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2014年2月20日,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會議審議通過了撤銷劉迎霞政協委員資格的決定。外界對劉迎霞被撤銷的原因猜測紛紛。有消息稱,最美政協委員”劉迎霞牽頭的城市基礎設施基金與中石油的業務交集可能是劉迎霞政協委員資格被撤的關鍵原因,盡管后來劉迎霞的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并未真正從上述項目中分得一杯羹,但其與中石油的密切關系已可見一斑。
翔鷹集團是個空殼?
據法制晚報稱,日前,前往劉迎霞的發家之地哈爾濱進行了探訪。據了解到,劉迎霞創建的哈爾濱翔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哈爾濱并不存在。
劉迎霞的商業王國——哈爾濱翔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很多人來說,只聞其名未見其蹤,查詢發現,號稱擁有數千名員工的翔鷹集團在網上很難查到確切信息,官網也不存在。只在黑龍江省中小企業聯合會的網站上有不多的介紹,顯示地址是哈爾濱南崗區天順街8號,但是記者來到這里后,卻發現是一家汽車銷售門店。
在哈爾濱市工商局內,法晚記者向工作人員求證翔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記地址,該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辦公地點改變,按照要求應向工商局備案,但是現在工商局檔案室無人上班,無法查詢。
通過114查詢到翔鷹集團的注冊地址是哈爾濱南崗區時代廣場D棟6A,可是這里是一座居民小區,除了底商的幾戶商家之外,樓內根本沒有任何公司。6A住戶門外也沒有任何公司標志,屢次敲門后也無人回應。多戶居民說,他們從未見過這里有公司營業,對于6A住戶是何人他們也不清楚。
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該小區內沒有任何公司,更沒聽說翔鷹集團的名字。
報道還援引一位知情人的話稱,翔鷹集團完全是一家空殼公司,在整個哈爾濱就找不到它的辦公地點,“聽說公司早就注銷了,劉迎霞也不在哈爾濱,具體住哪說不準”。
而撥打中小企業聯合會網站上標注的聯系人電話,被告知這里是一家賓館,并且開辦多年,從未用于注冊過其他公司。
另據華夏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劉迎霞事業做得很大,涉及很多領域,只是位于哈爾濱的翔鷹集團早已是個空殼。
華夏時報還稱,對此,多次致電114登記的翔鷹集團電話始終無人接聽。只不過,隨著翔鷹集團重心移向北京,加上原哈爾濱公司地址出現變更,“空殼”一說倒不見得屬實。
此外,據第一財經日報援引一名熟悉劉迎霞的人士觀點稱,劉迎霞做生意也有一套自己的本領,待人處事和出手也很大方。
對于有媒體報道稱,劉迎霞經營的是空殼公司,這名人士并不同意。他表示,劉迎霞的公司主要經營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項目外包,公司總部人員并不太多。據他了解,劉迎霞的公司曾經在北京和黑龍江等地進行搬遷,近年來劉迎霞已經把家安在北京。
劉迎霞與中石油關系有多深?
自從中石油腐敗窩案被曝光之后,越來越多與中石油有過交集的人被扯進了這個是非漩渦,盡管后來劉迎霞的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并未真正從上述項目中分得一杯羹,但其與中石油的密切關系已可見一斑。
外界對劉迎霞被撤銷的原因猜測紛紛,有媒體稱,作為哈爾濱翔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板,劉迎霞曾分享中石油向民營資本開放的第一個大蛋糕,該項目正是處于原國資委主任蔣潔敏在中石油任董事長的主政時期。由于2013年9月蔣潔敏落馬而受到牽連的說法呼之欲出。
據華夏時報援引一位知情者的話表示,該基金與中石油的業務交集可能是劉迎霞政協委員資格被撤的關鍵。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亦稱,在劉迎霞頭頂的諸多頭銜中,來自全國工商聯直屬商會——城市基礎設施商會會長一職則是導致其被撤職的關鍵原因。全國工商聯下屬另一商會前負責人及黑龍江工商聯商會內部人士證實,劉迎霞控制的翔鷹集團并非此次被調查撤職的原因,而由其擔任董事長的全國工商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以下簡稱“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與中石油的業務交集才是這位頭頂諸多光環的“美女企業家”卷入漩渦的關鍵。
據騰訊財經分析,2012年3月12日,“最美政協委員”劉迎霞牽頭的城市基礎設施基金,選擇了北京最高檔次的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了啟動儀式,宣布首期25億資金到位,并明確將此前“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行業”的投資去向,修改成為了“石油燃氣管網等能源領域”。這一基金早在2008年就獲發改委批準成立,2010年運營該基金的投資公司也宣告成立,如果再算上該基金的發起單位--成立于2007年的全國工商聯城市基礎設施商會,劉迎霞為進入中石油西氣東輸三線項目,已經足足布局了5年之久。
2012年3月12日,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正式啟動時,首期認繳中,中石油承諾認購10億元。而此時的劉迎霞正是該商會的會長和該基金的主要負責人,她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該基金將“主要關注石油燃氣管網等能源領域投資項目”。
但就在8天后,如今已經全球矚目的中石油窩案,倒下了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2012年3月20日,時任中石油集團旗下昆侖天然氣利用有限公司(簡稱昆侖利用)總經理的陶玉春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陶的“落馬”隨后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在調查中,陶供出了分管其所在業務的集團副總經理李華林,二人曾長期共事,陶被視為李華林的嫡系。而李華林在一年半之后的2013年8月27日宣布被調查。4天后,蔣潔敏“落馬”。
時任中石油副總會計師兼財務資產部主任的溫青山和郵政儲蓄銀行前行長陶禮明曾出現在了劉迎霞基金的啟動儀式上。據了解,郵政儲蓄銀行也參與了該基金的首次認繳。2012年12月底,陶禮明因涉嫌個人經濟問題而被正式批捕,又過了一年,溫青山被曝出正被協助調查。
據悉,基礎設施商會2007年由翔鷹集團牽頭成立,宣稱“引導路橋、港口、碼頭、燃氣、供熱、供水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健康發展為己任”。也就是說,該商會一開始關注的并不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領域。
在陶玉春被帶走的兩個月之后,中石油仍然按照劉迎霞的預期,順利宣布引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和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等作為股東,共同出資建設西氣東輸西三線管道的建設。號稱代表民間資本的城市基礎設施基金,幾乎就要嘗到中石油向民營資本開放的第一塊大蛋糕。
舉行啟動儀式僅兩個月后,劉迎霞就作為基礎設施基金的董事長出現在了西氣東輸三線管道項目合資合作框架協議的簽字儀式上。據稱,該項目是中石油對社會資本開放的最大項目,投資超過1100億元,時任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也出席了簽字儀式。
21世紀經濟報道還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劉迎霞經人介紹后與蔣潔敏有往來,當時中石油拿出西氣東輸的項目吸納民資,由于資金量大一般的民營企業根本無法參與,劉迎霞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的主要推動人,她的能量很大。
但是在2012年底,劉迎霞最終功虧一簣:西氣東輸三線項目引資到賬時,城市基礎設施基金被北京國聯能源產業投資基金蹊蹺取代,無法實現分羹中石油項目的目標。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如同劉迎霞被蹊蹺地突然取消政協委員資格,官方仍無準確的說法。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在正式啟動8天之后,陶玉春的“落馬”的影響——劉迎霞的這個基金與陶所代表的“昆侖系”過從甚密,而“昆侖系”成為中石油窩案發酵的導火索。
21世紀經濟報道曾稱,劉迎霞與中石油建立業務往來的“中間人”仍不得而知,但來自多個知情者的消息則證實,劉迎霞卷入中石油腐敗案的關鍵環節之一,則是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與中石油旗下昆侖能源的瓜葛。
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除首期認購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10億人民幣外,彼時,中石油負責人還就基金的托管銀行與劉迎霞達成了一致意見,而中石油控股的昆侖銀行則正是承接這一業務的托管方。(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募集資金并不成功,拉了幾個國資背景后劉迎霞想在商會中再拉幾個民營企業,但很不順利。但該消息未能獲得中石油官方的證實。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啟動當日,參與啟動儀式的中石油相關負責人的表態則頗具意味。“中石油需要多渠道的資金,中石油旗下的昆侖信托,將為民營資本進入能源領域打開通道。”
據騰訊財經報道,劉迎霞要進入西氣東輸項目,繞不開中石油的“昆侖系”。陶玉春所在的昆侖利用,正是“昆侖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昆侖利用外,還包括總部在北京的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簡稱昆侖燃氣),以及總部在香港的昆侖能源有限公司(00135.HK ,簡稱昆侖能源),以及從事金融業務的昆侖銀行。
昆侖銀行之外,“昆侖系”的主業均包括天然氣業務,而李華林正是這個業務在集團層面的分管領導,李自己也是“昆侖系”之一昆侖能源的董事。與昆侖利用、昆侖燃氣、昆侖能源同屬中石油天然氣管道板塊的西氣東輸管道(銷售)公司,也為李華林分管。劉迎霞的基金要進入西氣東輸西三線工程,以作為中石油向民資開放投資的示范案例,理論上勢必需要李華林的首肯。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華林“落馬”之后,接替他擔任昆侖能源董事的,是隨后也被調查的時任中石油集團總會計師溫青山。而在2012年3月代表中石油出席劉迎霞的城市基礎設施基金正式啟動儀式的,正是溫青山本人,陪同溫青山的,還包括昆侖能源、昆侖銀行的管理層。此外,中石油對此基金出資10億元,作為當時的副總會計師,溫的拍板也是必經過程。
另一個消息則是,財新網報道稱,劉迎霞曾與時任中石油總會計師溫青山討論將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的主導權和相關股份轉讓給中石油,但這一消息也未能得到中石油方面的證實。
另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中石油曾和劉迎霞曾就將城市基礎設施基金交付給“昆侖系”的昆侖銀行托管,達成過一致意見。還有未被證實的消稱,劉迎霞曾與溫青山討論將此基金的主導權和相關股份轉讓給中石油。
也就是說,對于劉迎霞進入西氣東輸西三線工程、基金的具體進入方式而言,李華林、溫青山都是關鍵人物。而盡管在2012年,此二人還未被控制調查,但與此二人同為“昆侖系”的陶玉春已經被調查,并且已將李華林供出——而這,很可能正是劉迎霞的基金在半年之內,被蹊蹺取代的原因所在。
據騰訊財經還稱,打著“引導民營資本進入能源業”旗號的城市基礎設施基金,事實上出資人仍主要是國有資本。一名資深私募基金從業人士稱,這個基金實質就是國有資本通過民營渠道進入國資項目,完全可以直接投資,卻要繞道一下,這就是利益輸送
與直接成為西氣東輸三線項目股東的社保基金和寶鋼集團相比,中石油、郵政儲蓄銀行等國有資本通過這個基金來投資,唯一的不同就在于:要給民營渠道(基金管理公司)一筆管理費,以及一定的利潤分成。
即便劉迎霞主導的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已然臨近敲開中石油的壟斷大門,但2012年底,西氣東輸三線項目引資到賬時,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卻最終仍未能如愿分羹,此前與中石油簽署協議的社保基金、寶鋼各出資100億入場,而取代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基金的則變為了北京國聯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出資金額同為100億。
無論是何種情況,既成的事實是,在與中石油西氣東輸項目已經簽訂合作協議的情況下,劉迎霞仍然在最后時刻被踢出局了。
政商“能量”起底
憑借著長袖善舞,劉迎霞從一個退伍小兵一路走入全國政協的大禮堂。
在此前的兩屆全國“兩會”上,由于長相、氣質出眾,劉迎霞被網民評為“最美政協委員”,是全國“兩會”上的焦點人物。
據媒體稱,盡管關于劉迎霞的公開報道不多,但其在政商兩界的驚人能量卻是毋庸置疑的。
據經濟觀察報稱,劉迎霞多次表示,非公有經濟應該進入傳統壟斷的行業,希望能多給民營企業發展空間。在政協會議上,她曾呼吁政府應加大政策扶持,營造良好環境,增強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有媒體報道,2005年左右劉迎霞曾經隨同高層出訪,據同期出行的一位人士表示,劉迎霞在隨團的企業家中表現得挺高調,她特別注重外在形象,有時一天要換好幾套衣服。2010年玉樹地震災害發生后,她乘坐空軍伊爾76運輸機,將價值5000萬元的物資運往災區。
在外界看來,劉迎霞頗具“能量”。2003年,剛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不久的劉迎霞任團長,組織浙江德力西集團、西安金花集團等10多家國內知名民營企業參加齊齊哈爾“綠博會”,并受到時任黑龍江省委書記宋法棠的會見。
據華夏時報稱,劉迎霞的長袖善舞在翔鷹集團收購和經營齊齊哈爾自來水公司的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2003年,齊齊哈爾自來水公司開始嘗試改制引入外來資本,翔鷹集團出資1.2億買下68%股份,成為該公司的大股東。但在當年,民營企業收購國有企業幾乎不可能,而翔鷹集團此前并沒有涉足過供水行業。據一位當事人回憶,當時公司員工自發組織護衛隊反對,但最終劉迎霞的收購還是成功了。
到了2009年,全國各地開始醞釀自來水調價,齊齊哈爾市率先完成了聽證、提價程序,將原有水價一舉提高到每噸4.2元,為全國之最。
2003年剛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不久的劉迎霞曾組織浙江德力西集團、西安金花集團等十多家國內知名民營企業參加齊齊哈爾“綠博會”,并受到黑龍江主要領導的會見。
2005年之后,劉迎霞轉戰北京,其影響力也跟著水漲船高。2007年,翔鷹集團牽頭發起成立了全國工商聯城市基礎設施商會,劉迎霞任會長,馮侖等知名企業家任副會長。在其擔任會長的基礎設施商會里,商會會員企業100多家,云集了霍英東集團、香港地鐵集團、科達集團、大通投資等眾多重量級的企業。
劉迎霞其人其事
作為一名美女富豪,劉迎霞履歷可謂相當耀眼。劉迎霞1972年生,碩士學歷,為哈爾濱翔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集財富、智慧、美貌于一身,30多歲就能掌控一家大型企業,媒體對劉迎霞的評價是“擁有令人羨慕的一切”。
據媒體稱,創業初期劉迎霞將企業定位于路橋、基礎設施等行業。經過十多年創業,將一個單一裝飾公司發展成為擁有11家子公司、8億余元總資產的大型企業集團。目前翔鷹集團主要有三大業務:房地產、筑路和水務。企業擁有員工1400多人,固定資產近3億元。翔鷹集團曾獲《福布斯》中國民營企業排名第179位。據了解,目前翔鷹集團是哈爾濱最大的房地產企業之一。
劉迎霞,生于軍人家庭,從小就在部隊大院里長大,15歲入伍,20歲從部隊轉業后從商,退役后創辦哈爾濱翔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報道顯示,在2002年度《新財富》中國400富人榜上,劉迎霞首次亮相就以5億元的個人財富位列179位。此后,國內某媒體評選出了“中國內地十大女富豪”,在楊瀾等諸多商界女強人之后,劉迎霞名列第8。
據媒體報道,2002年劉迎霞就是黑龍江最年輕的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會長。2003年3月,劉迎霞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創造了中國商人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的新紀錄”。在歷次全國兩會上,劉迎霞均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被稱為“最美政協委員”。
30歲時成為黑龍江最年輕的政協委員并被某雜志評為“中國十大美女富豪”之一,31歲時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36歲時擔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劉迎霞還擔任全國青聯常委、全國工商聯城市基礎設施商會會長等職務。她還連續多年被大連理工大學聘為兼職教授。
完美的個人經歷背后,是無數熠熠生輝的“光環”。除了前述已提到的頭銜外,劉迎霞獲得過“全國杰出創業女性”、“最具影響力華商女企業家”、“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榮譽。
另據華商報稱,2006年3月8日,劉迎霞在全國兩會上發言,引起轟動:要積極鼓勵非公有制經濟進入傳統壟斷行業。2008年全國兩會記者招待會上,劉迎霞稱,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絕對不能僅僅為富人說話。我們絕對要守法經營,絕對不能為富不仁。2013年全國兩會上,劉迎霞提出,“新型城鎮化切不可淪為房地產化。”
目前外界對劉迎霞家人的了解只限于其偶爾吐露的只言片語。她曾在集團網站上稱“父親在國外工作”,另外在一次采訪中她提到自己有一個女兒。除此以外,便再也沒有在公開場合談論過自己的家庭。關于她為數不多的公開報道也大多集中在其千篇一律的個人奮斗經歷上。
2012年《解放軍生活》雜志的一篇報道表明,劉迎霞出生于軍人家庭。從商后也有濃厚的軍人情結。其企業以“翔鷹”命名,那是一種空軍戰鷹的稱呼,而她每天都堅持看新聞聯播和軍事新聞。
此外,網絡上有其丈夫是部隊高干子女的傳言,但無法證實。有媒體在采訪翔鷹集團時,有老員工無意中說起劉迎霞早已結婚,而且“孩子都好幾歲了”。劉迎霞的丈夫究竟是什么背景,這位老員工欲言又止:“聽說是部隊高干子女,其他的也沒什么好說的。”
對于網上傳言劉迎霞是大連理工大學兼職教授這一說法,大連理工大學專門管理兼職教授的工作人員稱,劉迎霞并不是大連理工大學的兼職教授,大連理工大學也從未聘請過她。
學歷造假?
劉迎霞的“政協委員”資格被撤銷后,網民們對她的各種猜測也眾說紛紜,有網友說,劉迎霞15歲參軍,20歲從部隊轉業后就創辦了翔鷹集團,這對于很多人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她本人15歲參軍,也代表著最多就是初中學歷。
《解放軍生活》的報道曾稱,劉迎霞退伍后考入齊齊哈爾東北重機學院繼續深造,在百忙之中又攻讀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后連續6年被大連理工大學聘為兼職教授。
此后的簡歷中卻成了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碩士,如果學歷是真的,只能代表只要有錢就能買到文憑,不知道這算不算學歷造假。
據法制晚報稱,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是他們的畢業生,學校都會有所登記,但目前無法查詢。
隨后媒體查詢北京大學校友會,在行業精英一欄中,并無劉迎霞的任何資料介紹。一位北大同學表示,北大對于知名校友都會登記備案,像劉迎霞這樣的名人如果確在北大學習過,一定會有所顯示。
除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黑龍江省工商聯副主席、翔鷹集團董事長這些顯赫頭銜之外,劉迎霞頭上的光環還有全國青聯常委、大連理工大學兼職教授等。
對于網上傳言劉迎霞是大連理工大學兼職教授這一說法,大連理工大學專門管理兼職教授的工作人員稱,劉迎霞并不是大連理工大學的兼職教授,大連理工大學也從未聘請過她。劉迎霞的事我們也看到了,以前她是不是我們這的兼職教授,我不知道,但是我來這幾年了,從來沒聽說過這個人,也沒有她的資料。
雖然劉迎霞全國政協委員的資格已被撤銷,但是全國工商聯、全國青聯等機構的領導名錄上她仍然位列其中。(編輯:文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