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與Robert Wade聯名向《金融時報》投寄一篇讀者來信(見圖),關于南海主權爭執,主題是批駁那些充斥于西方媒體的“中國霸權論”。信中強調,爭執的關鍵緣由是中美雙邊關系的惡化,以及中國周邊的敵意國家的舉措,利用中國仍然處于相對弱勢搶先謀利。由這個主題其實還可以申論,即南海爭執的禍源其實是美國霸權,因此,那些要求美國必須加倍強化“重返亞洲”力度的言論是大有賊喊捉賊的意味。
這種批駁和申論,在西方媒體中自然是絕無僅有,不過也確實存在著“僅有”。稍早前《福布斯》雜志剛好也刊出一篇近似的評論,批駁《紐約時報》的美國霸權叫囂。評論的作者Stephen Harner是研究中國和日本的政治經濟問題的專家,和他的老師兼合作者矢吹晉一樣,政治立場溫和但是堅執于道理和證據,對西方媒體、學界的污蔑中國言論,長期以來多有批判。這篇評論及其中文翻譯的鏈接見下:
http://www.guancha.cn/Stephen-Harner/2014_06_24_240394.shtml
以上所述是有關主流媒體,其實,同樣的情況也見之于各種批判性的西方左翼媒體或網站,大都是跟在主流后面指摘中國,將矛頭指向美國霸權的是例外,為中國辯護的更是例外。在這些例外中,作為多種多樣的托派組織之一的《世界社會主義網站》(http://www.wsws.org/en/)值得一提,這個網站緊密追蹤亞太地區的國際形勢,其有關的新聞報道、分析、評論相當豐富,嚴厲批判美國霸權的禍害,雖則它對中國的態度卻是搖擺不定。至于左翼中的主流,對美國霸權的批判本來就是相當軟弱,往往卻是將矛頭指向美國霸權所要顛覆的對象,這種基調不僅見于有關亞太事態的評論,同樣見于有關東歐、中東、中亞以至世界范圍的事態的評論。
西方左翼內部這種分野,所反映的是對現實世界資本主義的兩種不同立場,一邊是“西方中心主義”左翼,另一邊是“第三世界/被壓迫民族視野”的左翼。至于港臺地區的很多自稱左翼者,所宣揚的是神學式的政治立場,以另類的普世價值觀念(也就是原教旨版本的或自稱最最堅決立場的自由、民主、人權、“住民主權”等等)認識、干預現實,這是“西方中心主義”左翼的追隨者或附庸,已是將現實世界中的美國霸權等等排除在視野之外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