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7月16日,毛澤東在武漢附近的長江中游泳。(資料圖)
1956年,毛澤東游長江。(資料圖)
武漢橫渡長江活動(資料圖)
央視國際7月16日《朝聞天下》節目播出“新聞背景:毛澤東42次橫渡長江,17次在武漢”,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橫渡長江活動的歷史可以說長達上千年,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現在人們的記憶最深刻的應該是毛澤東主席暢游長江了。1956年毛澤東第一次橫渡長江,并且寫下豪邁的詩句“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而這一年也成為新中國成立之后大規模橫渡長江活動的起點。
解說:1956年5月底,毛澤東到武漢視察,在長江邊上,他提出了橫渡長江的想法。
曾文(毛澤東的貼身警衛):(毛主席)他一提出這個事情,大家感到挺驚訝,都知道長江那么大,又從來沒游過,羅瑞卿和汪東興他們不同意,因為主要是怕出危險。當時我們一個中隊隊長,姓馮,叫他去(調查)。回來以后跟主席匯報,告訴主席說不能游。主席就問他,你下去了沒有?就問他。最后他說實話,他說沒有下去。主席說你沒下去,你怎么知道不能游,就第二次派人去。
解說:1956年5月31號,63歲的毛澤東第一次在武漢橫渡長江,之后四天內,他有三次橫渡長江,并揮毫寫下了著名的詩詞《水調歌頭·游泳》,詩中寫到“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受到毛澤東暢游長江精神的鼓舞,同年6月,武漢舉行了新中國成立后的首屆橫渡長江競賽,游程5000米,多達1958人參加,由此,橫渡長江活動聞名于世。
1966年7月16號,毛澤東以他73歲的高齡再次暢游長江,這次他游了一小時零五分鐘,暢游長江之后的毛澤東留下了這張著名的照片。這次暢游長江活動得到了廣泛報道,7月16號也被確定為毛澤東暢游長江紀念日,以后的數年,這一天被定為全國游泳日,每到這一天,全國眾多城市都會舉行橫渡江河或游泳活動。
毛澤東暢游長江的壯舉,極大提高了當年參加游泳運動的人口比例,水中的毛澤東如魚得水,不講規則和技巧,想怎么游就怎么游,因為他太熟悉水性。從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間,他42次暢游長江,其中17次是在武漢。武漢市的橫渡長江活動也一直被沿襲下來。
武漢橫渡長江的歷史有千年之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年間,清末民初時,以游泳技能訓練為主的求湖渡江(音)活動開始出現。1934年9月9號,張學良將軍發起了武漢第一次橫渡長江活動,全程5000米,比賽當天長江兩岸觀者如云,人山人海。1993年,在武漢市舉辦的27屆渡江活動中,有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參加,至此,武漢渡江活動走向國際。
從2009年起,橫渡長江,恢復傳統橫渡,時間定在毛主席暢游長江紀念日,也就是7月16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