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西方陷阱 摒棄西方模式
——但愿中國的新改革一路走好
Zhang88
“不改革死路一條”。
自從中國的權威媒體喊出這般振聾發聵的口號以后,多數中國人都已經心中明白,新一輪大規模的深度改革已如箭在弦上、蓄勢待發了。既然如此,接下來的問題自然就是:這新的一輪改革目標定位是什么呢?或者換句話說,通過改革,要推動中國社會出現一個什么樣新的發展模式呢?
這里面牽涉到問題當然復雜深奧,但筆者以為,其中最值得警惕的,是來自西方的威脅。
有人說,改革最大的阻力來自于既得利益集團,還有人說,改革最堅決的發對者是“極左”,總之照他們的說法,好像要么是什么“利益集團”,要么就是什么“極左”,似乎只有這些才是中國進一步改革的最大威脅。筆者以為,這種估計恐怕有失偏頗。就算所謂的“利益集團”、“極左”什么的客觀存在,但竊以為他們都不會抽象地反對改革。因為從理論上說,如果改革的目的是促進社會公平,縮小貧富差距,增強中國的國力,試問,這樣的改革又有哪一個愛國而不是賣國的中國人會反對呢?他們所反對的,可能是具體的改革政策,關鍵的問題在于改什么、怎么改,而有關改什么、怎么改的爭論不管多么激烈,都不可能對改革構成實質性的威脅。真正對中國改革構成威脅的,筆者以為,恰恰不在于內部而來自于外部,具體地說,就是來自于對中國改革空前熱心、積極摻合的西方。
一、中國應小心西方的“民主”陷阱
冷戰結束以來,許多國家一窩蜂地掀起了改革風潮,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幾乎是一哄而上,極力推銷他們的改革處方,其中一味扎眼的主藥就是所謂的“民主”。到處推銷民主改革,是當今國際政治領域的一個突出現象。
有人會說,“民主”有什么不好呀,“民主”就是一個好東西嘛!
我們說,從理論上來說也許確實是這樣,但實際的邏輯卻要復雜得多。好東西卻不一定好用,這是生活的常識,也是政治常識。各國國情不同,在哪個發展階段引用“民主”,不同時歷史時期運用什么樣不同的“民主”,這其中大有學問,非有一個章法不可,否則就搞要出大亂子。比如,伊拉克“民主”了,結果怎么樣呢?阿富汗也被西方“民主”了,現實又如何呢?最近的例子是利比亞,正在鬧“民主”的是敘利亞,他們又是怎樣的一種情形呢?目前,西方還使勁地在俄羅斯推動“民主”,眼下的結果是兩派愈演愈烈的街頭對立,鬧得不亦樂乎。所以,幾十年來眾多的實例證明,凡是被西方“民主”了的國家,沒有一個可以吃到好果子。
具體說到中國,我們認為,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中國可能越來越需要民主,也越來越民主,但說到底,中國并不是一個靠民主文化來維系的國家,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其具體含義可以解釋為:先進與落后的一統、上層與下層的一統、主題民族與少數民族的一統、歷史沉淀和現實發展的一統,等等。這樣包容廣大內部多樣的一統,造就了一個幅員遼闊一脈相承的多民族文明古國,而維系這個文明古國的核心,是中國傳統的倫理文化,坦率地說,中國的封建皇權也是這種文化的產物,在過去幾千的歷史長河中扮演了大一統國家權威中心的角色,皇權強大,國家統一,皇權式微,國家分裂,這是中國歷史的定律。時至今日,中國仍然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維系現代的大一統國家仍然有賴于強有力的中央集權,任何有可能削弱這一權威的舉措,都有導致大一統國家趨向分裂的危險。所以,即使理論上說民主在中國有其歷史必然性,但在當前的歷史階段也并沒有什么現實的緊迫性,哪個集團哪種勢力如果宣稱迫切需要民主,說到底,其實就是迫切需要奪取中國政權,更嚴峻一點說,甚至也就是迫切需要中國解體。
二、中國還應當心西方的私有化陷阱
西方改革處方中的另一味主藥,就是臭名昭著的私有化,似乎市場化就是私有化,只有實施私有化才能稱作改革,只有實現私有化市場經濟才有出路,經濟發展才能實現現代化。在他們的鼓噪之下,冷戰結束后倒臺的前社會主義國家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私有化運動,其中尤以俄羅斯的“休克療法”來得堅決徹底,在全國發行私有化證券,進行了一場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私有化運動。
結果怎么樣呢?
結果是盡人皆知的。俄羅斯實行私有化運用“休克療法”的結果是,除了以驚人的速度造就出一大批新貴富豪外,就整個國家瀕臨崩潰的邊緣,俄羅斯沒有從休克轉為復蘇,而是從休克直接奔向棺材。幸賴普京上臺力挽狂瀾,俄羅斯才轉危為安。可以說,私有化運動和“休克療法”對俄羅斯而言,堪稱是人類歷史上一場最大的騙局,上了惡當的俄羅斯從一個頂尖的世界強國幾乎在瞬間就跌落到不堪的境地,下墜的速度之快,刷新了人類既有的歷史記錄。所謂物極必反,正因為上了西方的大當、惡當,所以本來準備投入西方懷抱的俄羅斯才轉而出現民族主義的大反彈,再次爆發出強烈的反西方傾向,這大概也是普京得以持續執政、屹立不倒的政治基礎。
不僅俄羅斯是這樣,縱觀世紀之交第三世界各國的私有化運動,鮮有成功的案例,盡管對此西方世界是句句稱揚、聲聲贊譽,但這些私有化改革換來的卻普遍是不堪回首的災難與動蕩。
很長時期以來,在改革的問題上,中國內外的一些“改革者”早就瞄上了中國的國有企業,他們斷言,中國的國有企業死氣沉沉、毫無希望,是阻礙中國經濟發展、造成中國貧富差距拉大及腐敗泛濫的萬惡之源,必鏟除之而后快。他們早就給中國開好了最上乘的私有化藥方,想盡一切辦法要中國吃下去。設想一下,如果中國當初也和俄羅斯一樣實施徹底的私有化,結果又會怎么樣呢?下場會比俄羅斯又能好上多少呢?
中國的改革太保守了——東西方、國內外很多“改革者”如是說。
也許確實是這樣,中國人辦事總有點瞻前顧后,遠不如俄羅斯來得干脆徹底。但恰恰是這樣的保守,中國才贏得了二十年的快速發展,國有企業雖然在許多地方、許多領域遭受到不應有的侵吞破壞,但仍然作為國民經濟的骨干與脊梁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壯大,成為中央集權賴以維護大一統的物質基礎與財富力量。中國和世界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市場經濟需要私有經濟發展,但是,越是加大市場經濟私有化的成分,越要加強國家對市場的監控力度,加大國家的對經濟的調控力度,否則,所謂的市場經濟就要墮落成為一場沒有止境的大混亂,非但不會有什么經濟騰飛,整個社會都將陷入空前的對立。而所謂的宏觀調控,沒有國家控制的金融企業和國有企業,所謂的調控將無從談起。目前的俄羅斯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而中國也難逃這樣的現實邏輯。
現在,西方的經濟學家們把過去的處方改寫包裝一番又拿給中國了。據說,世界銀行費心盡力地撰寫了一個名為《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的大報告,其內容據說是勸說中國政府在新的改革中要實行國有銀行私有化,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要求國有企業上繳更多的稅金和利潤,以減少私有企業在社會支出方面的負擔還要,給私人企業的發展以更大的空間,云云。整個方案看起來冠冕堂皇、居高臨下,很有一點教師爺的味道。
但是,我們不僅要問,這樣的改革方案與當年西方貢獻給俄羅斯的改革處方究竟又有何不同呢?如果中國按方抓藥吃藥,未來中國的銀行業和中國的國有企業會不會也像當年的俄羅斯那樣,幾乎是一夜之間就被新興權貴和大款大腕們瓜分完畢呢?
這應該是值得高度警惕的。當然,我們不能說世界銀行是故意在給中國挖陷阱,因為世界銀行與中國政府特別是中國的高層領導人之間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所以我們姑且就說,世界銀行確實是好意幫助中國,所提方案完全是本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的,完全為中國人民的未來幸福而殫精竭慮的,絲毫也沒有自己的私利于其中。但是,俗話說得好,過分小心,一千次也不要緊,莽撞送死,一次也太多。關乎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是絕對不可掉以輕心的。如果實行這樣的私有化,誰能保證中國不會重蹈俄羅斯的覆轍?誰能保證中國可以繼續實現經濟高速發展,到2030年達到一個什么“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縱觀人類社會,又有誰敢打這樣的歷史大保票呢?難道中國不應該小心奕奕甚至倍加警惕嗎?
三、中國更應該摒棄西方的發展模式
過去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一個重要的取向,就是向西方學習。把中國改革發展成西方國家的樣子,曾經是相當一些中國人不言自明的夢想,在他們的意識深處,凡事都要向西方看齊,一切都要參照西方的標準,西方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這樣的意思雖然不好挑明了公開去說,但是在思想深處,這其實是中國相當一批改革者的真實信念,其中,西化了的知識精英們又特別地強烈。
如果說,這樣的信念在過去有一定客觀原因的話(因為中國落后西方發達),那么西方社會如今的現實應該足以令一切愛國的中國人警醒起來。現在,西方社會的發展模式無論是對內對外都暴露出嚴重的制度性缺陷:對內而言,這個制度造就了巨大的貧富差距,促使整個社會越來越朝向寄生化、貪婪化方向發展,結果無論是金融貿易還是實體經濟,都出現了令人驚恐的宇宙黑洞,這些“黑洞”是如此可怕,以致于任何人都找不到有效填補的辦法,只能寅吃卯糧地過一天算一天,用一句中國的俗話說就是“小車不倒只管推”,至于未來何在,希望何在,就連西方制度最忠實的擁躉也茫然失措;對外而言,西方社會在危急的壓力下表現出了越來越強烈的非理性的瘋狂,霸權與掠奪的嘴臉日益猙獰,自私、貪婪、卑鄙的模樣不可遏止地露出水面。展望未來,在西方的主導下,全球將爆發越來越嚴峻的文明對立、政治對立和經濟對立,人類將不幸地陷入更加混亂的沖突之中,而在這炮火連天、兵燹遍地的沖突中,西方的資本主義將更加瘋狂,將徹底撕下人道、文明的假面具。
這樣的發展模式是中國可以學習的榜樣嗎?
中國從來就是文明大國,歷來都是禮儀之邦。中國過去強大的時候做不出掠奪殖民地、販賣奴隸的丑惡勾當,未來發展壯大的中國也不會像西方那樣在文化、政治、經濟上嚴重排他,中國文化的根基與底蘊決定中國不會“唯我獨尊”,所謂“當中國統治世界”的論調完全是西方政客依據他們自己的小人之心再度中國的君子之腹,中國的發展不但將超越西方現如今的資本主義社會模式,而且就是他們的文化與文明,也都不是中國的榜樣,也都是中國發展所必需摒棄的社會歷史形態。走自己路,實現中國式的強大,這是中國人民正當合理而又高尚神圣夢想。
中國的改革承載著無數人的希望,這其中有中國人的,也有外國人的:有一些中國人希望中國能夠通過改革而達到國富民強,有一些則包有其它的目的;同樣,不排除也有一些外國人也希望中國能通過改革實現國富民強,但是,更不能排除的是,還有一些外國人是抱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盯住中國改革的,他們總想借此達成他們的目的。
那么,中國即將到來的新一輪改革究竟能滿足哪一些人的愿望呢?
所謂眾口難調,無論怎樣改革,要滿足所有人的愿望是根本不可能的,展望未來,中國的改革注定是在熱烈歡呼與惡毒咒罵的交響中開幕,也注定要在鮮花和唾沫的繽紛中前行,這樣的改革會怎么樣呢?
但愿這樣改革一路走好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