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在美國總統選舉之后,當時正處于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中,中國的主流媒體刊載一篇文章聲稱,蘭德公司已游說五角大樓,為了刺激美國經濟,發起針對一個大國的世界大戰。中國的一家大型新聞媒體甚至表示,這個世界大國可能是中國、俄羅斯,甚至日本,因為日本持有第二大的美國國債。1
雖然這種奇怪的主張可能證明是虛假的,然而,它引起了人們的好奇,把蘭德公司置于國際聚光燈下。蘭德公司是一家與美國軍事工業綜合體相聯系的軍事智庫。它是由兩個美國空軍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參與制定冷戰期間反蘇聯政策時成立的。為了制定戰略和策略以應對蘇聯有可能的核攻擊,蘭德公司開發了第一個獨立的互聯網絡模型,將美國的導彈基地連接在一起,這后來形成了當今互聯網的基礎。在發生核戰爭時,使用獨立的互聯網絡將避免電子通訊的中斷。2
在196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蘭德公司的成員首次積極參加美國總統大選活動— 支持肯尼迪。他們為競選活動帶來美國與蘇聯之間存在導彈差距的思想,肯尼迪在大選中非常有效地發揮了這一思想。隨著肯尼迪的當選,蘭德人占據美國國防部要職,他們構思了一個計劃,釋放整個美國的核武庫,可以消滅世界上一半的人口。在約翰遜執政期間,蘭德公司深度參與越南戰爭的戰略規劃,以及美國外交政策的制定,還對美國宇航局產生影響力。2
在尼克松政府時期,蘭德武器專家杰姆斯·施萊辛格(James Schlesinger)被任命為國防部長,蘭德對美國政府的影響加強了。不久后,尼克松總統任命另一位蘭德公司專家安得烈·馬歇爾(Andrew W. Marshall)博士為國防部凈評估辦公室主任。馬歇爾為華盛頓帶來了蘭德的一個概念,稱為“軍事事務革命”(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RMA),馬歇爾本人將其定義為:“軍事革命(RMA)是新技術的創新應用與軍事理論和作戰、組織概念的巨大變化相結合所帶來的戰爭性質的重大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軍事行動的特征和行為。”3
馬歇爾認為,在這個新科技時代,戰爭將是由導彈和電腦,而不是傳統的地面部隊來進行的。現代戰爭是遠程導彈、進攻性計算機病毒和堅不可摧的防御系統的交戰。3在馬歇爾看來,坦克和航空母艦等常規武器很容易受到導彈打擊。F\/A-18和F-22等美國戰機是短距離的,也將在與中國發生沖突時被淘汰,而馬歇爾判定中國為新的“競爭對手”。馬歇爾認為,在亞洲未來的戰爭中,美國應該強調以高科技的遠程精確武器破壞敵人的指揮與控制。因此,自克林頓執政以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是基于接觸與遏制政策。一方面,將中國整合進入美國領導的資本主義區域仍然是一個優先目標,另一方面,五角大樓的戰略思想完全集中在中國作為一個真正的敵人會威脅到美國的利益,并基于該視角定期舉行戰爭模擬演練。
事實上,安得烈·馬歇爾之類的蘭德公司分析師使用模擬戰爭來證明其軍事理論的正確性,同時闡述其觀點。例如,在2005年的戰爭模擬演練中,臺灣受到中國的攻擊,美國介入。然而,它是不成功的,美國的三艘航母害怕中國的反艦導彈,而不得不遠離戰場。美國短程戰機不能抵達中國大陸,因為韓國、日本恐懼中國的彈道導彈,而不允許美國使用其軍事基地。由于沒有軍事基地,美國軍隊不能參加這次戰爭。模擬戰爭的設計者想證明,用來對付中國的唯一有效的武器是B-2轟炸機和遠程巡航導彈。因此,這次模擬戰爭所傳達的信息是,為了應對中國的威脅,美國必須以戰略新思維重組其武裝力量。4
不足為奇的是,近年來,中國的威脅已成為蘭德公司研究報告中反復出現的主題之一。2007年,蘭德公司公布一項研究成果,再次聲稱,中國有可能在臺海沖突中打敗美國。該報告稱,中國將使用所謂的“反進入”戰略——“這些行為將阻礙美軍部署至作戰區,限制美軍可以動用作戰基地,或迫使美軍在中國所愿意的遠離沖突區的地域實施作戰。5
為了反制中國的“反進入”戰略,美國可以利用反導系統和采取措施來保護其通信與計算機系統。該報告說,因為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中國將對日本等國施加政治和外交壓力,拒絕她國使用其軍事基地,所以美國應加強她與那些亞洲國家的關系。
該研究報告列舉了中國可能采用的其他潛在的“反進入”戰略,它們包括干擾計算機系統,破壞后勤,攻擊軍事基地和港口,以及攻擊航空母艦。該報告的作者寫道,“這些戰略的結果就是,中國實際上可以在一場沖突中擊敗美國——她不是在傳統意義上摧毀美國軍事,而是在于中國能夠實現其軍事和政治目標,與之同時防止美國實現部分或全部目標”。5
2007年報告之后,蘭德公司的另一份報告于2009年8月發布。當時,臺灣海峽的緊張局勢已經緩和,中國統一的前景令人鼓舞。這份2009年報告題為:“平衡問題:臺海兩岸爭端的政治背景與軍事性質”,由蘭德公司國家安全研究部的五位學者所撰寫。
該報告一方面承認只有一小部分臺灣人支持獨立,另一方面稱臺灣出現了“民族認同”,臺海兩岸關于統一問題的“不可逾越的”差距正在形成。根據作者的研究,“不可逾越的”差距是難以克服的,這可能導致潛在的沖突。為了抬高臺灣海峽的緊張局勢,作者再次訴諸于通常的“中國威脅論”言辭:“中國彈道導彈對臺灣的威脅日益嚴重……在短期內,中國運用導彈攻擊臺灣的能力嚴重降低了臺灣的自衛能力,這有可能達到危險的水平”。6
在現實中,就美國而言,不存在“中國威脅論”。美國的軍費支出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攻擊這樣一個擁有以世界上最致命武器武裝起來的強大軍隊的國家,無疑于自殺。與美國的沖突只可能發生于美國在臺灣海峽沖突中首先干涉和攻擊中國,中國認為臺灣問題是其內部事務。美國對臺灣任何形式的干涉,都被視為侵犯國際法的行為,中國將別無選擇,只得保護自己。
中國最不能接受的是,美國作為上海公報的簽署國,會公然和公開地提倡軍事介入中國臺灣。上海公報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此外,蘭德公司等美國軍事智庫及其前分析師現在美國國防部占據要職,他們不知疲倦地設計干涉中國統一臺灣的戰略和戰術。他們完全無視國際法、他國主權和同中國簽署的協議。他們提出“軍事革命”的新概念,其帶有核戰爭與核毀滅的蘊涵,他們已經對中國構成威脅。作為一個與軍事工業聯合體聯系緊密并受其資助的智庫,他們游說軍費支出更多地增長,以開發毀滅世界的更先進武器。安得烈·馬歇爾等美國軍事戰略家向來傲慢、蠻橫,往往對美國領先的軍事技術過于自信。不幸的是,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最近的阿富汗戰爭徹底摧毀了高科技軍事硬件萬能的神話。蘭德還無恥地制造“中國威脅論”和向美國人民灌輸如下錯誤的觀念,中國正準備攻擊美國,威脅到美國安全。世人必須提醒他們,戰爭,特別是“軍事革命”概念所倡導的核戰爭,沒有贏家,因為核輻射、死亡與破壞、輻射病與化學中毒會同時摧毀美中兩國。任何針對無辜平民的戰爭都是反人類的戰爭,任何人主張這樣的戰爭,都應該被控戰爭罪。
【注釋】:
1. infowars.com: “Rand Corp lobbies for America to start World War”, October 30, 2008.
2. indepthinfo.com: “The Rand Corporation”.
3. Engdahl, F William: Full Spectrum Dominance, Third Millennium Press, 2009, PP. 190-193.
4. Gershman, John: “We have Seen the Enemy, and it is China”, Foreign Policy in Focus.
5. Sinosphere wordpress.com: “Rand: China could Potentially Defeat U.S. in Conflict over Taiwan”.
6. Richardson, Michael: “Rand Corporation Military think-tank warns of China air attack on Taiwan in a new study”, examiner.com, August 7, 200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