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周三報道稱,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或將離任。前證監會主席、現任山東省省長郭樹清是新一任央行行長主要候選人。
民生證券管清友微博稱,央行辦公廳接近周小川的人士明確表態:外媒報道的央行行長易人之說,不實。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過去幾個月,周小川一直推動包括利率自由化在內的市場改革。但高層領導對經濟可能因此承壓愈加憂慮。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陷入疲軟,要求人民銀行刺激經濟的壓力與日俱增。
該報道援引知情官員稱,中央高層正在考慮周小川的接替人選。前證監會主席、現任山東省省長郭樹清是主要候選人,郭也被認為是與周一樣的改革派。
《華爾街日報》引述官員表示,該項人事變動預計將在下個月舉行的高層會議中確定。該官員特別強調,周小川是否離任還未最終確定。
公開信息顯示,周小川生于1948年1月。 從2002年12月至今,周小川一直擔任央行行長,是央行史上任期最長的行長。 2013年3月,周小川成為首位“三連任”的央行行長。當時,周小川已經正部級官員通常退休年齡。
據《華爾街日報》,周小川“超期服役”的主要原因,是決策者擔心市場會出現劇烈波動。成功的央行行長離任時,市場往往會大跌。
周小川任職央行期間,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匯率改革,被海外媒體稱為“人民幣先生”。
華爾街日報稱,周小川一直游說領導人堅持改革,即便這樣會壓低經濟增長。比如,盡管高層原則上支持利率自由化的方向,但周一直試圖敲定具體實施的日期。
三月份,周小川曾表示利率自由化將在兩年內實現,隨后在6月10日又重申了這一目標。但其他高層領導人并未響應這一呼吁。兩周后國務院表示利率自由化應有序開展,華爾街日報認為這通常意味著將緩慢進行。
延伸閱讀
華爾街見聞:即使中國央行行長換人貨幣政策也不會大變
多年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Nicholas Lardy認為,即使未來幾個月中國央行會有新的行長上任,也不要期待中國的貨幣政策會有任何大的改變。
在中國進入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期,面臨持續的經濟下行壓力,市場人士大多猜測中國央行不會全面降息降準,而是將推出有針對性的定向寬松。是要增長還是要改革的爭論逐步升溫時,《華爾街日報》昨日傳出了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可能離任的消息。其報道稱知情官員透露,前證監會主席、現任山東省省長郭樹清是主要候選人。
對上述未經證實的消息,Lardy認為,即使高層確實在考慮替換人選,也不意味著周小川近期離任是板上釘釘的事。周小川的第三任央行行長任期本來就跨越了通常高層官員65歲退休的年齡門檻,如果這時離任倒有點讓人意外。
周小川的繼任人選方面,Lardy認為,郭樹清也支持改革,主張要讓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并且支持反腐。假如中國政府對當前貨幣政策的分歧很大,就不會選擇郭樹清這樣的改革派。郭樹清就任山東省省長以來從嚴金融監管,他青睞的經濟改革方式應該也是周小川青睞的那種。
Lardy指出,中國政府爭論的問題不是政府要看牢利率,而是利率應不應該更受市場影響。至于是否這次人事更迭體現出加快利率市場化之爭,Lardy認為,如果對利率市場化的速度存在巨大分歧,也不會選郭樹清出任央行行長。
從高層的立場看,Lardy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大力支持改革,即便經濟指標已普遍下滑,預計他也不會認同目前應全面貨幣刺激。當前的首要任務還是改革。而且周小川的看法也基本與他一致,周小川此前并沒有為外界對央行降息刺激經濟的呼聲所動。
假如郭樹清接任,Lardy預計中國央行的政策也會繼續保持下去,即更有可能體現政策的延續性。而市場可能要花一些時間適應央行行長的更迭。
Lardy認為,這對市場來說是略有點負面的消息,畢竟市場已經很習慣周小川,他傳遞了一種穩定的力量。不論是出席BIS的國際會議,還是和全球主要央行行長溝通交流,周小川都做得很好。郭樹清一時之間還難以立即起到和周小川完全同等的穩定作用。
雖然郭樹清上任后會稍有不同,但Lardy預計那只是短期現象,而且就貨幣擴張的速度來說,中國國內的貨幣政策還不會有什么大變動。
何況,對中國經濟而言,更重要的是推行改革,不是央行的政策。Lardy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目標取決于多快推行結構改革,如果按日程推進改革,未來三到五年中國平均經濟增速可以達到7%-8%。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