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第7集,在表現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是這樣處理的:在大會代表陸續走進人民大會堂的鏡頭和大會會場、主席臺的遠景中,以畫外音的方式進行說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一大在北京舉行,大會宣告,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重申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任務。但由于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大會沒能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政策。”
在以往評價這次代表大會的負面影響時,往往歸結為“由于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和華國鋒錯誤的影響”,電視劇中刪去了“華國鋒錯誤的影響”,這種表述更為客觀、公允和寬厚。但電視劇中說“大會宣告,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這一表述不甚準確。華國鋒代表中央所做的政治報告中,是這樣說的:“十大以后,毛主席也一再指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已經八年。現在,以安定為好。全黨全軍要團結。’‘還是安定團結為好。’但是‘四人幫’竭力破壞搗亂。現在,‘四人幫’打倒了,我們可以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實現安定團結,達到天下大治了。這樣,歷時十一年的我國第一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以粉碎‘四人幫’為標志,宣告勝利結束了。”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當時中央宣告的是“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結束,而且,對第一次文革時間跨度的認定,是十一年而非十年。華國鋒報告中這樣說的依據是,文革從1966年開始,到1977年宣告結束,正好是十一年。當然,關于文革的跨度,民間還有“三年”說(1966年到1969年中共九大)、七年說(1966年到1973年中共十大),哪種說法更準確,可以研究。
在該劇第7集,有這樣一個情節:在提到為原教育部長周榮鑫平反的問題時,教育部長劉西堯顧慮重重,并情緒激動地敲擊著刊有華國鋒同志十一大政治報告的《人民日報》,氣憤地說:“這上面不是還在提‘兩個凡是’嗎!”這不是事實,因為十一大的政治報告中,根本就沒有“兩個凡是”的表述。“兩個凡是”的提法,是在十一大召開的半年前,也就是1977年2月7日的“兩報一刊”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中。
鄧小平同志在十一大的閉幕詞中說:“我們這次代表大會,是堅持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大會,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團結、堅持光明正大的大會。這次大會,真正體現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充分發揚了民主,大家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真正開成了一個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如果十一大的政治報告仍然在提“兩個凡是”,早在復出前就指出“‘兩個凡是’不行”的鄧小平,會這樣高度評價這次大會嗎?還有,劉西堯同志如果真的像電視劇中所表現的那樣,對十一大政治報告如此反感,那他在大會對報告進行表決時,為什么也舉了手呢?(十一大的新聞紀錄影片顯示,全體代表對政治報告表決后,大會執行主席鄧小平宣布:“一致通過!”劉西堯在這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