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黃衛東:從日占東北的建設看當前的經濟路線

黃衛東 · 2014-07-20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這種經濟發展方式,是南轅北轍式的發展,是犯了方向性的錯誤。

  自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迅速發展了,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資料,主要工業基礎產品中,2012年生鐵產量是2001年4.3倍,鋼產量是2001年4.8倍,轎車是2001年15.3倍,發電量是2001年3.4倍,煤炭產量是2001年2.64倍。現在我國主要大宗工業產品產量大都占世界一半左右,相當于其他所有國家產量的總和,人均產量是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人均的4倍。從工業生產能力來說,我國已經將其他國家遠遠拋在了身后。與過去相比,我們的各種物資供應都極大豐富了,很多人都據此認為,我們的經濟得到了極大發展。問題是,生產能力的發展等于經濟發展嗎?我們可以回顧日本占領我國東北時期的發展狀況。

  1、日本占領我國東北的建設

  1931 年“九一八”事變后, 日本帝國主義為把我國東北變成它擴大侵略戰爭的戰略基地,加強了對我國東北地區的建設,特別是1937年日軍侵入我國內地以后,為了生產和供應更多的軍需物資,更是加快了建設速度[1]。偽滿政權統計, 自1931 -1943 年, 東北地區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6.9 %增長為59.3 %;農業產值則由73.1 %下降到40.7 %。在很短時間內,就完成了我國東北地區工業化發展進程。少數地區城市人口已經超過農村,占一半以上,直到今天,中國的城市人口僅占全國人口35%,還遠低于一半。

  在鋼鐵工業方面, 1932 年東北生產生鐵39.4 萬噸, 到1943 年生鐵產量達到170.1 萬噸, 是1932 年的4.32 倍。“九一八” 事變前, 東北幾乎沒有煉鋼工業。1935 年昭和制鋼所開始出鋼, 當年產鋼22.1 萬噸, 到1943 年東北年產鋼已達87.7 萬噸, 是1935 年的3.97 倍。煤炭工業方面, 1932 年全東北主要煤礦的總產量是709 萬噸, 而到1944 年已達2562 萬噸, 是1932年的3.6 倍。化學工業方面,1933 年在大連甘井子設立滿洲化學工業公司, 主要生產硫銨。1939 年又設立滿洲硫銨株式會社, 設廠于葫蘆島, 以阜新煤為原料。此外, 還有硝酸、硫酸、蘇打等工業, 主要集中于大連。在輕金屬和有色金屬工業方面, 1936 年設立滿洲輕金屬制造株式會社,1938 年建成年產4000 噸的鋁工廠, 1938 -1941 年間共產鋁2.93 萬噸。鉛、鋅、銅、鎂的產量也有所增加。1941 年偽滿共產鉛24938 噸, 鋅14669 噸, 銅538 噸, 鎂32 噸。電力工業方面, 有“滿洲電業” 、“滿洲鴨綠江水力發電” 兩個壟斷性特殊會社, 1938 年偽滿共發電16.2 億度。吉林豐滿水電站從1943 年開始向長春和哈爾濱送電, 1944 年6月開始向沈陽送電。發電量增長非常快,由1932年的59億度, 1944年達到418億度,增長了7倍,可以說,主要工業產品生產能力增長速度均大于我國最近11年。

  在交通方面,11年間,在東北新建鐵路5252 公里,復線鐵路888.6公里,占民國時期整個國家28年新修鐵路1/3強。到1943 年,東北鐵路運行里程已達11479 公里, 超過我國鐵路運行里程一半,形成了三縱三橫的密集鐵路網。新建公路13200公里,建設近5000 公里的“北滿” 江運和“南滿” 三港(大連、安東、營口)、葫蘆島港、北鮮三港(清津、羅津、雄基) 等碼頭。此外, 還建設與水陸交通有密切關系的倉庫、旅館業,形成了地面交通網。

  在航空方面,1932 年9 月設立了日本與偽滿合辦的“滿洲航空株式會社” , 陸續建立長春、沈陽、哈爾濱、牡丹江、齊齊哈爾、佳木斯、承德等七個航空站, 航線總長1.5 萬余公里, 航空運輸網基本形成。1933 年3月又設立了日本與偽滿合辦的“滿洲電信電話會社” , 到1941 年, 共在東北設立了1055個電報電話局, 18 個無線電臺。偽滿對郵政也實行一元化管理, 偽交通部郵務司下屬郵政局由1931 年的1600 多個增至1941 年的2296 個, 統一的區域通訊網已初步建成。

  從1931年到1943年,日占東北平均每年產出增長8.6%, 從1937年到1943年,經濟增長更是高達12.7%。偽滿后期, 東北已經成為中國主要重工業基地。1943 年, 東北生鐵產量占全國87.7 %, 鋼材產量占93 %, 發電量占93.3 %, 硫酸產量占69 %,煤產量占全國的49.4 %,蘇打產量占60 %, 水泥產量占66 %, 機械工業產量占95 %。可以說,沒有日本占領時期的東北工業發展,舊中國的很多工業幾近等于空白。解放后,東北也成了我國的重工業基地,這與日本占領時期的建設是密切相關的。

  某些日本人別有用心地認為,是日本開發了中國東北,讓東北從落后地區變成了擁有近代產業的地區,言外之意,日本的殖民侵略有功,近年來,國內也有類似的觀點,主張讓西方殖民300年之類。

  其實日本人建設東北的直接原因是為日本的軍事侵略提供物資。由于日本本土缺少煤炭礦石等資源,在中國東北建設礦山、交通網和工廠,將中國的資源變成槍炮彈藥等軍用物資,比運回日本生產要快捷和節省得多,而且日本本身工業基礎也比較薄弱,運輸能力嚴重不足,就地生產,并用于在中國內地的軍事侵略,不僅節省了運輸費用,而且節省了時間,是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最好安排”。

  我們還應當看到,日本人推動的我國東北的工業發展,其主要貢獻還是來自中國人民,而且中國人民為日本在東北的“經濟發展”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遍布東北各地煤礦周圍的萬人坑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中國人民,包括東北人民并沒有享受到建設的成果,特別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難以從美國進口軍用物資以后,日本人在占領區,包括中國東北大肆搜括各種物資,例如,日本人對糧食實行配給制,嚴格控制中國人的糧食消費。當時的中國人在東北吃一次大米都成了經濟犯,被抓進監獄。

  2、西方殖民統治的本質,通過資源掠奪來占領土地

  英國曾統治了印度一百多年,直到1947年印度才獲得了獨立。在英國統治時期,英國人曾在印度進行了工業建設,到1947年獨立時,給印度留下了一定的工業基礎,比間接受西方統治的中國的工業基礎好得多。如表1所示,1949年印度的鋼產量是中國8.53倍,鐵路里程是中國的2.51倍,產業工人是中國的5倍。但是,英國官方也不得不承認,英國建立的印度殖民地,很不幸地使下層階級受盡了無窮的壓迫,造成的悲慘結局,在整個貿易史上都難以找到可以與之比擬的事例,因為在印度平原上堆滿了棉紡織工人的白骨。

1 中印兩國1949年的主要工業對比

指標

單位

鋼產量

萬噸

發電量

億度

原油

萬噸

鐵路里程

公里

產業工人

萬人

印度

134.7

49.1

25.3

54754

600

中國

15.8

43.1

12.1

21800

120

印度/中國

8.53

1.14

2.09

2.51

5.00

  西方殖民統治的主要目的是經濟掠奪和土地占領,其最終目的是消滅他國,完成土地的占領。希特勒公開宣示為德意志開拓空間的企圖被擊敗而身敗名裂,但是,盎格魯薩克森人在北美州和澳洲成功地屠殺了當地土著,占領了這些領土,卻在當今國際社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而且,屠滅北美印第安人的美國的很多統治者,如華盛頓之流,還被神話,成為很多國家精英的崇拜對象,這實在是現代國際社會和國際政治最荒誕的一頁。

  西方在中國印度等地并非沒有這種企圖,沒有完成其滅族而占領土地的最終目標,是因為中國印度本身有龐大人口資源,燦爛的文化和較高的社會發展水平。而美洲和澳洲的很多土著部落還處在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水平,基本沒有形成文明,經濟發展水平很低,比西方落后得多,難以抵擋西方的侵略,西方也就毫不留情地將其亡國滅種。相反,中國和印度有龐大的人口,有燦爛的文化和一定的基層組織,在經濟上也有很多優勢,西方難以實現其亡國滅種的目標。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諾姆·喬姆斯基教授(Avram Noam Chomsky)在其著作《新自由主義與全球秩序》一書中指出(第20頁),“18世紀晚期,印度的鋼鐵產量相當于整個歐洲的產量。1820年,英國工程師們還在研究印度頗為先進的鋼鐵生產技術,以縮小技術差距”。在整個19世紀,西方無法抵擋中國在陶瓷、絲綢和茶葉等方面的生產優勢,需要通過強制在中國銷售鴉片,才能實現對中國的貿易平衡。英國在印度的統治,由于遭到印度人的反抗,長期以來都是入不敷出,其90%以上支出依賴于對中國的鴉片貿易的贏利,沒有通過武力向中國強制銷售鴉片所獲得的利潤,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能否維持都是個疑問。在英國結束對中國的鴉片貿易僅20多年后,英國就結束了在印度的殖民統治。

  在西方完成其最終目標土地占領之前,其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經濟侵略,掠奪資源,削弱對手的實力。烏拉圭作家加萊亞諾在其所著《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一書中指出,西方在美洲掠奪了很多地方的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給美洲人民留下了無數貧窮落后的荒漠。例如,波托西、薩卡特卡斯和黑金城等地的貴金屬礦藏,亞馬遜橡膠林、巴西東北部甘蔗園、阿根廷栲樹森林等。阿根廷已經從100年前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從人均收入排名第2降為第73。

  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發展新的技術和方法,將資源轉化為財富的生產力發展史。人類依據自然資源,創造了不可計數的物質財富。沒有了資源,人類就無法生產出維持人類生存的任何產品。相反,即使沒有人類的勞動,人類也一樣能夠象動物那樣維持生存。可是,現代經濟學卻忽視資源的作用,片面強調勞動的作用。例如,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曼昆所著的暢銷大學教科書《經濟學原理》稱,幾乎所有生活水平的變動都可以歸因于各國生產率的差別。這顯然無法解釋沙特阿拉伯等產油國依靠石油資源致富并獲得較高生活水平的現實。

  中國素以地大物博著稱于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這是我國應當引以自豪的優勢。雖然我國的資源總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這是我國自然資源的最大特點。我國人均占有耕地1.5 畝,不到世界人均5.5 畝的1/3。人均占有水量僅為2700 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除土地、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外,人均林地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6,人均草地資源權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礦產資源的潛在價值也只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主要資源的人均數量在144 個國家中的排序為:

  土地資源110 位以后

  耕地資源126 位以后

  草地資源76 位以后

  森林資源107 位以后

  淡水資源55 位以后

  95 種礦產潛在價值80 位以后

  從自然資源的總體水平看,與世界各國相比較,我國資源的總量優勢與人均水平偏低的特點也反映得很明顯。根據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發布的各國自然資源綜合排序結果,我國在世界144 個國家中屬第8位,但是,我國單位資源負擔的人口數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 倍,人均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多少年來,世界各國是以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自己的經濟實力,按人均收入來判定自己的財富。面對全球自然資源環境的惡化,危及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世界銀行首次改變了傳統的對各國財富的衡量標準,把各國自然資源同時作為判定財富的標準之一,將國民收入和自然資源加在一起,綜合計算總體衡量國家的現有財富。在192 個國家和地區中,澳大利亞以人均財富83.5 萬美元名列世界第一;加拿大的人均財富為70 萬美元,名列第二。澳大利亞的財富結構中,人力資源占21%;創造的資產占7%;自然資本占71%。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自然資源相當豐富,具有經濟發展的潛在優勢。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在世界銀行的這次新的財富排行統計中,僅位居第162 位。人均財富6600 美元,其中人力資源占77%;創造資產占15%;自然資本僅占8%。我國雖然是經濟上的大國,但我們卻是財富上的窮國,資源上的小國。按照新的資源與財富觀,“地大物博”已經不能說明中國自然資源的優勢了。人均占有的各種自然資源,我們都處在短缺的境地。面臨生產力發展的這種基礎,自然資源的保護利用,顯得異常地緊迫。

  3. 當前殖民地路線的危害

  更嚴重的問題在于,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路線,正在不斷輸出日趨緊張的自然資源。現在我們的龐大生產能力,主要是用來為西方服務的,生產的一半以上工業消費品用于出口,供應了西方,而消耗的資源主要來自國內。我國人均生產量是世界人均的4倍,而消費量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遠低于美國等西方國家。而美國等已基本不生產工業消費品,主要依靠中國供應,這從兩方面說明,我國消耗大量國內資源生產的產品主要供應了西方。中科院的一項研究估算,僅2011年,美國就從中國免費拿走了3.66萬億美元財富,超過當年我國國民產出一半以上。現在一年的財富損失就超過舊中國西方109年從中國掠奪的財富。

  隨著我國海量產品的出口,生產產品的各種資源也隨之而流失,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就是資源枯竭,物價猛漲,環境惡化。例如,由于過去十幾年供應全世界稀土市場的掠奪性開采,我國重稀土資源僅夠開采20年了[2]。我國開采的鐵礦石平均品位已經從10年前40%降低到25%[3],而國外的鐵礦石品位高于60%[4]。為了供應能源生產這些工業消費品,我國2012年消耗了39.3億噸不可再生的煤炭[5], 占世界消耗量近一半,主要來源于國內。由于開采煤炭的資源利用率僅40%[6],等于一年消耗了近100億噸煤炭資源。長期大量消耗我國的煤炭資源,致使我國優質煤炭資源迅速減少,現在我國很多煤礦開采的煤炭是被放射性物質嚴重污染的劣質煤炭。例如,云南臨滄11個煤礦開采的褐煤的放射性鈾平均含量達到624 Bq/ kg [7],是世界平均值31倍,最高含量達9800Bq/ kg,達到鈾礦開采水平,是世界平均含量490倍;浙江171個煤礦生產的石煤的鈾平均含量達到918Bq/ kg[8],是世界平均值46倍。大量使用這種劣質煤炭,對我國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和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例如,湘西金礦使用煤渣磚建房,給人們帶來的額外輻射劑量當量最大達到6.61mSv/a,超過污染控制標準5.61倍[9]。優質煤炭資源的減少,使煤炭價格也大幅上漲,例如,2005年10月山西大同動力煤的價格為400元/噸,到2008年7月就超過1000元/噸[10]。

  礦石資源的逐漸減少,引起礦產品價格的迅速上漲,是我國物價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如果大幅度提高老百姓收入,讓產品留在國內消費,則反而能夠循環利用這些資源,從而可以防止財富流失。

  導致我國億萬財富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當前實施的四項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第一,開放零售市場,讓外資獲得大量利潤,拿走大量物質財富;第二,引進外資,讓外資合法拿走利潤;第三:依據外匯儲備增發貨幣,讓人民幣成為外國貨幣代用券,將國內各種經濟資源免費交給外國精英控制;第四:實施出口導向政策包括出口退稅和低人民幣匯率,以物資換取自動貶值的賴帳外國貨幣欠條,導致低價賤賣損失,現在我國已積累了4萬億美元欠條,這是拿30多萬億美元物資加無數工廠換來的。

  我國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開放零售市場,開放投資,同時換來西方削減對我國產品征收的高額進口關稅,加上1995年朱镕基上臺實施的依據外匯儲備增發貨幣,使得四項政策得以大規模實施,將我國的經濟資源大部分交給了西方。所謂開放投資,就是美國拿著美元欠條,中國就承認它是投資,就可以買下中國的工廠和產品。而美國付出的僅僅是提供印制的鈔票。于是,美國人就可以虛幻地建立產品品牌,甚至部分產品設計都是中國人做的,讓中國人生產,再轉手高價出售給中國人,其差價就成了美國人的利潤和國民產值。過去2年,僅在中國銷售蘋果手機,蘋果公司就從中國老百姓手里獲得了100億美元利潤和經濟產值,等于中國使用自己的資源生產蘋果手機,免費供應了美國市場。現在美國的各種民用消費產品,很大部分來自中國的免費供應。

  石油輸出國組織包括了世界上主要產油出口國12個國家,這些國家相互合作,壟斷世界上的石油供應,從而制定壟斷價格,獲取壟斷利潤。我國是世界上稀土礦產的主要供應國,占世界市場97%以上,遠超過石油輸出國組織在世界石油市場的份額。石油輸出國組織不同國家都能夠相互合作,我國內部反而不能組織,任憑國內企業之間相互競爭,競相降價賤賣稀土礦產。這是因為洋奴精英們相信西方的自由市場理論的結果。我們本應學習西方,由一家公司收購國內產品,壟斷產品供應,統一對外銷售。就像當初英國人在印度生產鴉片,就是由一家公司收購,對外銷售的。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美國人對外銷售糧食化肥等產品,同樣采用這種辦法,由美國幾家大企業壟斷。我國的洋奴們不僅不組織自己的企業高價銷售自己的壟斷產品,而是讓自己的企業相互競爭,同時制定政策補貼企業降價銷售自己的資源,以擴大生產,對外輸出資源。

  美國人比日本人進步的地方,是不像日本人拿著刺刀逼著中國人勞動,而是通過思想控制,洗腦中國的洋奴,讓他們自覺地為美國和西方服務,將自然資源轉換成工業消費品,免費交給美國人。而洋奴精英們之所以聽從美帝精英的教誨,選擇這種當美國殖民地的方法發展生產能力,是因為洋奴們經濟上十分無能。

  雖然他們在主流媒體上經常宣傳經濟成就,號稱懂經濟,但是,實際上,洋奴們不知道如何自主發展經濟包括生產能力,從1979年到2001年22年時間,主要工業產品增長率還低于2001年后的11年,例如,原煤僅增長2.17倍,低于后11年2.64倍,鋼產量增長4.4倍,也低于后11年4.8倍,僅發電量增長5.25倍,超過了后1年3.69倍,但平均到11年,也僅有2.29倍,仍然比后11年低得多。平均年增長率大都不到毛澤東時代一半,也遠低于后11年。這還是大幅度削減軍事支出情況下的結果。 如果面臨毛澤東時代美蘇兩霸的軍事壓力,不得不將經濟建設放在國防上,其結果就更加悲慘了。即使是后11年給西方當經濟殖民地,其生產增長速度,也僅與毛澤東時代相當,如下表。

 

平均年增長率

年產量(億噸/億度)

 

5279

7901

0112

1952

1979

2001

2012

糧食

2.9%

1.4%

2.4%

1.5451

3.3212

4.53

5.9

13.0%

7.0%

15.3%

0.01285

0.3448

1.5163

7.2388

煤炭

8.9%

3.6%

9.2%

0.636

6.35

13.91

36.5

發電量

14.5%

7.8%

11.7%

72.23

2819

14808

49876

  表中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匯編》和統計局官方網站公布的2001和2012年統計數據。

  鄧小平時代開始之前,我國就和美國實現了關系正常化,美國不再公開侵略圍堵中國了,10年后,蘇聯也崩潰解體了,我們的國防安全處于前所未有的有利環境,國家大幅度減少了軍事方面的投入,主要進行經濟建設,然而,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多次嚴重通貨膨脹,最嚴重的時候,食品價格在半年增長33%,朱沙皇上臺后,將其歸結于自主增發貨幣,于1995年禁止自主增發人民幣,實施依據外匯儲備增發貨幣,將貨幣主權免費交給了美國和西方。

  洋奴們不知道提高收入增加國內市場,而是想法設法將產品低價賤賣給外國資本家,來解決過剩產品出路問題,增加生產能力。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產品能夠進入西方市場,承諾對外開放投資和市場,讓西方拿著印刷的貨幣欠條就能買下我們的工廠,控制我們的經濟資源,等于將中國的經濟資源拱手交給洋人控制,從而使中國的財富免費被西方拿走。

  這種經濟發展方式,是南轅北轍式的發展,是犯了方向性的錯誤。就象一個人要從武漢去廣州,發展生產能力就象造車子,發展速度快,就象造了一輛速度很快的好車子,可是,前進的方向不是向南,而是向北,車子造得越好,跑得越快,離我們的目標就會越遠。現在我們將大量資源財富變成產品,免費送給了西方,造成資源走向枯竭,給我們子孫后代的經濟就會帶來極大的困難,這不是發展經濟,這是對子孫后代的極大犯罪。

  這樣發展起來的生產能力,雖然在中國境內,實際屬于外國資本家,2009年溫家寶總理稱,我國出口60%是外資企業生產的,而且它們主要為西方服務,一旦外部市場消失,它們必然無法銷售產品,從而產品積壓而倒閉,對我們的經濟發展沒有多少意義,只是在掠奪我們的經濟資源。這也說明,我們的大部分工業消費品生產能力掌控在外國資本家手里。這與外國軍隊占領我國,導致經濟資源被外國資本家控制,沒有本質區別,其主要后果都是資源財富被外國資本家掠奪。

  這種生產方式與毛澤東主張的獨立自主發展經濟和生產能力的方式是根本不同的,毛式獨立自主的生產方式,才是真正的發展經濟,經濟資源掌控在中國人手里,產出分配給中國老百姓,物質資源在國內循環,既不會減少,也不會增加。外貿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獲取外國的貨幣欠條,而是以產品換取國內短缺的物資。毛澤東時代,曾經長期出口國際市場上價格較高的大米,進口價格較低的小麥,等于不花錢,就增加了國內糧食供應量。現在資改派們低價出口稀土礦石,高價進口稀土產品,等于免費將稀土資源交給了外國資本家。

  最后給毛派網友提一點忠告,如果認可這種殖民地化的發展方式是成功的經濟發展,不能認清其殖民地化的本質,還在幻想著用這種方式打敗美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崛起,就不可能清除殖民地化的經濟發展路線, 就不可能讓廣大群眾接受毛澤東的發展路線,也不可能改變中國已經被西方殖民地化,資源財富不斷流失,走向枯竭的現實。30多年來的路線,特別是最近10多年來的經濟殖民地路線,我國的資源在快速流失,已經給中華民族子孫后代的生產和發展造成嚴重危害,急需有識之士喚醒大眾,推翻經濟殖民地路線,走可持續發展經濟路線。

  參考文獻

  1. 衣保中,2001. 論偽滿時期的殖民地區域經濟一體化.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1(4): p. 87-93.

  2. 2010, 商務部官員:僅夠20年用 我們的稀土也要進口http://www.cnr.cn/allnews/201010/t20101018_507185540.html, in 法制晚報 2010-10-18.

  3. Ballestr?´n, J.s. and Marzo, A.,2012. Solar radiation attenuation in solar tower plants. solar energy 86: p. 388-392.

  4. 王潔, 2009, 品位是鐵礦石資源關鍵,2009年07月21日,http://news.sohu.com/20090721/n265356899.shtml, in 21世紀經濟報道.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13, 2012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北京.

  6. 鄧大洪, 2005, 新修煤炭法對煤炭開采惡疾下猛方, in 中國商報/ 2005 年/ 03 月/ 29 日/.

  7. 喻亦林,2007. 滇西臨滄褐煤放射性水平及區域污染分析. 地 球 與 環 境, 35(2): p. 147-153.

  8. 葉際達, 力, 朱., and 吳宗梅,2004. 浙江省放射性伴生石煤礦區天然放射性水平調查. 輻射防護通訊, 24(4): p. 21-24.

  9. 張政國,1988. 湘西金礦煤渣磚建筑物放射性水平調查與劑量評價. 輻射防護, 8(6): p. 432.

  10. 近年來我國動力煤價格變化情況,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uturesroll/20130923/110216822551.shtml. 2013.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一二三区 | 亚洲综合天堂婷婷六月丁香 | 亚洲精品乱码不卡在线 | 又紧又爽又深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久观看免费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