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掀起了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序幕。
7月28日晚間,交通銀行(下稱“交行”)發布公告稱,目前正高度關注國家在混合所有制經濟以及金融體制改革等方面的要求,正在積極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內部治理機制的可行方案,以此推動公司改革的深化。
消息一出,7月29日交行一字漲停,并帶動銀行板塊大漲。交行金融研究中相關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他們正在參與研究交行關于混合所有制發展的相關方案。但目前不方便透露相關研究話題,可以密切關注半年報,待半年報發布后,公司高管可以回答相關問題。
7月中旬,國資委已確定在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等6家公司開展改革試點,其中重要內容就是中央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銀行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預計也會成為大勢所趨。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盡管從股權上看多數銀行已經多元化,但混合所有制改革會對高管、員工激勵等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起到不小作用。
為什么是交行?
現在看來,交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早已現端倪。
交行董事長牛錫明于5月20日在上海就曾公開表示,“目前銀行業雖已有混合所有制之名,但尚未達到混合所有制之實,離充分市場化、商業化的現代商業銀行運行機制尚有差距。”
他透露,交行作為上市銀行,在股權結構上已均衡化與多元化,具有混合所有制經濟特征,下一步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不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保留外資銀行股份則有利于商業銀行的對外開放水平。
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這一度被視為國有銀行高層首度對混合所有制改革表態,交行對試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愿已很明顯。
對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設想,牛錫明曾展望:“要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高管層的公司治理,形成董事會與管理層相對獨立運作、互相制衡的機制,讓董事會在戰略管理、高管人員管理、薪酬管理和業務風險管理中發揮主要作用。”
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另一家國有大行——中國銀行(下稱“中行”)監事、全國政協委員梅興保就在提案中建議,可選擇兩家大型銀行和一家大型保險公司、一家國有控股的券商深化試點混合所有制。
梅興保認為,雖然國有大型銀行從股權形式上均為國有股、外資股、民營資本組成的混合所有制,但國有股獨大的問題仍然突出,真正的混合所有制的運行機制尚需做實。
當前,各大金融機構尤其是大型商業銀行經營業績很好,股價卻低位徘徊,這是引進社會資本、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較好的時間窗口。
7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聽取部分中央企業、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負責人的看法和建議,約見了6位來自外貿、建筑、金融、家電、農資、互聯網等行業領域的企業家。作為金融領域的唯一代表,交行董事長牛錫明位列其中。
據當日央視《新聞聯播》稱,李克強指出,面對世界經濟紛繁復雜、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的局面,企業不能坐等觀望,而要搶抓機遇、敢闖敢試、主動轉型。當前一些企業逆勢增長,充分說明抓緊促改革、調結構、推動轉型升級才是擺脫困境的根本出路。
在外界看來,搶抓機遇、主動轉型和交行目前的“心態”非常切合。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和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大行相比,交行股權結構相對分散,并以較大股權比例引入了外資,初步具備了混合所有制的特征。交行一季報顯示,截至2014年3月末,財政部持有交行共計26.53%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同時,匯豐銀行持有交行18.70%的股份,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社保基金)持有交行4.42%的股份。
“另一方面,它的總體資產規模相對工、農、中、建這些大行來講,要小一些,所以通過交通銀行做混合所有制試點工作,符合風險可控,而且操作性比較強的原則。”郭田勇表示。
如何“迎考”
在外界看來,雖然交行擁有了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良好基礎,但要真正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則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在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觀經濟研究員趙慶明看來,在公司治理上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董事會決策功能不足、內部制衡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而在外部環境方面,商業銀行面臨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崛起等深刻變化,競爭環境日益激烈。
此前,交行董事長牛錫明提出深化銀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應堅持的原則與思路,包括堅持國有控股地位,保持股權結構均衡,深化公司治理機制,更好發揮董事會的作用等。分析人士稱,交行目前已經是股份制商業銀行,所以不一定會馬上涉及股東變化,但不排除未來會進一步引入新的股東,以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管理。
但中金公司分析師認為,預期交行的股權結構變化并不會有太大改變,包括高管、員工激勵在內的市場化改革才是最大看點。
正如外界所預期的那樣,交行在為“迎考”混合所有制的過程中,一直在做積極準備。
今年3月份,牛錫明曾表示,交行將以事業部制為突破口,釋放改革紅利,形成新的利潤增長極。“我們相信中國的銀行業已經進入到了事業部制改革的階段。”牛錫明說,交行將把事業部制作為轉變發展模式的主攻方向,并以此帶動管理體制的全方位創新,努力為交行轉型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中國經濟周刊》從接近交行人士處獲悉,交行此番組織架構改革決心不小,要把利潤中心建成真正的事業部。總行金融市場、貴金屬、離岸金融、票據業務中心已正式掛牌,接下來交行將在明確目標、責權利相統一的基礎上,盡快實現業務、管理、費用、工資、核算真正獨立。
大同證券分析師付永翀認為,從交行的表態來看,公司進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已達成共識,接下來其他銀行也會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腳步,其中比較典型的是華夏銀行。“另外,中國銀行境外的資產相對比較多,未來發展混合所有制的預期比較強。”不過,上述猜測并未得到中國銀行和華夏銀行的證實。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認為,下一個試點是誰目前還不好說,“很可能是交行先行先試,等積累經驗之后再到其他商業銀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