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8日上午,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一屆九次理事會在深圳萬科中心舉行。根據投票表決,第一屆理事長周其仁與執行理事長王石將“接力棒”交給了新任理事長馬蔚華。馬蔚華曾在一屆理事會中任理事和預算委員會主席。
王石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翹楚,攻城略地的戰略眼光與強大的政商人脈助力壹基金資產不斷攀升,從2011年初原始基金5000萬元一路飆升至2013年底的4.6億元。如果說在2011年和2012年壹基金的工作重心在于募集捐款原始積累,那么經歷2013年雅安地震募集賑災捐款3.855億元的野蠻生長后,如何更好地管理運用好這筆“巨資”,便成為擺在壹基金面前的最重要議題,曾操盤招商銀行14年深諳資金運作的馬蔚華走上前臺順理成章。
馬蔚華很快進入角色,他上任后立即召集會議與壹基金其他的理事們商討調整發展戰略。此后馬蔚華對媒體表示,國人對公益慈善事業的認識還不充分,事實上財經與慈善是一體的,完全可以用商業的頭腦做公益。也就是說馬蔚華打算用有效的商業模式來運作壹基金的公益事業。這種說法雖頗有新意,但此前壹基金并不乏各種商業模式試水運作,目的均在于充分利用壹基金這個平臺進行商業運作。
壹基金早前的商業模式試水
2008年,李連杰請來具有20年商業運作經驗的周惟彥擔任壹基金的執行主席。同年7月24日,由壹基金出資扶助并聯合成都高屯子文化機構發起的“羌繡幫扶計劃”在四川成都舉行了啟動儀式。這是壹基金支持四川地震災后重建項目中第一個正式啟動的項目。壹基金首期撥出汶川地震捐款170萬資金用于支付原材料、運輸和人工成本,以及對羌族繡娘進行培訓。而高屯子和顏俊輝夫婦則負責具體運作,設計現代感的羌繡圖案以及組織、培訓羌族繡娘完成繡錦項目交付。
2009年7月,顏俊輝擔任董事長的成都盛世文錦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并注冊擁有了羌繡產品“一針一線”的商標。“羌繡幫扶中心”完成了從非盈利機構向盈利商業公司的轉型。截至2013年6月,該公司已經培訓管理繡娘1.5萬余人,年產值逾9000萬元。曾風投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和百度的KPCB(凱鵬華盈),投資2000萬美元給盛世文錦擴大規模,并籌備上市。
在這個項目里,壹基金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天使基金,投入啟動資金幫助高屯子、顏俊輝完成一個漂亮的商業計劃,在項目獲得A輪風險投資后壹基金功成身退。只是這整個商業運作被籠罩在汶川救災慈善這個閃亮的光環下。目前盛世文錦并未公布詳細的股權結構,壹基金是否持股不得而知。但壹基金動用汶川救災資金資助,并協調來自政商、社會的各種公益資源,實際上卻讓一家盈利性公司承接收益,很難讓人信服。至于過程中是否幫助到羌族婦女脫貧,我們看到一個數據,受到幫扶的繡娘8542人中,其中年收入超過1000元的僅有796人,即月收入超過91元。另外的7000多名羌族婦女月收入尚不足91元。而盛世文錦已經將羌繡做成奢侈品,KPCB的2000萬美元風投便是用于在全球建設奢侈品店鋪錦華館,每片羌繡售價可想而知。不知這算是慈善救助還是血汗壓榨?
認證為法律學者的網友@吳法天挖掘出另一個商業性公益項目。阿壩州松潘縣格萊珉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于2010年11月22日成立,該公司的投資總額和注冊資本金均為1190萬元。發起機構為格萊珉信托、壹基金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壹基金出資503萬元汶川賑災捐款在該公司所占股權為42.02%,周惟彥擔任公司董事。格萊珉小額信貸的模式是五戶貧困戶為一組連帶責任,放貸1萬元一年期,利息為10%。且不論非盈利的壹基金投資到盈利性的格萊珉小額貸款公司是否合規,來自孟加拉的格萊珉小額信貸模式在各國的推廣本就并不成功,在一些國家不僅不能幫助窮人脫貧,甚至加劇了窮人的負擔。2010年3月1日至11月19日,在印度安得拉邦,因無法還債而選擇自殺的人有70名之多。而更人困惑的是,在松潘縣建立小額貸款公司,究竟與汶川縣地震的救災與重建有何關系?壹基金出資這503萬元已有不當挪用汶川賑災捐款之嫌。
至于王石的萬科公司、馬化騰的騰訊公司以及馬云的阿里巴巴,頻繁通過與壹基金舉辦活動獲取媒體報道的低成本軟性廣告模式,相對簡單,就不展開篇幅探討了。
馬蔚華執掌壹基金后商業模式有變
以上這幾種壹基金逐步試水的商業模式,都有著原始積累期的野蠻風格,內中細節經不起細究,因此楊鵬團隊接替周惟彥團隊后,就一直在做相關的善后工作,比如2012年10月楊鵬便對媒體透露壹基金有意從格萊珉小額貸款公司撤資。而如何繼續往下走,王石和秘書長楊鵬都沒有拿出成熟的方案,他們更多工作重心在于反復向輿論和公眾灌輸壹基金專業透明公信力高,為與紅會等官辦基金會爭奪募捐通道積蓄能量?;侍觳回撚行娜?,2013年4月發生了四川雅安地震災難,幾年繼續的良好公信力形象頓時轉化為巨大的捐款現金流。據楊鵬透露,截至2013年4月26日24:00時,雅安發生七級地震后的第6天,壹基金募集到的善款1.748億元,而壹基金原定的2013年全年募款目標是6300萬元。此前的2011年和2012年都沒有達成募款目標。最終壹基金募集到雅安地震救災捐款3.855億元,這已遠超出理事會的預期,正是這3.855億元捐款給了第二任理事長馬蔚華走上前臺打造新商業模式的底氣。
馬蔚華在3月13日對媒體表示,中國公益組織需要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他首先想把銀行業已經成熟的客戶經理模式移植到壹基金。“所謂的客戶經理制,好比是募款是拉存款,那么花錢就像放貸款。募款方式可通過買機票籌、也可通過信用卡渠道,還有的可以通過微信等網上手段籌款,而用款方則和NGO一塊合理運用善款、構建公信力等。”簡而言之便是“開源、節流”。“開源”易于理解,壹基金本就擁有轉賬招商銀行賬戶、支付寶捐款、手機話費捐款以及組織活動募捐等多個募捐通道,在雅安地震期間已遠遠地將紅會甩在身后。而馬蔚華新提出的機票渠道、信用卡渠道以及騰訊微信渠道籌款,更有壟斷募捐通道之勢。招商壹基金信用卡已經開始發行,申辦此卡每月最少劃轉1元捐贈給壹基金。馬化騰作為壹基金的理事,其騰訊公司一直給予壹基金最大的支持,騰訊公益為壹基金宣揚美名,財付通也在雅安地震期間與支付寶一同撐起壹基金的網絡募捐通道。隨著微信2014年春節發起的紅包大戰,相信不久后使用微信就可以為壹基金捐款,基于微信的數億忠實用戶,這將是一個實力恐怖的募捐通道。
“節流”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光從馬蔚華這句“那么花錢就像放貸款、而用款則和NGO一塊合理運用善款”字面上不容易悟透。但隨后的4月19日,壹基金發布的《4·20蘆山地震——壹家人賑災一周年報告》實實在在地打上了這位當家人的烙印。報告中最后一部分申明了壹基金雅安地震救災捐款設定為五年重建期使用完成,而第一年3.855億救災捐款只動用了4700余萬。正是這震驚了億萬網民,災區救災、重建工作爭分奪秒,怎能如此花錢拖?對此,壹基金的解釋是“壹基金被質疑做項目慢,其實是在正常項目周期內。項目過程,情況變動多,我們希望多用心多下功夫,結果一定會有更強的生命力。”這口徑與馬蔚華的合理運用善款一脈相承。為了“節流”,壹基金甚至不惜涉嫌違反基金會相關法規?!痘饡芾項l例》第二十九條明確規定,“公募基金會每年用于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總收入的70%。”而壹基金2014年的支出規劃不足上一年總收入的40%。對此,壹基金解釋雅安地震捐款使用適用民政部2012年發布的《關于規范基金會行為的若干規定(試行)》。其規定:“用于災后重建的應當在重建期結束前使用完畢。”莫說這規定與70%無本質沖突,何況國務院規定雅安地震重建期為三年,壹基金的五年適用善款計劃仍然涉嫌違規。
而壹基金挖空心思的“開源、節流”,實質上是為了“高增值”。馬蔚華在4月29日對公益時報說:“我們過去的錢運用得不是很好,放在銀行定存沒有多少錢。為啥存余額寶,因為利率比銀行高。所以說基金會在保本的前提下,應該追求更高一點的收益。”更高收益便是“高增值”的另一種表達。我在《撲朔迷離壹基金》中已經剖析出存余額寶只是一個舉例而并未實施,其后壹基金果然辟謠正是如此,而壹基金據此指責質疑網友“屬常識性錯誤”則是倒打一耙了,給人造成誤解的恰是馬蔚華理事長不嚴謹的對白。5月10日馬蔚華在回答人民網金融頻道對于壹基金資金管理的問題時又說:“我們壹基金一分錢都沒存余額寶,都放在銀行,所以收益低。但以后要改變。”謀求“高增值”的目標絕不動搖。至于改變成什么方案,掌盤招商銀行十數年的馬蔚華自然長袖善舞。唯一的疑問是雅安地震災款所產生的巨額利息為何不用于雅安地震救災重建,尚需馬理事長詳細澄清。
綜上所述,“開源、節流、高增值”便似是馬蔚華帶給壹基金的全新商業模式,這自然是比之前零散項目的小打小鬧大手筆多了,也降低了潛在風險。但是壹基金也越來越不像一個非盈利慈善基金,反而更像商業盈利性基金,只是本金公眾捐出自款而無需返還收益。
壹基金創始人李連杰最初的理念是號召每人每月捐1元,但實踐中卻遭遇挫敗,憑借李連杰國際武打巨星的號召力以及在娛樂圈的強大人脈,固定每月捐款的據他透露也只有幾十萬人。2011年王石、馬云、馬化騰、馬蔚華、馮侖、柳傳志和牛根生等企業界頂尖大佬加入后,壹基金日常固定捐款加上企業捐款也只有幾千萬的級別。壹基金的成長已高度依賴大災捐款,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雅安地震是壹基金資金收入的兩座高峰,但這樣的成長不具備可持續性,因此上面的商業模式藥方也是無奈之舉。最大限度的保留本金,才能創造更大的理財收益。只是這樣的行為恐怕會對壹基金的公信力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若壹基金還是一個私募基金會,依靠向企業家、富豪的定向募捐獲取收入,那么上述商業模式可能還不會引發太大的爭議,但對于主要依靠向公眾募捐資金的深圳壹基金,這樣做就有違道義了。正像一位網友調侃的:“我們捐錢給壹基金,是為了讓你用到救災實處。若你用花錢拖的方式用來理財,還不如我存幾年余額寶再捐呢。”
希望壹基金早日懸崖勒馬,重歸公益正道,若能專業、透明、高效地在三年重建期內提前完成重建援助項目,你根本無需擔心“可否持續”這問題。若仍一意孤行,則會與公眾的公益心漸行漸遠,不僅損害了自身的公信力,也會對中國剛剛發力的公益慈善事業帶來巨大傷害。
募捐容易,公信不易,且行且珍惜!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