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的相關研究后,廣東省國資委提出,不能簡單以是否混合與混合多少,來衡量國企改革的力度和效果,改革必須因企制宜。同時,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應是國有資本單方面開放,而是必須雙向進行。
財新記者獲得的前述相關研究文件資料,成文于今年6月。外界原本預期廣東省國企改革方案可在上半年面世,但至今未見出臺。
目前,若以數量計,廣東的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與中央及部分沿海地區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末,廣東省(不含深圳)國家出資企業接近1.2萬戶,其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約31%。這一比率低于上海60%和山東79%的水平,也低于深圳的逾75%。廣東省屬國企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45%。而中央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為52%。
廣東省國資委認為,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實現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形式,但不是惟一形式,不能簡單以是否混合與混合多少,來衡量國企改革的力度和效果,而須實事求是、因企制宜;混合所有制經濟表現為各種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因此,不應是國有資本單方面開放,而是需要雙向進行,既要歡迎社會資本投資參股國企,國有資本也要積極主動投資發展前景好、風險可控的非公有制企業。
進而,廣東省國資委提出,國企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應選擇志同道合、優勢互補的合作伙伴,并商定合適的股權結構和合作路徑,真正讓各方在資本、技術、管理、市場、創新、渠道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得到發揮。
當下,社會各界對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不無疑慮。例如,改革中會否出現盲目趕超進度,乃至一哄而上、一賣了之的情況?國有資本會否侵吞民營資本或反之?
廣東省國資委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帶動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因此,國有經濟在總量和結構上不能完全沒有底線,甚至動搖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