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張國清副書記12月30日在重慶理工大學調研時強調了高校的政治穩定工作。他指出,國內和境外的一些敵對勢力在高校這塊陣地上聯手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日益激烈,同志們要非常重視,我們自己要切實增強 “三個自信”,尤其是要增強制度自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敏感性,學校黨委要有清醒的認識,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意識形態守土有責”,把高校這塊陣地守好。
12月30日下午,中央委員、重慶市委副書記張國清同志(右二)赴重慶理工大學調研
張國清副書記(左二)一行參觀了校園
12月30日下午,中央委員、重慶市委副書記張國清同志赴重慶理工大學調研。重慶市委副秘書長姜伯奎、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謝禮國、市教委主任周旭、市委辦公廳秘書二處處長譚明智、張國清副書記秘書邊江、市委辦公廳秘書二處干部譚自俊、市教委辦公室主任郭天平、市教委高教處副處長張宗華、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朱新才、校長石曉輝等在校全體校領導及辦公室有關同志參加了會議。
在參觀考察了重慶理工大學校園、校史館、機械檢測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汽車零部件先進制造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后,召開了座談會。會議由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朱新才主持。
張國清副書記一行聽取了重慶理工大學校長石曉輝同志的工作匯報。石曉輝校長從自強不息的辦學歷程、卓有成效的辦學實踐、求實創新的前進步伐三個方面作了詳細匯報。
座談會上,市教委主任周旭同志指出,年終歲首,國清副書記到重慶理工大學蒞臨指導,不僅是對學校的關心支持,更是對全市高等教育極大的鞭策鼓舞和推動促進。重慶理工大學劃轉地方與兵工共建后,一直沒有丟掉軍工優勢和兵工傳統。今年學校成功申報協同創新項目,與機電控股集團的產學研深度合作,獲批了博士后工作站,這三件事情都體現出了學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綜合實力和辦學競爭力在不斷提升。結合十八屆三中全會、市委四屆三次全會對高等教育發展改革提出的要求,學校需要繼續加大努力,爭取獲批博士點授權單位,要平穩入駐兩江新區,利用好國家級平臺抓好學校建設,提升國際化辦學層次。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謝禮國同志指出,重慶理工大學近年來發展很不錯,在人才工作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包括獲批人才特區、成立教授流動站和院士工作站、制定很多優惠政策引進高層次人才。學校領導班子很得力,配齊配強,年齡結構合理,體現了三個特點:一是團結和諧,坦誠相見,有較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二是善于創新,正如李嵐清副總理說的“抓住了強項,辦出了特色,辦出了水平”;三是班子清正廉潔,群眾認可度高。
市委副書記張國清同志最后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學校有深厚的兵工淵源,看到學校發展到今天這一步,確實超出了我的預期,很不容易,我確實非常開心,很受鼓舞,也很受感動,站在娘家人的角度,我要感謝在學校劃轉到地方后,重慶市委市府對學校的支持和幫助。
在市教委主任周旭、校黨委書記朱新才、校長石曉輝等陪同下,張國清副書記(右一)一行參觀了校史館
隨后,他詳細闡述了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的關系,并進一步指出,科學研究是發現規律,沒有功利性,技術創新本質上不是科學活動,是經濟活動,技術創新要有明確市場目標,資源要圍繞實現市場目標來配置,理工大學要把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分開看,把技術和技術能力區別來看,揚長避短,把技術創新作為一個支撐亮點來培育。
張國清副書記結合自己在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的工作經歷,強調了人才聚集的重要性。他指出,搞科研搞發展,要講人馬先行,糧草在后。想發展一種領域,一定要分析這個領域可以有哪幾個人物可以過來,要付出一點代價把人才聚集起來,其它資源自然就跟過來了。理工大學要利用自身良好的體制機制,引進某些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形成后發優勢,加快學校發展。
張國清副書記最后強調了高校的政治穩定工作。他指出,國內和境外的一些敵對勢力在高校這塊陣地上聯手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日益激烈,同志們要非常重視,我們自己要切實增強 “三個自信”,尤其是要增強制度自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敏感性,學校黨委要有清醒的認識,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意識形態守土有責”,把高校這塊陣地守好。
最后,學校黨委書記朱新才談到,國清副書記以深厚的兵工情懷,對我們重理工給予了很大的肯定,談到了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技術創新與市場之間的關系,講得很深很透,并且還談到了人才聚集的重要性,人才與科技創新之間的關系,特別在最后強調了高校的政治穩定工作。我們一定要把以后的工作做好,把重慶理工大學辦得更好,不辜負國清副書記的殷切期望。
(學校辦公室供稿 攝影/胡恂麗 責編/鐘世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