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現代漢語詞典》對“冷戰”及其有關詞目的錯誤刪改
帝國主義是“冷戰”的發明者和推行者。這本是證據確鑿,眾所周知的。誰也不能否認、隱瞞、曲解和無視帝國主義的“冷戰”。
在歷史上,蘇聯十月革命后,帝國主義曾糾集14個國家的軍隊圍剿新生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這是“熱戰”,結果是失敗的。但在武裝進攻失敗后,帝國主義始終未放棄消滅社會主義的圖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大得人心,更多的國家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帝國主義不敢輕易發動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武裝進攻,才發明了所謂“冷戰”(使用除了武裝進攻之外的各種手段)。他們對社會主義國家已實行了幾十年的“冷戰”政策,同時以“熱戰”(武裝進攻)相威脅。這使得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各國人民飽受其害。
關鍵問題在于我們主張“社會制度”應尊重各國人民己的選擇。并主張“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及其意識形態)”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相處。帝國主義卻要通過“冷戰”消滅“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及其意識形態)”,把自己的“社會制度(及其意識形態)”強加于他國。企圖獨霸世界
帝國主義搞“冷戰”的形式和方法,表現為建立侵略性軍事集團組織、建立軍事基地、搞核訛詐、經濟封鎖、經濟制裁、政治制裁、和平演變等等。
近些年來帝國主義加劇“冷戰”,表現為對社會主義國家加緊搞“和平演變”、收買所謂“民運人士”、“不同政見者”、搞“顏色革命”,搞顛覆活動。
“冷戰”也是戰爭,尼克松稱之為“一種名叫和平的戰爭”。這就是關系到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生死存亡的比“熱戰爭”更厲害的“冷戰”。
一、《現代漢語詞典》修訂者錯誤地改寫“冷戰”及其有關詞目
1.原詞目:“【冷戰】原指帝國主義國家針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的除直接武裝進攻以外的各種敵對活動?,F指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在國際上進行的不使用武器的斗爭。”
上述詞目沒有否定是帝國主義對社會主義搞“冷戰”這個基本事實(但寫得太簡略)。然而,這個詞目卻被修訂者取消重寫。
2.重寫詞目:【冷戰】指國際間進行的戰爭形式之外的敵對行動。(全文只一句話)(可對比《現漢》1979年版第682頁與2012年修訂版第1100頁)。
顯然,重寫的是修訂者用謊言取代事實,這就把帝國主義發明和發動的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冷戰”作了兩大曲解:一是曲解成“國際間”的“冷戰”,否認“冷戰”是帝國主義發明、發動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二是否認“冷戰”是冷“戰爭”,把“冷戰”排除在“戰爭”之外了。
其實,當年十四國軍隊武裝進攻蘇聯的“熱戰”未能消滅蘇聯,后來用“和平演變”的“冷戰”,蘇東歐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亡國亡黨。這就證明“冷戰”比“熱戰”更厲害。修訂者憑什么把“冷戰”排除在“戰爭”之外?
“冷戰”亦即“意識形態斗爭”,修訂者刪改“意識形態”詞目:
3.在【意識形態】詞目中,修訂者把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階級性”這句話中的“鮮明的”三個字刪除,特別是把“意識形態為一定的階級服務”這句話中的“為一定的階級服務”刪除(可對比《現漢》1979年版第1353頁與2012年修訂版第1546頁)。修訂者不僅刪除這句話,意味著要我們放棄“意識形態斗爭”,此外還特別增寫美化資本帝國主義(及其意識形態)的如下一個新詞目:
4.“【高漲】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中繼復蘇之后的一個階段。其特征是生產水平超過前一周期所達到的最高點,新的工業企業紛紛興建,失業人數減少,社會消費增加,商業興旺,投機活躍,信用活動頻繁等”(見《現漢》1989年《補編卷》第171頁)。這是原來沒有而特別新增寫的一個美化資本主義國家的詞目
修訂者對揭露帝國主義的陰謀罪行的【冷戰】詞目,只用十多個字寫了“一句話”(一句也是曲解),但增寫宣揚資本帝國主義經濟(及其意識形態)的優越性的【高漲】詞目,卻用了近九十多字詳述美化,把它說成是在“危機—復蘇—高漲”的循環中,經濟增長每次都是“超過前一周期達到的最高點”,是不斷的增長,以利帝國主義對社社會主義國家搞“和平演變”亦即“冷戰”。
關于刪改【冷戰】、【意識形態】,新增寫【高漲】等詞目,極有必要聯系《辭海》來分析,因為《辭?!穭h改、增寫這三個詞目與《現漢》如出一轍。顯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著共同的背景。
1.原來《辭海》1979年版寫得對的:“【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不久,帝國主義把它們針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的,除了武裝進攻以外的一切敵對活動,總稱為‘冷戰’。1946年,美國資產階級政論家赫伯特·斯沃普在為美國參議員伯納德·巴魯克起草的一篇演說稿中首先提出。同年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發表的富爾敦演說和次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的國情咨文。標志著戰后帝國主義,特別是美帝國主義執行冷戰政策的開始。1947年9月,美國資產階級政論家李普曼又發表了一系列鼓吹‘冷戰’的文章,‘冷戰’一詞開始廣泛流行。”
這個未被“修訂”的1979年版《辭?!?,是寫得正確完整,有理有據地說明了“冷戰”的發明實行者是帝國主義。誰也無法篡改這個鐵的歷史事實。
但是,這條詞目卻被2009年版《辭?!返男抻喺呷∠⒅貙懭缦拢?/p>
2.“【冷戰】①因寒冷害怕渾身突然發抖,如打了一個冷戰。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敵對活動的總稱。1947年美國總統顧問巴魯克首先提出。同年英國首相邱吉爾發表富爾敦演說和次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的國情咨文,標志著戰后某些國家,特別是美國執行‘冷戰’政策的開始。③比喻個人之間的一種無激烈沖突的對立狀態。如:夫妻冷戰不斷”。
(可對比《辭海》縮印本1979年版第367頁與2009年修訂版第1100頁)。
修訂者這樣重寫極不嚴肅,把帝國主義日益加緊的對社會主義和第三世界的“冷戰”進攻,同“夫妻冷戰不斷”相提并論,這是別有用心地在盡量“淡化”和削弱人們對關系到人類命運的“冷戰”的警覺和反對。
3.《辭?!沸抻喺?strong>重寫的【社會意識形態】詞目,是干脆把“社會意識具有階級性,為一定的階級服務”這句話刪除。
(可對比《辭?!?979年版第1579頁與2009年修訂版第1651頁)。
4.《辭?!芬苍鰧?ldquo;【高漲】”這個詞目,幾乎是一字不差地照抄《現漢》所寫的,只是在文末還增寫了“高漲”之后還會“導致新的經濟危機”。但是,既肯定每次“危機”之后都“是生產水平超過前一周期所達到的最高點”。仍是美化資本帝國主義經濟是不斷增長的(《辭?!?999年修訂版第2459頁)。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現漢》和《辭?!返膭h改和增寫這三個詞目確有其“共同背景”。這個背景和美國有關。美國為了“和平演變”社會主義的中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同中國合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美中雙方達成“協議”,規定美國的“政治觀點”是“只譯不改”,但中國的則要經“協商”得到美方同意才可寫進合編辭書(見中美合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前言》)。在這部合編辭書出版后,《辭海》主編夏征農發表《公開信》說:“此后《辭?!返绒o書均按此意見辦理”(見《百年潮》雜志2000年第6期)。同時,尼克松的《1999—不戰而勝》也在我國出版,尼克松把“意識形態斗爭”提到首要地位,主張“和平演變”首先要“戰勝”社會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現漢》、《辭?!返?ldquo;修訂者”刪改【冷戰】和【意識形態】增寫【高漲】等等一系列詞目、詞語。這實際上是解除我國人民對“冷戰”、“和平演變”、“資本帝國主義”的警惕,同時,意味著要我國放棄社會主義(及社會意識形態),不再用“意識形態”“為一定的階級服務”。
本來,關于帝國主義“冷戰”政策的具體罪行和危害性,新中國的辭書是有正確記述的。
著名的《世界知識詞典》有如實記述:“……杜魯門致國會的咨文,為‘冷戰’提供了‘理論根據’并標志著帝國主義執行‘冷戰’政策的開始。‘冷戰’政策在實踐中表現為拼湊侵略性軍事集團——政治集團、進行軍備競賽、在他國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煽動戰爭歇斯底里、用原子戰爭來恫嚇愛好和平的各國人民、破壞世界經濟聯系,踐踏國家間外交關系公認的準則、粗暴干涉他國內政等等。在內政方面,‘冷戰’表現為進攻勞動人民的最起碼的民主權利,鎮壓民主力量等等。其最終目的——用‘熱戰’來撲滅社會主義,是始終不變的。”(見《世界知識詞典》第378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59年出版)。
二、“冷戰”到底結束了沒有?“冷戰”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
對此,我們不妨認真地看一看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有代表性的說法。
第一應該認真看一看鄧小平是怎么說的:
鄧小平說:“西方國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是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我希望冷戰結束,但我現在感到失望……一個冷戰結束了,另外兩個冷戰已經開始。一個是針對第三世界的,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西方國家不喜歡中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要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還說:“整個帝國主義和西方世界企圖使社會主義各國都放棄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要頂住這股逆流,旗幟要鮮明”(《鄧選》第三卷第344頁和第311頁)。
這豈不是帝國主義對我國的“冷戰”、“和平演變”不但沒有結束,還處在“開始”、“加劇”階段嗎?所謂“一個冷戰結束了”,是指帝國主義對蘇東歐“冷戰”的目的已達到,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已“亡黨亡國”。但是,帝國主義對中國、朝鮮、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許多國家的“冷戰”遠沒有結束,因為帝國主義的目的還未達到。
第二是認真看一看尼克松是怎么說: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1999不戰而勝》一書,尼克松說:“我們處在一種名叫和平的戰爭之中,這是一場尚未結束而且可能將持續好幾代人的沖突”。尼克松主張通過“和平演變”這個“冷戰爭”來瓦解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達到不戰而勝,獨霸世界的目的。尼克松更強調說:“如果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中失利,我們所有的武器、條約、貿易、外援和文化交流將毫無意義”(《1999—不戰而勝》第20頁和114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88年出版)。尼克松是把“意識形態”的力量放在比“武器”“條約”“貿易”等更重要的位置上的。
第三是認真看一看日本帝國主義代言人長谷川慶太郎是怎么說:
“新華社報道,日本出版一本書《新的世界秩序和日本》,作者長谷川慶太郎。該書提出,應該靠美國的軍事力量和日本、德國的經濟力量,即靠美日德三極體制建立世界新秩序”,該書寫道:“中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與世界整個潮流相悖。中國早晚要放棄毛澤東思想,到那時中國將不再是單一的共和國,將成為國家聯邦或完全分裂的國家。只有到那時,亞洲的‘冷戰’才能消除。”(見《西方對外戰略策略資料》第1輯第261頁,當代中國出版社,1992年出版)。
這一針見血地說明,只有用“冷戰”消滅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社會主義的中國,才能達到結束亞洲的“冷戰”、建立“美日德為主的世界新秩序”的目的。
第四是認真看一看美國的反共專家馬特洛克怎么說:
美國前駐蘇大使反共專家馬特洛克說:“階級斗爭理論是列寧主義者的國家結構演進觀及同西方發生冷戰所依據的中心概念,沒有它,冷戰的理由就不復存在,一黨專政的理論基礎也就隨之消失。
……在這一理論真正由官方拋棄之前,表明我們之間關系好轉的任何變化都可能是虛幻的,最多也是暫時的。只要共產黨堅持階級斗爭不放,就很難想象共產黨會輕易放棄政權上的壟斷地位,或者容忍黨內派別羽翼豐滿……
當蘇聯領導人真正愿意拋棄階級斗爭觀念時,他們是否繼續稱他們的指導思想為‘馬克思主義’也就無關緊要了。這已是一個在別樣的社會里實行的別樣的‘馬克思主義’。這個別樣的社會則是我們大家都能認可的社會。”(見馬特洛克著:《蘇聯解體親歷記》一書第162、164、169頁)。
再看鐵的事實:
“事實勝雄辯”。帝國主義不僅始終沒有停止過 “冷戰”,而且是日益加劇“冷戰”。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超過半個世紀多了,美國在二戰時建立的軍軍事基地不但沒撤除,還在新建和加強軍事基地,緊縮對中國的包圍圈,支持臺獨、藏獨、疆獨勢力,收買所謂“民運人士”,挑動我國周邊某些國家侵占我國東海南海島嶼,在我國近海頻繁搞所謂軍事演習……。
由此可見,所謂“冷戰結束了”是謊言。實際遠沒有“結束”。不但沒有結束,而是在不斷加劇。因為帝國主義的目的還沒有達到,它不會死心。然而它的目的是永遠不可能達到的。
綜上所述,我國的辭書修訂者,竟然不顧事實,顛倒是非,曲解“冷戰”,錯誤刪改【冷戰】、【意識形態】,增寫【高漲】等詞目、詞語。有些媒體則散布“冷戰結束”了,叫嚷不要再恢復“冷戰”,不要再保留“冷戰思維”,“要超越意識形態”等等。實際上,這豈不是為帝國主義日益加劇的“冷戰”打掩護嗎?
同時,有人更顛倒是非,否認“冷戰”是帝國主義所發明所發動的侵略戰爭,反誣社會主義國家的自衛、防止和反“和平演變”的教育是恢復“冷戰”。
三、錯誤社會思潮與辭書修訂者在“冷戰”問題上相互呼應
實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結束,就出現了“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也就是所謂“冷戰”,關鍵問題就是“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斗爭。
毛澤東在世時,中國很重視“反和平演變”,加強防修反修措施。但在毛澤東逝世后,我國出現了支持帝國主義“和平演變”、“冷戰”的錯誤社會思潮。
我們在不久前看到了《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一書,才知道在這場世界兩大階級的“意識形態斗爭”中,我國以趙紫陽為代表的“改革派”早就緊跟、配合尼克松了,趙紫陽說:“社會主義要演變(意指實行市場經濟),演變就是進步,因此,不能反對和平演變……反和平演變,這就是要恢復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斗爭。”趙紫陽還說:“我當總書記對意識形態沒興趣,我不讓鄧力群管意識形態,把他的研究室撤了。”(見《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第46、238頁,香港開放出版社2007年出版)趙紫陽認為搞市場經濟即是搞“和平演變”。
基辛格在答記者問時,也認為“和平演變”就是指“在從中央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不發生騷亂”(見《參考消息》1989年7月23日第1版)。
當尼克松強調對中國進行“意識形態斗爭”的時候,趙紫陽的回答是說:“我當總書記對意識形態沒興趣”并把主管“意識形態”的部門“撤”了。
美國在中國共產黨內有趙紫陽這樣忠實的代理人,也就難怪美方同意在美中合編辭書中寫“趙紫陽是中國杰出的共產主義革命家”了(見美中合編辭書《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9卷第469頁)。以便欺騙中國人民跟趙紫陽去搞“和平演變”、“市場經濟”,打著“社會主義”招牌,大搞資本主義。
一個極其鮮明的對比就是經“協商”美方堅持不同意寫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方就同意不寫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見中美合編辭書《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5卷第740頁)。其實“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是一個意思。
顯然,按照趙紫陽的立場觀點和邏輯,他不認為帝國主義對我國搞“和平演變”是“冷戰”,相反,他卻把我們“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保衛“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反“和平演變”的教育誣為“恢復冷戰”。他認為只有放棄“四項基本原則”,放棄“社會主義”,歡迎“和平演變”才算“進步”。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者與趙紫的觀點一致,《現漢》公然在【國本】詞目中用西方世界觀點“民為國本”取代我國的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在眾多詞目中,把體現“四項基本原則”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共產黨的領導”、“堅決走社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等數以千百計的屬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詞語刪除、否定。還說是“刪除陳舊過時的詞語”,是“拋棄陳舊過時的觀念”。
還有些人,以所謂“韜光養晦”“策略”為“幌子”,實際主張放棄我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例如《學習時報》發表署名宮秀川的文章就寫道:“意識形態因素干擾國家間的正常發展”,“美國的歷史傳統和今天的社會現實,決定了美國是絕對不會淡化其意識形態的”(這是他肯定美國的意識形態不能淡化,實際要強化),這位作者說:我們“韜光養晦‘韜’的是‘意識形態’之 ‘光’”,即“中國不從意識形態上去論證社會主義的前途、希望和優越性”。這就是要我們放棄對本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宣傳教育”。他說這對我們“處理中美關系”“是十分重要而又必要的”“策略”(見《學習時報》2011年11月7日第2版《意識形態與韜光養晦》)。這篇文章順從和討好美帝之情,溢于言表。
現在,黨的“十八大”已經再次要明確重申:我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那么,主張否定四項基本原則、改旗易幟的先生們,《現代漢語詞典》和《辭?!返男抻喺邆儜撁靼祝悍穸ㄋ捻椈驹瓌t、主張改旗易幟都是大錯特錯的,應該接受教訓和批評,趕快改正錯誤。(2012年11月30日初稿2014年5月改定)
作者通訊處:中共南通市委黨校
郵編:226007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