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近年來在參與社會事務、談論政治方面沒有閑著。2月中旬的中國企業家亞布力論壇上,“大炮”任志強稱“從一五到十二五期間沒有一個任務完成,但沒有一個總理辭職”;俞敏洪對于稅收問題發表看法,他說“每一次政府想要減輕老百姓稅收的改革最終帶來的后果是老百姓稅負的增加”;萬通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侖說地產商是窮人,是手藝人;潘石屹在參與社會事務方面自然不會落下,昨日(25日),他開著一輛排量5.7升的豐田SUV在北京測量PM2.5數值,在高速路收費站保安趕來時,他亮出一個證件,迅速離開。
柳傳志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曾在2012年初表示,“改革是一個整體,經濟改革、政治改革,是一個一體化的東西,只追求經濟改革的話,會遇到問題”。2013年6月,柳傳志在小范圍座談中提出“企業家在一起要在商言商,以后的聚會我們只講商業不談政治”,這還引起北京中恒聚信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瑛的不滿,王瑛聲稱要退出企業家論壇“正和島”。《中國企業報》2月25日刊發對柳傳志的采訪。他在采訪中提出,民營企業家有三點具體期望:一是需要明確的政治身份,二是私有財產保護,三是有明確的市場規則。全國兩會將于下周召開,也許這可以看作已卸任全國人大代表的柳傳志的“兩會寄語”。
以下為文章全文。
《中國企業報》:距2014年全國兩會還有半個月,您有何感想?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各領域的深層次改革正在啟動,對改革以來的各種表現您如何評價?有哪些期望?
柳傳志:十八屆三中全會為我們全面揭曉了中國的政治經濟形勢,我們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迎來改革的第二個春天。一方面,在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中,市場將作為決定性力量。另一方面,國家提倡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這強調了企業屬性要多元化。此外,高科技給整個商業社會帶來了大的轉變,如移動互聯網帶來的轉變等。
行動最有說服力。這一階段,我們看到政府做的某些事情是有想法的,是說了真做的,不只是說說而已。有想法有策略,要做就真做到底。
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我打分很高。第一,我注意到三中全會的講話中說,要有一個完整的、更合理的制度;第二,在經濟上空前開放,而且有部署。比如資源支配上,讓市場起決定作用,政府不再批這個批那個,而是制訂規則,這樣就是在公平的規則里去競賽,在賽馬中識別好馬;第三,明確地講,中國現在的歷史階段是非常值得珍惜的階段,錯過了這個時期就沒有了。這讓我感覺到現任政府在做事的時候,包括軍事、政治、外交等方面非常的慎重,有歷史責任感。
談到期望,我認為首先應該給民營企業家一個明確的政治身份。他們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擁護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道路的一群人。第二就是對私有財產的保護。第三是通過市場化機制減少審批,用市場規則確定經濟的發展,讓企業完全按照平等透明的規則辦事,這是非常重要的。國家應該鼓勵民營企業家把自己的企業做好。民營企業家也應該誠信經商,關心公益事業,最重要的是通過多繳稅來體現民營企業家的價值。
《中國企業報》:您率領聯想從一個作坊式的小企業成長為國際知名的大公司,這個過程的艱辛您自己最清楚,能否談談您的創業感想?成功的創業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柳傳志:聯想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企業,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的過程中,當時企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不是如何開展業務,而是如何適應中國的特殊環境。外國的企業不明白怎樣做來適應中國的特殊環境,聯想的創業者們原來是做技術的,剛辦企業的時候也弄不明白,因此要先把環境研究透,也就是說企業生存的環境是什么,怎么樣能夠拿到批文,怎么樣能夠不觸犯法律,同時還能夠活下來,在這些事情上我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也就為聯想能夠得到今天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是當時聯想能夠擊敗國外PC巨頭的一個重要原因。
聯想控股的愿景中,有產業報國的心愿,有把企業做成百年老店,做成世界一流企業的雄心。在聯想系的企業中,不管是電腦業務還是投資業務,有了企業愿景的指引,在戰略設計時就會考慮到更長遠的布局,才能夠把長期的目標和短期的目標結合好,協調好各種資源,不把長跑當短跑,最終實現真正可持續的發展。
關于創業,一個人實現人生目標,需要很多條件。有追求只是前提;還要有能力;有好的價值觀,才能團結人,把事做大;此外,機遇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些綜合在一起,才有機會把事做成。而不是每一個人都那么幸運,大批的人會在追求的路上掉隊,被淘汰出去。
選擇一種事業,也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大家真想要去做事業,就得把這個想明白了。創業本身確實要無怨無悔。
可能有相當大的一批人,一開始走上創業路,憑的是內心的一股沖動,對很遠的未來不一定看得太清楚。我自己就是這樣,1984年從科學院出來做企業時,并沒有想到要給社會做什么貢獻,只是想試試人生價值,僅此而已。但是在做的過程之中,目標越來越堅定,沖動就轉化為一種穩定向上的信念。
現在,中國非常需要創業者和創業精神,因為國家要真正發展的話,市場潛力的發揮要依賴農民轉到城市,大批人要過上更好的生活,需要靠創業的人去帶動。我個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走到創業的路上來。
再總結一次,創業之路就像一列前進的火車,不斷有人上車下車,都很正常,但總有人想要去到更遠的地方。也許你創業能做到一定程度,那退出肯定也比沒做強,很好。你要做得很大,就要做好更艱苦的準備,用我們自己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困難無其數,從來不動搖”。
《中國企業報》:您認為真正的中國企業家精神是什么?和西方企業家的差異在哪里?
柳傳志:企業家精神,簡單說就是企業家要負起社會給他們應有的責任。拿我本人來說,作為企業負責人,我要為企業幾萬名員工負責,要把企業做好,按章納稅,善待員工,善待退休的人,然后根據自身能力支持公益事業,誠信經商,弘揚商業正氣。
在美國非常推行“職業經理人”,有部分職業經理人可能會只追求企業的眼前利益而忽略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其實企業真正需要領軍人物,身上要有一種主人翁的精神,要真正做到將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