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廣東將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到金融、市政等各個領域。
廣東省政府網站8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業投資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廣東將進一步放開社會發展領域準入限制,清理各種歧視性規定,在投資核準、股權比例、融資服務、財稅政策、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同等對待各類投資主體。
《意見》提出,加快實行公共資源開發利用競爭性配置,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平等進入可以實行市場化運作的基礎設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務領域。抓緊研究制訂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相關領域的具體辦法,法律、法規對股權比例未作限制的,允許民營資本控股。大力發展多種所有制服務企業,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在服務業中的比重,在編制社會發展領域專項建設規劃、統籌布局資源配置時,給非公有制經濟主體留出空間。
在金融業方面,《意見》提出,要推動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鼓勵民營資本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探索設立民營資本發起的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
今年3月,全國首批5個民營銀行試點方案公布,試點采取共同發起人制度,每個試點銀行至少有2個發起人。這其中,廣東也得到一個試點名額,這家民營銀行由騰訊、百業源共同發起,落戶深圳前海。
“企業到了一定程度,參與金融是必然的。”廣東一家大型民企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要讓民資能夠進入到這些領域,關鍵還是要加大改革的力度。現在從國家到地方,打破‘玻璃門’、‘彈簧門’說了很多,但要落到實處,還是要加大改革力度,破除部門的利益格局。而改革的過程中,要觸發到很多固化的利益。
廣州市民營企業商會副會長丘育華告訴本報,政府對所有企業應該一視同仁,政府鼓勵民資進入這些領域的初衷很好,但更關鍵的還是要落實到實處,要制定處明確的細則,讓民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金融業為例,注冊登記在工商部門,但金融辦、銀監局、人民銀行等部門的設置門檻與工商如何銜接?“所以關鍵還是要細則要出示,把前置條件明晰,才能讓民資進入。”
為了促進服務業的發展,《意見》還出臺了一系列財稅和電價等相關政策配套。其中在電價方面,各地級以上市、縣(市、區)政府要制定服務業用水(特種用水除外)、用氣(公用性質用氣除外)與一般工業同網同價政策的執行時間表。爭取國家盡快批準我省工商業用電同網同價政策。
在土地資源趨緊的情況下,廣東還將逐步增加服務業建設用地比重,在符合土地管理政策和規劃選址意見的前提下,保障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土地供應。鼓勵各級政府將實施城鄉規劃和舊城改造中收購儲備的存量土地,優先用于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文化服務、旅游服務、節能環保服務等現代服務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