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東頭住著一戶人家,家里有十多個人,土地有20余畝。一年到頭,家里的父母帶著子女們辛勤的耕種田地,春播秋收,一年到頭忙個不停。除開耕田之外,家里還建了豬欄,養了十來頭豬。建了一個雞籠,養了幾十只雞。挖了一口池塘,養一點魚。摘種了十多顆桑樹,養點蠶寶寶賺點外快。辛苦是辛苦的,但是家里人齊心協力,日子過得還算滋潤。逢年過節的時候,還能夠炒個雞蛋、吃兩斤肉、燒一條魚。
村西頭住著一戶大戶人家,這個大戶人家祖上積蓄比較大,田地多,人口少,但是還辦了專業養雞場、專業養豬場、漁場、加工廠,日子過得別提有多舒服了。可是有一樣,西頭這戶人家生產規模是大了,但是銷路不暢,因為村里很多人都自己養這些,他的東西賣不出去,賣出去也買不起價錢。于是西頭這個大戶找到東頭這戶人家,跟他講:你作為農民,應該按照專業化的分工,專心的種田,這樣才可以提高效率,促進社會化大生產。不能既種田,又養豬、養雞、養魚、喂蠶,這樣永遠處于低水平重復建設,不符合現代企業制度嘛。對此,東頭這戶人家是這么回答的:我不能跟你比啊,田地也不多,家里人口又多。我如果僅僅種田,沒有什么效益,一家老少都要吃喝拉撒的,你讓我喝西北風去啊。
日子過得很快,一下子過了十年。這十年東頭這戶人家是越發勤勞,日子越過越紅火。除開家長繼續從事原來的工作之外,家里的小孩也都有進步。老大因為肯吃苦,人又聰明。早早的娶了媳婦,蓋了房子,自己單過了。老二能讀書,最近在村里的一家工廠里找了一份工作,也算是令人羨慕。只有老三不爭氣,整天游手好閑,好吃懶做,經常惹是生非。但是不管怎樣,對于父母來講,手心手背都是肉,雖然不爭氣,教訓歸教訓,但是總得給他一碗飯吃。另外還有一個老小未成年,家里一邊送他去村里的學校讀書,一邊讓他幫助家里干點活。
這個時候西頭的大戶卻開始走下坡路,日子越過越緊巴巴,眼看著東頭那戶人家日子越過越紅火,感覺心里不是滋味,甚至覺得自己在村里的地位都開始動搖了。這個時候西邊的大戶知道自己親自去說易引起反感,于是養了一批說客,稱之為“公共知識分子”“經濟學家”,讓他們去游說鼓動。鼓動的主要內容就是要分家,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家里的財產,理應家里每個人都有份,不能某個人據為自己,家里的田地、豬圈、雞籠、魚塘、桑樹等,都應該拿出來分掉,這樣才符合公有制的真正原則。否則,名為共有,實際上則為家長私自據為己有。
經過這批“公共知識分子”、“經濟學家”一鼓動,還真是頗有煽動性。家里的兄弟各個懷有心思,自私自利的一面激發出來了。老大想:我反正已經單過了,要是再分財產的話,會得到更多的好處。老二想:我反正在外面工作,再分點魚塘、豬圈,每年豈不是多了一頭豬的收益。老三想:老爸老媽總是管住我,害得我喝酒泡妞都沒錢,要是分掉家產,豈不是手頭立即輕松了。老小反正沒成年,也沒什么發言權。就這樣,三兄弟動了心,一塊去游說父母分家。
豈料三兄弟碰了一個大釘子。父母就是不肯分家。把三兄弟罵了一頓:你們這群敗家子,不好好琢磨怎么發家致富,到外面去打拼。整天琢磨分掉家里的東西,算什么本事!老大啊,你已經單過了,應該發揮表率作用,外面的打拼比起跟家里分東西光榮得多。老二啊,你已經在工廠上班,就算分給你一個豬圈,你還是沒空去養豬,豈不是報廢了。老三啊,你平時就游手好閑的,根本不愿勞動,分給你,你還是得餓肚子。再說了,你們分家了,老小誰管啊。經過父母這么一說,三兄弟有點遲疑,表示不再提分家的事情。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經濟學家”“公共知識分子”們又開始散布這樣的言論:之所以不愿意分家,是因為既得利益者和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擾。家長私心太重,總想到把持家產,一直到死都不肯放。這么一煽動,三兄弟又開始蠢蠢欲動,他們一塊前去父母那里逼宮,表示這個家一定得分,分了之后,生產效率可以提高,更加符合現代化大生產的要求,不然都是你們老一輩的那種落后的生產方式,必定要被淘汰。這么一鬧,父母被逼的沒辦法了,本來琢磨著拿出錢了給老三蓋個房子,娶上媳婦的,現在看來都不行了。那就分吧。于是家里的房子、田地、豬圈、雞籠、桑樹等,都一一分到每個兄弟的門下。唯有老小跟著父母繼續生活,一直到成年為止。
分家之后,四兄弟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大分了財產之后,如魚得水,他開始辦加工廠,由于他技術好,物美價廉,慢慢的銷路越來越廣,西邊的大戶慢慢的都競爭不過他了。老二在工廠里上班,家里分的豬圈、雞籠確實沒法管理,于是以優惠價值轉讓給老大。老三過了一段花天酒地的日子,好不快活,慢慢沒錢花了之后,把分到的房子、魚塘、豬圈一股腦的賣掉,據說是賣到西邊的大戶那里去了。老小慢慢的成長起來,開始懂事了。眼見著一戶人家就這么分崩離析了,父母看著眼里,急在心里,但是家已經分了,自己年紀也大了,自顧不暇,那里還顧得上管他們。
不要以為故事到此結束,事實上這個故事的結尾是這樣的。眼見著唯有老大發家致富了,西邊的大戶人家慢慢的競爭不過老大,于是又叫“公共知識分子”“經濟學家”前去煽風點火:你們知道為什么只有老大發家致富,你們卻一貧如洗,過著緊巴巴的日子呢?事實上,這家分得很不公正。你們想啊,當初老大造房子的時候,你們父母給他墊了一半的錢。老大辦廠的時候,你們父母給他墊了三分之一的錢。沒有這些錢,老大能致富?所以啊,老大的家產至少有一半是你們的!你們有這么多錢,還整天要飯,豈不是可惜。馬克思有句話,失去的只有鎖鏈,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你們應該大膽的開展階級斗爭,與老大開展無情的斗爭,去爭取你們應得的一份!我堅決支持你們!就這樣一煽動,老二、老三、老四全部掉轉槍口,與老大反目成仇。他們紛紛要求老大拿出至少一半的家產分給他們。其中老小尤為激烈,好家伙,當初我還沒成年,你們就這樣把家分了,天理何在?!我就不信這個邪,就是要好好的跟你斗一斗!就這樣,老二、老三、老四整天去老大家里去靜坐、游行示威、抗議,老大肯定不樂意了,這些財產都是我自己辛苦打拼出來的,憑什么給你們?
最終,四兄弟整天斗來斗去,亂作一團。老大也沒興趣去經營實業,家里的魚塘、豬圈、加工廠慢慢的都沒法維持下去,慢慢的敗落了。老二、老三、老四整天生活在仇恨之中,他們仇視這個社會、仇視兄弟姐妹。他們的父母看著這悲慘的一幕,卻又無能為力,整天以淚洗面。唯有西面的大戶人家,趁著四兄弟爭斗的時候,慢慢的打開市場的銷路,重新振作起來,繼續顯赫的生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