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審計署官網發布消息,根據國務院要求,審計署將組織全國審計機關對政府性債務進行審計。本次全國性審計工作將于8月1日起全面展開,全國審計機關將對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政府性債務進行徹底摸底和測評。
7月28日,審計署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根據國務院要求,審計署將組織全國審計機關對政府性債務進行審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自上周五開始,各地審計系統都已接受視頻培訓。本周二、周三審計署地方特派辦就將入駐省級和單列市級政府,開始著手具體工作。多個省級政府也將在8月1日前確定各自工作進度安排。
自2011年以來,國家審計署共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做過兩次審計。第一次是在2011年3月至5月,全面審計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及所屬市(地、州、盟、區)、縣(市、區、旗)三級地方政府的債務情況;第二次是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抽查”了36個地區(15個省及其所屬的15個省會、3個直轄市及其所屬的3個市轄區)。
考慮到數據匯總所需時間,這項審計仍可能在10月前提交國務院。較之2011年耗時3個月完成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不僅增加鄉鎮和中央兩級,在工作方案中還重點強調要各地摸清家底,了解債務結構,對存在的債務風險進行認真分析。
在審計組織方面,各地方安排不一,部分本級會采用在專家和上級部門監督下的“同級審計”,其他地區仍采用過去“上審下”或“交叉審計”的方式。與過去一樣,要求每一筆債務核實到單位和責任人。參與培訓的人士認為,此輪審計任務時間更為緊湊。
在審計重點和對象方面,地方政府性債務中增速較快的“其他單位和個人”借款對政府和平臺債務結構的影響,較之2011年更為顯要。這類比銀行信貸更難以對賬定性的“新舉債行為”,已經通過信托、PE甚至P2P平臺向各類金融市場擴散信用和風險。
(資料圖)地方債總額到底有多少?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
背景:何為地方政府性債務?
2011年首次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國務院曾下發文件,其中明確了地方政府性債務的概念和范圍。
地方政府性債務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其他相關債務。
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是指確定由財政資金償還、政府負有直接償債責任的債務,例如地方政府債券。
地方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是指因地方政府(包括政府部門和機構)提供直接或間接擔保,當債務人無法償還債務時,政府負有連帶償還責任的債務。例如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向企業舉借的債務。
兩者主要區別在于,前者的償債資金由政府財政負擔;后者的償債資金則來源債務單位的預期收入。
其他相關債務,是指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經費補助事業單位等舉借的債務,由非財政資金償還,但地方政府沒有提供擔保。據法律規定,該類債務政府沒有償債責任,但如果債務單位出現了債務危機,政府應承擔救助責任,因此也劃入地方政府性債務范疇。
地方債問題有多嚴重?
36個地區的地方債審計結果已于6月公布。在該份審計結果公告和上月27日,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報告中,審計署兩次對地方債敲響警鐘,強調目前,地方債存在個別地方政府債臺高筑、資不抵債、違規融資變相集資等問題。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認為,根據國債、外債等數據測算,各級政府的負債應該在15萬億至18萬億元。
上月,審計署發布的《審計公告》,也未通報目前的地方債務總額,但提出,至去年底,被審計的省市區地方債務總額共計38475.81億元,比2010年增長12.94%。其中,9個省會城市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超過100%,最高的達188.95%,如加上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債務率最高的達219.57%。
今年系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償債高峰期。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0年底的10.7萬億元地方債務中,約有11.37%需要在今年年償還,合計1.2萬億;2010年1384億的中央代發地方債券,3年到期今年需要還本付息,合計1500億。此外,地方政府通過信托機構融資的6500多億元政信合作,也有一部分需要兌付。
各級政府是否有能力應對償債高峰?是否會引發金融風險?對此,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等都曾表示,地方債務風險整體可控。
今年兩月,在全國兩會上,董大勝表示,我國地方債務總體規模并沒有一些國際金融機構所預算的那么高,整體風險可控。
今年4月,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項懷誠也表示,盡管地方債務規模近年來不斷增長,但中國的債務問題并沒有到嚴重的程度:第一,債務率本身不是特別高;第二,中國政府的債務基本上是內債;第三,中國政府債務“總體上看還沒有看到特別壞的、效率特別差的案例”。
此外,相關國家部委已對償債高峰年作出了部署。
除了加強對地方債務的審計,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分別在今年3月、今年6月兩度表示,將針對不同類型的地方債務,分門別類采取政策,先制止住地方政府債務擴張的趨勢,之后研究完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制度,總的方向是“給地方政府開一條正道,堵住那些歪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