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賀衛方貶低包拯 抬高“法律黨”身價敢稱“士君子”

吳亞順 · 2013-12-19 · 來源:新京報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近期接受《新京報》采訪。賀衛方說,學者應該以學術為最基本的職業,公共知識分子不能只剩下“公共”,知識沒了。這是需要特別警惕的。

  賀衛方稱贊中國的律師最有古典的“士人之風”,文人反而萎縮了。賀衛方認為,在一些事件發生時,律師群體起到了正面的作用,讓濫用公權的人有所顧忌,讓被掩蓋的東西能夠被揭示出來,讓民眾心存希望,讓橫行無忌的人最后走向窮途末路。賀衛方還談到,以選官為例,科舉考試把整個官員階層變成了官員與文人的結合,包拯、鄭板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當他們行使權力的時候,語言風格有了審美意義,用詩一樣的語言來寫判決,這種文人風格極大損害了法律在處理案件、作出判決時的嚴謹,他們也不會特別關注制度建設。

特別推薦】:

看“法律黨”江平賀衛方們的憲政派畫餅如何被揭穿?

《較量無聲》的細節(七):賀衛方如何瘋狂反黨

黎陽:《較量無聲》點名的賀衛方確實在顛覆政權

  以下為訪談原文(記者吳亞順)

  賀衛方(資料圖)

  人人都在說話,人人是孤島

  新京報:你的演講有深度,能引起共鳴。演講時情和理需要綜合平衡。你怎么看待、處理這個問題?

  賀衛方:先說說演講,你知道有《演講與口才》這種雜志,告訴大家該怎么去演講,在我看來,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可能是要對自己講的內容非常自信,你確實有獨到的思考,能給人啟發。另外,演講必須是開放式的,演講不是讀讀學術論文,而是和聽眾一塊兒思考,甚至介入進來。

  你問到演講的情和理,研究法律、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可能更偏向“理”,重視邏輯推演,這在寫作中相當重要,在演講中,則需要引起人們的興趣,除了“理”,還要發揮情感的作用。

  當然,人生閱歷的積累也很重要,同一個道理,如果是大學本科生來講,可能來自書本,一個五六十歲的人來講,則可能來自自己的閱歷,說服力不一樣。在英美國家,法官的年齡要大些,這就有它的制度寓意,讓法官的話得到更多尊重。

  新京報:拋開技術層面,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在說話,但理性討論、辯論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

  賀衛方:網絡讓人發言的難度變小了,大家發表文章好像特別容易。過去,要發表文章可不容易,現在這個自媒體時代,要在傳統媒體上發表文章仍然不容易,但是只要你連通網線,你就可以在網絡發言、發文章。不過,我們付出了一個代價,寫作變得不那么神圣,似乎不需要那么嚴謹。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里提到,貴族時代寫作是非常神圣的事,寫作前要沐浴焚香,寫出來的東西很有莊嚴感,民主時代的寫作越來越平民化,好像每個人都是作家,卻產生不了一個偉大作家。

  學術也是如此。錢鐘書先生曾說,學問大抵是三兩位荒江野老相互切磋的東西;對于學者,或者想成為思想家的人來說,可能跟現實保持距離變得非常重要,你老沉浸在一個熱鬧的社會中,不斷介入社會事務,使得理性、深入的思考——在不斷領悟的基礎上構建自己的思想世界——變得特別困難。

  久而久之,人人都在說話,好像在交流,其實人人都無心聽別人怎么說,都是自說自話,每個人都是孤島。

  學者不能完全變成斗士

  新京報:剛才說跟現實保持距離,我看你提到胡適時,認為他“對現實政治的關懷、參與以及一種恰當的距離感”值得學習。什么是“恰當的距離感”?

  賀衛方:所謂“恰當的距離感”,首先它是學者的本分,學者應該以學術為最基本的職業,公共知識分子不能只剩下“公共”,知識沒了。這是需要特別警惕的。其次,你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參與,一定要與你自己的專業有關。另外,胡適先生說的“恰當的距離感”,還有一層重要的含義。他認為,純粹的學術本身是某些時候逃避現實的一個空間,現實政治特別險惡,你不能完全把自己變成一個斗士,在對社會事務進行批判的同時,必須要經常退回來,做青燈黃卷式的研究。簡言之,你不是一個職業化的革命者,而是一個學者,這可以緩和跟現實政治之間的緊張關系。

  就我個人來說,我著力于研究中國現代的司法制度、當代的司法改革,學問和社會現實基本上處于重合的狀態,考驗更大。另一方面,對現實弊端的批評總來自學理的論證,兩者之間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大,你就會很興奮。

  比如,金觀濤先生提出的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它的根源到底在哪兒?也許跟政府權力的運行模式有關,這其中很重要的環節有怎么解決社會的糾紛、如何保護私有財產、選什么樣的人做官等。以選官為例,科舉考試把整個官員階層變成了官員與文人的結合,包拯、鄭板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當他們行使權力的時候,語言風格有了審美意義,用詩一樣的語言來寫判決,這種文人風格極大損害了法律在處理案件、作出判決時的嚴謹,他們也不會特別關注制度建設。與羅馬人相比較,羅馬最優秀的頭腦專注于法理分析,但中國人從來不愿意對某個案件進行復雜的分析,而是相信半部《論語》治天下,相信寫好文章就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看,從這里就可以解讀中華文明的演進史,這給人強烈的興奮感。

  新京報:學問與社會現實的重合帶來考驗,也會產生無力感、厭倦感,你怎么做?

  賀衛方:我身邊有一些朋友,他們太單薄,生命中只有政治,坐下來吃飯言必稱政治,變成了一種職業化的狀態,我覺得不應該這樣。其實,我們要有多種生存空間,多元化地生活,你可以沉浸在文學作品里,可以思考兩千年前的某個問題,這個問題與現實牽連,但距離也很明顯,這樣就能進入一種孟子所說的“進退有余裕”的狀態。當然,你要推動中國政治法律制度的變革,無論如何,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更要有歷史感,明白太陽底下無新事,這樣一方面你會有針對性,另一方面不會過于急躁,必須一蹴而就地去解決社會問題。

  當今最有士人之風的是律師

  新京報:最后,還是回到你的本行。近年來,人們對司法、法治的需求日益急迫,但另一方面,基層法院法官的流失現象相當嚴重。這是兩相矛盾的嗎?

  賀衛方:法官的流失確實是個問題,比如有些地方推行陽光財政,法院的福利沒有以前好了,有的法官就會走。一個國家的法院不能夠吸引最優秀的人才,穩定地在里面工作,這個問題很嚴重。法院太重要了,用凡人在干神才能干的事情,裁斷人間是非,所以必須要用很高的標準去選用人才,同時要有優裕的條件相匹配,使之發揮能力,安心地工作。

  但是,我們現在的情況非常糟糕,法官這種職業既不自由,壓力又巨大,案件越來越多,很多一線的法官在超負荷的狀態下工作,而且收入并不高,沒有實權,沒有什么尊嚴。這就會讓人厭倦,要離開。在英美國家,做了多年律師才能做法官,我們這兒是做了多年法官的人紛紛做律師去了。所以,這幾年,法官人才的流失很嚴重,基層更甚。

  新京報: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賀衛方:需要一個一攬子的解決方案。最近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有一個比較好的開端,說要把省級以下的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的財政人事統管起來,不受地方政府的控制。我覺得這是特別重大的改革,是1949年以來從沒有過的一個發展思路,我特別期待這個改革有一個好的方向,以漸進的方式把制度方面的細節做得更加合理,這樣就能幫助解決你提到的法官流失的問題。當然,也只是緩解,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因為針對的是省級以下的法院。

  另外,地方政府對法院的控制是導致司法不公的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有時候涉及地方與企業之間的經濟糾紛,法院就變成了地方利益的看門狗。這是特別壞的一件事情。如果法院的財政人事體制能夠和同級黨政沒有什么關系,還是能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緩解司法上的一些矛盾的。

  新京報:此外,律師自發對一些案件予以關注,提供幫助,民間輿論也發揮作用。你怎么評價民間這種自發的作為?

  賀衛方:這當然值得鼓勵。在法律領域,民間的這些努力,最后都有利于官方制度的建設,因為律師代理任何一個案件,都要訴諸法院,法院是國家的法院。群體事件發生,律師去代理,很多人就害怕,覺得對社會穩定有壞處,為什么不想想,律師能往哪里代理?他們從來不會把人帶到梁山上去,都是帶到法院,求助于司法。而且,律師會把民眾最激烈的話語翻譯成法言法語,法律的語言特別理性。所以,我怎么想都不理解為什么有人會去打壓律師。

  其實,在這個國家,律師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地位越發顯赫。昨天,我參加跟作家有關的一個座談會,一個山西作家居然說,我們今天最能代表中國古典時期的士君子風范的是律師,文人反而萎縮了。確實如此,在一些事件發生時,律師群體起到了正面的作用,讓濫用公權的人有所顧忌,讓被掩蓋的東西能夠被揭示出來,讓民眾心存希望,讓橫行無忌的人最后走向窮途末路。

  從某種程度上,這也加深了人們對律師群體的理解。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匠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0.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乱码 | 亚洲天堂女人一区 | 中文字幕精选三级欧美 | 日韩中文高清在线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 | 亚洲老鸭窝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