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問題乃主義之爭!開篇
(前言和結語)
王慶人·2013年12月26日
……對此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事先向追求真理的讀者指出這一點,并提醒他們。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法譯本序1872.3.18
……無產階級文化應當是人類在資本主義社會、地主社會和官僚社會壓迫下創造出來的全部知識合乎規律的發展。條條大道小路一向通往,而且還會通往無產階級文化,正如馬克思改造過的政治經濟學向我們指明人類社會必然走到哪一步,指明必然過渡到階級斗爭,過渡到開始無產階級革命。……只有了解人類創造的一切財富以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
列寧《青年團的任務》1920.10.2
馬克思主義者承認,在絕對的總的宇宙發展過程中,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因而在絕對真理的長河中,人們對于在各個一定發展階段上的具體過程的認識只具有相對的真理性。無數相對的真理之總和,就是絕對的真理。……客觀現實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于真理的認識也就永遠沒有完結。
毛澤東《實踐論》1937.7
前 言
當年忠貞為國籌,何曾怕斷頭?
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
業未竟,身軀倦,鬢已秋。
你我之輩,忍將夙愿,付與東流?
這首詞在互聯網上廣泛流傳多年,被網民們普遍地認為是毛澤東主席在1975年12月26日,他82周歲生日時的絕筆詞《訴衷情·贈周恩來同志》(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從開始發動,到那時已經將近十年。周總理在文革中長期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包括主持中央文革小組碰頭會,參與和領導九大后反對林彪集團的斗爭,團結第三世界國家、爭取第二世界國家共同反對美、蘇兩霸的斗爭,領導黨的十大及全國人大四屆會議的籌備工作,以及分別在這兩次大會上做主要報告等。“斗、批、改”和“抓革命、促生產”,在文革中、后期也都獲得了豐碩成果。讓我們沿著網民們的思路來想象:在臨近周恩來總理逝世兩周之際,毛主席在擔心什么夙愿會付與東流呢?
毛主席和周總理肯定擔心過,中國紅色江山在他們身后能否保持社會主義本色,因為他們最清楚,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歷史證明這擔心并不多余:億萬人民真心和踴躍投入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居然因為三分錯誤就被全盤否定。為什么?就是因為上上下下多數人不明白“文化革命”、不懂得資產階級能借“意識形態”還魂,不明白必須要“改造世界觀”、“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待祖國社會主義江山再遭資本主義的侵蝕和重創,人民才越來越明白文化大革命是十分必要的。
有人還費盡心機地編造了毛主席和文化大革命“不可原諒的錯誤”,卻又無法解釋周總理為什么支持并全身心地投入文化大革命。他們為此編造謬論、散布流言、傳播謠言,說周恩來并不同意文化大革命,只是不得不做了“違心”的事。為了攻擊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他們居然不惜如此貶損周總理的高尚人格。但是,三十二年過去了,他們拿不出任何經得起考驗的“真憑實據”來證明這些流言和謠言,哪怕一丁點兒也拿不出來!現在已經真相大白,保健醫生張佐良回憶: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時日,周總理仍然在吟誦毛主席的反修防修詩詞《鳥兒問答》和決心發動文革時所發表的《重上井岡山》,而且直到最后時刻,周總理仍然在隨著唱片哼唱《國際歌》!
我們再來看,人民敬愛的朱德總司令如何評價文化大革命。他在去世前幾個月,應邀在《詩刊 》2、3月號上發表了他一生最后的兩首詩。朱德:毛主席76年詞二首發表,聆,讀再三,欣然不寐。呤詠有感,草成二首。詩刊索句,因以付之。
一
昔日上井崗,革命得搖藍。千流歸大海,奔騰涌巨瀾。
羅霄大旗舉,紅透半邊天。路線成眾志,工農有政權。
無產者必勝,領袖砥柱堅。幾度危難急,賴之轉為安。
布下星星火,南北東西燃。而今勢更望,能不憶當年。
風雷興未艾,快馬再加鞭。全黨團結緊,險峰敢登攀。
二
鯤鵬九萬里,直上云海顛。偉哉大宇宙,壯志充其間。
可笑蓬間雀,稱霸欲吞天。倏爾控于地,仙閣化為煙。
文革號炮響,帝修心膽寒。春風化紅雨,新枝壯且繁。
老中青一體,路線共瞻前。階級斗爭綱,綱舉目豁然。
掌握辯證法,統一宇宙觀。真心搞馬列,地覆又翻天。
這兩首詩證明朱老總認為,毛主席領導中國黨和人民所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以及反修斗爭和最后的文化大革命,是一以貫之的。
還有人說“毛澤東獨裁像皇帝”——毫無根據!現已披露的正式文件和嚴肅的回憶錄均證明: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建設、軍事、外交以及政治運動,盡管存在著毛澤東革命路線與另一條對立路線的斗爭,但決策過程都是遵循無產階級民主集中制的。那些在當時因畏懼廣大人民而隱蔽了真實面目的人,當然會在毛主席去世之后出來造謠。本開篇將引用所披露的文件和嚴肅的回憶錄,選擇關鍵謠言給予戳穿。
毛主席和周總理自1971年起所主導的中美接近世界格局,所開創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路線,被一群別有用心者篡改成“左燈右拐”、“補資本主義課”,篡改成官商勾結的私有化,篡改成“韜光養晦”、“三合一少”的外交路線。在中共十八大接任總書記之后,習近平于正式場合明確指出“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我們不但要用科學社會主義的原則來檢驗三十二年來的改革開放,而且更要反對有人“打右燈、再右拐”、在中國全面復辟資本主,尤其要留心有人鼓吹“憲政”、編造資產階級憲法,以圖赦免自己在三十年來大搞資本主義的違憲之罪。
中國自鴉片戰爭后有了資本主義,但最先起家的是靠五口通商、三口通商不平等條約侵入中國的外國資本和依附于它而生的“買辦資本”,以及靠洋務運動起家的官僚資產階級。在封建勢力、官僚買辦勢力和外國資本的聯合欺壓之下,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成長極其緩慢,而且“官僚買辦”和“民族”資產階級從來都是伴隨相生的:
孫中山所代表的第一代民族資產階級具有鮮明的革命性,但因弱勢和脫離工農而將政權拱手讓給袁世凱所代表的第一代官僚買辦(權貴)資產階級。
國共合作發動工農大眾,但北伐勝利果實被蔣介石代表第二代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所篡奪。第二代民族資產階級或向右追隨蔣介石、或向左支持共產黨。
改開后的新生資產階級既有第三代官僚買辦資產階級,也有第三代民族資產階級(很多已不及前兩代“干凈”),但民族資產階級仍然受治于官僚買辦。
歷史證明,中國的資產階級總會有官僚買辦和民族資產階級兩部分,后者總會受治。歐美資產階級為何沒有這種結構?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早就有答案:
在“自由市場經濟”中,全球的資本趨利避害、連成一體。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就勢必將中國資本與國際資本“接軌”,就像將黃海和東海混入了太平洋,結果只能是太平洋“大老板”說了算,即國際資本、歐美資本說了算。中國內部的資本因此分出高低貴賤:誰離國際資本越近,誰就越占便宜。結果是中國的資產階級幫助國際資本侵占中國的市場、掠奪中國的資源、剝削中國人勞動的剩余價值。
在這一百多年的巨變中,中國無產階級從自在的階級成長為自為的階級,有了自己的政黨和領袖,有了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在毛主席去世之后,真懂得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人反而與日俱增,只有無產階級才能領導中國走向未來。
這是筆者將以“中國當代問題乃主義之爭!”為題發表十六個篇章的開篇前言。筆者希望在結束此前言時,對照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的一句話,與讀者共同體會毛澤東主席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革命中前無古人的偉大地位:
“除非哲學家成為我們這些國家的國王,或者我們目前稱之為國王和統治者的那些人物,……否則的話……對國家甚至我想對全人類都將禍害無窮,永無寧日。”
作為奴隸制時代的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拉圖是難以避免英雄史觀的。但他強調領袖人物哲學思想的至關重要性,則是說中了要害。人類歷史只是到了蘇俄1917年十月革命,才有了列寧作為哲學家的7年掌政史,以及毛澤東作為哲學家先后于1931年中國地域政權中心瑞金、1935年于半壁江山政權中心延安和1949年后在全國政權中心北京的連續45年掌政史。但與柏拉圖的奴隸制“理想國”不同,這兩段“哲學家成為國王”的真實歷史,是列寧和毛澤東作為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家,分別代表無產階級領導自己國家的農民、小資產階和(或)民族資產階級來掌政的歷史。而作為哲學家,毛澤東主席總是最全面地觀察世界,參與和領導最大規模的社會實踐,包括從最廣闊的地域來分析三個世界的復雜矛盾、為第三世界制定策略并親自參與和領導各種斗爭運動;以及從最久遠的人類歷史,來考慮中國和世界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肯定有朋友向我挑戰:難道毛澤東就沒有犯錯誤嗎?筆者即刻回答:當然犯過錯誤,而且參加和領導的社會實踐越多、歷史越久、規模越大,犯的錯誤也就越多。但是,毛主席所犯的錯誤,都是在通過社會實踐認識真理、又用這樣的理論指導社會實踐、再根據實踐發展真理的過程中,必然要犯的錯誤。毛主席一生坦蕩蕩,發現犯了錯誤總是帶頭檢查、從不敷衍,并將糾正錯誤當做發展真理最好的機會:他和他的戰友就是這樣領導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文化革命的。謂予不信,請朋友們閱讀本開篇至最后一章、最后一節、最后一小節,筆者在那里還將回到毛主席犯不犯錯誤的問題。
注:有論者質疑非毛主席所作。有論者根據尼克松的回憶錄:“周在世的最后一年,收到了毛給他的一首表現了他們兩人共有的憂傷的詞”,認為這是毛主席見到他人寫的《訴衷情》,因心情沉重而轉給周總理看的。也有論者取前二字為“父母”的版本,解釋說是毛主席在與周總理討論干部子弟的表現時所作。但大多數網民都認為是反映了毛、周對能否保住江山紅色而擔心,筆者取眾意而求文字簡潔。
結語
……因此到了今天,毛主義、或毛澤東主義,才具備了完整的和確切的內涵
1)毛主席的三個世界理論
毛主席在1974年正式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新理論,將民族獨立國家劃歸第三世界,并明確宣布:“中國屬于第三世界”。鄧小平在1974年4月6日率團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于4月10日全面地闡述毛主席“三個世界”的理論并指出: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屬于第三世界。中國堅決同第三世界其它國家一起為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殖民主義而斗爭,并將其看作自己神圣的國際義務。就在那一天,鄧小平贏得這個世界上最大多數國家領導人的歡呼、喝彩與熱烈擁抱——這天也成了不僅鄧小平本人,也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領導人最榮耀的一天。
馬上就該四十年了,世界格局變了嗎?既變了、也沒有變:變的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雅爾塔體系不復存在,變的是中國在雅爾塔體系之后崛起。但“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屬于第三世界,要同第三世界一起反對帝國主義霸權、盡自己神圣的國際義務”不但沒有改變,反而被時間證明為這個世界的長久性本質關系。
2)唯生產力論乃唯心主義
改開理論家們說“中國生產力落后,要先補資本主義的課、才能搞社會主義”。
請他們回答:補資本主義的課不是在培植資產階級嗎?但為什么資產階級連領導中國民主革命都無法成功呢?為什么必須靠無產階級來領導新民主主義主義革命呢?
答案: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先后出現了三代成對的資產階級:1)第一代民族資產階級以孫中山為代表,以革命創立了中華民國,卻因脫離工農而弱勢、不得不將政權拱手讓給袁世凱所代表的第一代官僚買辦資產階級。2)以蔣介石為代表的第二代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篡奪了北伐勝利果實,獲得第二代民族資產階級大多數的追隨。3)改開后新生了第三代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和第三代(未必都那么“干凈”的)民族資產階級,但民族資產階級天生軟弱并屈從于官僚買辦,三代來毫無長進、卻越發差勁。這樣的資產階級哪里能領導走通資本主義呢?中國只能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之下走向未來。
下一個問題:那么在舊中國,顯然是上海的“生產力最發達”,為什么共產國際、瞿秋白、李立山、王明博古在那里都無法藏身而轉移中央蘇區呢?為什么民主革命反而從“生產力最落后”的地區起步,從井岡山、瑞金、延安到西柏坡步步為營,再三大戰役進北平,最后百萬雄師過大江,才由陳粟大軍從外圍打進去解放上海呢?
這些理論家為發明“改開理論”而求助“唯生產力論”,卻完全不問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怎樣的階級關系變化,完全不顧階級斗爭的發展引發了怎樣的革命危機,完全回避“階級斗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失敗了”,而陷入了歷史唯心主義。
當代世界格局下無產階級革命的勢頭,與中國民主革命的歷程如出一轍。西方國家創造的“地球村”意識形態不妨為我們所用:既然資本在全球自由流動,那么三個世界就成一村三寨,馬克思的《資本論》就適用全球了,毛主席的中國民主革命理論和三個世界理論就全都適用了。剩余價值不斷地從第三世界流向第一、第二世界,“地球村”的矛盾焦點當然就在第三世界:這里被剝削的勞動者最多,就像當年的井岡山、瑞金、延安、西柏坡;新一輪的無產階級革命絕不可能在“生產力最發達”的美國起步,而只可能從拉美和非洲、伊斯蘭世界、印度次大陸以及紅色新中國再出發。
3)新中國神圣的國際義務
第三世界民族獨立國家之所以長期難以現代化,其早期是因為受到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壓制(如中國孔孟之道),其中后期則是因為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現在三個世界的格局早已形成、并將持久不變,第三世界國家就更難走通資本主義了。歷史證明,西歐、中歐之外所有欲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國家中,除了島國日本在麥克阿瑟軍事專制下脫亞入歐、卻成為美國附庸之外,任何其它國家都發展不好資本主義。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西歐的階級基礎和理論沃土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但自十月革命、尤其是二戰以后,歐美國家就再未出現無產階級革命的危機,其原因如下:
à 歐美國家利用國際競爭力將國內危機轉嫁給殖民地或民族獨立國家;
à 歐美國家利用了一切優勢繼續侵占市場、掠奪資源并剝削第三世界;
à 理論和現實都證明,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矛盾焦點始終都在第三世界。
二戰以來的歷史證明:第三世界國家不斷地出現革命危機,科學社會主義在這里才機會無窮!中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又是全球唯一文明和信史從未中斷的國家,決定了中國必然在第三世界的榜樣成為民族解放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榜樣。
為什么鄧小平在1974年4月10日贏得了這個世界上最多國家領導人的歡呼、喝彩與熱烈擁抱,贏得了世界上任何國家領導人最榮耀的一天?就是因為占世界絕大多數(90%)的第三世界國家,希望中國和他們在一起,自己走自己所選擇的道路。因為在第三世界里,任何國家無論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社會主義道路、還是其它什么特色道路,都無法改變他們的第三世界地位,因而國際資本總是他們天然的敵人,社會主義新中國總是他們天然的朋友,并且還是民族獨立國家的典范和領袖。
另一方面,新中國即使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必須拋棄任何狹隘的民族主義,而與第三世界廣泛聯合,兌現鄧小平1974年4月10日在聯大特別會議上的承諾。
4)最壯美的歷史進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間所做的事,比其它年代的二、三、四十年都要多得多。
紅衛兵運動、無產階級大民主(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批判血統論和出身論、唯生產力論、唯武器論,向走資派奪權、學習巴黎公社式、創建“革命委員會”,批判剝削有功論、階級斗爭熄滅論、讀書做官論、入黨做官論、下鄉鍍金論,抓革命促生產、鞍鋼憲法、大小三線、運十大飛機、兩彈一星核潛艇、技術革新和革命,農田水利、八字憲法、社隊企業、糧食連年增產至80年代,醫藥下鄉、合作醫療、赤腳醫生,教育革命、五七干校、畢業生上山下鄉、工農兵大學生,學習馬列原著、學習辯證唯物主義、批判天才論英雄史觀、批判唯心主義形而上學,批判資產階級法權、斗私批修、批林批孔、評水滸、反擊右傾翻案風,等等。無論這一項項舉措是否達到了目標(也不消說或遭人亡政息式的失敗),無論這一波波運動表現得多么幼稚可笑、甚至還出現了多少陰差陽錯,但它們都是要與傳統觀念徹底決裂的大規模群眾運動,而整個文化大革命作為史無前例的、億萬人民投入的無產階級群眾運動,不可能像資產階級“理性”要求的那么完美,但只有不完美的歷史進程才最為壯美!
為什么?因為自幾百萬年前進入舊石器時代以來,自一萬多年前進入新石器時代以來,自幾千年前進入文明時代、階級社會以來,以及自一百多年前無產階級獨立登上政治舞臺以來,人類就是這樣跌跌撞撞地走來、而且還將這樣磕磕碰碰地走下去,在大規模社會實踐中不斷地認識和發現真理,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檢驗和發展真理。而且,人類永遠不會到哪一天獲得了全部真理,因而永遠也不會有一天照本宣科地無憂無慮地前進——誰如果幻想有那么一天、或者自以為到了那么一天,那只能說明他仍然被包圍在剝削階級所營造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藩籬之中。
與資本主義革命不同,無產階級革命必須經歷第三個階段,即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在《共產黨宣言》中所宣布的與傳統觀念的徹底決裂,即列寧在1923年進一步指出的無產階級文化革命,也就是毛主席和他的戰友在1966年領導中國億萬人民所實踐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不實行這第三階段的革命,資本主義就會復辟,這已經不再是理論問題,而早就被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第一代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所證明。
5)與法國大革命比肩
法國前總統德斯坦在文革后評價毛澤東思想時,曾以法國大革命相比較:
“……現代社會的國家領導人并不體現一種哲學思想。他們只是解決一些問題,諸如經濟、社會、軍事等等。法國人卻認為毛澤東體現了一種哲學思想,并且努力地把它付諸行動。這正是我們對政治的認識。我們在1789年進行的大革命,正是為了一種哲學思想。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毛澤東思想也正是使中國走向一種哲學,即給予中國人民最大的權力和最高的地位。”
德斯坦講得多么清楚呀!他明白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為之奮斗的哲學,就是法國啟蒙思想家們的“天賦人權”、“主權在民”和“三權分立”,其社會實踐順序就是第七章第3節的普世價值五連詞“自由、平等、博愛、民主、憲政”,即“最純正”的資產階級世界觀。德斯坦當然也十分清楚,毛澤東的哲學就是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是最純正的無產階級世界觀,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正是“努力地把它付諸行動”,作為中國的革命群眾運動正是“給予中國人民最大的權力和最高的地位”。很可能,德斯坦要比我們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更加明白、更加客觀,不然的話,為什么在德斯坦講了這段話的五年之后,文化大革命就被全盤否定了呢?
文化大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確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兩個大革命都已經有了較完備的理論;都有大批中下層民眾的真心投入;革命過程都令人花繚亂,但又都繼續完善了革命理論;兩個大革命都延續了多年,如果算到霧月政變、拿破侖上臺,則兩個都是十年;在這十年中都對當代世界造成了廣泛的影響,但又都被其它勢力看做洪水猛獸;革命后又都經歷了某種程度的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的長期延續;等等。
但兩個大革命又有著巨大的差別,一個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巔峰,以后就只剩下向全歐洲、以及全世界傳播的任務了,另一個則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巔峰、即第三階段“文化革命”。資產階級卻不需要這樣嚴肅的“文化革命”,因為資產階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與以往的剝削階級在文化上達成妥協與調和,但無產階級要破除私有制,就必須向所有的剝削階級文化宣戰。所以,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不可能一勞永逸,而且未來文化革命的形式也可能多種多樣——1966年文化大革命既是一次、也是“演習”。
全球34個國家的首腦(27位來自第三世界)于1989年7月14日參加“攻占巴士底獄200周年”紀念慶典,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4000多名記者和300多萬游客,成為人類史上前無古人的最大慶祝會!正如列寧在二十世紀的回顧:
“……整個十九世紀,即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標志下度過的。十九世紀在世界各個角落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實行了,分別地實現了,做到了偉大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家們所創始的事情。”
當下有很多普世精英們宣揚說,應該選擇英美式“平和的”資產階級革命,而不要像法國大革命那樣激烈、那樣不穩定,并且法國也因此不及英美發達。這顯然是歷史唯心主義的,因為平穩還是激烈取決于諸多客觀的歷史社會因素,而絕非哪位哲人的“理性”選擇所能改變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相對平穩,自有其客觀的原因:
a. 一是英國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慘敗,不得不轉向海外發展、反而適逢地理大發現而利用了新的發展機會。此外,因為與歐陸國家相對孤立,也使得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沒有像法國那樣遭到歐陸各國封建勢力的仇視和聯合圍剿。
b. 二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四十年前的都鐸王朝(1485~1603),是英法百年戰后紅白玫瑰戰爭(1455~1485)的產物。舊式封建貴族在紅玫瑰家族和白玫瑰家族為首的兩大集團奪王位的戰爭中相互殘殺(恩格斯語“對于英國,幸而舊的封建諸侯已經在紅白玫瑰戰爭中自相殘殺殆盡”),使得都鐸王朝得以在短期內剪除舊式封建貴族割據勢力。那些以資本主義方式經營、或者能在政治上與資產階級結盟的新貴族走上了政治舞臺,與資產階級聯合主導了革命。
但法國大革命就不得不發動廣大中下層人民,卻反而在幾個輪番中最徹底地清除和摧毀了封建勢力,在全歐洲、乃至全世界范圍,為其它國家的資產階級樹立了榜樣。這也是為什么,不是之前的荷蘭革命、英國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也不是之后的日本、德國和意大利的君主立憲,而是法國大革命贏得了史無前例的200年慶典。
十八大的黨中央新常委王岐山同志,在一年前向國內知識界推薦了法國歷史學家托克維爾,在法國大革命爆發67年之后的著作《舊制度與大革命》。遺憾的是,國內一些學者們專門挑選和放大該書中那些歷史唯心主義的細枝末節,為否定文化大革命尋找理論根據,卻與托克維爾對法國大革命的總體評價南轅北轍:
“它決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確,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僅僅是一件長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勞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終結。即使它沒有發生,古老的社會建筑也同樣會坍塌……只是它將一塊一塊地塌落,不會在一瞬間崩潰。大革命通過一番痙攣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當、大刀闊斧、毫無顧忌地突然間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點一滴地、長時間才能成就的事業。這就是大革命的業績。”
還在托克維爾做出上述評價的八年之前,即法國大革命爆發一甲子之際,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就席卷了歐洲大陸,包括2月份法國再次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在《共產黨宣言》于這個月發表后再四個月,法國工人階級還是在巴黎,首次以戰斗姿態獨立地登上歷史舞臺。二十三年后就有了巴黎公社,再過四十六年就有了十月革命,再過三十二年就有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開端。可這些事件均未、也未必會贏得全球人民的百年盛典。但必須看清全人類無產階級革命的脈絡:
科學社會主義從西歐出發,卻從帝國主義最薄弱的環節俄國獲得首次成功,繼而在中國成功、并且蘇聯解體后仍未改旗換幟——因為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矛盾,必然集中于第三世界國家而釀成革命危機,給科學社會主義造成現實機會。中國因為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尤其又是全球唯一文明和信史從未中斷的國家,而必然成為第三世界中最為突出又最負歷史使命的國家。“科學社會主義”因此從一般性到特殊性在中國結果、包括毛主席所發動和領導的文化大革命,然后又從特殊性達到新的一般性在全球開花。真理就在這樣的辯證運動之中,不斷地向著更加深入、更加廣泛的層次發展——這就是必然出在東方中國的毛澤東思想(主義),而且即使不是毛澤東本人,中國遲早也會出這樣的偉人,只不過那就需要再多一代英烈付出熱血和生命——這既是全人類的必然命運、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使命!
因此筆者愿在此預言,毛主席所親自發動和領導的,八億中國人民真心和踴躍投入,并且同步地撼動了所有三個世界的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將贏得全球人民的百年盛典,因為這是人類史上首次發動億萬人民爭取最大權力和最高地位的革命!
讀者可點擊下載《中國當代問題乃主義之爭!開篇》全文(計八章317千字)
中國當代問題乃主義之爭!開篇·目錄
本開篇按照中國近代史的大體順序,以長短不一的八章概述中國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主義,證明近代以來,中國任何根本性問題的解決,都絕然離不開馬列毛主義。
開篇·前言.................................................................. 4
第一章. “問題與主義”再爭論.............................................. 8
第二章. 三民主義到新民主主義............................................. 15
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 28
附注·中國封建社會特殊歷程............................................. 39
第四章.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設............................................. 41
第五章. 污蔑中國革命史的謠言............................................. 67
第六章. GDP大躍進是什么主義............................................. 80
第七章. 與私有制傳統觀念決裂............................................ 113
與私有制傳統觀念決裂·前言...................................... 114
第1節 “兩個決裂”中的第二個決裂...................................... 116
第2節 孔孟之道意識形態的發展歷史...................................... 119
第3節 西方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發展史...................................... 141
第4節 中國民主革命的意識形態斗爭...................................... 161
第5節 中國革命的特殊性和一般意義...................................... 174
第6節 社會主義文化革命·知識分子...................................... 181
第7節 社會主義文化革命·領導干部...................................... 207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歷史使命............................................ 234
附錄·馬恩列斯毛論群眾運動............................................ 280
開篇·后記................................................................ 283
問題與主義之爭·總目錄.................................................... 284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