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華的國際窗口——首都機場今天推出了一個“溫馨”活動。其官方微博宣稱:“每年11月份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節日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傳祝愿、送祝福,感恩所擁有的一切,向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道出感謝。歡迎各位在此微博內容下以感恩箴言的形式留下評論,前10位朋友將可得到我們送出的感恩小禮品一份,快快行動吧!”
T3國際航站樓的服務者更是聲稱:“為答謝所有旅客對我們的支持,我們同時組織了其他感恩活動,包括感恩卡片贈送、通過樓內媒體展示各駐場單位員工感恩瞬間攝影作品等,敬請關注!”
可見這不光是微博上的營銷活動,在機場大樓內也將到處是“感恩節”元素。首都機場有心服務顧客,移風易俗,其心可嘉,可是打感恩節招牌引來不少非議。首先就有人懷疑,發這條微博的人是不是美國人?上來就說“每年11月份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美國媒體一定不會說“2013年2月10號是春節”,只會說“2013年2月10號是中國人的春節”。感恩節畢竟還沒有國際化。
去年首都機場已經搞過類似活動,圖中紅圈為“感恩節”
前幾天,美國大使館的官方微博老實交代:這個節日與火雞和印第安人有關。有知識的中國人都知道,感恩節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與其殖民歷史有關。第一批歐洲殖民者登陸美洲之后,得到印第安人的救助與款待。當時可能有點感恩,不過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印第安人幾乎被殺光了。作為節日,直到南北戰爭時期,美國陷入分裂,才有林肯宣布法定感恩節,大約是想要召喚美國人的和諧精神,彌合分裂的痛苦。
美國大使館網頁上介紹,這些殖民者“求助于鄰近的印地安人,印第安人教他們種植玉米及其它作物。第二年秋天的大豐收使這些清教徒深受鼓舞,他們大擺宴席以示感恩之情。這種宴會便成了美國的傳統——不僅因為許許多多的美國人找到了致富之路,而且還因為這些清教徒為自由所作的犧牲仍然令人神往。”說白了,這種感恩情懷就是清教徒們發了大財之后禁不住要謝天謝地的沖動,至于具體感謝誰,那也不需要說清楚,就像中國人發財了也會拜菩薩拜財神。隨著歲月流傳,這個感恩節背后血腥的歷史被漸漸淡忘,現代人更多關注其引申出來的美好意義,比如感謝家人、感謝朋友之類。
中國人的包容心特別強,講實用,對于洋節也能接受。比如情人節早就扎根中國,每到節日,年輕人圖個開心,商家圖個生意,愛過不過。別說情人節,就是子虛烏有的11月11號光棍節,中國電商也能硬整出一個瘋狂消費節來。
有人說,人家洋節有普世情懷啊,感恩嘛,人皆有之。沒錯,感恩是普世情懷,《感恩的心》在中國也已經傳唱很久。但中國人又講究凡事有分寸,感恩節因為新教意味濃厚,且與黑暗的殖民史擺脫不了干系,始終沒有被端正的中國人接受。除了美國大使館,大概就是些傻乎乎的孩子會跟著玩這個。如果說電商炒作光棍節是要賺錢,你首都機場玩感恩節又是在搞什么飛機?據傳聞,這次是有個商業機構借首都機場搞營銷。商家也不容易,挖空心思想商機,有顧客愿意湊熱鬧也沒關系,但是作為國家形象窗口,機場理應有所掌控。T3航站樓是首都機場最新最現代化的部分,有點國際范也正常,但如果沒有分寸,那就成了亂搞飛機。
也可能,主管這個微博的就是個小孩子,一腔熱情但沒什么見識。我們不必大驚小怪,因為駑鈍的人哪里都有,甚至人民日報也會有。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昨天竟然也發了一條類似微博:“【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明天是感恩節。無意湊洋節的熱鬧,卻不失為提醒:該感謝父母無怨無悔的大愛,師長不倦不怠的教誨,朋友不離不棄的支持,生活如意不如意帶來的成長。對幫助過自己的人說聲感謝,再將收獲過的善意給予他人。感恩之心讓生活變得溫和,讓心靈感到富足。明天,別吝嗇那一句‘謝謝’。”意思自相矛盾,又說“無意湊洋節的熱鬧”,又說“明天是感恩節”,好像是自己的節日一樣。我只能理解為駑鈍。
作為國家喉舌,人民日報做移風易俗工作當然義不容辭,但不能沒有主心骨。感恩是中國人傳統美德,所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與感恩節沒有關系,也不是別人的招牌。人民日報自身對專業性要求極嚴,可能對新媒體則疏于管理。看微博回復,各派觀點都有。有人跟著叫好說感謝上帝。這類人是少數。有人反對,批評人民日報數典忘祖。這個觀點有些偏頗,可能人家發微薄的頭腦簡單,沒想這么多,我們不必上綱上線。但是無意識地把美國節日當做世界節日,這確實是一種可悲心理。也有律師夸贊:“奇怪,現在的《人民日報》也開始有點人民,有點人性化?”可見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的這個做法真是自取其辱。要知道,機場本來就是搞飛機的,但人民日報也是?
至于群眾當中的湊熱鬧心理,我們不必太在意,“感恩”這個詞其實非常中國。人家美國人原話是“thanksgiving day”,就是“謝謝給我”,然后變成“giving”,最后變成“giving,or dead”,赤裸裸的交換和索取心態。而“感恩”則是一個沐浴春風、有情有義的中國概念。相信中國人會用自己的方式把感恩精神發揚下去。
【延伸閱讀】
美國大使館發布的感恩節活動被中國網友吐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