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做了一個題為《北京發改委:8成市民贊成公交地鐵調價》的聳人聽聞的報道。所根據的是北京發改委政務網站公布的100條建議。注意,只有100條。
北京發改委是否有做出“8成市民贊成公交地鐵調價”這樣的結論,報道中并無介紹。至少,新京報是這樣認為的。
據騰訊7月3日網上統計,截止7月3日下午14點40,反對的人數已接近13萬,遠遠高于其他。
不過原鏈接已經刪除。
新京報報道原文:
昨日晚高峰,地鐵八通線四惠站,乘客排隊走出地鐵。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公交地鐵票價怎么調,看看大家怎么說。昨日,公交地鐵調價首批民意在北京市發改委政務網站公布。從昨日起,市民可登錄市發改委“建言內容”欄目查看相關建議。
記者統計,首批公布的近100條建議中,8成市民建議小幅調價。很多市民提出了心儀的調價方案,例如“乘坐距離近,票價越高;距離越遠,票價越低”。
不僅圍繞價格,優化公交路線、增加公交專用道、公交到站時間查詢、地鐵安檢等公交地鐵的管理和服務質量提升也是關注重點。 新京報記者 鄧琦
首批民意約2成不贊成調價
昨日,近100條關于公交地鐵調價的建議,在北京市發改委政務網站上發布。
北京市發改委此前表示,此次與以往征求意見不同,此次并未公布備選的調價方案,而是設置開放性的問題,包括針對公交和地鐵的服務改進、現行票價票制存在問題等,市民還可提出自己心儀的調價方案。
記者發現,昨日公布的首批民意中,約有8成市民贊成調價,但漲價不宜太高,需要在人們所能承受范圍內。大部分市民還提出了詳細的調價方案。例如,市民許東琦認為,乘坐距離近,票價越高;距離越遠,票價越低。他稱,北京目前潮汐式的交通人流,遠距離如果不坐地鐵,只能是駕車或地面公交,路上時間長進而加劇擁堵的時間和范圍污染環境。通過上述票價方式,讓短途出行改為地面公交步行或自行車等,有助于減少遠距離駕車或地面公交的壓力。
另有約2成市民不贊成調價,理由包括公交地鐵具有公益性,應該以國家補貼為主、北京房價已經很高,民眾希望享有交通福利等等。
公交地鐵配套服務關注多
昨日公布的首批民意中,民眾除了關注是否應調價和如何調價之外,眾多市民圍繞公交地鐵的配套服務提出建議。
例如,有人提出應該改進現階段的入站安檢流程,可以設立安檢廣場,減少在地鐵站門口的積壓。還有人提出,可以在地鐵站內部經營店鋪,租金可補助交通,減少政府虧損。并在地鐵站內設立母嬰室,為孕婦和小孩提供方便。針對公交,有人認為,公交查詢到站時間的服務應該推廣至所有線路。
7月3日至20日,北京市發改委和市交通委聯合開展“我為公共交通價格改革建言獻策”活動,并在其官網開設相關專欄,市民可通過網上留言板、郵寄信件、電話傳真和微信4種方式建言獻策。這也是北京首次在價格方案形成前公開相關信息并聽取社會意見。
市發改委表示,公開聽取社會意見后,發改委、交通委將匯總整理、分析吸納各方意見建議,并及時上報市政府。在堅持公交優先戰略,結合企業成本監審情況,研究提出公共交通價格改革方案,并適時提交價格聽證會聽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