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韓毓海:主流經濟學家不懂歷史,特傻特天真
摘自韓毓海講演:《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
現在研究中國的人,只研究中國,對世界的問題不太了解,這當然還是一個小問題。更主要的是,我們中國的經濟理論和經濟研究,往往沒有歷史的視野,特別是經濟史的水平比較差,搞經濟的人,往往只是從一些抽象的概念出發,這些概念在他們看來好像是天經地義的,而不是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產生和發生作用的。而不知道歷史的人,說話往往就很絕對,但好處是聲音特別大,因為沒有歷史觀念,自然也就很容易天然的得出一些自以為天經地義的看法。
比如說,耶魯大學的陳志武教授,他是很有名的經濟學家,寫了一個書,叫《金融的邏輯》,也很暢銷,我前兩天學習了這個書之后,嚇了我一大跳。我說我的天哪,這個耶魯大學的教授,可真不得了啊。為什么不得了?當然首先是因為他講了不少大實話,比如他說概率論沒有什么了不起,無非是想用數學的辦法來算出投機成功的幾率有多大,但實際上,市場風險、特別是金融市場的風險不是數學工具能算得出來的,――這對于那些把經濟學吹成建立在數學基礎上的科學的說法,當然是個很大的嘲笑。還有,他說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不是沒有財富,而是沒錢,改革開放之前中國有很多財富,那個時候所謂中國的“窮”,不是說中國沒有財富,而是說沒有把財富統統變成錢、沒有把真正的財富變成“紙上的富貴”、變成鈔票而已,這個說法,恐怕也會使那些把新中國的前三十年說成“人間地獄”的糊涂蟲們很不自在。作為一個著名經濟學家,陳教授確實敢言,比如,他說中國過去改革開放前是有財富,只是有政策管著,不能變成錢而已。這個話就很有意思,別人恐怕還真不敢這么說,或者不愿這么說;他接著又很精彩地說:改革開放不能簡單地說是創造了財富,而是創造了錢,當然還創造了債務,創造了透支未來的方式,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把這個財富變成錢了。怎么變成錢了呢,他說我們通過四種方式把財富變成錢了:第一個是,我們把國有企業賣了就變成錢了。第二個是,我們通過賣土地就變成錢了。第三個是把個人和家庭,把他們的未來給賣了,又變成錢了,第四個是,把政府未來的財政收入當債券發售,把未來透支了,更變成錢了。不過他說現在還有阻力,就是賣得還不徹底。等政策全面開放,把所有的財富都賣成了錢,把未來也都統統透支了,中國就變得非常非常有錢了。簡而言之,這個窮得只剩下錢的中國與世界,就是陳先生的理想。
可惜,陳志武教授的理想,早在上世紀的40年代,就被一個德國女思想家說成是人類的末日,甚至被她說成是一種法西斯主義式的資本主義,這個人叫漢娜·阿倫特,大家知道,她是海德格爾的學生,她的名言是:資本主義乃是一個徹底的“無財產社會”,因為它要把一切人類財產都變成紙上的富貴――就是鈔票。由于鈔票不是財富,也不是財產,因為鈔票的價值是隨時變化的,是水一樣嘩啦啦流的,轉瞬即逝的東西,所以,那些手里有一大把鈔票、債券的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讓鈔票保值,于是他們要么投資地產,要么要投資股票,因此,所有的資本主義經濟的末日,都是與房地產和股票的泡沫一起到來,因此她說,在資本主義的邏輯里,埋藏著要消滅一切人類財產――無論是公有還是私有財產的邪惡邏輯。而比阿倫特還要早得多,另一位偉大的德國人――依曼努爾·康德在《永久和平論》中指出:英國人與荷蘭人發明了一種野蠻的毀滅制度,這種制度就是戰爭國債,它使這兩個小國能以不斷借債的方式,得以超出其國力數十倍的能力不斷發動戰爭,同時又以戰爭和掠奪別人財產的方式來壯大和發展自己,康德說:歐洲的金融制度,就起源于戰爭融資制度,而戰爭國債的方式,對世界和平構成了永久威脅。眾所周知,不久前,一位芝加哥大學的法學教授在競選美國總統時說了同樣的話,他說:把美國推向空前的經濟危機的,不是哪一屆政府,不是哪一項具體的政策,而是一套完整的、根深蒂固的“經濟哲學”,這套經濟哲學最荒謬之處是聲稱:一個人、一個國家可以通過負債和透支未來而變得無比強大。而正是這樣一套經濟哲學摧毀了美國。――而這位法學教授就是今天的美國總統奧巴馬。
但是,陳志武教授卻告訴我們說,美國人為什么這么有錢?是因為美國人特別聰明,他們早就知道應該怎樣去“負債”、透支。美國為什么這么先進?就是因為他們產生了一個負債經營、透支未來的優秀制度。為什么美國會產生負債經營的制度呢?用他的話說就是:美國的文明太先進了,它天生了自由和法制,養育了勤勞和自立的民族性格。反之,中國人沒錢,就是因為文明有問題,中國人膽子小、不敢負責,結果造成中國人不敢負債,不愿自立,而是一切靠家庭、集體、靠社會、靠國家。所以干脆受窮。
我想,如果阿倫特、康德再世,他們讀了陳教授的書,會有什么想法,如果這書翻譯成英文,奧巴馬教授讀了,他會有何評論?慚愧得無地自容也未可知。一方面,陳教授似乎不太可能比阿倫特和康德更了解歐美歷史,――不但陳教授不可能,恐怕誰也不可能,而且,好像他也不太可能比奧巴馬教授更了解美國,如果那樣,去年的11月4日被選上總統的就可能是陳志武而不是奧巴馬,但是,另一方面,陳志武教授卻被今天中國的經濟學家們推薦為“最懂得歐美和經濟學的人”,甚至比歐美自己還懂自己,所以看到他的書,我一方面是嚇了一大跳,另一方面是設想這個書如果被歐美的明白人讀了,究竟是個什么感想。他們會怎么看今天的中國和中國的經濟學。
所以,今天想起毛主席講的那個話,我覺得對我們今天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也好,教書的人也好,是一個很大的警醒。起碼這三條,第一,言必稱希臘,即使你言必稱希臘,言必稱歐美,關于歐美和希臘的來歷、利弊,你真能說清楚嗎?第二,對我們中國的歷史,對我們的傳統缺乏了解,也不愿意研究。第三個呢,就是我們以歐美通自居的經濟學家,沒準在奧巴馬這種明白人眼里,可能真的就是“特傻特天真”。毛主席說是一百年以來,現在是兩百年了,這樣的情況,也沒有根本的改變。我覺得這是我們今天需要糾正的學風,但是要糾正,也要從很具體的學術工作來做。
順便說一下,我當然尊重陳教授,而且他對金融問題的很多見解我是贊同的,比如他說中國不是沒有財富,而是沒有錢,這個說法很明快,但是“沒有錢”的說法實在太簡單了,實際上,應該說是“國家沒有解決好貨幣主權”的問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