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發布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告中,關于中國將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香港《大公報》稱,江澤民擔任總書記的1997年,中國就曾提出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方案。
1997年,江澤民會見美國總統克里頓。美國自1947年起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由總統親自領導。
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設置了類似“國家安全委員會”這樣的機構,除美國外,還有巴西、南非、土耳其、馬來西亞等國,日本也正在積極推進類似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實際上,在中國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方案,也并非第一次提出。
國務院參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在談到國家安全委員會時表示,過去中國也曾經嘗試建立類似的機構,但是緊迫性不夠。
香港《大公報》則報道稱,事實上在江澤民擔任總書記時期,中國就曾考慮設立國安委這樣的組織。中國于1997年首次提出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方案。當時,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美國時看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后,計劃組建國家安全委員會。但由于擔心如果中央軍委主席再掌管國家安全委員會則權力過大,最終就不了了之。
關于中國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消息今年也早有傳言。今年5月,韓國《朝鮮日報》就援引高層消息稱,“一個新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在醞釀之中,它是習近平想在今年年底試圖推出的政改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把對外的國家安全和對內的國家安全結合在一起”。
該報道稱,該委員會把國家安全委員會進行進一步的擴大,把公安、武警、司法、國家安全部、解放軍總參二部三部、總政的聯絡部、外交部、外宣辦等部門,全部揉并在一起,成立一個大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此外《朝鮮日報》還稱,這一國家安全委員是將繼黨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之后,成為中國第5大國家機構。
背景
我國設有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
雖然此前中國政府系統尚沒有統攝國內外安全事務的組織,但是中共層面卻有一個類似的組織——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該小組由主管外事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分管有關外事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和與外事、國家安全工作有密切工作聯系的相關機構部長組成,負責對外事、國家安全工作領域的重大問題作出決策。
1981年,中共中央決定,恢復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事機構為“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李先念出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萬里任副組長。2000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與“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機構。江澤民任組長,錢其琛任副組長,劉華秋任中央外事領導小組辦公室和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除國家主席、國家副主席擔任正、副組長外,兩個機構的成員一般還包括負責涉外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或國務委員,外交部、國防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商務部、港澳辦、僑辦、新聞辦的負責人,以及中宣部、中聯部的部長,總參謀部的高級將領等。
各國“國安委”簡介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美國總統幕僚機構之一,成立于1947年7月,由總統任委員會主席,其主要職責是統一有關美國國家內政、軍事和外交政策,向總統提出建議,但不是決策機構。其成員有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部長、財政部部長、聯邦緊急情況管理局局長、中央情報局局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及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其中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相當于該委員會的行政秘書。
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是總統下屬機構,1992年根據俄羅斯憲法、安全法和總統命令建立,其職能是審議重要的國家和社會安全建設,制定統一的國家安全政策。
日本內閣會議今年6月7日決定,贊成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以求提升首相辦公室在應對外交和安全挑戰方面的領導力。依據提案,日本首相、內閣官房長官、外務大臣和防務大臣將定期會面,商討外交和安全政策。如果有緊急事件發生,相關部門大臣同樣會加入會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