合法性基礎。如果沒有這句話,那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在理論上就不成立,人們不僅要問,憑什么“讓一部分人先富”呢?或者換句話說,憑什么讓另外一部分人必須排在別人的后面呢?
正是基于“先富帶后富”的目標指向,所以中國社會對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命題表現出了高度的認可與認同。假使今天的中國果然出現“先富帶后富”的場景,即使貧富差距很大,許多中國人仍然很不富裕或者很窮,中國也不會出現彌漫全社會的仇富情緒。問題是,已經壯大到空前程度與國際水平的中國富豪,根本就沒有 “先富帶后富”這一社會功能,更不具備推動全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歷史價值。
那么,當代中國的富豪究竟在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作為中國社會的上層,他們的整體表現并非優秀。
任何社會都有一個公平與效率的關系。養懶人對于一個家庭是不可接受的,對于一個社會同樣是不可接受的,吃大鍋飯搞原始共產主義,事實證明太過理想,此路不通。所以發展必須講究效率,必須獎勤罰懶,必須鼓勵和支持勤勞創造,以增進整個社會的生產與生活效率。從理論上來說,“先富起來”那部分的人理應是效率與效益的模范和樣板,并由此而彰顯社會的公平與正義。但中國富豪所起的作用和所發揮的影響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他們所昭示給人們的,是權力的罪惡與金錢的血腥,是好人吃虧小人得勢的社會逆淘汰。他們既沒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也沒體現西方普世價值,他們所展現給中國社會的最大功能,還是從中國封建社會傳承至今的那句鐵律“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關中國富豪們的新聞一直都很多,什么海天盛筵、什么喝人奶,什么富二代,等等,但從中可以讓人們領悟到積極意義與正能量的東西少之又少,甚至在上百萬的人眾之中,都找不出一個可以正面推出的楷模,這真是一種悲哀。照此趨勢,作為當代中國社會一個地位突出的新階層,中國富豪必將再次成為中國社會的對立面,這可能就是歷史的宿命。
聽說,中國富豪中的大部分都想移民外國。筆者以為,這不失為明智之舉,三十六計走為上,還是請他們趕快走吧,這樣對他們有好處,對中國社會而言,這些人無疑也是走得越干凈越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