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間消息:阿里巴巴北京時間今晚23:53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為“BABA”,發行價為每股美國存托股(ADS)68美元,以此計算阿里巴巴市值將達到1748.28億美元。阿里巴巴開盤價報92.7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6.3%,市值達到2383.32億美元,超越Facebook成為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聯網公司。
阿里巴巴股權結構:
上圖顯示,馬云也不是支付寶的真正主人。據悉馬云在支付寶的股份不超過7.3%。
按照30倍的市盈率計算,支付寶目前的市值為200億美元。
作為亞洲名義首富的韓裔日本人孫正義
孫正義日本名字為安本正義,他是在日韓國人安本三憲之二男。孫正義在兒童時期采用此姓氏。
16歲時,孫氏移居加利福尼亞州,后來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修經濟,還選讀了一些電腦課程。他被一份雜志提及的微型芯片吸引著了,19歲的他已認為電腦科技將帶起下一輪的商業革命。
1981年,孫氏回到日本,創立軟件銀行,發展了有關電腦的媒體及軟件。
1980年代末期,孫氏仍不是日本公民。他的日本妻子隨他姓孫。結婚后,法律承認了她的新姓氏,孫正義隨之而成為日本公民而不用改姓傳統的日本姓氏。1991年,孫正義“歸化”為日本人。
其自稱出自春秋時代的著名兵法家孫武的一族,后代移居到朝鮮,傳到22世孫鐘慶,從韓國大邱市渡海定居在日本。作為韓國移民孫正義家族在日本定居已有三代。
孫正義在軟銀的個人股份為19.26%,其他股東神秘未知。
軟銀/孫正義在中國互聯網投資的企業包括:香港億通國際商務有限公司、盛大網絡、阿里巴巴、雅虎、新浪、網易、8848、當當網上書店、UT斯達康、攜程旅游網、263集團、人人網,網絡電視PPTV(原PPLive)。
阿里帝國的擴張
中國零售業流通商品市場由三個部分組成:
(a)信息流(商品交易);(b)資金流;(c)物質流,
以后都將由阿里完全控制。
(a)信息流:阿里擁有全球最大的B2B網站(企業對企業交易)阿里巴巴,擁有全球最大的B2C網站(企業對個人交易)天貓,擁有全球最大的C2C網站(個人對個人交易);
(b)資金流:阿里擁有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支付寶,擁有讓銀行業坐上火山口的存款平臺余額寶和貸款平臺阿里小貸和淘寶小貸;
(c)物質流:阿里主導的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設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將在全國任意一個地區做到24小時送達。
在截至今年3月末的2014財年,淘寶總成交總額為1.172萬億元,天貓成交總額為5050億人民幣。在2014年第一季度,天貓單季成交總額達到了135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91%。
阿里巴巴是實際由日本軟銀財團控股的虛擬市場公司。
阿里巴巴于5月6日向美國證監會遞交IPO(首次公開招股)申請。阿里提交的招股文件顯示,日本軟銀集團持股797,742,980股,占比34.4%;雅虎持股523,565,416股,占比22.6%;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持有206,100,673股,占比8.9%;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占比3.6%。《華爾街日報》引述晨星基金(Morningstar)預估,阿里巴巴最新上市估值,將高達2,200億美元,IPO集資額約260億美元,將成為史上集資額最高的股票。
阿里巴巴正在控制中國的IT和互聯網產業。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已相繼與海南、浙江、貴州、廣西、寧夏、河南達成了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的戰略合作,將為這些省市提供IT基礎設施的整體服務,僅海南的規劃總投資將達到50億元。一般來說,一個省如果與阿里巴巴簽署了戰略合作,就會出臺指導性文件要求各地市統一使用阿里提供的云計算服務。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中國各地政府的IT建設將被阿里壟斷,其它大型IT公司和眾多的小型IT公司都將走向衰落,如曙光、聯想、浪潮等。我們不懷疑阿里的忠誠性,但它畢竟是外資控股的,這等于是間接扼殺了大批民族企業。
近期,阿里巴巴和另一家外資控股的巨頭騰訊加強了對其它互聯網公司的收編。一大批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代表性企業“被站隊”。
2014年,阿里巴巴就花了300多億用于投資、并購:
1月23日,阿里巴巴斥資13億元入主醫藥電商中信21世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持股38.1%。阿里巴巴收購中信21世紀,主要看中其具有的非連鎖醫藥配送牌照和藥品電子監管碼、數據庫。
2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對高德公司股票進行現金收購。此次交易將涉及總現金額約10.45億美元。交易完成后,高德成為阿里巴巴的100%子公司。去年5月10日,高德獲阿里2.94億美元投資。
2月17日,阿里巴巴投資在線教育平臺及在線英語學習機構TutorGroup。同阿里巴巴集團一起參與B輪投資的還有淡馬錫和啟明創投,投資共計近1億美元。此前,淘寶已經開通了淘寶同學服務,而TutorGroup將可以與淘寶同學產生協同效應。
3月11日,文化中國對外公告,以每股0.5港元向阿里巴巴發行124.88億股新股,總值62.44億港元。該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將擁有文化中國60%的股份。
3月12日,阿里巴巴參與O2O出境旅行服務公司佰程旅行網B輪融資2000萬美元。
3月20日,阿里巴巴對硅谷初創公司TangoMe Inc.投資了2.15億美元。據估計,阿里巴巴獲得了20%到25%的股權。此次投資阿里巴巴為接觸到移動即時通訊領域中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打開了通道。
3月31日,阿里巴巴向中國百貨商店運營商銀泰商業集團投資6.92億美元。此次戰略投資后,阿里巴巴集團與銀泰商業將全面打通會員體系、支付體系,同時將實現商品體系對接。此外,雙方還將組建合資公司。
4月3日,恒生電子發布公告稱,浙江融信以約32.99億元完成了恒生集團100%股權的收購。交易完成后,浙江融信將通過恒生集團持有恒生電子20.62%的股份。
4月28日,阿里巴巴和云鋒基金以12.2億美元入股優酷土豆,阿里巴巴持股比例為16.5%,云鋒基金持股比例為2%;聯合UC優視投資“神馬”移動搜索,占股30%。
5月28日,阿里巴巴投資3.12億新幣(約合2.5億美元)給新加坡郵政有限公司,主要想增加海外跨境電商的運作效率。這筆資產將會用來購買3000萬新加坡郵政現有普通股以及之后大約1.9億的新普通股,屆時阿里巴巴將占股10.35%。
6月5日,阿里巴巴集團與恒大足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投資12億元入股恒大足球俱樂部,占股50%。
阿里經濟大數據庫美國上市對中國國家安全和百姓日常信息的影響
這種壟斷商品流通和互聯網產業的巨無霸被外資控股很危險,一方面其收集的天文數字的客戶資料和經濟信息被外資掌握,他們將會比政府更了解國內經濟發展變化;另一方面國家經濟命脈將淪陷被日資掌控,中國經濟將操作于其股掌,這種威脅怎樣評估都不過分。
1、通過互聯網訂貨大數據采購體系,使得阿里巴巴系統可以取代過去的國家計劃委員會及現在的發改委,通過采購和選擇安排中國企業的產銷業務及國民經濟。
2、 阿里巴巴幾乎掌握所有商家、廠家及購買人的詳細經濟信息及重要金融端口。包括客戶姓名,住址,身份證號,銀行卡,水電費編碼,購買和銷售信息。
作為影響美國證券市場和金融的重大關系人,馬云本人現在受到美國NSA特別保護。作為美國上市公司,阿里巴巴有義務對美國證監會履行公開披露義務(對公眾)和非公開披露義務(對情報部門)。
同時,作為實際最大控股公司,日本軟銀集團同樣可以分享上述信息。
因此,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將使得中國國民經濟的重大基本信息對外徹底透明化——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將失去意義,嚴重威脅中國國民信息秘密及國家安全。
3、阿里巴巴作為一家在開曼群島注冊的殼公司,屬于〝可變利益實體〞。
所謂〝可變利益實體〞,簡單地說,就是一家大陸公司在美國上市時,美國投資者買的其實不是這家大陸實體公司的股票,而是設在開曼群島上的空殼公司的股票。
這個空殼公司通過一系列運作,在香港設立公司,再由香港的公司在大陸設立全資子公司,并由這個全資子公司與大陸的實體公司簽訂一個或多個協議,達到享有大陸實體公司利益的目的,同時可以規避多種經濟責任。
4、馬云也不是支付寶的主人。據悉馬云在支付寶的股份不超過7.3%。按照30倍的市盈率計算,支付寶目前的市值為200億美元。
阿里巴巴余額寶規模近6000億 正威脅中國銀行業
外電稱,在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把觸角伸向在線零售領域以外之際,它正在讓刻板的國有銀行感到吃驚,并引起管理層的注意——此前有1億用戶將超過90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了它的投資產品。
據法新社7月15日報道,阿里巴巴正準備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進行數百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其規模可與臉譜網的上市相媲美。該公司已經改變了中國的零售和物流業。現在,其創始人馬云正謀求重塑銀行業,而這一大膽舉動將對共產黨用來控制經濟的支柱之一構成挑戰。
報道稱,中國的銀行業由四大國有銀行所主宰,這些銀行長期以來由于收費高、服務質量差以及在發放貸款時袒護大型國有企業和歧視小型私營企業而受到指責。
馬云去年曾說過:“金融業需要攪局者。”他還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將讓它們改變”。
自從去年6月以來,阿里巴巴的在線支付平臺支付寶的用戶就可以把資金存入余額寶,后者是一款可以提供比傳統銀行存款更高收益的投資基金。
余額寶的名字與阿里巴巴的旗艦網站淘寶網的名字中都有一個“寶”字。淘寶網控制著中國90%以上的消費者間(C2C)在線商務市場。
截至今年6月底即此項業務啟動一年之后,余額寶已經吸收了574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合920億美元)。今年早些時候,余額寶所聚集的資金超過了寧波銀行、南京銀行等城市借貸機構的資產規模。
在淘寶網上經營一家時尚飾品店并在余額寶中存了2.5萬美元的莫莉·鄭(音)說:“這個服務用起來很簡單,因為我已經知道如何使用支付寶了。這比網上銀行簡單多了,在手機上就可以輕松完成。”
“狼來了”
余額寶風靡的一個關鍵原因是中國儲蓄者可選擇的投資渠道的缺乏。盡管經濟連年增長,但股市長期處于低迷。房地產價格正在下降。儲蓄率處于低谷。投資者大多被禁止把資金匯至海外。
報道稱,盡管中國管理層時常承諾放松管制,但他們仍然規定銀行的存款利率,從而使監管不那么嚴格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有提供較高收益的余地。
與銀行出售的理財產品不同,余額寶沒有最低投資額或投資期限的要求,其七天年化收益率最高在1月份達到了6.76%,比中國基準的一年期存款利率3.0%高出一倍有余,目前仍在4.17%左右。
隨著儲戶對余額寶的趨之若鶩,銀行正在作出末日景象的預言。中國的一項估計稱,余額寶有可能使今后三年內整個銀行業的凈利潤總額下降8%。一位匿名銀行家6月對國有媒體表示:“余額寶的出現事實上是狼來了的警訊。其規模的迅速擴大給銀行造成重大打擊。由于互聯網金融,銀行現在感到陷入困境或處境悲涼。”
作為中國國家電視臺一位有影響的評論員,鈕文新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道:“余額寶是趴在銀行身上的吸血鬼,是典型的金融寄生蟲。”他指責道:“通過向公眾提供蠅頭小利,它自己賺取了巨額利潤,卻讓整個社會來埋單。”他聲稱,銀行將被迫提高貸款成本,因為余額寶正在削減它們的利潤。
“鯰魚效應”
但是,獨立分析人士認為,來自余額寶的競爭有助于迫使中國的銀行準備好迎接進一步的金融改革。官方已經放開了貸款利率,并發誓將放開人民幣的存款利率。
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劉勝軍說:“余額寶應該被解讀為中國利率自由化的推動者。我們的大銀行最缺乏創新能力,在這種意義上說,我們迫切需要互聯網來推動創新。”
目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只擁有少數幾個家小型私營銀行,不過根據一項發展更多私營銀行的試點計劃,阿里巴巴已經申請了銀行業牌照。
劉勝軍認為,阿里巴巴可以帶來“鯰魚效應”,即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可以提升整個行業的表現。
其他互聯網公司紛紛效仿阿里巴巴。中國主要的搜索引擎百度在去年末推出了類似的投資產品,而中國最熱門通信應用微信的母公司騰訊也在1月份跟進。
報道稱,盡管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自稱是外來者,但他的企業的成功——及其創造的就業和稅收——已經得到了政府官員的褒獎。他曾經說過:“要和政府談戀愛,但不要和它結婚。”
據報道,官方到目前為止一直容忍了余額寶及其效仿者,盡管他們表示會針對互聯網金融制訂更多規定。央行行長周小川今年3月曾說:“過去我們沒有嚴格的監管政策,但未來某些政策將得到完善。”但他補充說:“我們肯定不會取締像余額寶之類的金融產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