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有大未來,上海有大未來!”“祝愿上海自貿區繁榮發達!”
9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上海自貿區考察調研,為即將迎來一周年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下稱“上海自貿區”)點贊。李克強詳細了解了上海自貿區運行一年來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進展,直接聽取中外企業的建議,并與正在自貿區辦事大廳的群眾交談。
企業要贏得大未來
位于外高橋的上海自貿區綜合服務大廳,是李克強此次考察調研的第一站。總理進門,看到大廳里群眾都蜂擁過來呼喚他,他說,“我這就來看大家”,直接走進人群。現場歡呼聲一片。總理大聲問:“哪個是做企業的?來說說自貿區讓你感覺到好處沒?”總理說:“要讓在上海自貿區注冊的企業,不但站得住,而且活得好,更要贏得大未來!”
2013年3月28~29日,李克強曾經來到這片土地上調研,彼時是他就任國務院總理后首次到上海調研。
也就是在這次調研中,李克強稱,鼓勵支持上海積極探索,在現有綜合保稅區基礎上,研究如何試點先行,在28平方公里內,建立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
李克強說:“中國走到了這一步,就該選擇一個新的開放試點。上海完全有條件、有基礎實驗這件事,要用開放促進改革。”
這是“自由貿易試驗區”這個名稱第一次出現。此后半年中,經過各方的全力推動,上海自貿區于2013年9月29日掛牌。這場被視作中國繼加入WTO后又一次更高層級的開放、“中國經濟升級版”新引擎的改革也正式啟動。
作為經濟活動最基礎的單元,一年來,上海自貿區內的企業表現相當活躍。數據顯示,區內新設企業數量超過1.2萬家,超過原上海保稅區20年的注冊數量;區內跨境人民幣業務累計金額達到1760億元,同比增長數倍……
9月16日的“第八屆參事國是論壇”上,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民說,上海自貿區從建立到現在運行穩中有進,企業對自貿區投資的熱情持續高漲,今年1~8月份入駐的企業同比增長了10.9倍,“這也出乎了我們的預料”。
繼續壓縮負面清單
作為改革的高地而非政策的洼地,9月10日,李克強在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簡練地將上海自貿區的改革概括為兩方面,一是如何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二是如何處理發展和開放的關系。
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中,廣為詬病的,是政府過多的微觀干預,這也集中表現在前置性審批制度上。借助于在上海自貿區實施的負面清單制度,將前置性審批改為事中事后監管,則可以看作是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和規范。
在綜合服務大廳,上海自貿區用3張不同顏色的桌面向李克強展示了負面清單管理的探索:綠色桌面堆滿改革前限制措施的186份文件,藍色桌面擺著被調整的151份文件,橙色桌面上是目前留存的35份文件。
李克強指著空出大半的橙色桌面說,要繼續壓縮負面清單,給市場“讓”出更大空間!
負面清單是國際上重要的投資準入制度,目前國際上有70多個國家采用“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具體來說,就是政府以清單的方式明確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業務,清單之外的,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
負面清單開始為國人所熟悉,是在2013年7月舉行的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中,中方同意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與美方進行投資協定(BIT)實質性談判。
目前,上海自貿區內共發布了兩份負面清單,第一份是自貿區掛牌之初的2013年9月30日凌晨發布的2013版負面清單,這也是中國首份負面清單,負面清單以外的外商投資項目核準和企業合同章程審批全部改為備案管理。
2013版負面清單的具體管理措施一共是190條,不過自“出生”之日起,各界就普遍呼吁要縮短長度,且增加透明度。
呼應企業和市場的需求,到了2014年7月1日凌晨出臺的2014版負面清單,具體管理措施就從190項縮減為139項,調整率達到26.8%。
與此對應,在2013年發布的23項服務業領域的開放措施基礎上,2014年上海自貿區進一步提出了涵蓋18個國民經濟大類的31條開放措施。
除了開放度和透明度,2014版負面清單還特別強調了內外資的一致性。此前自貿區管委會方面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負面清單解決的并不是簡單的可以干和不可以干的問題,而是體現對外商投資的管理如何更好地和國民待遇保持一致。
在考察中,當負責人介紹自貿區內的國企民企已經平起平坐時,李克強插話說,公平競爭也包括自貿區內的外資注冊企業,你們應該再補上一條,外資內資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數據顯示,在上海自貿區新設的1400多家外資企業中,90%屬于清單之外。而借助于負面清單的備案制管理,以外資新設備案為例,投資者通過自貿區“并聯辦事系統”,在4個工作日內就可同步辦妥備案證明、營業執照、企業代碼和稅務登記。而以往,一般項目的這個過程需要29個工作日。
9月16日由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辦的“第八屆參事國是論壇”上,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民說,目前每個月有190家左右的外資企業在區內注冊,占新入駐企業總數的23%,“這體現了自貿區在制度建設方面也取得了國內外的認可”。
各部委還可以支持什么
除了對應國際規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事實上也緊密關聯著本屆政府一直以來力推的改革——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
2013年全國兩會上,本屆政府承諾要在任期內減少現有17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的三分之一。截至目前,國務院已經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事項。
李克強說,自貿區的負面清單,簡政放權,減出來的空間給了市場,賦予企業更多的創業空間,而政府自身增加的是責任,要求有更精細化的管理和更高的工作效率,“法無授權不可為,法無禁止皆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這三句話,分別對應了本屆政府的三張施政清單——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具體來說,就是政府要拿出“權力清單”,明確政府該做什么,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給出“負面清單”,明確企業不該干什么,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理出“責任清單”,明確政府該怎么管市場,做到“法定責任必須為”。
李克強說,負面清單實際上支撐著政府的責任清單:禁止做什么比允許做什么更難!負面清單更加精細化,不像之前大而化之,這實際上也增加了政府責任,要求政府要對負面清單更加熟悉,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高行政效率。
因為在自貿區試驗的效果,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已經在全國各地盛行,今年7月出臺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中稱,將制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而上海也表示,將研究編制2015年負面清單。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負面清單較去年大大“瘦身”時,首先感謝各部委做了“大量工作,給了很大支持”。李克強擺擺手,“我今天不問各部委為自貿區支持了什么,我更想知道他們還可以再支持什么?”
這也就意味著,負面清單在現有的基礎上,還將會有進一步的縮減,同時給出更大的開放空間。
相關閱讀: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公布 外商享有準入前國民待遇
2013-09-30 來源:解放日報 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

本報訊 (記者 王志彥 楊群)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眾多改革舉措中,對外商投資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是最大的亮點之一。今天凌晨,這張備受矚目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 (負面清單)》終于出爐。
負面清單是一種國際通行的外商投資管理辦法,是一個國家禁止外資進入或限定外資比例的行業清單。在這份清單上,國家明確開列不予外商投資準入或有限制要求的領域,清單以外領域則充分開放,并享有準入前國民待遇。據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常務副主任戴海波介紹,此次負面清單的制定,主要依據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編制方法是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來梳理,目前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一共是20類,除了社會組織和國際組織,其余是18個門類,89個大類,419個中類,1069個小類。而此次負面清單的制定,特別管理措施具體到小類,一共是190條。也就是說,相對于1069個產業小類來說,約有17.8%的小類有特別管理措施。
190條特別管理措施算不算多呢?專家表示,不能簡單地看清單長短,而是要看列入負面清單的行業分類級別,比如鋼鐵行業是一個大類,雖然只有一項,但一旦列入負面清單,其子行業都將受禁。而如果是對某種特定煉鋼業有限制,其限制范圍就小得多。“自貿試驗區推出的負面清單按小類劃分,可以看出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誠意。”
負面清單的出爐無疑是重大利好。按照規定,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后,對清單以外的領域,外商投資項目將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國務院規定對國內投資項目保留核準的除外),外商投資企業合同章程審批將改為備案管理。如此一來,原本一般投資項目承諾29天辦理完結,新規則下企業拿到營業執照、機構代碼和稅務登記等最快只需4天,企業辦事效率將大大提升。
記者了解到,此次出臺的負面清單只是“2013年版”,未來還會做出調整。“負面清單推出后,實踐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新問題,也可能會遇到使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與傳統模式有矛盾的地方,這為下一步改革提供了空間”。戴海波強調,此次負面清單是從制度改革試驗的角度來制定的,不是一個雙邊談判的結果,“所以也請社會各界給我們試驗的機會和時間,用建設性的態度來做好改革試驗。”
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推出,與之相伴而來的則是監管重心和監管體系的變化,政府職能將從注重事前審批轉為事中、事后監管,這需要形成綜合監管體系。戴海波表示,對這樣一個綜合監管體系,要從六個方面著手,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企業在試驗區內運作,與之相關的信息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匯集、共享。二是要重視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三要建立綜合執法體系,改變原來部門相對分割的執法格局,形成一個綜合執法的格局。四是要讓更多的社會組織參與市場監管。五是要建立綜合評估機制。六是在風險防范上要建立反壟斷和安全審查機制。(解放日報)
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公布 包括18個行業門類
時間: 2013-09-30 08:51:49 來源: 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
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公布 包括18個行業門類(圖表)
滬府發〔2013〕75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3年)》的公告
根據外商投資法律法規、《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現予公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3年)》。
特此公告。
附件: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3年)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3年9月29日
附件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3年)
上海市人民政府
說明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3年)》(以下簡稱“負面清單”),以外商投資法律法規、《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等為依據,列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內對外商投資項目和設立外商投資企業采取的與國民待遇等不符的準入措施。負面清單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及代碼》(2011年版)分類編制,包括18個行業門類。S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T國際組織2個行業門類不適用負面清單。
對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將外商投資項目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國務院規定對國內投資項目保留核準的除外);將外商投資企業合同章程審批改為備案管理。
除列明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禁止(限制)外商投資國家以及中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規定禁止(限制)的產業,禁止外商投資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全的項目,禁止從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經營活動。
自貿試驗區內的外資并購、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戰略投資、境外投資者以其持有的中國境內企業股權出資,應當符合相關規定要求;涉及國家安全審查、反壟斷審查的,按照相關規定辦理。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投資者在自貿試驗區內投資參照負面清單執行。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及其補充協議、《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及其后續《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我國簽署的自貿協定中適用于自貿試驗區并對符合條件的投資者有更優惠的開放措施的,按照相關協議或協定的規定執行。
根據外商投資法律法規和自貿試驗區發展需要,負面清單將適時進行調整。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
(2013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