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發布《關于負責任的轉基因技術研發行為的倡議》,勸說“從事轉基因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品開發的科研人員,以對人類社會發展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加強職業操守,規范科研行為,履行社會責任,積極與社會溝通,促進轉基因技術良性發展”。
《倡議》篇幅較長,擷其要點:一是負責任,可持續,服務于國家社會。“從事轉基因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科學家應對自身的研發活動負責,遵守倫理規范,保障安全,緩解資源約束,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二是科學家忠實于事實與證據,尊重公眾知情權,并以恰當的方式就轉基因安全風險問題與公眾溝通。三是“承擔項目研究、成果鑒定等活動時,不受各種潛在利益的影響,謹慎對待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研究。”四是“遵守科研規范,保持對技術倫理的敏感性,自覺思考技術開發和應用可能帶來的倫理、社會和法律問題。”
學部主席團《倡議》語言誠摯,表述克制,鄭重地指出轉基因技術可能出現的種種“風險”,特別“勸說”轉基因先生們不要受各種潛在利益集團的影響,謹慎對待以營利為目的商業研究以及可能帶來的倫理、社會和法律問題。
《倡議》擊中要害,有的放矢。我建議,從事轉基因技術研究的農業科研人員,應該認真地學習學習。
最近一個時期,確實有一些“不負責任的”轉基因推手忘乎所以,明里暗里采取各種手段推進轉基因主糧商業化。今天,北方農田遍是轉基因玉米,南方水田到處是轉基因水稻,連出口歐盟的中國米粉都被多次預警通報退回。轉基因推手控制報刊,收購記者,封鎖真實信息,還借助會議不遺余力地鼓吹基因主糧商業化,特別是今年“兩會”前夕,還舉行了一次有200多人參加的生物技術大會,造聲勢,施壓力。這讓人不得不懷疑轉基因推手背后存在以商業營利為目的的利益集團。連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都覺得某些“不負責任”轉基因推手的言行有些“過分兒”了,才委婉地發出《關于負責任的轉基因技術研發行為的倡議》。
僅舉出一例共析:
有一位名叫李家洋的中科院院士,他大概還是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最近在一次轉基因院士聯誼會上放言:“2030年前后,我國人口將增加2億以上,糧食總需求量將達到7億噸以上,單產需增加40%以上。我們只能依靠農業生物技術保障未來16億人口的糧食安全”。“盡管轉基因技術等現代生物技術引起廣泛關注,存在一些爭議,但我國必須加大農業生物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力度,借助現代農業生物技術,迅速突破當前農業發展中的重大瓶頸”。緊接著好幾家小報記者迅速轉載。
請注意:1.國家領導人通常在講話時,一般只說“到2020年我國發展如何”,而這位轉基因推手李家洋卻妄言“到2030年前后”如何了。跨越十年,真是目無尊長,信口開河。2.這樣的人當上農業部長,有權又管錢,要不了幾年,有可能中國遍地農作物全“被轉基因”了,國人都要生活在轉基因鬼魅魍魎之中了。3.有人說,這位李家洋先生原來就是美國杜邦轉基因公司的顧問?啊!啊!他的言行可以理解了。須知,轉基因可是“不可逆”的,轉進去容易,想轉出來可就沒門了。這可不是一般的不負責任的“遵守倫理規范保障安全”問題,而是亡國滅族的問題了。這樣的人怎么會被推上部長位置了呢?請中央認真地查一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