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濟廣
忘了那哪個網友說的:可以三年不將軍,不可一日不拱卒。
●
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市場機制、價值/生產價格規律制造大資本)
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
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沒有發展國有經濟職能。)
●
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起草人說,這意味著沒有老大老二之分)
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恩格斯:所得稅是對私有制的侵犯)
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保證公有制為主體需要措施嗎)
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國有資本參股私有企業嗎)
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不掙錢的、非競爭性領域?)
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意味私人可參與)
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
●
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
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探索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
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
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
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
改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條件,完善風險投資機制。(比對公企更優惠?更放寬?)
●
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的農業經營方式創新。(經濟上的“所有制”指的不是法律上歸誰所有)
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
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
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化成股份歸個人,就私有固化了)
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
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
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
●
放寬投資準入。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外資是資)
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
放開育幼養老、建筑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
進一步放開一般制造業。
選擇若干具備條件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也是資本自由進入區)
加快沿邊開放步伐,允許沿邊重點口岸、邊境城市、經濟合作區在人員往來、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實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
繼續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對按規定轉制的重要國有傳媒企業探索實行特殊管理股制度。
鼓勵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發展,降低社會資本進入門檻,允許參與對外出版、網絡出版,允許以控股形式參與國有影視制作機構、文藝院團改制經營。支持各種形式小微文化企業發展。
建立多層次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源相結合。
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
完善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于創業新機制。(地方政府不得創辦國有企業。企業都是有生有死的,不知中央政府是否和私人創業一樣創辦國企)
實行激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整合發展國家和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
●
健全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由要素市場決定的報酬機制。
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不開征遺產稅,可以加快資本積累)
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
●
鼓勵社會辦醫。
社會資金可直接投向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服務領域,多種形式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允許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
改革國防科研生產管理和武器裝備采購體制機制,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