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組按】
近日沸沸揚揚的“郭美美案”,正在媒體的不斷“起底”中真相漸顯。從去年的造謠大V,到今年的涉黃與郭美美般的無底線炒作,事實上都在拷問整個社會的價值底線。炫富與虛榮被追捧,當謊言與謠言被縱容,社會的心態與輿論都走入病態。
也正因此,習近平才在許多場合談核心價值觀。在他看來,核心價值觀是民族的根與魂,也是為中國夢凝聚的最深層最持久的力量。這種治國理政思路,可以看做是中國一以貫之的“以德治國”傳統。
無論是三十年前的地委書記,還是今天的總書記,習近平都對“德”有著豐富的表達。而這其中又有幾類人群,是他論“德”的重點:黨員干部,青少年,新聞工作者。
今天,在喧囂的輿論沸點背后,讓我們重溫習近平對“德”的論述與要求。
(1)論黨員干部的道德
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是我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務必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自覺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老老實實向人民群眾學習,時時處處見賢思齊,以嚴格標準加強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贏得事業成就。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用好選人用人考德這根杠桿,引導黨員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
各級領導干部作為負有重要職責的社會公民,應當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方面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既要在本職崗位上貫徹黨的宗旨、當好人民公仆,也要在社會坐活中嚴格自律、嚴格要求,常修為政之德,正確行使權力,為人講道德,做事分榮辱,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魅力在全社會樹立良好形象,為廣大黨員和群眾做出榜樣。
同企業家打交道一定要掌握分寸,公私分明,君子之交淡如水。千萬不要在這個問題上摔跟頭,這方面的教訓太多了。所以,各級領導干部要注重加強自身修養,慎小事,拘小節,防微杜漸,兩袖清風,筑牢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道防線。
馬克思曾經說過,“不可收買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其實這也是最基本的為官之德。這“三筆賬”正是在底線的基點上反映了三個原則,可以說相互連結地劃出了一名領導干部的道德底線。只有把它一筆一筆地算清楚算明白,才能真正做到講官德,有原則;才能真正做到對黨和人民負責,對自己負責。
——《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
一名領導干部的蛻化變質往往就是從生活作風不檢點、生活情趣不健康開始的,往往都是從吃喝玩樂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如果領導干部生活作風上不檢點、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開了缺口,出現了滑坡,那就很難做到清正廉潔,很難對社會風氣起到正面引導和促進作用。在當前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牛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確選擇個人愛好,慎重對待朋友交往,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講操守,重品行,時刻檢點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之江新語》
道德榜樣的影響力不能忽視,現代領導人應更懂得這個道理。如果共產黨的領導干部在艱苦奮斗、廉潔奉公上不成為榜樣,就無法在人民群眾中樹立威信。
——《擺脫貧困》
(2)論核心價值觀
論社會道德體系建設
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這樣的情形,在我國歷史上,在當今世界上,都屢見不鮮。
——2014年5月4日,與北大師生座談
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2013年11月,在山東曲阜調研
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要始終把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作為極為重要的戰略任務來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撐。
要把培育文明道德風尚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輿論導向,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推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社會風尚。
——2013年9月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有鮮明的社會價值導向,以此引領和保證全體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個社會有穩定的內在秩序。
——《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對于新時代文明和道德的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但是,這并不等于說,只要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發展了,我們不能劃這個等號。二者的關系不是必然的關系——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只是為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和可錢。商品經濟畢竟有其固有的一些消極屬性,資產階級極端利己主義的價值觀念還不時地在毒化人們的心靈,拜金主義還會在一些人的頭腦中膨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存在商品拜物教。因此,我們在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同時,毋忘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的培養和道德素質的修養。我們必須有意識地促使人們在商品經濟活動中逐步地認識商品生產的規律,學習和掌握商品生產經營的知識,逐步形成與現代生產和生活需要相適應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和生活方式。
我們切不可物質上脫貧了,精神上卻愚昧了。我們需要的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擺脫貧困》
(3)論青少年道德
道德之于個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
——與北大師生座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會參與,形成強大合力共同來做。其中,學校、家庭、社會是未成午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三個關鍵環節,團隊和社區是抓思想道德建設兩個重要的方面,應相互銜接、相互貫通、相互補充,努力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積極作用,從整體上提高教育成效。
——《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
人而無德,行之不遠口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思想修養,即使有豐富的知識、高深的學問,也難成大器口要引導家長改變重知輕德的傾向,在關心孩子學業成績的同時,重視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之江新語》
(4)論新聞工作者的道德
新聞工作者要講究職業道德。現在有的地方出現“采購記者”、“拜金記者”。這些現象同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是水火不相容的,雖然表現在少數人身上,但嚴重損害了新聞事業的威信和聲譽。新聞工作者擔負著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的神圣職責。教育者應先受教育.應嚴格自律,正派、公正、廉潔,要有更高尚、更嚴格的政治操守和職業道德。新聞工作是一種崇高的職業。每個新聞工作者都應該自重、自愛、自強。希望新聞工作者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形成一種良好的作風。
——《擺脫貧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