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最近重訪河南蘭考,提出要弘揚焦裕祿精神。焦裕祿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涌現出來的中國共產黨的好干部,群眾需要這樣為民謀利的干部,現在的共產黨干部也應該像焦裕祿那樣心中時刻裝著群眾。對習主席這一重訪的解讀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恢復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還應該在現實條件下看到它的重要性。自十八大以后,中國加大了反腐的力度,一批自私自利、以權謀私的官員落馬。習主席此時重訪焦裕祿工作的故地,實際上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在懲治腐敗官員的同時,如何愛護、培養干部。
懲治腐敗是需要的,對于官員隊伍中的害群之馬應該毫不留情,這是社會的共識。但在懲治腐敗的大背景下,有兩個問題應該引起關注。一是,有些輿論將腐敗擴大化,幾乎把中國所有的官員都描述成腐敗分子,無官不貪、無官不腐,幾乎成為某些輿論的潛臺詞。這種輿論一方面不符合事實,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別有用心:借助中國雷厲風行反腐敗的機會,竭力夸大,目的是丑化整個官員隊伍,丑化中國。其邏輯無非是說,中國共產黨當前反腐敗雖然力度很大,但最多反一時,而不能徹底解決腐敗;徹底解決腐敗只有換體制,只有西方民主制度才能真正解決腐敗。因此,這些輿論并不在乎哪些官員是真正腐敗分子、害群之馬,也不在于哪些官員是克己奉公、勤于職守的好干部。
其次,這些輿論一方面指出腐敗是利益集團造成的,另一方面他們自己又成為某些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因此,他們這種做法的內在邏輯是,用某個利益集團的利益來反對另一個利益集團的利益,便把對方描述為腐敗,其目的是實現利益集團的轉換,而非真正反腐敗。輿論與利益集團緊密掛鉤的現象,近年來在中國已日益明顯,某些利益集團在中國的攻城略地,常常依靠媒體的輿論做先鋒。說的通俗點,民間資本和海外資本利益集團近年來已經在中國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借助腐敗而來的。中國當前腐敗的滋生,與這些特殊利益集團的壯大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在他們追求更大利益的道路上,很多官員實際上成為他們的絆腳石。于是,他們遮掩了自己曾經是腐敗催化劑的事實,利用媒體把自己打扮好,把自己獲得更大利益的絆腳石統統描述為更大的腐敗,借刀殺人,以便實現更大的利益。事實上,在腐敗問題上,我從來不認為民間資本和海外資本比政府官方更廉潔。
中國下一步的反腐敗應該同時兼顧兩個方面。一是,反腐應該在官商兩界同時展開。一個巴掌拍不響,腐敗之所以產生,與官商勾結有著密切關聯,官商勾結是腐敗最肥沃的土壤。因此,只在官員隊伍中反腐是片面的,難以徹底鏟除腐敗的土壤,反腐同樣應該涉及不法商人。二是,要愛護和保護正直的官員,避免受輿論的影響使得反腐擴大化。現實中像焦裕祿這樣的官員,還應該大力宣傳、提拔重用。從本質上說,中國共產黨反腐是為了治病,而某些利益集團反腐是為了謀財害命,兩者貌合神離、同床異夢。中國當前的反腐目的是為了讓官員隊伍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因此,揭露和懲治腐敗官員,與愛護和培養正直官員,兩者缺一不可,同樣重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