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身份之一
介紹:劉鶴1992到1993年,在美國Seton Hall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畢業,1994年到1995年,在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獲MPA學位,兼梅森項目研究員。
梅森學者
梅森學者項目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專為發展中國家和轉軌經濟培養高層管理人員的一個項目,至今已經舉辦50年。學員經過一年的學習,成績合格者頒發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MPA)。亞洲國家和地區曾經參加這一項目學習的有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香港特首曾蔭權和現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該項目每年從世界不同國家或地區招收50—60名學員,但報名者眾多,競爭非常激烈。根據哈佛的有關材料,申請人還必須滿足下列條件:1.至少有七年專業工作經驗,其中數年高級職務的任職經歷。2.較強的專業領域領導能力,良好的教育背景。3.最低托福成績600分。如果本科學位的課程全部英文授課,則無需提供托福成績。4.必須提供六篇申請短文、三封推薦信以及以前畢業學校提供的成績單。另外,學校還對申請人安排一次電話測試,然后根據各方面的情況決定是否最終錄取。
梅森學者是肯尼迪政府學院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這從學校的日程安排上也能夠體現。梅森項目的開學日期較其他項目都要早,每年從7月10日就開始了。首先是一個月的“梅森研討班”,每天集中安排領導能力、交流的技巧和決策分析三門課。
此外,考慮到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家,每個人又都具有一定年限的領導經驗,每個星期還安排一次研討會,請不同國家的同學就某一個特定專題進行講演。通過這一個月的學習,不僅使大家相互熟悉,而且為將來更加緊張的學習生活奠定了基礎。
8月初,肯尼迪政府學院的“夏季課程”正式開始。此后一個月的學習當中,學校在原來的課程基礎上又加入了“寫作技巧”(Writing)和“數學知識”(Maths)等基礎訓練,為大家以后的選課和學習提供方便。學校在夏季安排的兩個月學習非常有效,不僅使我們很快重新熟悉了久違的校園生活,而且加強了和同學、教授的聯系,因為肯尼迪政府學院非常重視這種課堂之外的交流。
根據肯尼迪政府學院的規定,梅森學員在一年的學習過程中,必須完成八個學分(一般每門課一個學分),且選修的課程至少有三門分別滿足“領導能力”、“戰略管理”和“數量分析”三大領域。按照這一規定考慮自己的未來發展,他在隨后的秋季(FallTerm)和春季(SpringTerm)兩個學期中,選定了八門課。“國際貿易中的政治經濟關系”、談判分析”和“美國政府與企業的關系”等。這四門課的任課教授都非常出色,教授發展經濟學的是李卡多·豪斯曼,現任哈佛大學國際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經擔任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主席和泛美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國際貿易課的教授是羅伯特.勞倫斯,曾任克林頓政府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是著名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專家;“談判分析”課的任課教授是布萊恩·曼德爾,他是肯尼迪政府學院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常常為美國政府的談判活動出謀劃策。講授“美國政府與企業關系”課的是羅杰.波特教授,他在美國政府和大型企業都有很長的工作經歷,曾經擔任過包括福特、老布什在內的多位總統的經濟顧問。在第二年的春季學期,他選修的四門課分別是:“績效領導力”、“建設現代經濟國家的制度基礎”、“國際金融政策經濟學”以及“跨越國際職場障礙”。這四門課的教授也同樣具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其中教授“國際金融政策經濟學”的杰弗里.弗蘭科也曾供職于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教授“建設現代經濟國家的制度基礎”這門課的約瑟夫.斯特恩曾經為巴基斯坦、加納、印度尼西亞等多個發展中國家擔任總統經濟顧問。
肯尼迪政府學院的課程和哈佛商學院、哈佛法學院一樣,都采取著名的“案例教學法”。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不嚴格指定教科書,只是在開學之初列出需要閱讀的參考書中的某些章節。這些閱讀材料大部分是由各科教授撰寫或收集來的案例,供上課時進行討論。這些案例材料一般附帶問題單,這樣在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比較有針對性,上課時老師也是圍繞這些問題帶領大家進行討論。
例如他們曾經討論過黎巴嫩內戰結束后,首都貝魯特要不要進行重建的問題。他們還討論過荷蘭皇家殼牌公司經過環保評估和科學研究,并在得到英國政府批準的情況下,是否能把靠近挪威、位于北海區域的一座廢棄海上石油鉆井平臺,運到蘇格蘭北部的大西洋海域沉入深海的問題。因為綠色和平組織在保護環境的旗幟下,組織、領導一起抵抗運動,反對殼牌公司的這項方案。
以上詞條參考包明友先生《視界無疆》有關章節內容。
華爾街日報 2009/12/22 08:28:16
培養外國總統的美國“黃埔軍校”
http://www.cn.wsj.com/gb/20091222/ZHT082816.asp
張濤Tao Zhang
梅森學者和項目創始人愛德華梅森的后人(中間的年長夫婦)在一起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最引以為豪的專業,哈佛肯尼迪學院的王牌應該就是梅森項目(Mason Program)了。這不單是因為這個項目是哈佛大學最有年頭的國際學生項目,肯尼迪學院最知名的校友大都畢業于此,更重要和深層次的原因是這些項目反映了哈佛借助梅森學者影響和改變世界的治學理念。
肯尼迪學院的資深MPA是學院成立時的首個碩士項目,當時的目標是針對有豐富工作經驗和上升潛力的美國政府官員提供為期一年的培訓。梅森項目作為資深MPA的一部分,專門為發展中國家的人才量身打造,去年剛剛度過自己的半百之年。因為創立時間較早,一些諸如新加坡和韓國等目前公認的發達國家也依然包括其中。
和哈佛商學院和法學院相比,肯尼迪學院可以說是讓外國學生揚眉吐氣的地方,知名校友的主流遠非小布什或奧巴馬為代表的美國人,老外反客為主做了紅花,山姆大叔家貢獻的綠葉好像更多一些。梅森無疑是培養外國首腦和政要的旗艦項目,隨手拈來幾個名字,現任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韓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香港特首曾蔭權和非洲首位民選女總統約翰遜·瑟利夫(利比里亞)都是這個項目的畢業生,各大小國的部長級官員和議員校友更是多如牛毛。
在這個被稱為“總統搖籃”的學院,抱著總統夢來修煉的自然大有人在。梅森班上有五名來自墨西哥的男生,因為該國已先后有三任總統畢業于這個項目,所以這幾位墨大哥和墨小弟也都信心滿滿,不管總統夢是否時時掛在嘴上,我感覺幾位心里都早已擬好了競選宣言,也大都不羞于掩飾自己的雄心壯志。記得其中一位曾鄭重其事地對幾位美國同學說:“你們得和我們梅森學者搞好關系啊,肯尼迪學院的總統校友可都是我們這兒出的。”
梅森學者們要在資深MPA項目開始之前單獨培訓半個月,再加上學員們大都來自亞非拉國家,所以同學之間形成了一種非常特殊的友誼和默契,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資深MPA學生相比甚至有種排他的感覺。每每看到這個情形,我腦子里聯想到最多的就是毛澤東當年的三個世界理論,以及“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和“中國永遠是亞非拉國家的朋友”這兩句很有名的話,當然這種聯系是否靠譜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梅森學者們都有著讓人印象深刻的簡歷,既包括諸如政界領袖、公司總裁這樣的人生經歷,還有集全球各名校大全的學歷背景,不過大家真正關心的其實早已不是這種表面的東西,更多時候則是簡歷后的背景。我在這方面絕對不算先知先覺,項目開始了好些天才被告知同桌是某國總統的公子,坐在前面的女士是另一個國家的知名女參議員等等。就是到了現在,身邊還有好事者在深挖所謂“隱藏著的公主”,亦有交好的同學私底下有意無意地和我分享自己的顯赫家世。
梅森項目里雖然謙謙君子居多,關系一片融洽,但因為大家內心深處都比較強勢,所以同學關系也有充滿競爭的微妙一面。除了課堂上時不時唇槍舌劍的學術性討論之外,這種攥著拳頭暗自使勁的競爭關系尤其表現在一些課外的體育活動上。我比較喜歡運動,經常參加梅森學者組織的籃球和足球比賽,一般在熱身之后就會發現比賽加速超出友誼賽的范疇,盡管大家依舊保持應有的禮貌,但得分的欲望會迅速轉化為身體的激烈沖撞,一場比賽下來身上掛點彩屬于正常狀態。
和不少國家由政府資助梅森學者不同,歷年來的中國梅森學者大都屬于個人自發行為。他們在中國目前體制內任命的制度下很難有機會做到有足夠影響力的政府職位(體制內外中國學生學者的話題我以后會單獨詳談)。哈佛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但肯尼迪學院依然無怨無悔地積極招募中國學生,希望通過培養這些未來的世界公民,來影響和傳播哈佛追求真理的理念,實現自己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愿望。
頭半個月培訓結束后,學校要求所有梅森學者寫下一封給自己的信,思考為何選擇來哈佛深造以及期望什么樣的收獲,留待畢業時再回首。我一直在想,也許這封信可以留得更久一些,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那時再來讀這封信,應該更是別樣滋味在心頭。
(作者是ACBridge 投資咨詢公司的創始人及執行董事,曾經先后做過駐外記者、跨國公司大中國區總經理以及風險投資人等工作,目前是哈佛肯尼迪政府學院的梅森學者(Mason Fellow),就讀資深MPA 項目。本欄目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