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年初,埃及爆發的一系列反政府示威游行讓人記憶猶新,逾百萬人參加的大規模街頭抗議最后演變成激烈警民沖突,導致數百人死亡。近日,即將離任的埃及駐港總領事穆罕默德.法赫米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埃及3年前的極端變革令國家出現長期混亂,并給埃及人帶來不安和痛苦,如果埃及的歷史在香港重演,人民將付出巨大的代價。任何改變都是慢慢促成,不可能在一天內發生,他希望香港的年輕人能以和平方式表達意見和解決歧見,避免重蹈埃及覆轍。
法赫米1987年加入埃及外交部,先后被派到巴西、瑞典、肯尼亞和俄羅斯等地工作,1972年,隨擔任外交官的父親首次來港,2010年再次以總領事的身份回到香港。他透露,40年前來香港的時候還是個孩子,對香港留下深刻印象:維多利亞港、剛剛開通的紅隧,還有香港仔的珍寶海鮮舫。去過90多個國家的法赫米認為香港是全世界最適宜居住的地方之一,他說,香港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每個人都喜歡待在這里,在任近4年連家人都喜歡上了香港。在他眼中,這個城市作為亞洲國際都會之所以成功,有不同的原因,而《基本法》一直都是穩健的香港經濟及其市民福祉的基本支柱。
動蕩嚇跑投資者
法赫米表示,香港以服務業見長,因此十分依賴穩定、安全和效率。他認為,地理上接近中國內地,還有祖國的持續支持,令香港自從樹立“一國兩制”成功典范17年來,都一直是通往中國的大門。
對動蕩有著切膚之痛的法赫米說,如果混亂同樣出現在香港,將會對經濟和形象造成重大損失。中環是香港的商業中心,辦公大樓和銀行林立,許多世界知名公司都在那里設有海外總部。一旦街頭動亂的時間長了,投資者對香港失去信心,這些大樓會搬空,人們也將失去工作。一個城市一旦失去穩定,要重建安穩繁榮的形象,將需要曠日持久的努力,才能說服“被嚇跑”的投資者回來。
安全不再人民受害
法赫米指出,埃及走上動盪之路,是因為人們貿然要求作出極端的改變。而年輕人迷戀看上去“單純”的口號,這些口號是他們從外國社交媒體那里抄來的,而后者卻對有?不單純的意圖。
他坦言,這些混亂對埃及有即時和深遠的影響,許多以前從未發生過的事情發生了,比如:晚上在街上行走再也不是安全的了;銀行也發生劫案;有人開始劫持汽車、綁架民眾,并要求贖金。埃及旅游業遭沖擊,游客量從每年1500萬人次大幅降至500萬人次,還有投資也受影響,許多公司都選擇離開,經濟低迷。
“現在,我太太回到開羅,不敢出街,回到家里也要打電話報平安,搶劫盜竊綁架不僅發生在游客身上,也發生在我認識的親人和朋友身上,現在埃及再也不像以前那樣了,人民是受害最深的。”
吁港青年和平發聲
法赫米說,“我是一個堅定的對話主義者,如果你有訴求,雙方應該坐下來傾談,千萬不要訴諸于暴力,因暴力解決不了問題,暴力可能會讓局面失去控制”。“我希望香港的年輕人可以理性看待問題,以和平的方式來發表意見和解決歧見,他們的聲音一定會被聽見。”
法赫米希望自己本月底回到開羅時,向自己國人介紹的香港,是他所感受到到的那個城市,安全、和善、繁榮和穩定。最后,即將離港的法赫米動情地表示,香港是受到祝福的地方,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會意識到珍貴。因此,希望他日再次回來時,會發現香港在所有領域都更加繁榮。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