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課題組著的《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中文版圖書已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于2013年3月份出版,各地新華書店經銷,定價120元。
【點擊下載電子版 2030年的中國[中文版].pdf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6160470.html 】
【財新網】:《2030年的中國》,本為合作研究成果,在華發布卻演變為公共事件。記者會現鬧場,還有人給它戴上“鼓動國企私有化”“販賣西方危機毒藥”等帽子。隨后,力挺國企的文章蜂涌而出,大有反擊之勢。
世行報告確實談到中國國企改革的建議,但468頁的報告涉及中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多個方面,既總結過去30多年發展積累的經驗,又警示正面臨巨大挑戰,必須調整已有發展戰略。
未來的方向“在于轉變政府職能,重新界定政府與市場、企業和社會的關系”,這一結論與中國當下的改革路徑選擇正合拍。歲末,中國新領導層不斷鼓起改革之風,欲求以深化改革開放,排除中國發展所遇障礙。而世行報告,即提供了一張改革路線圖。
【財新網】(記者 李增新 林金冰)世界銀行行長金墉(Jim Yong Kim)近日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表示,世行與中國的城鎮化聯合研究,將有利于為中國發展提供新視角,同時有望為世界各國提供戰略參考。
金墉上周作為世行行長首次訪華,會見了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等中國政府高官。離開中國前,金墉在北京接受了財新記者的專訪(專訪內容詳見12月10日出版的《新世紀》周刊)。
他談到,此番與李克強的會面頗有啟發性,李克強非常熟悉《2030年的中國》報告,并希望世行繼續推進這項工作,再寫一份旗艦報告,重點談中國的城鎮化問題。
金墉11月30日在北京的一場媒體見面會上提及,這份報告已引起其他中等收入國家的興趣。
今年2月發布的全稱為《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的報告,是世行與中國智力合作的一項重要工程。報告由中國財政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世行聯合編撰。
由于世行上任行長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在北京發布這一長篇報告時,現場出現意外,此后,有人將報告戴上“鼓吹國企私有化”的帽子加以指責,更有政府部門為此事專門上呈匯報,對報告中文版的正式出版施加壓力。
財新記者獲悉,上述行為并未奏效,該報告的中文版不久可望面世。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李克強11月28日會見金墉時還提出,中方愿與世行就城鎮化開展聯合研究,吸收大學、研究機構一起參與,做成雙方合作的旗艦項目。金墉對此表示贊同。
“李克強跟我們說得很清楚,他希望我們能立刻開始下一份報告。”金墉對財新記者表示,這份報告將為中國發展提供新視角,同時也有望通過整理、分析中國的經驗,為世界各國提供有益戰略參考。
金墉認為,世行與中國的合作,在國際多邊機構如何與單個國家合作這個議題上,樹立了一個標桿。
今年7月起,金墉正式擔任世行行長。在他訪華期間,世行與中國政府簽署成立“世界銀行-中國發展實踐知識中心”備忘錄,該中心的第一個試點項目便是幫助中國城市采取交通改善措施,尋求環境友好型解決方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