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句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話,這回輪到山姆大叔好生溫習了。為什么?因為在二戰以來美國擁有最大影響力的國際經貿規則領域,中國剛剛最終敲定了一場對美國的最大勝利。在中國訴美國關稅法修訂案世貿爭端案中,世貿組織先是于日內瓦時間3月27日公布專家組報告,專家組裁定美國商務部在2006—2012年間對華發起的25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未能進行避免雙重救濟的稅額調整,違反世貿規則;7月7日,世貿組織上訴機構終裁裁定,維持了專家組報告對美國商務部對華25起“雙反”違規的初裁認定,駁回了美方的上訴請求,中國在這場貿易爭端中贏得了最終勝利。
這場勝利毫無疑問是涉案中國產業的佳音。從太陽能電池板、輪胎到無縫鋼管、油井管等產品,這25起美國對華“雙反”案年涉案金額超過72億美元;盡管中國號稱“世界工廠”,盡管中國勞動者辛勤精神舉世聞名,但只要同時遭受反傾銷、反補貼兩項重稅,無論中國企業生產效率如何高超,也無法在美國這個重要市場上繼續保持競爭力。何況山姆大叔一貫霸權主義作風,其對華經貿爭端中的指控普遍罔顧事實,信口開河,“硬傷”累累,對中國商品的雙反稅收富有橫征暴斂色彩。前幾年,在世貿組織框架下與美國就中國鋼材等產品出口開展的反補貼磋商中,我方就發現美方指責中國的某些所謂“補貼”項目在中國的實踐中早已不存在。2011年11月8日美國商務部正式發起針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以太陽能世界(SolarWorld)為首的美國公司居然指責中國政府給予企業的補貼額度超過400億美元,這個數字按當時匯率折合2707.8億元人民幣,等于2010年中國財政收入總額83080.3億元(中央和地方財政合計)的3.3%,全國科技支出總額3226.9億元的84%,中國政府怎么可能投入這么大比例的財政收入去補貼這么小的一個行業?
這個勝利也讓2012年之后遭受美國“雙反”之苦的中國出口產業看到了擺脫困境的曙光,同時給未來中國對美所有出口解除了同時遭受雙重救濟不公正重罰的威脅。美國對華反補貼爭端始于2006年10月俄亥俄州新頁(NewPage)紙業公司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紙業企業進行反補貼調查,并對從中國進口的銅版紙課征近100%的反傾銷稅,挑起了爭端。2007年2月2日,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宣布向WTO申訴,指責中國補貼國內制造商以刺激出口。2007年3月30日,美國商務部長卡洛斯·古鐵雷斯(Carlos Gutierrez)聲明對中國適用反補貼法。這回世貿組織專家組裁定美國商務部在2006—2012年間對華發起的25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未能進行避免雙重救濟的稅額調整,違反世貿規則,等于說美國對華反補貼以來基本上全部雙反案件全部違規,日后也不得重犯,這對于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上的公平待遇至關重要。
由于美國對二戰之后國際貿易規則發展演變影響力最大,中國對美此案勝訴,也意味著中國出口未來在其它市場遭受雙重救濟不公正重罰的風險大大降低而接近消除。即使一時遭受了這種不公正重罰,有此勝訴先例,我們也能很快挽回損失。須知,反補貼正日益成為對華貿易保護主義的熱點,尤其是成為發達國家對華貿易保護的常用手段;而外國對華反補貼案大多數是與反傾銷合并進行的,最終也往往是同時征收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2006年10月俄亥俄州新頁(NewPage)紙業公司對中國銅版紙挑起爭端,就是要求課征反補貼稅外加近100%的反傾銷稅;2013年前三季度外國對華啟動的8起反補貼調查中,就有6起是與反傾銷調查合并進行。
這次勝訴更向國際貿易界和社會公眾昭示,即使面對美國,中國在國際貿易爭端中也有戰而勝之的能力,這有助于遏制其它所有國家未來對華濫用貿易保護主義的道德風險。美國是全世界“出產”律師最多的國家,也是主導戰后關貿總協定-世貿組織及其規則發展演變的國家,玩弄國際貿易規則的本事最是純熟,致使我們在世貿爭端中不止一次有理卻輸了官司。但事實表明我們正在貿易戰中學會貿易戰,以后再想玩弄規則輕而易舉擊敗我們,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這場勝訴同樣有助于打破國內外公眾對美國的迷信,確立自信。3月份世貿組織專家組報告初裁中國勝訴之后,我接受美國之音邀請做一個訪談,另外一位嘉賓仍然堅稱美國沒有敗訴;未知這次終裁之后他看法如何?
正值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即將開幕之際,這場勝訴還將顯著改善我國談判團隊的士氣和地位,可望為我國在對話中贏得更好的成果。
面對這次敗訴,山姆大叔確實需要好好反省。山姆大叔在國際上力推的很多事情,本意是給自己牟取單方面利益,但最終結果很可能并非如此,而是事與愿違;無論是政治事務還是經濟事務,都存在這種現象。在政治上,美國曾經扶植了本·拉登;在經濟上,山姆大叔曾經想用自己操控的世貿規則單方面束縛中國,殊不知卻是造就了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和第一出口大國,這回又在世貿爭端中摔了個大跟頭。山姆大叔還一直在力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早在1982年就公布了采用這一模式的雙邊投資協定范本,并于1994、2004、2012年三次修訂補充,殊不知最終卻給自己招來了一批外國投資者的訴訟,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下,加拿大投資者截至2009年底就對美國政府發起了至少15起國際訴訟,要求美國政府給予賠償,理由是美國政府的行為降低了他們在美投資的價值,使得美國政府自己也感到有點難以招架。那么,TPP、TIPP等其它美國力推的事務,又有誰能肯定這不會是山姆大叔給自己挖坑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