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習近平與老撾領導人會談,強調黨的領導
http://www.gov.cn/ldhd/2011-09/19/content_1951331.htm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記者 廖雷)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19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與來華進行正式友好訪問的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朱馬利舉行會談。雙方一致表示,以中老建交50周年為契機,把中老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上更高水平。
胡錦濤說,中國黨和政府愿根據長期穩定、睦鄰友好、彼此信賴、全面合作的方針,同老撾黨和政府一道努力,推動中老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向寬領域、深層次、高水平發展:(一)深化戰略溝通。中方愿同老方就雙邊關系和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保持密切協調,對兩國關系作出進一步的規劃部署,更加系統、扎實推進雙方合作。中方贊賞老撾黨和政府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一如既往堅定支持老撾黨和政府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二)深化務實合作。中方愿在經貿、礦產、水電、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深化兩國互利合作。加強雙方立法機構、政協、工青婦組織、地方交流和旅游、文化、教育等領域合作。加強國防、公安、司法領域合作,維護各自國家安全穩定。(三)加強兩黨交流。雙方要繼續辦好兩黨理論研討會,擴大黨政干部培訓合作,相互學習借鑒治黨治國經驗。(四)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和合作。中方積極支持老撾承辦第九屆亞歐首腦會議,愿同老方加強在多邊機制內的溝通和協調,推動地區和國際合作朝著正確方向前進。
胡錦濤與朱馬利相互通報了各自國內情況。胡錦濤說,老撾人民革命黨九大立足實際、繼往開來,根據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提出黨的建設和國家建設新的重要任務,重申堅持有原則的全面革新路線,制定了向社會主義目標邁進的新藍圖。我們相信,在以朱馬利同志為總書記的老撾人革黨中央領導下,老撾黨和政府一定能夠牢牢把握前進方向,團結帶領老撾人民實現和平、獨立、民主、統一、繁榮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國家建設目標。
http://www.gov.cn/ldhd/2011-09/20/content_1952262.htm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廖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20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來華進行正式友好訪問的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朱馬利。
習近平說,中老建交50年來,政治上彼此信賴,經濟上真誠合作,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上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2009年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來,兩國關系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向寬領域、深層次、高水平發展。中老是名副其實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中方愿同老方一道,保持高層交往,加強戰略互信,深化經貿、礦產、水電、農業、基礎設施等各領域務實合作,加強兩黨交流,密切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協作,不斷鞏固和深化中老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習近平積極評價老撾社會主義建設和革新事業取得的新發展。他祝愿老撾人民在以朱馬利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老撾人革黨中央領導下,實現解放思想、人力資源開發、制度建設和扶貧工作的“四個新突破”,強調中國共產黨愿與老撾人革黨一道,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擴大干部考察交流,辦好兩黨理論研討會,為推進各自國家發展、深化中老睦鄰友好作出更大貢獻。
http://news.sina.com.cn/c/ 2011-09-20 /182123187468.shtml
中新網北京 9月20日 電 (記者 張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老撾人革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朱馬里。
溫家寶說,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中老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加強睦鄰友好,擴大 互利合作,有利于促進各自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地區和平穩定。雙方要抓住世界和亞洲格局變化帶來的新機遇,攜手應對挑戰,推動中老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取得更大進展。
溫家寶表示,中方愿同老方一道,結合各自國家發展戰略,加強雙邊經濟合作規劃與協調;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大項目建設,深化農業、能源、礦產等重點領域合作;利用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優惠政策,擴大貿易和投資規模;支持兩國比鄰省區開展合作,發展地方經濟。中國政府愿為老撾消除貧困、改善民生繼續提供幫助。
溫家寶重申,中國支持東盟在東亞合作中發揮主導作用,東亞峰會等機制的性質、任務和原則應得到切實尊重和維護。中方愿與老方密切溝通配合,推動今年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取得積極成果。
朱馬里說,老方高度評價這次訪問的積極成果,這為雙方加強各領域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老中已經開始實施各自新的五年規劃,希望雙方加強協調配合,完善合作機制,落實好老中2011-2015年合作規劃,推動兩國關系和各自國家建設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朱馬里表示,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我們在國際事務中將堅定不移地與中國站在一起。老方愿繼續推動東盟與中國的互利合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