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年春節前去國的前北大經濟學副教授夏業良,接受了美國智庫拋出的橄欖枝。根據BBC中文網12日報道,夏業良成為美國卡托研究所客座研究員。該研究所曾于2012年向經濟學家茅于軾頒發“米爾頓·弗里德曼自由獎”,而該獎項歷年的獲獎者中不乏各國政治異議人士。在其主頁介紹中,該所宣揚的幾項原則包括個人自由、有限政府、自由市場以及和平。
夏業良1月26日出發飛往美國后,身邊仍追隨著熱心的西方媒體。法新社跟蹤報道了他的行程,1月29日美國之音(VOA)也對其進行了采訪。采訪中夏業良仍然以“表達政治觀點遭報復”解釋自己的解聘,他重提對機場被捕的無謂擔心。稱國內沒有一所大學敢用他,而美國衛斯理大學、哈佛大學及一所華盛頓的智庫都為他提供了工作機會。
夏業良在美國新澤西州
夏業良1月26日在北京機場候機,身邊冷冷清清。
宣稱將為建立“自由中國”努力
據法新社報道,在華盛頓的智囊機構卡托研究所周三(12日)說,去年被北京大學解聘的經濟學教授夏業良已經被該機構聘為客座研究員。卡托研究所位于華盛頓特區,成立于1977年,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大型智庫之一。
被解聘前在北京大學工作了13年的夏業良說,他期待著在卡托研究所鼓勵公開辯論的學術環境中工作,并將為建立一個“自由中國”而努力。
在由卡托研究所發布的一份聲明中夏業良說:“我們共同信仰的自由民主、法治、個人自由和自由市場競爭,將幫助我致力于為自由中國奮斗的工作。”
如果中國形勢改變,我就回國
在美國之音(VOA)1月29日對夏業良的采訪中,夏業良表示,在來美前他就已經向學生透露可能會接受美國的機會,而警方在他離開前也與他進行接觸,他如實告知警方并詢問當局有沒有可能在機場攔截他,當時警方人員只是笑著說應該不會,后來即便到了機場他都還有點擔憂,直到順利登機成行,他才放下心。
至于何時才會回到中國,夏業良表示,希望一兩年后中國大環境能出現變化,他還是希望回國從事一些教學研究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推動中國公民社會和制度變革。但如果一兩年后中國形勢還是沒有根本的變化,他也不清楚到時有沒有別的機會,所以一切都還不確定。夏業良強調,他雖然離開中國,但不代表他就不再關心中國發生的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