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開放而開放在水務改革上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如今惡果也已經結下了。走得再遠,也別忘記為什么出發。沒有人反對開放,但在持續推進開放的當下,是時候反思一下了。
觀念這個東西很奇妙,它是人的大腦創造的,但一經創造出來,它就取得了自己的獨立性,與人對立,進而把人置于它的統治之下。這個特征在宗教中表現得最明顯,但又不限于宗教,很多世俗性的觀念也是如此。這樣的觀念有很多,“開放”便是其中之一。
為什么要開放?回顧走上對外開放的歷史,邏輯是清晰的,開放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實現三個“有利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開放是個立體綜合的過程,既包括經濟領域的開放,也包括社會文化領域的開放;開放又是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既包括貿易、投資上的互通有無,也包括思想文化上的相互學習。但是在實踐中,開放的含義收窄了,一說起開放,主要就是指國內市場對外國投資的開放。
好吧,就算這樣狹義地理解開放,那么,為什么要開放呢?理由也是說得清楚的:引進競爭機制,促進市場效率,利用外來投資,學習先進管理經驗等等。在自然壟斷的公共服務領域,開放的理由不能包括建立競爭機制,那么就只剩下利用外資和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了。
但是,在一些人心里,現在這個簡單的邏輯也不見了,開放不再為了什么,開放就是為了開放本身。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種觀念,開放獲得了它的自主性,誰也不敢挑戰它,否則就是妄圖走向“封閉”的老路。這是好大的罪名。
這樣說是否言過其實了呢?讓我們看看最近發生的蘭州自來水苯污染事件吧。
法國的威立雅水務集團不是名氣很大的企業,雖然它從事的業務與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擰開水龍頭,不會流出它的商標。這次污染事件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它的名字,了解到這家公司已經在中國的50多個城市參與了70多個項目。威立雅是2007年入股蘭州供水集團的,它給蘭州帶去了什么呢?
據報道,合資之后威立雅除了派了幾個高管之外,沒做什么事情,也就是說沒帶來什么先進的管理。但改變還是有一點的,那就是漲價,2009年11月,蘭州居民開始為每立方米用水多付3毛錢。
投資呢?也沒有。發生污染的自流溝是水泥材質的,已經使用了60年,早該改造了。據《焦點訪談》的報道,在合資之前,蘭州市投入資金對部分自流溝進行了防滲改造,事故發生后的檢測表明,經過改造的部分沒有發生滲漏,也就是說改造是有效的。為什么沒有全部進行改造呢?因為合資之后,威立雅不同意花這筆錢,改造就不了了之了。
威立雅不但沒有更新升級設施,還妨礙了本來已經在進行的相關工作(按照合同,威立雅雖不控股,但在經營問題上擁有否決權)。這樣的外資,引進它干什么呢?
說到好的國外經驗,其實是應該學的。但日常用水關系到百姓的性命安危,絕不可以交給只為牟利的企業。
為了開放而開放在水務改革上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如今惡果也已經結下了。走得再遠,也別忘記為什么出發。沒有人反對開放,但在持續推進開放的當下,是時候反思一下了,有些開放是要不得的,有些出錯了的開放應該及時糾正。像威立雅這樣的外企,就讓它夾起皮包滾蛋吧!
開放,不能蛻變為目的本身。這就是開放的限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