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相關部門提供的線索,日前,公安部統一組織指揮湖南長沙、上海和河南鄭州等地公安機關對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GlaxoSmithKline(China)InvestmentCo.Ltd,英文簡稱為GSK〕部分高管涉嫌嚴重經濟犯罪依法立案偵查。
公安機關現已查明,作為大型跨國藥企,近年來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華經營期間,為達到打開藥品銷售渠道、提高藥品售價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采取直接行賄或贊助項目等形式,向個別政府部門官員、少數醫藥行業協會和基金會、醫院、醫生等大肆行賄。同時,該公司還存在采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通過旅行社開具假發票或虛開普通發票套取現金等方式實施違法犯罪活動。該案涉及人員多,持續時間長,涉案數額巨大,犯罪情節惡劣。現有證據充分證明,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部分高管和相關旅行社的部分高層人員已涉嫌嚴重商業賄賂和涉稅犯罪。
此外,公安機關還查明,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部分高管涉嫌利用職務之便,通過旅行社以提取會議業務回扣、接受項目好處費等形式大肆收受賄賂。
目前,公安機關已對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相關旅行社涉案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經初步審訊,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附: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高管遭調查 長沙辦事處關閉數月
2013年06月29日 瀟湘晨報
本報記者李柔實習生李浩長沙報道6月28日,長沙警方一條簡短的消息在微博上引起廣泛關注,“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有關高管人員涉嫌經濟犯罪,正在接受長沙市公安機關調查。”記者隨后聯系長沙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未能獲得詳細情況,多個科室負責人均稱對此案不了解。記者也未能獲知被警方調查的“高管”身份。
據公開報道消息,該公司此前被匿名人士舉報,稱其中國銷售人員大規模賄賂醫生,以換取醫生開藥,但該公司隨后發布消息稱沒有發現“中國部門腐敗或行賄的證據”。
長沙辦事處已關閉數月
6月28日中午12點43分,長沙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長沙警事”發布一條簡短消息,稱“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有關高管人員涉嫌經濟犯罪,正在接受長沙市公安機關調查”。但長沙警方隨后并未對媒體介紹更多情況,該公司何時被調查、被調查的高管身份等信息目前尚不得而知。
28日下午,記者趕到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長沙辦事處,但這里已經人去樓空。辦事處門口貼了一張告示,告示稱:“各快遞公司送件員,遇我公司無人接待時,請將公司快件送至物業部。”隨后,記者向旁邊的商戶咨詢,據一位王先生稱,早在幾個月前,這里就沒有人了。
隨后記者來到湖南保利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辦事處在這里辦公已有幾年之久,“辦事處的人還挺多的”,看上去還挺有規模的。
據了解,雖然這個辦事處已經關門了幾個月,但是物業費還是一直在按季度繳納,“最近一季度的物業費都交了”。但物業公司稱物業費是通過銀行轉賬來交的,他們無法和該辦事處負責人取得聯系。
此前被爆中國銷售人員賄賂醫生
葛蘭素史克公司由葛蘭素威康和史克必于2000年12月合并成立,公司總部設在英國,以美國為業務營運中心。葛蘭素史克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以研發為基礎的制藥企業之一,在抗生素、中樞神經、呼吸和消化系統四個治療領域占主導地位。公司在世界39個國家擁有99個生產基地和24個研發中心,產品遠銷全球191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全球員工10萬名,在全球41個國家共設有108家制造工廠,年研發經費40多億美元。
2001年初,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完成合并,總公司位于北京,業務總部設在上海、天津和香港,是在華最大的外商投資藥企之一,在中國上市的藥品包括新康泰克、芬必得、百多邦等。
據公開報道稱,該公司受到匿名人士舉報,稱在2004年至2010年,葛蘭素史克在華銷售人員涉嫌對醫生行賄,提供演講費、現金回扣、豪華晚宴和公款旅游,以換取醫生開具該公司產品的藥方。爆料者還稱,在部分情況下,某些藥物并未獲得使用授權。但6月13日該公司公開聲明,經過調查,未發現在華銷售人員行賄醫生的證據。
葛蘭素史克陷賄賂門 外資藥企成驚弓之鳥
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知名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簡稱GSK)“賄賂門”升級。據外媒報道,中國警方已拘捕GSK部分員工。前日,GSK相關負責人表示,政府部門確實正在進行與公司有關的調查,但無法回應是否有員工被捕。據悉,GSK事件發生以后,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不少跨國藥企都在密切關注事件進展,合規問題成了他們的“緊箍咒”。
據了解,接受調查的很可能不止GSK一家,業內傳出柯惠醫療和另外一家外資藥企也正在接受相關部門調查,但調查內容和原因尚不得而知。柯惠醫療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求證時表示,需要進一步了解情況。
實際上,受GSK事件影響,不少跨國藥企已成“驚弓之鳥”。一位跨國藥企人士稱,現在公司的報銷制度都比以前嚴格了,公司在華的合規問題已經被提高到了一定高度。“以前很多時候一個會議現場都可以報銷,但現在不行了。”
“藥企賄賂醫生實際上也是潛規則,GSK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真的嚴格追究起來,大量藥企或多或少都會涉及賄賂問題。
此前,強生、西門子、輝瑞、禮來等跨國藥企均曾卷入涉嫌在華行賄風波。去年7月,GSK就因“不當營銷”被美國FDA罰款30億美元。先靈葆雅、輝瑞和強生此前亦曾分別領過5億美元、11億美元和23億美元的巨額罰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