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舉行的蘇格蘭獨立公投以45%主張獨立、55%主張維持原狀而告終。英國女王和首相卡梅倫都長出了一口氣。但這不等于英國從此就風平浪靜,事實上,英國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首先,公投失敗并沒有讓蘇獨人士偃旗息鼓。公投剛剛結束,對計票過程中統一派可能作弊行為的視頻就被放到網上,引發了不小的騷動。而對于原本說好的擴大自治權,掌握聯合政府的三個黨派也開始扯皮。這一切都讓獨派人士倍感失望,22日,獨派領袖、蘇格蘭民族黨黨魁薩蒙德指責倫敦食言,稱蘇格蘭人被倫敦欺騙,但“蘇格蘭人的獨立夢想不會就此停止”。不服氣的獨派自稱為“45黨人”,這即表示45%的投獨立票者,也與歷史上的“45黨人”名稱暗合——當年的“45”黨人指的是的以“小王子查理”(Bonnie Prince Charlie)為首的在光榮革命中失勢的斯圖亞特家族,1745年以蘇格蘭為基地反攻英格蘭。
其次,卡梅倫政府在公投前為挽留蘇格蘭而承諾進一步的權力下放,給人以“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觀感,正在激發其他地區和城市的地方主義情緒,而這與英國的黨派政治結合起來,讓形勢變得更加復雜。一些保守黨人士提出,既然蘇格蘭要求更大的權力下放,蘇格蘭議員在英國下議院的地位就必須相應削弱;而相應地,英格蘭議員也要取得為英格蘭事務立法的權力。保守黨人士之所以打出英格蘭旗幟,原因之一就在于這樣做可以打擊工黨: 工黨在下議院(共650名議員)有40名來自蘇格蘭的議員,而保守黨只有1名來自蘇格蘭的議員;在這次蘇格蘭獨立公投中,盡管工黨首腦布朗力挺統一,但因為長期施行民主社會主義政策的蘇格蘭是這個偏左翼政黨的天然票倉,工黨內部居然有40%的人投了贊成蘇格蘭獨立的票。保守黨順著“蘇人治蘇”提“英人治英”,可以將工黨的很大一部分勢力作為蘇格蘭勢力切割出去,有助于鞏固保守黨公布在英格蘭的執政地位。但這一步步子很大,實質上意味著英格蘭議員們組成自己的代表機構,從而將英格蘭和蘇格蘭議員共同參與的下議院變成一個協調機構。
一個國家的核心地區和核心族群要求實質獨立,比邊緣地區和少數民族的分離主義運動影響要嚴重得多。我們不能忘記,蘇聯之所以如此徹底地解體,跟俄羅斯這個主體尋求獨立有很大關系,一些加盟共和國并不愿意放棄蘇聯,在看到俄羅斯獨立之后,知道拯救蘇聯無望,才宣布獨立。就目前而言,保守黨只會用“英人治英”作為選舉動員口號,還不會付諸實施。但我們很難說這一情緒在未來不會持續發酵。
除英格蘭出現地方主義苗頭之外, 9月25日,在曼徹斯特舉行的工黨年會上,“英國核心城市”組織發表致下議院領袖黑格的公開信,要求權力下放。“英國核心城市”組織的成員有伯明翰、布里斯托、利茲、謝菲爾德、利物浦、曼徹斯特、紐卡斯爾、諾丁漢,以及新近加入的卡迪夫和格拉斯哥。從地區構成來看,不僅蘇格蘭的城市對倫敦不滿,英格蘭的許多城市也對倫敦滿腹牢騷。他們對倫敦的不滿與蘇格蘭對倫敦的“city capitalism”的批評不乏相通之處:自從英國走向金融立國,放棄實業之后,倫敦作為金融中心汲取了太多的資源,嚴重擠壓了其他城市的生存空間。那么,與其仰賴無情無義的倫敦,不如把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正如筆者在上期《經略簡報》中對蘇獨公投的分析指出的那樣,蘇格蘭和倫敦的分歧,不僅是族群認同上的分歧,更是對英國應當金融立國還是實業立國的分歧。走金融立國路線,階層分化更加劇烈,一些地區和城市的人民缺乏社會流動的上升通道。在這種情況之下,階級矛盾就會以地區主義的形式呈現出來。
從此次公投看出,英國在族群、地方、黨派和階級等方面產生了無數相互關聯和糾結的碎片。而公投的后果就是,英國的政治碎片化將會加劇。正如美國《外交事務》所說,這次公投開啟了對英國國家體制的爭論。如果民族主義者和地方勢力的訴求都得到滿足,政治碎片化繼續發展,英國會變成一個松散的聯邦,屆時地方-中央矛盾和身份認同的危機進一步加劇,國家甚至可能瓦解掉。
很明顯,這個結果與統一派的愿望是相悖的。可是他們的確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順從各路民族主義者和地方勢力,則無異于加劇國家碎片化,慢性分裂國家;與他們對抗,比如在投票時耍點小手段,則可能激起更大的反彈。“45黨”這個名稱似乎也在告訴卡梅倫,見好就收,莫讓我等效法“先烈”啊。
中國知識界多年將英國人作為成功的現代國家的典范,甚至在英國人已經開始自我批評之后,仍對這些反思不聞不問。在蘇格蘭公投之后,我們不能再麻木不仁了。我們需要反思的是,在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造成階層和地區發展高度不平衡之后,一個像英國這么小、在歷史上曾經如此風光的國家,也會鬧出分離主義問題,像中國這樣一個內部復雜性比英國高無數倍的國家,能夠承受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后果嗎?撒切爾夫人強力關閉蘇格蘭大批國企,為蘇獨運動埋下了伏筆;而前不久遇害的喀什市艾提尕爾清真寺伊瑪目居瑪•塔伊爾大毛拉告訴我們,喀什的國有企業曾經對南疆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進入“碎片化”下行通道的英國恐怕已經無法糾正自己的發展路線了,但愿我們也能痛定思痛,在算了多年經濟賬之后,重新找回算政治賬的能力。(林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