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服裝品牌的水污染問題和它的解決方法并不止應該引起當地的關注。這事實上是一個全球的問題。
作為世界工廠,很多國際國內的知名服裝品牌都是在中國生產。雖然一些知名品牌對其公司的社會責任制定了一些政策,但是這些現有的政策大部分只限于要求其供應商遵守當地法律與標準,因此只能涵蓋了他們的部分供應鏈對環境的影響。然而,本報告顯示,其中提到的知名品牌目前都未能有效地解決其供應商排放有毒有害物質而造成的中國水污染問題。很顯然,如何防止在服裝的生產過程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這一問題被這些知名品牌忽視了。
全球服裝品牌的水污染問題和它的解決方法并不止應該引起當地的關注。這事實上是一個全球的問題。
作為世界工廠,很多國際國內的知名服裝品牌都是在中國生產。雖然一些知名品牌對其公司的社會責任制定了一些政策,但是這些現有的政策大部分只限于要求其供應商遵守當地法律與標準,因此只能涵蓋了他們的部分供應鏈對環境的影響。然而,本報告顯示,其中提到的知名品牌目前都未能有效地解決其供應商排放有毒有害物質而造成的中國水污染問題。很顯然,如何防止在服裝的生產過程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這一問題被這些知名品牌忽視了。
目錄
概要 4
第1章:水危機、有毒有害物質與紡織業 12
第2章:污染企業及其品牌客戶 34
案例1:長江三角洲的雅戈爾紡織工業城 40
案例2:珠江三角洲的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 50
第3章:企業責任的必要性 58
第4章:無毒的未來——展望與建議 76
附錄1:與供應商有業務往來的主要品牌 84
附錄2:與供應商有業務往來的其它品牌 95
附錄3:檢測樣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信息 100
參考資料 104
這家環保組織表示,此項調查共進行了1年多,所有數據經過采樣調查。自去年春天起,這家環保組織曾數次對位于浙江省寧波市的雅戈爾紡織工業城和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的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所排的廢水進行取樣,并將樣本分別送至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綠色和平研究實驗室以及荷蘭Omegam獨立環境分析實驗室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廢水中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質為壬基酚(NP)、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這些物質干擾生物的內分泌,對生殖系統具有毒性,并對免疫系統和肝臟有影響。研究表明,這些物質即使含量很少,也極具危害性。
據這家環保組織介紹,歐盟、美國及相關國際公約均已對這些有毒有害物質進行了管制。中國政府也于2011年1月將壬基酚列入《中國嚴格限制進出口的有毒化學品目錄》。事實上,在全球范圍內,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壬基酚(NP)的使用正在逐漸減少,但在中國,其用量卻仍呈增加趨勢。這家環保組織要求,這些品牌立即承諾淘汰和消除其供應鏈中使用和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質。
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中國境內70%的河流、湖泊和水庫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20%的有機污染物是由工業廢水排放所致。這家環保組織稱,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行業,紡織業消耗大量的具有持久性和危害性的化學品,成為水污染的主要源頭之一。他們呼吁中國政府以預防性原則為基礎建立系統性的化學品管理體系,以逐步減少并徹底消除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和排放。
(來源:人民網)
寧波,奉化江。一邊是隨著經濟發展拔地而起的高檔樓盤,另一邊卻是沿岸默默潛伏的排污管,向江中排放各種污水。紡織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行業,然而,它也已成為中國污染最嚴重的行業之一。
紡織業中使用的大量化學品正是水污染的主要源頭之一,其中許多化學品都具有持久性和毒性。圖為綠色和平暗訪雅戈爾紡織工業城印染車間。
紡織業中需使用大量的化學品,圖為綠色和平暗訪雅戈爾紡織工業城內部,化工桶堆積的場景。
圖為綠色和平工作人員暗訪位于珠三角的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該公司為體育品牌李寧的供應商。
位于珠三角的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的廢水樣本中,也被檢出含有烷基酚(包括壬基酚)。
綠色和平調查人員在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附近的河流中取樣。
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附近,綠色和平工作人員正在勘察水污染情況。
雅戈爾紡織工業城矗立在奉化江邊。江中一條鮮明的黑色污水帶從上游向下游延展開去。
在最近的調查中,雅戈爾紡織工業城的廢水樣本中被檢出了全氟辛酸銨(PFOA)和烷基酚(包括壬基酚)。該工廠為知名品牌Adidas和Nike的供應商。
這些有毒有害物質隨著工業廢水被直接排入中國的江河,對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都造成了嚴重且直接的威脅。(本組圖片由綠色和平供圖)
附報告純文字摘錄:
綠色和平
時尚之毒
概要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時尚之毒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揭露“毒污染鏈”
綠色和平這份名為《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的報告揭示了中國紡織工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而導致江河水被污染的問題。這種水污染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系統均造成了嚴重且直接的威脅。
作為世界工廠,很多國際國內的知名服裝品牌都是在中國生產。雖然一些知名品牌對其公司的社會責任制定了一些政策,但是這些現有的政策大部分只限于要求其供應商遵守當地法律與標準,因此只能涵蓋了他們的部分供應鏈對環境的影響。然而,本報告顯示,其中提到的知名品牌目前都未能有效地解決其供應商排放有毒有害物質而造成的中國水污染問題。很顯然,如何防止在服裝的生產過程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這一問題被這些知名品牌忽視了。
主要調查結果
本報告是基于對中國的兩家工業城/工廠廢水排放的調查完成的。第一家是位于長江三角洲的雅戈爾紡織工業城。第二家是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 經對廢水樣本的科學分析發現,兩家工廠分別向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水體排放了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其中包括能夠干擾內分泌系統的環境激素類物質。在兩家工廠的廢水樣本中均發現了烷基酚(包括壬基酚),而從雅戈爾紡織工業城的廢水樣本中發現了全氟化合物(PFC),尤其是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據我們所知,這些化學品會干擾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即使含量很少,也極具危險性。在發達國家,歐盟法律或國際公約對這些物質進行了管制。中國政府也于2011年1月將壬基酚列入《嚴格限制進出口的有毒化學品》名錄。
該項調查顯示,兩家供應商與下列知名品牌存在供應關系:Abercrombie & Fitch, Adidas, Bauer Hockey, Calvin Klein, Converse, Cortefiel, H&M,Lacoste, 李寧,美特斯邦威,Nike, Phillips-VanHeusen Corporation (PVH Corp), Puma 和雅戈爾。在承認供應關系的同時,Bauer Hockey, Converse,Cortefiel, H&M, Nike 和 Puma對綠色和平表示其服裝沒有在雅戈爾紡織工業城進行濕法處理。除此之外,這兩家工業城/工廠也是許多其它國際國內服裝品牌和零售商的供應商。
這兩家供應商在服裝生產的哪一個環節為這些品牌提供服務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其中沒有一個品牌有一個對化學品進行全面管理的政策,從而去確保他們了解自己供應鏈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情況,并且對其進行有效處理。這些品牌有能力改變制造自己服裝產生的環境影響,他們應該和供應商一起來淘汰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使用。
對這兩家供應商取樣調查的結果只是中國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問題的一個縮影。為防止有毒有害物質在水環境中的進一步蓄積,繼而威脅人體健康和生態系統,我們強烈要求這些品牌做出有毒有害物質零排放的承諾,并制訂一份相應的實施計劃。
積累已久的問題
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認識到了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危害,并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減少優先管理的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和排放。與此同時,發達國家也在努力清除此前幾十年累積的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盡管已經花費了高昂的修復費用,但至今仍無法達到徹底的治污效果。
相比之下,在認識并切實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和排放方面,發展中國家在政策和治理方面的進展卻較為緩慢。因此,許多全球品牌商紛紛在發展中國家設立生產基地或從這些地區的生產基地購買產品,都是利用發展中國家的低成本及其不夠完善的環境法規,從中漁利。
在工業領域使用和排放的大量化學品中,持久性物質-如重金屬和一些有毒的有機化學品尤其令人擔憂。這些有毒有害物質長期威脅著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這些化學品的危險性在于它們不僅具有持久性(不容易在環境中自然降解),而且還可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蓄積,對與其接觸的有機體可以造成長期嚴重的威脅。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即使含量極少,也能干擾人類和野生動物的內分泌系統,而其它一些甚至具有致癌性或生殖毒性。
此外,對于這些具有持久性和生物蓄積性的物質,其影響并非僅僅局限于局部地區,很多物質可以通過洋流、大氣沉降和食物鏈,許多有毒有害物質被傳送到遠方。有些甚至被傳送到遙遠的極地地區,然后在那里蓄積。因此,該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已不僅僅是一個地區性問題,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水污染在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水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多達70%的河流、湖泊和水庫都受到了各種污染物的影響。中國各種有機污染物1中約有20%源自工業排放。但是,由于缺乏適當的評估,有毒有害物質所造成的水污染后果有多嚴重目前還沒有一個官方的統計數據。
6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為了了解這一問題,2009年,綠色和平對珠江三角洲的5家工廠的排污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它們的工業廢水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同時也有跡象表明,中國河流中的持久性有毒有害物質正在不斷蓄積;相關研究已在長江沿線的魚種中發現了具有持久性且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烷基酚和全氟化合物。2
很明顯,目前的污染防治措施(即依靠污水處理廠和對某些污染物進行限制)并不能有效阻止有毒有害物質造成的水污染問題。事實上,污水處理廠并不能完全清除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毒有害物質。這也就意味著這些物質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并不會被清除,不是在排出的廢水中存留下來,就是轉化成其它有毒有害物質,或在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等殘留物中蓄積。
紡織生產與污染
現代紡織業已經形成從一個地區或國家遷移到另一個地區或國家的傳統。而大多數遷移都出于一個目的:削減成本。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行業,紡織業占到了中國貿易總額的7.6%。3紡織業使用大量的化學品,而這其中化學品都具有持久性和毒性,是水污染的主要源頭之一。紡織品生產過程中的“濕法處理”工藝(包括染色、清洗、印花和織物整理)產生了大量包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廢水。
紡織業自創建以來就存在大范圍的污染問題,最近,紡織業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質更是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
綠色和平
時尚之毒
概要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我們迫切呼吁大品牌率先采取行動,為自己贏得優勢。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實現無毒未來的目標,就必須將這一舉措推廣到整個行業中。
贏得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每個國家都有責任積極解決有毒有害物質的問題。如果人們繼續使用并排放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積性、毒性且/或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化學品,我們的水資源便會被污染,人類的生存和未來也會因此受到威脅。這一行動涉及到兩個非常有影響力的角色,即品牌企業和政府。這兩個角色應該立即采取行動,解決這一問題。
品牌的角色
綠色和平呼吁本報告中提到的品牌和供應商積極響應“無毒未來”的號召,淘汰其在供應鏈和產品中的所有有毒有害物質。
這尤其要求它們建立明確的公司和供應商政策,促成從有毒有害物質到安全化學品的轉變,同時還應制訂一份切實可行且有明確時間表的行動計劃。
這個公司政策應將在全部供應鏈淘汰有毒有害物質作為目標,建立以預防性原則為基礎的化學品管理體系,將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排放的全部渠道都考慮在內。
要使這個公司政策令人信服,政策建立之后,還應制定有明確時間表的實施計劃并開始進行實際行動并帶來真實可見的改變。其中重要的步驟包括:了解其供應商在使用和排放何種有毒有害物質,并將此環境信息公開給公眾;立即優先淘汰已知的有毒有害物質等。
綜上所述,品牌需起到領頭人和創新者的作用。紡織行業使用有毒有害物質的問題不能通過品牌中斷和一兩家有污染行為的供應商的合同來解決。這些大品牌應該和他們的供應商合作,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生產的方式。這需要一個長遠的愿景,一個對公眾的承諾,和強烈的改善現有操作方式的愿望。這些品牌可以帶來積極的改變——不是通過坐而論道,而是身體力行。
政府的角色
綠色和平呼吁各國政府承諾在一代人的時間中實現對所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零排放;以預防性原則和防范性措施為基礎進行化學品管理。
該承諾必須配以一套實施方案。該方案中應包括:中短期目標,一個能及時更新的優先管理有毒有害物質名單,以及一個可供公眾查詢的污染物排放轉移登記系統(PRTR)。我們必須通過這些舉措防止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和排放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進一步的危害,同時避免清除這些有毒有害物質所帶來的高昂費用。
各國政府需要做出選擇:是繼續任其人民和環境暴露于有毒有害物質之下,讓其子孫后代為清除蓄積的污染物買單(而這筆費用的最終數量是難以估量的);還是選擇致力于創建一個無毒的世界,通過采取預防措施支持真正可持續的創新行動,逐步杜絕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和排放。
全球公民的角色:
我們可以通過集體的力量去影響這些品牌,讓各個品牌采取負責任的行動。企業應做出正確的選擇,保護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這種必要性在今天變得尤為迫切。
請與綠色和平一起,共同呼吁各個品牌立即采取行動,盡快凈化我們的河流,凈化我們的地球,為創建一個無毒的世界而努力。
讓我們的江河湖海遠離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
不要猶豫,現在就行動吧!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一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引言
水危機、有毒有害物質污染與紡織業
清潔的水是地球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福祉的基礎。除了為野生動植物提供重要的棲息地之外,河流湖泊等水系還為人類社會提供重要的資源,包括飲用水、農業灌溉用水以及魚類、貝類等食物。不僅如此,這些水資源也為工業活動提供支持,很多制造工藝和冷卻工藝都必須要用到水。但反過來,這些工業活動又會影響水質,從而危及河流湖泊提供的其他資源。 近期一份對全球15個國家15000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無論南半球還是北半球,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是人們最關心的兩大環境問題。2 3在全球范圍內,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壓力日益加大,水資源情況也隨之逐漸惡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無形中減少了可供野生動植物、生態系統功能和人類消耗用水的數量,并降低了水資源的質量。聯合國針對此類影響的嚴重性得出如下結論: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一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農田灌溉和農業污水引發的硝酸鹽及其他富養污染物會促使水體富營養化,水體的富營養化又會破壞水的供氧系統。此類污染對水資源的影響最為明顯。
同時,有毒有害物質也可經工廠直接排放進入江河,或因農業生產和消費者使用的工業產品而間接進入江河。有些有毒有害物質難以降解,在江河中沉積,并進入食物鏈,繼而對野生動植物和人類的健康帶來危害。
在發達國家,曾有多條淡水及入海水系受到工業生產的嚴重影響,如比利時和荷蘭境內的萊茵河-默茲河-斯凱爾特河三角洲以及北美洲五大湖等。幾十年來,這些水系一直遭受持久性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河流及海港沉積物中污染物的濃度極高。在很多情況下,此類污染物會對人類、環境及更廣泛的經濟領域造成長期且無法彌補的損害,這也是當地社會、政府和工業部門最擔心的問題。4
另一方面,有毒有害物質的沉積對發展中國家的水資源的威脅也日益嚴重。這些物質正在破壞水環境,削弱其提供生命資源的能力。泰國的湄南河、俄羅斯的涅瓦河、菲律賓的馬里勞河水系以及阿根廷的里亞丘埃洛河等均深受其害。不僅如此,這些水系排出的污染物還間接影響了沿海和海洋環境及資源。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表示,“據估計,在全球范圍內,工業活動每年要向各種水體傾倒3億-5億噸重金屬、溶劑、有毒淤泥和其他廢物。”5
據稱,發達國家的工業污染態勢已趨于穩定或有所減緩。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報告顯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大多數發達國家重金屬及其他持久性化學品的工業排放量已減少了70%-90%或更多。6但發展中國家的情況則不同,隨著經濟和工業的發展,發展中國家的污染將日益嚴重。7
中國水污染:根源、代價和顧慮
中國是全球水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9全國多達70%的河流、湖泊和水庫均受到影響。10受急劇上漲的用水需求及日益加劇的氣候變化的影響,中國現有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已進一步惡化。水污染更是令這一問題雪上加霜。目前,中國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無法獲得干凈的飲用水。11若不采取措施解決水污染問題,預計中國將有多個地區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一項全國性調查表明,在2007年排入各種水體的有機污染物(以化學需氧量表示)12中,近20%源自工業。13這些工廠致使重要水資源遭受污染,而這些工廠所生產的產品大多銷往美國和歐洲市場。研究表明,中國約20%-30%的水污染是由于制造出口商品而造成的。14
盡管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水污染的問題并給予了極大關注,但有毒有害物質的工業排放仍沒有減少的跡象。152006年,時任國家環保總局(SEPA) 16局長的周生賢曾指出,“有些地區的環境問題已經危及到群眾健康,影響了社會穩定,損害了我國的國際形象。”17
14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這也是在中國呼呼抵制污染行業眾多人士共同的憂慮。根據環境保護部的數據,針對污染的群體性事件每年均以三分之一的速度增長。18一份2008年中國行業研究報告指出,“有時候,‘別污染我家后院’類型的群體性事件會迫使政府將工廠搬到人煙稀少的區域,那里投訴的人較少。”
水污染不僅會使環境遭受重創,還會給行業本身帶來直接的后果。據原國家環保總局(現環境保護部)和世界銀行在2007年共同發布的一份報告,全國工業每年因使用受污染水而產生的成本估計為500億元人民幣(75億美元)。19該報告還指出,2003年,因在指定的灌溉區使用污水進行農業灌溉,對農作物產量和質量造成的影響估計達70億元人民幣(10億美元)。這些區域的農作物很可能含有汞、鎘、鉛、銅、鉻和砷等重金屬。該報告未考慮水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且這一影響也很難進行評估。
陷入危機的河流
在工業排放的眾多化學品中,重金屬和一些有毒有害的有機污染物尤其令人擔憂(見框1.1)。這些有毒有害物質一旦排放到環境中,就會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構成長期威脅。此外,有些有毒有害物質具有生物蓄積性,會隨著食物鏈逐級累積,并會對攝取這些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物體造成長期嚴重的影響。21不僅如此,由于這些持久性、生物蓄積性化學物質可通過洋流、大氣沉降和食物鏈等方式傳播到遠方,其影響會遍布全世界。有的物質甚至蔓延到了南北極地區。22
長江是中國最長的河流,而珠江則為中國第三長河流。最近幾十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工業發展迅速。現在,工業污染正使這兩大河流的生態系統承受著超過其承載力的巨大壓力。
珠江
位于華南地區的珠江三角洲真實展現了中國工業水污染的嚴重性。因毗鄰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珠江三角洲已發展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工業地區之一。23
珠江及其支流的豐富水資源長期支持著該地區的工業發展,甚至推動該地區發展為舉世聞名的“世界工廠”。24珠江流域還為該地區包括廣州和香港在內的4700萬居民提供飲用水。25 26
但是,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隨著該地區經濟的飛速發展,水資源的質量卻在急速下降。目前,該地區已有超過60%的江河被劃為“受污染”的水資源。27在2003至2007年年間,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廢水量從16億噸上升至24億噸,增幅達52%。28截至2007年,珠江三角洲的廢水有75%來自工業。29
2009年,在珠江三角洲實地考察七個月后,綠色和平中國發布了《解“毒”珠江》報告,對該地區因工業企業
16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排放有毒有害物質造成水污染的現狀作了說明。30報告以五家工廠和/或工業區為調研重點,發現這五個污染源均排放已確定的或疑似的有毒有害物質。值得警惕的是,其中三家工廠的排放物濃度超過了廣東省規定的標準。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幾家工廠排放的有些有毒有害物質沒有被納入政府的監管范圍內。
圖注:奉化江的堤岸上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一部分
到處是垃圾,雅戈爾紡
織工業城的廢水也排入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這條江里
. GREENPEACE / 邱波
自20世紀70年代后期,地區的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水環境質量急劇惡化。至今,超過60%的水系已經被認定受到了污染。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一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 JOHN NOVIS / GREENPEACE
長江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長江流域一直是文化和工業活動的中心。32目前,長江流域對全國GDP的貢獻率約為40% , 33相當于1.5萬億美元。34
自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行經濟改革以來,長江沿岸相繼出現了數千個工業區,形成了遍布7省的“長江產業帶”。長江三角洲區域是工業發展重地,約占中國整體經濟規模的五分之一。 35該區域覆蓋上海等16個城市。上海的2000萬居民皆依賴長江提供飲用水。 36如今,每年約有300億噸廢水(包括生活污水)排入長江,其中部分廢水未經任何處理。37 38
魚身體里的持久性化學品
1)烷基酚(AP)和全氟化合物(PFC)的生產在全球范圍內已呈衰退趨勢,但在中國其產量卻成上升趨勢。
2)在進入長江食物鏈的多種工業化學品中,包括廣泛應用于紡織業的持久性荷爾蒙干擾污染物AP和PFC。
3)在重慶市附近采集的長江水樣本中發現了兩種AP(4-壬基苯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4)綠色和平在長江沿岸四個主要城市采集了常見的食用魚類樣本,發現除其中一條魚之外,其余的魚肝臟部位均有AP;幾乎所有魚的身體里都含有全氟辛烷磺酸(PFOS)。
5)從長江河口采集的沉積物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濃度最高的PFOS。
在工業企業排入長江的各種化學品中,危害性最大的當屬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積性和毒性的物質(PBTs)(見框
1.1)。排放入長江的PBTs有可能來自紡織、化工、塑料、非金屬冶煉及采礦等工業。
人們在長江中發現了多種有機污染物,其中包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39在進入食物鏈的多種工業化學品中,包括廣泛應用于紡織業的環境激素類物質,如烷基酚和全氟化合物。圖1.1 40說明了這兩類化合物以某種方式出現在長江生態系統中,又在魚類的體內蓄積。由于下述研究中采集的兩大魚類樣本是當地居民經常食用的品種,從而這些環境激素類物質對人類造成的潛在影響不言而喻。41
6)據報道,中國許多城市的自來水中也含有PFC、PFOS和PFOA,且以長江沿岸的上海、武漢和南京三市的濃度最高。
圖1.1說明烷基酚和全氟化合物存在于長江生態系統中以及它們如何在魚類的體內蓄積
圖注:被工業廢水污染嚴重的小河,已經完全失去了生機
江蘇省的水上漁村
“江里的水臭死了。絕對不能用來洗澡,不然肯定全身發癢起痱子。更別想喝這玩意了。”42
江蘇漁民,謝春林
圖注:寧波雅戈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一部分
爾紡織工業城里
的女工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 GREENPEACE / 邱波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長江流域一直是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如今,長江流域每年仍貢獻了中國大約40%的國內生產總值,約合15000億美元。
22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23
框1.2 紡織業中化學品的使用現狀
在紡織品整理的各道工序中,化學品主要用于“濕法處理”過程,包括染色、清洗、印花和織物整理。43有關各產業自然資源使用情況的多項調查結果顯示,紡織品染色和整理工廠的用水量相當大,每生產一噸紡織品即需200噸水。44雖然紡織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化學品大多無毒無害,但仍有小部分的化學品具有潛在危害性。45 46從絕對量上講,由于所用化學品的數量非常大,因此紡織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質也就非常多。47
圖1.2 紡織品生產工序
例如,據瑞典化學品管理局估計,僅在印染過程中使用的物質即超過10000種,其中約3000種為常用物質。鑒于紡織業對化學品的用量如此巨大,顯然很難在業內分享并維護有關化學品的信息,也很難針對化學品的使用制訂法規并實施。
使用并排放大量的水
人造纖維
濕法處理
成衣加工
■ 裁剪
產品
成紗
織布
■ 車縫
天然纖維使用大量化學品,包括部分有害物質
24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圖1.248顯示了紡織品和服裝生產的各道工序,重點是濕法處理工序。該工序使用的正是本報告強調的有毒有害物質。化學品也可能出現在紡織品生產的其他工序中,尤其是像羊毛等原材料的生產,也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和農藥等化學品。本報告未涉及化學品在農業中的運用。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法規缺乏,執行不力
《水污染防治法》于1984年頒布,并于2008年進行修訂。67目前的工業排放控制體系是該法的一個組成部分。《水污染防治法》建立了一套包含一系列環境質量標準和技術性排放標準的綜合體系。同時,環境保護部還針對不同的產業發布了清潔生產標準,要求工業企業全面減少有毒原料的使用,并列出了清潔生產審計時使用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質清單。盡管如此,中國并未針對一些廣為使用的化學品頒布強制性管理法規,對特定的有毒有害物質進行限制、禁止,防止其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危害。68
該體系未能發揮作用的主要原因有:69
未對有毒有害物質給予足夠關注。有些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雖低,卻能對水生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危害。在廣東,雖然其排放標準較其他地方更為嚴格,仍發現工業企業排入珠江的廢水中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質都不在管制范圍內。
現有標準未得到徹底執行:
為節省成本,很多企業只會在上級部門到訪前才啟用水污染處理設備;
因基層環保局能力有限、資源缺乏,通常未對很多中小企業進行審查;
為保證收入或就業率,地方政府中與工業有關的部門經常干預環保法規的執行。
第一部分
強調“末端治理”的污染控制方法以及該方法所強調的使用污水處理裝置都具有其固有的不足之處。此類方法和裝置在處理生活污水或其他生物廢料時可以發揮效用,但對于很多有毒有害物質則無法發揮作用。有毒有害物質經過處理后通常會不受任何影響地進入食物鏈,并在下游沉積物中累積。有毒有害物質還可以轉化成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并在處理過程中生成的其他廢物中蓄積。這樣就會使處理裝置排出的污泥變成危險廢物,這些廢物在進行掩埋或焚燒處理時,會將有毒有害物質或其副產物釋放到環境中。70 71
圖注:排污管的對面就是高端樓 綠色和平
時尚之毒
第二部分
盤“萬科金色水岸”,但奉化江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從來沒有呈現過金色,倒是呈現
過渾濁的、黑色或者紅色,看排
污管排出什么顏色的廢水
. GREENPEACE /邱波
中國是世界上水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70%的河流、湖泊和水庫都受到了污染的影響。
34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35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二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案例研究1:雅戈爾紡織工業城
位于寧波市,長江三角洲
圖注:雅戈爾紡織工業城的大門
圖2.3為雅戈爾紡織城略圖,顯示了污水樣本的具體采集地點。《技術說明》中提到的其它樣本(其他管道的污水,雨水和河流沉積物)在附近采集。9
雅戈爾紡織工業城—地理位置、產品及廢水排放
雅戈爾集團4擁有中國最大的垂直產業鏈綜合紡織公司,具有世界級的紡織品生產、服裝制造和零售能力。該公司成立于1979年,地處中國東部的浙江省寧波市,與上海毗鄰。公司不僅為多個國際品牌生產紡織品和服裝,還擁有包括襯衫、西服、褲子、茄克、領帶和T恤在內的自有品牌,這些品牌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5
2003年,雅戈爾集團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人民幣
(1.47億美元)在寧波市建立了雅戈爾紡織城,內設有“致力于生產高品質染織布、毛織物、印花布和針織面料的大型工廠”。6該紡織城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高端服裝及紡織品生產基地之一。除工廠外,紡織城還設有研究中心、倉庫和樣品室。
雅戈爾紡織工業城內集中了一些自有的生產工廠,包括雅戈爾日中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紗線染色、織造、印花和整理)。
寧波雅戈爾褲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休閑褲、正裝褲和 該大型工業城占據了奉化江臨河約3公里的面積。奉化
運動裝)、寧波雅戈爾服飾有限公司(五大產品線,其 江流入長江三角洲,在此地會出現潮汐現象。雅戈爾紡
中最重要的產品是休閑裝)7、寧波雅戈爾毛紡織染 織城的排水管(綠色和平稱之為1號管)與污水處理廠
整有限公司(毛紡織物的染色、紡絲、編織和整理) 直接相連,管道周圍無其他工業設施向江內排放污水。
等子公司以及一家污水處理廠(WWTP)。雅戈爾集
團有限公司稱,其已斥資300萬元人民幣(441,176美
元)“從日本引進一套污水處理系統,通過先進的處
理技術,同時實現安全排放和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有
效節約了資源。”8
雅戈爾紡織工業城9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二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案例研究2: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52中山市,珠江三角洲圖2.4為中山國泰染整工廠略圖,顯示了樣本采集
的具體位置。 圖注: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
的大門
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地理位置、產品及排放物
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為本報告的第二個案例。經調查發現,該公司的排水管道排出的污水中同樣含有有毒有害物質。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位于廣東省中山市三角鎮高平工業區,珠江三角洲的支流從其周邊經過。該公司是高平工業區內眾多染整企業之一,是一座大規模的工業城,里面設有各種生產工廠,一個污水處理廠,一座發電廠,員工宿舍樓和行政樓。該公司主要生產針織物、天鵝絨、羊毛、氨綸等各種紡織品。除此之外,該公司還實施纖維的生產前處理、漂白、染色、織物整理等工序。50 51
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西接石基河,東臨高沙河。這兩條小河都是大型河道黃沙瀝水道的支流。黃沙瀝水道是珠江三角洲的組成部分,最終流入中國南海(請參見圖
2.4)。盡管石基河與黃沙瀝水道的接口處建有一座水閘用于控制水流,此地的水系仍有潮汐現象。除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外,此地還建有其他工廠,有的似乎和中山國泰染整公司一樣也向石基河涌排放污水。
綠色和平經調查發現,1號管直接向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墻外的小河道內排水,墻的另一側不到2米之處就是該公司的污水處理廠。污水樣品采集之前數小時未曾下雨(也沒有積蓄的地表水)。它不定期向小河道排放污水,并且我們觀察到它于夜間排水。依據我們的調查,該排污管歸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所有。
圖注:綠色和平工作人員正在從排污管取樣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二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管道排放出的有毒有害物質
綠色和平在該工廠“1號管”排出的污水樣本中發現了多種有機化學物質(采于2010年6月,見圖2.4)。其中包括兩類烷基酚(壬基酚和辛基酚),這些物質具有持久性和荷爾蒙干擾性(參見框2.2)。樣本中還含有三烷基磷酸酯(TBP和TEP)、氯苯胺(DCA)和一種苯甲酮衍生物(參見附錄3)。
排放的污水中還發現了高濃度的重金屬,包括鉻、銅和鎳等。這些金屬主要附著在污水中的懸浮顆粒上,從中山國泰染整工廠1號管不時地流進石基河。這些重金屬被使用于紡織品制造領域。它們具有毒性,尤其在濃度較高時毒性更強(參見附錄3、框C)。
深夜排污
綠色和平采樣小組在幾個不同的時間段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進行了觀察。在此期間,白天時1號管無污水排出,但在夜間則發現有污水排出。我們的采樣發生在夜間;當時,石基河上飄滿了藍白色的泡沫。現已證實,采集樣本時所排放的污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無論工廠是否是故意所為,只在夜間才能觀察到污水排放這一事實令人擔憂。
中國其它地區也有隱藏排水管和排放物的做法,目的是隱瞞污水排放造成污染的事實。 綠色和平擔心的是,監管部門不可能在夜間實施監控,因此如果夜間排放的污水中含有違禁或超標物質,監管部門很難發現。可以說,夜間排放污水的現象,增加了非法排放的可能性。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二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結語
綠色和平所做的調查以及本章中的證據表明,這兩家位于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紡織工業城/工廠排放有毒有害物質,造成污染。這兩家供應商與
Abercrombie&Fitch,Adidas,Bauer Hockey, CalvinKlein,Converse,Cortefiel,H&M,Lacoste,李寧,美特斯邦威,Nike, Philips-Van Heusen Corporation(PVH Corp.), Puma 和雅戈爾等眾多知名品牌有著供應關系,并也是國內外多個其他品牌的供應商。雖然上述多個品牌聲明支持有毒有害物質零排放的原則,但其供應商的污染仍在繼續。Hockey, Converse, Cortefiel,H&M, Nike和Puma對綠色和平表示其服裝沒有在雅戈爾紡織工業城進行濕法處理。
這兩個供應商為這些品牌提供的是服裝生產的哪一個環節的服務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其中沒有一個品牌有一個對化學品全面的管理政策來確保他們了解自己供應鏈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問題,并且對其進行有效處理。這些品牌公司對于其服裝生產過程中造成的環境影響負有責任,他們應該并且也有能力與供應商一起淘汰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質。
在污水樣本中發現的很多物質都可溶于水,在其排入水體后,可隨水體流動。這說明,這些物質很可能流往下游地區,在下游就不可能再追溯到這些物質的排放源。其中部分物質在水生環境中很難降解,并/或能夠在生物體內蓄積。因此,此類物質的持續排放很可能導致環境中該類物質的數量不斷增加,并存留相當長的時間。甚至在以后國家立法規定禁止排放這些物質之后,它們可能依然存在在環境之中。
樣本中發現的烷基酚和全氟化合物值得特別關注。這些物質可以干擾荷爾蒙系統,即使含量很低,也會產生危害。至于樣本中發現的其他一部分化學品,目前尚無法充分了解其毒性或排入環境后的潛在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根據預防性原則,污染企業有責任證明所排放的物質是安全的。(參見第4章)。
我們的調查還證明排放污水的成分因采集時間的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排放量時大時小,有時在夜間排放。對排放的監測很難應付上述的狀況。
如第1章所述,我國環境法規對污水中一些污染物的排放進行了管控,包括我們此次檢測出的鉻、銅和鎳等重金屬。然而,法律并未禁止這些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而是針對上述物質制定了允許排放的濃度。換句話說,根據目前的法律體系,紡織企業可獲得“污染許可”排放上述物質。更重要的事,對于我們在污水中檢測出的的大部分有毒有害物質,中國法律均未有所規定。
利用‘末端治理’方法,包括傳統的污水處理廠,無法有效解決污水中存在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的問題。事實上,經調查發現,即使投資興建了現代化污水處理廠,雅戈爾紡織城仍在排放各種有毒有害物質。
顯而易見,我們的調查不可能囊括排入珠江和長江三角洲的有毒有害物質的所有源頭。但是,對這兩家工業城/工廠的調查可以清楚說明其它紡織廠可能存在的問題。政府部門和品牌企業需要進行更廣泛的調查。將調查的信息公布給公眾,也是解決這個問題至關重要的一步。
下一章更詳細地分析了服裝品牌為其供應鏈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承擔起責任的必要性,并就此就他們應采取的行動提出了建議。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三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企業責任的必要性
紡織業:骯臟的過去,清潔的未來?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三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削減成本的壓力
圖注:雅戈爾紡織工業城的排污管中流出黃色的工業廢水雅戈爾紡織工業城的排污管中流出黃色的工業廢水
然而,在中國紡織業發展過程中,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環境管控措施上差異相比,廉價勞動力10等因素起到了更為重要的作用。迫于連鎖折扣零售店對廉價服裝的需求,紡織業成本削減壓力日益增大,對于環境保護的投資需要則更容易被忽略。例如,報道稱自1995年以來,11按實際價值計算,出口到美國的服裝價格降低了25%,迫使紡織業不斷大幅削減成本,這反過來又導致中國部分紡織企業直接將廢水排入河流。污染廢水的處理成本約為每噸0.13美元,而且污水處理只能解決部分污染問題,對大部分有毒有害物質沒有任何作用(參見第1部分)。一些紡織廠為了提高利潤,只得違背中國法律,將廢水直接排入河流。12
然而,因抱著必須采用“傳統”污染控制方法的守舊思路,很多企業高估了環保成本。在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參見框3.1),紡織企業必須有效清除廢水中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s),以符合環境標準。該治理過程成本高昂,令很多企業望而卻步,紡織業的未來陷入危境。但是,當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利用更安全的化學品代替了APEs后,上述成本便得以避免。因此,在紡織業整體遷移至印度和中國之前,北卡羅來納州的紡織業得以維持并延續到20世紀90年代。
遺憾的是,在紡織業遷移至中國、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進程中,這些國家并未借鑒北美地區改用更安全的化學品,而是繼續依賴有毒有害物質從事生產,利用污水處理廠處理廢水或直接將廢水傾瀉入河流。
盡管有工業化國家的教訓在前,即在紡織品加工過程中應該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質,但在紡織業蓬勃發展的中國和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國等國家,這些物質仍在繼續被使用。13
明確責任
紡織及服裝生產鏈冗長而又復雜,全球有多個國家參與了紡織品加工和服裝制造的各個環節。目前,全球紡織與服裝市場的價值每年為4000多億美元。預計至2020年,增長率將達25%,其中亞洲將成為重要的推動力量。14中國紡織品年出口量占全球總出口量的28%,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歐盟的30%);服裝出口量占全球總量的34%,位居全球第一;15如果將紡織品和服裝兩者綜合考慮,中國自1995年起就一直穩坐全球出口量的頭把交椅。16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貿易統計數據,歐盟、美國、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越南等為全球紡織及服裝出口十五強。17
圖3.2 參與紡織品生產的企業
跨國品牌所有者、原材料供應商、紡織及服裝生產企業、金融公司、零售商和客戶是紡織及服裝供應鏈中最主要的參與者。有時公司可能為供應鏈中的多個環節負責:例如,品牌所有者和零售商可能是同一家公司,或者品牌所有者可能擁有自己的生產線。有的品牌所有者可直接與供應商簽署合同,有的則通過代理商或進口商間接簽署。通常,品牌所有者啟動包括研究、設計在內的產品開發過程。18因此,品牌所有者是領導行業變革的最佳人選。19
圖3.2說明了紡織及服裝供應鏈中除去品牌所有者以外的主要參與者。
人造纖維
織物成形 成紗 ■ 整經
■ 纖維制備 ■旋壓
■ 變形處理
■編織
■ 紡絲■針織
國際化工行業和/或本地供應商提供染料及化學品投入
成衣加工
產品
■ 裁剪
■ 車縫
服裝生產企業
天然纖維紡織品生產企業服裝零售商貿易商、批發商、代理商參與了各個環節
農民和種植者
國際化工行業和/或本地供應商 – 農藥、化肥和種子
雖然全球約一半的紡織出口產品和近四分之三的服裝出口產品均來自發展中國家,21但大多數知名服裝品牌則來自發達國家。引領全球服裝及鞋類市場的品牌包括H&M、Nike、Agiocur(Inditex)Zara、C&A和Adidas。 22美國的主要服裝生產商包括LeviStrauss、Phillips-Van Heusen、VF Corporation和Warnaco。23總的來說,紡織及服裝行業的細分程度非常高,有多個不同的品牌參與其中。在美國,規模最大的50個品牌收入總和不到全國紡織服裝業總收入的40%, 24而在歐盟,60多家公司的收入總和僅占歐盟紡織服裝業總收入的25%。25
供應鏈的復雜性必然導致產品制造的各道環節及其對環境的潛在影響無法透明化。在供應鏈中,雖然制造
. ROSE / GREENPEACE
商和貿易代理商也可起到協調作用,但只有品牌所有者才可要求各環節提供所有的信息。26但是,品牌商一般不會對外披露其所有供應商的詳細信息,尤其是分包商或供應鏈下游的幾個環節的相關信息。使情況更為復雜的是,供應商通常會與幾個品牌商同時簽訂合同。因產品周期較短,潮流變化較快,這些供應合同有時也是短期的。
本報告重點關注濕法處理過程,包括染色、整理和印花-在紡織品整理的所有操作中,濕法處理過程是使用并向地表水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主要源頭。27濕法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染,應由紡織品制造商和采購其產品的品牌商共同承擔責任。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運動品牌—有影響力的行業領軍
第2章概述了多個知名品牌與本報告發現的兩家排放各種有毒有害物質的紡織廠之間的聯系。其中許多知名品牌都有成熟的企業社會責任方案,包括有毒有害化學品和供應鏈的標準。在這一章里,運動品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例,展示了全球紡織供應鏈、環境政策的發展和企業責任等議題。
雖然紡織和服裝業是市場份額很分散的行業,但運動品牌卻是其中的創新者,他們的強勢地位足以影響他們的供應鏈。他們會與表現良好的供應商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并給予這些供應商相應的特權。與這兩家工廠聯系最為密切的包括國際知名的運動品牌Adidas、Nike、Puma、Bauer Hockey和Converse(Nike公司的品牌),以及國內的李寧。許多運動品牌常常宣揚自己是健康環保生活的擁護者;但另一方面,他們卻缺乏相應的政策和行動去避免在生產他們品牌的服裝時,排放有毒有害物質。
在整個服裝領域,運動服飾品牌所占的份額最大。例如,在歐洲,Nike是第二大服裝品牌,Adidas也占有重要的市場地位。尤其是在兼并Reebok之后,Adidas更可與該行業的引領者H&M相媲美。Puma所占的市場份額雖相對較小,但其地位也不可忽視。28從全球范圍看,Nike和Adidas共同占據著運動服飾市場的最大份額,分別為7%和6%,Puma占2%。在全球運動鞋市場,這三家公司聯合起來占據了超過半數的市場份額,其中Nike占31%,Adidas和Reebok占22%,Puma占7%(參見附錄1)。29 30
第三部分
從歷史角度來看,Nike是第一家將生產線轉移至亞洲的大型國際運動服飾企業。20世紀80年代初期,Nike關閉了其在美國的工廠,之后公司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從亞洲采購。最初中國臺灣和韓國的供應商是Nike的主要采購源。隨著這兩個地區的成本逐漸增加,Nike促使其供應商遷移至印度尼西亞、中國大陸和越南等低成本地區。3120世紀80年代末, 32Adidas將生產線轉移至亞洲,33Puma則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轉移。 34在其采購工廠及采購國,工資低、工作條件較差及勞工權益等問題泛濫,因此,這三家公司亦引發了諸多爭議。35實際上,直至今日,有關自由組建工會的問題依然令人擔憂。36
隨后,迫于消費者的壓力,這三家公司制定了基本的員工和環境健康標準。自此之后,三家公司開始著手實施企業社會責任(CSR),并于近年來成為這些議題的引領者;例如,三家公司全部位列2010年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世界指數服裝、配件和鞋類領域前六強,其中Puma更是該領域的行業領袖。37 38但是,雖然有著完善的CSR和供應鏈管理系統,這些公司依然尚未對其供應商排放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廢水負起責任。
60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企業盲點
本報告涉及的中服裝品牌在處理有毒有害物質問題的方式上存在很大差異。在對公眾公開的信息中,未能找到運動品牌李寧和Bauer Hockey,時尚品牌雅戈爾和Abercrombie& Fitch的化學品管理政策,以及產品或生產中禁用或限用的化學品清單(restrictedsubstances list ,RSL))。
同樣例如Nike、Adidas和Puma均發布了CSR信息,采用相對完善的方法管理其產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并列出了詳細的RSL,規定哪些物質在使用時不得超出規定的限額。39 40 41同時三家公司也針對生產過程中特定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做出了禁用或限用規定,盡管所限制的物質是非常有限的。同時三家公司還均制訂了計劃以確保其供應商切實執行RSL,并通過產品測試以保證供應商遵守規定。但是,這些公司對供應商的廢水排放標準并未明確與其RSL聯系在一起,前者的目的僅僅是確保污水排放符合當地法律或品牌自己確定的針對常規污染者的指標。42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無證據表明上述三家公司已采取措施,以限制其供應商將有毒有害物質排入江河的行為。但是這三家公司均做出表態,支持在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內消除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邏輯上這必然應該包括排入水體的污染物):
Nike確立“北極星”(“North Star”)的理念旨在“確定什么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產品和可持續發展公司”。作為“北極星”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化學”(“Healthy Chemistry”)致力于“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最大程度地減輕產品中化學成分的影響”。“水管理項目”(“Water Stewardship”)“與工廠合作,提高用水效率,避免向大自然借用超過實際需要的水量,同時也確保歸還的時候水和原來一樣清澈,甚至比之前更為清澈”。43
62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三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然而,目前尚無法查到任何公開信息表明Nike為確保執行上述目標采取了何種具體措施。雖然Nike的化學品計劃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例如在替換有毒有害物質時遵循“綠色化學原則”。但最關鍵的信息,如供應商指南和“水管理項目”的數據尚無任何對公眾公開的資料。44
Adidas的環境戰略是“管理整個價值鏈的環境影響,重點在于下列幾方面:
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避免或減少排放
減少風險和化學品危害 45
在其官網“綠色公司”一欄里, 46Adidas還聲稱“我們的戰略目標是通過以下努力成為一個“零排放”的企業:
事事遵循最佳環境規范
環境效率收益最大化
支持并依托員工的激情,創建一個綠色的星球但是,“零排放”一詞時具有誤導性的,因為該戰略的重點只是公司自己的生產地點,并不包括其供應鏈。淘汰有毒有害物質并沒有被包含在該戰略所設的具體目標中。所
提及的具體目標只包括減少 “相對的”能源使用 47及紙張用量等,和其宏大的戰略是不相稱的。
盡管擁有一套相對完善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包括審計和第三方監管等,但Adidas總體上未對有毒有害物質進行詳細規定 。例如,其尚未建立標準來確定優先淘汰的有毒有害物質,也沒有淘汰的具體時間表。有些有毒有害物質在產品中已被限用,雖然Adidas已經要求其供應商不得使用RSL中列出的物質,但除了對重金屬的排放進行了一定的限制外,并未對此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48
Puma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整體方針是“使我們的業務
逐漸朝著更干凈、更環保、更安全、更可持續性的
系統和實踐發展”。49更具體地說,即“工廠有責任確保‘不使用有毒有害物質’的工藝流程生產(‘harmful substances free ’production)。工廠必須負責并承擔因在材料、部件或成品中發現有害物質而對Puma帶來的損失。”50
“零有毒有害物質生產”看起來是指整個生產過程及其污染物排放;但在Puma的《環境標準手冊》 51中,在為降低并避免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所采取的具體措施中,并未提及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質只有出現在材料、部件或成品中時才會受到關注,而在排放到環境中時往往被忽略。有關生產的環境標準制訂還有所欠缺。
企業行動的兩個示例
下表列出了各公司限用AP及其APEs兩種全氟化合中的使用問題, 這些公司尚未提供任何信息,也未針對物(PFC)(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銨向廢水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做出任何規定。(PFOA))的情況。這些物質在產品中得以限用,部分原因是為了遵守法律規定,例如歐盟境內即禁止使用事實上,正如第2章所述的調查結果顯示的一樣,品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和壬基酚(NP)。Nike和僅限制某種物質在成品中的濃度,無法阻止其供應商向Adidas自身對PFOA做出了比法律要求更為嚴格的限用水體中排放該物質。規定,與法律對PFOS的限制要求相似。然而,雖然部分AP已列入《歐盟水框架指令》的優先物質清單(參見第2章框2.2)中,但就是否限制這些物質在生產過程
表格各大公司在AP和APEs
各大品牌對AP、PFOS和PFOA的限用情況以及兩種PFCs上的限制政
策Nike、Adidas、Puma的產品中的文字能不能不占據限用范圍AP及APEs** PFOS** PFOA 下面生產的空間?
Nike53產品是未來將限用“其他受關注的化學品”*是-限值為 是-限值為 生產否廢水否1 μg/m21 μg/m2
Adidas54產品是NP、OP和NPEs的總量為1/1000;作是-1 μg/m 2是-1 μg/m 2 生產否為一個單一參數,NP為1/10000***廢水否
Puma55產品是NP、NPEs、APEs、OP的總量不得超是-1 μg/m 2否生產否過1000mg/kg***廢水否
李寧產品否否否否生產否廢水否
*
在Nike的成品限用物質清單中,APEs(NP、NPEs、OPs、OPEs)被列入Nike的“其他受關注化學品”清單中:“這些化學品是政府、學術單位或非政府組織目前關注的焦點,未來可能受到法律管制或出現在Nike的RSL中。”Nike要求供應商確定是否在使用這些物質,說明這些物質的作用,以及盡可能避免使用這些物質。不過,目前尚無證據表明這種非常軟性的要求是否已得到實施,或者是否考慮了這些物質在廢水中的排放問題。 ** Restricted by legislation 56
**
依法限用215 *** NPs = nonylphenols, OPs = octyl phenols, APEs = alkylphenol ethoxylates, NPEs = nonylphenol ethoxylates
***
NPs= 壬基酚,OPs = 辛基酚,APEs =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NPEs =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64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三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關注排污管承擔責任的必要性:向電子行業的學習
上述品牌幾乎將全部努力和注意力都投放到產品和消費者需求上,所有公司均通過檢驗和審核程序采取了嚴格的措施,以防止出現產品的丑聞。
目前為止,因這些公司的供應商排放有毒有害物質而造成的水污染問題尚未進入公眾的視線。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目前尚缺乏強有力的法律制度、監管和執法能力,還未有效解決向水體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問題。這些品牌需要承擔責任,起到帶頭作用,超越一般性的環境管理,對整條供應鏈采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 對一個產品負責,并不僅僅是對該產品作為消費品使用的階段負責;宣稱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負責的企業,必須考慮到有毒有害物質在產品各階段的使用和排放情況。生產過程是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階段,我們不應忽略有毒有害物質污染這一問題。而且,品牌所有者在改變生產對環境的影響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可通過挑選供應商,也可通過設計產品及控制化學品在生產過程和最終產品中的使用來改變現狀。
電子行業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包括壽命終止后)處理環境問題的經驗可提供諸多啟示。近年來,電子產品行業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兩個階段(設計和處理)采取措施,以減少因處理或回收廢棄產品(又稱電子垃圾)而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質。其中的重點是減少溴化阻燃劑(BFR)和聚氯乙烯(PVC)的使用。這些物質存在于電子垃圾中,會產生大量的有毒副產品,并且這些副產品正通過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常用的“非正式回收”途徑釋放出來。這些副產品釋放后會危及當地環境和回收工人的健康。
首先,多個品牌對其電子產品進行了重新設計,以停止使用上述的兩種有毒有害物質,57如諾基亞、索尼愛立信和蘋果等龍頭企業。據估計,至2012年,市場上超過半數的手機和個人電腦都將不再使用PVC和BFR。 58這些企業的行動比歐盟電子產品法規的要求更為超前,歐盟電子產品法規尚未限用BFR或PVC。59
其次,多個國際電子品牌還在其產品銷售國以及不存在相關回收法律(如歐盟的《廢棄電子電氣設備指令》60)的國家實施回收項目,回收各自的電子垃圾。綠色和平的項目,推動著這些品牌在全球建立并實施“生產者責任制”(Producer Responsibility)。 61
這些事例證明,品牌企業自愿為其產品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承擔責任,這種做法是切實可行的。特別是在相關法律出臺之前,這種做法是非常必要的。對于在近期不可能執行相關法律,或法律尚不夠健全的國家來說,企業自愿行為尤其重要。通過企業自愿行為強調社會有必要建立法律體系來為企業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同時它可以證明相關措施是切實可行的。它本身對于影響法律法規的制定發揮著重大作用。企業自愿淘汰有毒有害物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無論是在電子、紡織品還是其他任何領域,大品牌有能力并且也的確常常向其供應商施加壓力,要求供應商達到更高標準、提供充足的信息。限制供應商工廠使用及向環境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要求其提供相關的信息,應該與限制供應商在產品中使用同類物質一樣,成為企業責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6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別在我家后院:發達國家淘汰有毒有害物質
雖然全球紡織品生產大多轉移至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但是發達國家仍保留了部分生產能力。歐盟、美國和加拿大仍是全球領先的紡織品出口國家和地區。62但在這些國家,因法律法規的限制及污染防治計劃的推行,紡織業對特定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已不再是嚴重的問題。
例如,在加拿大,自國家法律確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s)為有毒有害物質后,NPEs在國內紡織業的用量大幅下降:據報道,2006年,大多數工廠都達到了加拿大環境部制訂的用量減少97%的目標。63目前NPEs僅僅主要應用于針織和針織品生產設備的機油中。64Hafner Inc為加拿大最大的家具織物和彈力編織布生產商,其NPEs的年排放量從2001年的6800千克銳減至2003年的68千克,同時其廢水的化學需氧量也減少了一半,從而每年為公司節省了15000美元的污水處理費用。65
在美國還有很多事例可以證明,利用更安全的物質替代有害的AP,不僅可減少AP的排放量,還可降低污水處理的費用,甚至能幫助整個行業得以繼續發展。 有關北卡羅來納州的紡織工業,請參見框3.1。
一方面,從上述事例可以看出,發達國家在紡織生產工業中減少了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量,但另一方面,部分化學品生產商正在向發展中國家遷移。舉例來說,近二十年來,染料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質的處理費用正日益增加,這也是促使國際生產商將生產線轉移至東南亞國家和中國的重要原因。66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經多個發達國家的紡織品制造商證明,在紡織業中,AP可由其他物質取代,但全氟化合物(PFCs)的情況則并非如此簡單。PFCs最廣為人知的用途是用作廚具的不粘鍋涂層,而且因其獨一無二的特性,亦可用于制作防水服裝。
自20世紀90年代公布有關PFCs的持久性、毒性和環境分布的一系列調查結果后73,美國全氟辛烷磺酸(PFOS)(PFCs中最棘手的物質)制造商3M公司即于2000年自愿停止生產PFOS,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迫于美國環境保護署的壓力。該公司還停止了PFOA的生產,將生產權賣給了杜邦公司(DuPont)。 742006年,再次迫于美國環保署的壓力,杜邦及其他公司承諾到2015年全面停止PFOA的生產。75與此相反的是,據報道,近年來PFOS在中國的產量卻節節升高,自2003年投入大規模生產以來,到2006年,年產量已超過了200噸。76
雖然PFCs所具有的持久性和毒性已引起各界的擔憂,但其在全球的產量仍在不斷增加,約為10000噸/年,其中有一半用于風(雨)衣、地毯和內飾等紡織消費品的助劑。 77因此,雖然PFOS和PFOA在紡織品中的應用看似在減少,但綜合來說,PFCs的總用量卻在增加。78然而,其他PFCs可能成為PFOS和PFOA的源頭,導致該物質繼續排入環境中。79
停滯不前:全氟化合物的持續生產及使用
第三部分
歐盟委員會于2005年提議對PFOS實施管控時,在其建議禁止的主要用途中,大多數已經在歐洲棄用,如地毯、內飾、其他紡織品和皮革、紙張、硬紙板包裝產品等早已不再使用PFOS。80 81之前使用PFOS和PFOA的廠家現已改用替代PFC物質。雖然替代PFC物質的毒性和對環境的影響仍有待研究,但其危害性和持久性都要低于PFOS和PFOA。82
例如,據德國紡織品整理聯盟介紹,德國已不再在紡織品整理過程中使用PFOS和PFOA,而是利用其他PFCs作為替代品,不過這些PFCs中也含有少量的PFOA。 83據德國紡織化學品協會估計,德國企業每年約使用1000噸制劑,其中含有20%-30%的PFCs。在優良助劑中,PFOA的含量還不到百萬分之一。84
非PFC替代物,如無氟紡織品助劑,也可以使用。85但目前仍缺乏這些替代物質的毒性信息,也很難查明使用這些替代物質的公司。挪威體育產品公司Helly Hansen曾于2008年表示,最遲自2009年夏季起,該公司的所有產品都將不再使用PFCs。 86 87
68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產品中的有害殘留物
很顯然,這些國際品牌大多只關注產品,而忽略了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釋放源,如其供應商的污水排放問題。然而,只要有毒有害物質仍在使用,產品中就會繼續含有殘留物。
2006年,雖然市場上存在更環保的助劑產品,但挪威的“地球之友”組織懷疑兒童專用的風雨茄克中仍含有氟化物。為證實這一猜測,他們對風雨茄克進行了測試。他們購買了北歐五個不同品牌的六件茄克,檢測其中是否含含氟化合物,結果發現了一系列未結合的氟化物。其中,與PFOS有關的化合物含量從<5-100 μg/m 2不等, 遠高于歐盟法律針對該情況規定的1 μg/m 2的含量。
盡管歐盟已禁用NPEs和NPs,但直至今日,歐盟廢水處理廠的污泥及所排放的處理廢水中仍含有NPs。 89其原因在于,法律并未限制進口含有NPEs的紡織品和服
70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裝,這些紡織品和服裝在清洗過程中即會向廢水中釋放NPEs等物質。瑞典曾針對毛巾和T恤開展了兩項研究,并證實這些產品中含有NPEs;在歐盟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土耳其和中國生產的T恤中,NPEs的含量最高。如果以毛巾和T恤為代表,據估計,2006年約有46噸NPs通過紡織產品進入瑞典,其中大多數NPs都排入了污水系統。90
有關T恤的研究強調了一個事實,即在產品中發現的NPEs的數量無法反應出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化學品數量,但可反應出織物在制成衣服之前的漂洗程度。現在的情況是,要么讓NPs污染歐盟污水處理系統,要么由生產工廠將更多NPs排入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河流中,但這不應該是一個二選一的選擇題。除此之外,我們應該有更好的選擇。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四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無毒未來—展望與建議
作用。在這些國家擁有供應鏈的知名品牌扮演著獨特的角色。他們有能力施加積極的影響,以減少紡織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并扭轉該行業使用有毒有害物質的局面。
近年來,部分電子品牌帶頭在其產品中停用了一系列有毒有害物質。同樣,知名服裝品牌也必須承擔責任,保證其供應商在對產品中使用的紡織品進行濕法處理時,停止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質。 解決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問題,避免其排放對環境和人類生活產生嚴重和深遠的影響,是一個企業不可推卸的責任。為有效應對這一挑戰,我們需要從整體上改變水污染問題的處理方法;正如本次調查所示,目前的污水處理廠無法阻止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只有全面淘汰有毒有害物質,并以無害物質替代這些化學品,才能阻止此類化學品污染水源。
品牌的角色
在解決這些化學品的問題上,品牌將起到關鍵作用。他們的影響力不僅僅體現在有毒有害物質在其產品中的直接使用,而是已延伸到了這些化學品在生產中的使用和排放,包括其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換句話說,品牌有辦法立即行動來淘汰有毒有害物質;他們需承擔責任,要求其供應商以無害化學品替代有毒有害物質。
綠色和平呼吁各大品牌通過在其全部的供應鏈和產品中逐步淘汰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使用,消減其排放,來引領一個無毒的世界。
這需要各大品牌建立清晰的供應政策來促使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被更安全的原料所替代。這樣的政策應該伴隨著行動計劃和切實可行的時間表。政策中品牌應明確在全部供應鏈淘汰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建立以預防性原則為基礎的化學品管理體系(參見框4.1),將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排放的全部渠道都考慮在內。
要想真正改變現狀,這些政策不僅需要可行的計劃和清 綜上所述,品牌需起到領頭人和創新者的作用。他們應
晰的時間表,并且還需要真正和實質性的行動。 該通過自身的行動證明,建立一個無毒健康的世界不僅
是可能的,更是值得我們為之努力奮斗的。
了解其供應商在使用和排放何種有毒有害物質,并將
此環境信息對公眾公開(參見框4.2),是關鍵的一
點。信息公開在考量品牌實施其承諾的進展上也是至
關重要的。
鑒于情況緊急,品牌需立即采取切實有效的行動,確認
危害最高的化學品,將其優先淘汰。品牌應對自身及其
供應商向水中排放的化學品承擔責任,并對公眾披露相
關信息,是至關重要的。
. ROSE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框4.1 預防性原則和預防措施
北美洲五大湖遭受污染后,科學家們花費了50余年才徹底弄清楚有機氯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人類健康和野生動植物的影響。這一經驗直接導致在這類污染問題上,《里約宣言》中主張的預防性原則 (其假設是部分有毒有害物質無法在環境中轉化成無害物質,因而必須預防潛在的嚴重的或無法彌補的損害,即使還存在科學上的不確定性)取代了‘環境容量法’(其假設是有毒有害物質可以被環境吸納并稀釋至無害水平)。
預防原則可從以下四方面進行定義:
1
)必須通過預防損害及避免未來潛在損害的方式,提前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或無法挽回的破壞。
2
)必須以高質量的科學研究為重要機制,提前發現實際影響和潛在影響。
3
)即使存在不確定性、知識匱乏、結果不明確等困難,也必須采取保護生態系統的措施。
4
)未來的一切技術、社會和經濟發展都必須進一步減少環境負擔。
第四部分
在政策和實踐方面,這些原則可轉化為以下內容:
1
)必須采取防范性措施(而非以制定可允許的排放值來控制污染)。
2
)應立即采取防范性措施,而非坐等證明因果關系的科學結論出現才采取行動。待科學證明后再采取措施可能為時已晚(并且會造成環境、人類健康和經濟損失,導致高昂的補救成本)。
3
)防范性措施應通過物質替代來實現(以替代性物質、材料、技術和/或工藝來取代有毒有害物質)。
4
)預防性原則要求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由計劃排放某種物質的一方負責證明排放物不會造成損害,而不再由對立的一方負責證明排放物有可能會造成損害)。
真正起到預防作用的措施,必須能確保其實現減輕環境中整體的化學物質負擔這一基本目標。為此,必須認識到,在決定控制某種化學物質的排放后,可能需對生產這個產品或使用這個工藝的必要性進行重新評估,不可一味地簡單使用替代品。
74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第四部分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政府行動的必要性
雖然作為行業領軍的品牌和產品制造商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就采取措施淘汰有毒有害物質,但為了能在整個行業內實施轉變,同時也為了防止某些無良企業繼續排放污染物,政府有必要出臺全面的化學品環境管理政策。反過來,法律措施可不斷提供有關有毒有害物質的新信息,確保公司政策與時俱進,使公司政策得以強化。此外,法律法規還可為企業創設一個平等的競爭環境,使安全的替代物質能夠在市場站穩腳跟,這種做法反過來也可使企業獲得更高的成本效益。
很多有毒有害物質都具有持久性、蓄積性等無法立即顯現的特性。有些化學品在自然環境中蓄積到一定程度即可構成威脅,或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到世界各地,污染遠方的生態系統和生物棲息地。受污染環境的清理成本相當高昂,有時甚至根本無法清理。從對環境及人類健康造成的危害來說,環境和人類社會已為污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政府常常還要為清理受污染的環境買單,而這些錢都是納稅人的。5
因此,防止有毒有害物質排放最有效的策略是,從源頭停止其使用。正如上文所述,在這方面,品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認識到該問題后,決策者就可采用加大“生產者責任”的方法,將安全舉證和提供有關有毒有害物質影響的信息等責任從政府和社會身上,轉移至那些制造和銷售化學品的企業以及在產品和生產過程中使用這些化學品的企業身上。在歐盟,有關生產過程和產品中所用的化學品危害性的信息,現在已由化學品生產商和產品中含有這些化學品的制造商負責提供。6如此一來,所有企業(包括生產商和品牌商)都必須全面關注其供應商所使用的化學品、化學品在產品中的含量、化學品的影響以及排放量,包括向水中的排放。
根據生產者責任原則,相關企業制訂全面的化學品管理框架刻不容緩,以防止有毒有害物質持續的進入環境當中,危害環境和人類的健康。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為此,綠色和平呼吁各國政府承諾在一代人的時間7中實現對所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零排放8;以預防性原則和防范性措施為基礎進行化學品管理,貫徹替代原則和生產者責任制9,來逐步淘汰有毒有害物質。
為實施這一承諾,需要制訂一系列政策和計劃,以確立一份實時更新10的優先管理的有毒有害物質11清單,并應立即付諸實踐;制訂中期目標,以實現在一代人的時間內達到零排放的終極目標;建立可供公眾查閱有關有毒有害物質排放的數據庫。
政府以及所有品牌和供應商應立即著手實施上述建議,首先應做出有毒有害物質零排放的承諾,并制訂具體的實施計劃。只要現在立即采取行動,我們可以阻止有毒有害物質進一步危害環境和人類健康,避免未來可能出現代價巨大的清理工作。
全球公民的角色
作為全球公民,我們可以通過集體的力量代表地球和民眾影響這些品牌,讓各個品牌采取負責任的行動。企業應做出正確的選擇,保護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這種必要性在今天變得更為迫切。
請與綠色和平一起,共同呼吁各個品牌為創建一個無毒的世界而努力。讓我們的江河湖海遠離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
讓我們一起呼吁他們采取行動,盡快凈化我們的河流,凈化我們的地球,最終還我們一個無毒的未來。
不要猶豫,現在就行動吧!
框4.3 十一種最主要的紡織行業有毒有害物質
1) 烷基酚
常用烷基酚化合物包括壬基酚(NPs)和辛基酚以及兩者的鹽尤以壬基酚及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為主。NPs廣泛應用于紡織業的清洗和染色工序中,對水生生物有毒,在環境中無法降解,能夠在生物體組織內蓄積,并產生生物放大作用(越往食物鏈上層,其濃度越高)。12NPs與自然雌激素相似,可破壞一些生物體的性發育,最著名的是造成魚類雌性化。13 14
在歐洲,NPs屬于嚴格管制物質,并且自2005年起,歐盟已在主要領域全面禁止NPs。15
2) 鄰苯二甲酸鹽
鄰苯二甲酸鹽指一組化學物,其最常見的用途是軟化PVC(聚氯乙烯)。在紡織業中,鄰苯二甲酸鹽常用于制作人造革、橡膠、PVC和部分染料。鄰苯二甲酸鹽的毒性非常值得關注,如雙-2-乙基己基鄰苯二甲酸鹽(DEHP),該物質可干擾哺乳動物睪丸的早期發育,因而具有生殖毒性。 16
在歐洲,鄰苯二甲酸鹽DEHP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都歸類為“生殖毒性”物質17,屬于限用范圍。根據歐盟REACH法規,到2015年,鄰苯二甲酸鹽DEHP、鄰苯二甲酸丁基芐酯(BBP)和DBP如無特別授權須全部淘汰。18
3)溴化和氯化阻燃劑
很多溴化阻燃劑(BFRs)都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積性等特性,現已普遍存在于自然環境中。多溴二苯醚(PBDEs)是BFRs中最常見的一類,主要用作紡織品等各種材料的防火成分。
有些PBDEs能夠對影響生物成長和性發育的荷爾蒙系統進行干預。19歐盟法律已嚴格限用20部分PBDEs,而且歐盟水框架指令還將其中一種PBDEs列為“優先管理的有毒有害物質”,要求企業采取措施停止該物質對地表水的污染。21 22
78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4) 偶氮染料
偶氮染料是紡織業常用的主要染料之一。但是,部分偶氮染料在使用過程中會進行分解,并釋放出芳香胺等物質,有些物質還可能致癌。23歐盟已禁止在任何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的紡織品中使用能釋放致癌胺類的偶氮染料。24
5) 有機錫化合物
有機錫化合物可在殺菌劑中使用,也可在各種消費品中用作抗真菌劑。在紡織業中,有機錫化合物普遍應用于襪、鞋和運動服飾等產品,防止汗臭味。
流傳最廣的有機錫化合物為三丁基錫(TBT)。此前三丁基錫廣泛應用于船舶的防污漆。直到后來有證據顯示,三丁基錫在環境中難以降解,可在生物體內蓄積,并能影響免疫及生殖系統,25這一用途才逐漸停止。現在已基本禁止在防污漆中使用三丁基錫。TBT還可用于紡織品。
歐盟法規將TBT列為“優先管理有毒有害物質”,要求企業采取措施停止該物質對歐洲地表水的污染。26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凡所含特定種類有機錫化合物的濃度超過0.1%的產品,包括消費品在內,將在歐盟境內全面禁用。27
6) 全氟化合物
全氟化合物(PFCs)屬于人造化學物,因具有不粘、防水等特性,廣泛應用于各行業。在紡織業中,全氟化合物主要用來生產防水、防污的紡織品及皮革制品。
有證據顯示,很多PFCs都難以在環境中降解,可在身體組織中蓄積,并通過食物鏈產生生物放大作用。28 29有些PFCs一旦進入生物體內,即會對肝臟產生影響,同時作為荷爾蒙干擾物會影響生物成長和生殖激素的水平。30 31最廣為人知的PFCs是全氟辛烷磺酸(PFOS)。該化合物極難降解,可在環境中存留很長時間。32PFOS是《斯德哥爾摩公約》限用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之一。《斯德哥爾摩公約》是一個致力于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全球性條約。此外,歐洲33和加拿大34分別禁止了PFOS的某些特定用途。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7) 氯苯
氯苯具有持久性和生物蓄積性,一直用作染料生產過程中的溶劑和殺菌劑,同時也用作化學中間體。與生物接觸后的影響取決于氯苯的種類,但一般都會影響肝臟、甲狀腺和中樞神經系統。六氯苯(HCB)是此類化學物中毒性和持久性最強的一種,同時也是一種內分泌干擾物。35
歐盟法規將五氯苯和HCB歸類為“優先管理的有毒有害物質”,要求企業采取措施停止該物質對歐洲地表水的污染。36《斯德哥爾摩公約》還將這兩種物質列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全球范圍內限用。同時該公約還規定,在歐洲禁用或者列出時間表逐步減少其使用量,直至最終禁用。37
8) 氯化溶劑
紡織品制造商常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三氯乙烷(TCE)等氯化溶劑,以溶解其他物質,并清洗布料。
TCE在環境中難以降解,會破壞臭氧層,同時還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肝臟和腎臟。38自2008年起,歐盟便嚴格限制在產品和布料清洗中使用TCE。39
9) 氯酚
氯酚指一組化學物,可廣泛用作農藥、木材防腐劑及紡織品等各種產品的殺菌劑。五氯苯酚(PCP)及其衍生物是紡織業常用的殺菌劑。PCP對人類具有很強的毒性,可影響人體多個器官。40PCP對水生生物同樣具有很強的毒性。歐盟自1991年起禁止生產含有PCP的產品,現在還嚴格限制銷售和使用含有此類化學品的產品。41
第四部分
10) 短鏈氯化石蠟
在紡織業中,短鏈氯化石蠟(SCCPs)常用作皮革和紡織品的阻燃劑和整理劑。SCCPs對水生生物具有很強的毒性,在環境中很難降解,并且極有可能會在生物體內蓄積。42自2004年起,歐盟已限制SCCPs的某些用途。43
11) 重金屬:鎘、鉛、汞和鉻(VI)
鎘、鉛和汞等重金屬一直用在紡織品的特定染料和顏料中。這些金屬可長期在身體內蓄積,并且具有很強的毒性。這些重金屬能破壞神經系統(鉛和汞)或腎臟(鎘),且其產生的影響無可挽回。鎘也是一種致癌物質。44 45
六價鉻常用于某些特定的紡織工序以及制革工序中:46對于許多水生生物來說,即使鉻的濃度很低,其毒性也很強。47
歐盟法規將鎘、汞和鉛歸類為“優先管理的有毒有害物質”,要求企業采取措施停止該物質對歐洲地表水的污染。48很長時間以來,歐洲已嚴格限制鎘、汞及鉛的使用,其中包括汞和鎘在紡織品中的特定用途。49
附錄1
1.2 Bauer Hockey,
加拿大,安大略4
“Bauer Performance Sports的商業戰略是,繼續開發并向市場推出能提高各級別運動員成績的高性能產品。”5
Bauer Hockey于1927年成立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基奇納。在1995年到2008年的十二年間,Bauer Hockey一直隸屬于Nike公司。后來Nike于2008年以2億美元現金的價格將其出售給Kohlberg & Company和加拿大商人
W. Graeme Roustan成立的投資集團。 6
2011年,Bauer宣布組建上市公司Bauer PerformanceSports Ltd.。 7Bauer主要制造并營銷Bauer Hockey、Mission Roller Hockey和Maverik Lacrosse品牌的設備及服飾。8
公司目標包括:增加公司在冰上曲棍球和滾軸曲棍球市場的份額;以尚待開發的新興消費者領域為目標;提升所有運動領域的服飾業務,投資快速增長的長曲棍球市場,從事戰略性收購。
公司并未提及企業社會責任、環境或可持續發展;其官網上唯一一處聲明出現在“企業管理”一欄里:
“Bauer Performance Sports Ltd.董事會認為良好的企業管理是公司高效運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提升長期股東價值所必需的。鮑爾曲棍球公司承諾全面、公正地披露,并及時提供準確、完整的有關公司遵守加拿大證券管理部門和多倫多證券交易所的企業管理標準方面的信息。” 9
1.3 Cortefiel SA,
西班牙,馬德里
Cortefiel是該集團的原有品牌。它創建于1946年,產品主要面向35到45歲之間的男女消費者。”10
Cortefiel品牌是凱特菲爾集團四大品牌之一,其產品遠銷64個國家,擁有1729個銷售點。 112009年,GrupoCortefiel的零售額為14億歐元。 12其中,Cortefiel品牌的銷售額約為5.2億歐元。
Cortefie集團制定了一套行為準則,對其供應商的行為進行規定,其中包括要求他們遵守環境法規。13該集團發布了一份可持續性報告,詳細介紹了中國、香港和西班牙的供應商。Cortefie集團62%的成衣都采購自亞洲,36%的付款都流向亞洲國家的供應商。14
Cortefie集團行為準則第10條規定:“尊重環境:確保符合適用于不同情況的環境法規,遵守對環境負責和尊重環境的行為準則。”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附錄1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1.4 H&M Hennes & Mauritz AB,
瑞典,斯德哥爾摩
H&M于1947年成立于瑞典,主要銷售男裝、女裝及童裝。除此之外,該公司還銷售化妝品、配飾和鞋子。H&M總部位于瑞典斯德哥爾摩,在40個國家共設有2200家概念店,擁有100個設計中心,16家生產分公司,共有員工8.7萬人。
“從構思階段一直到產品到達終端用戶,我們一直堅持質量就是核心的原則。我們開展的質量工作包括進行廣泛的測試,盡量將產品生產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并且確保良好的工作環境。H&M沒有自己的生產工廠。其產品主要通過當地生產辦事處外包給獨立供應商,這些獨立供應商主要分布于亞洲和歐洲。”15
H&M大約從700家獨立供應商處購入材料。這些供應商大多數位于亞洲和歐洲。2010年,該公司的全球銷量(營業額)為140億歐元, 16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專業服裝零售商。17
H&M于2011年4月14日發布了最新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以下為主要內容:
至2020年,將實現所有棉花都取自可持續性更高的來源。
通過參與優質棉花倡議(BCI),公司對6.8萬名棉農進行了可持續性種植方式的培訓。
有史以來首次在產品中使用了多達1.5萬噸的有機棉,使H&M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有機棉使用者。(2009年:世界排名第五)。
在服裝產品中使用1600公噸可回收的材料。
積極參與建立可持續服裝聯盟,努力創建一個通用指標,用以衡量服裝和鞋子生產過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并衡量公平勞動實踐。
和以往的生產方式相比,新的牛仔生產方式節約了5000萬公升水。
82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附錄1
1.5 Lacoste,
法國,巴黎
Lacoste品牌涵蓋領域十分廣泛,包括:女裝、男裝、童裝、鞋類、香水、皮具、眼鏡、手表、腰帶、家紡、移動電話和時尚首飾。 19拉科斯特家族擁有Lacoste服裝公司65%的股份,而Devanlay(Maus家族)則擁有其余的35%的股份。Lacoste服裝全球許可證持有方為Lacoste SA Devanlay公司。 20
Lacoste品牌業務遍及全世界114個國家,其最重要的市場位于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西班牙。
目前尚無官方的Lacoste品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但該品牌積極參與全球環境基金指定項目,保護當前瀕臨滅絕的鱷魚、短吻鱷、凱門鱷或印度鱷的某些物種。如果這些物種消失,可能會危及棲息地的生態平衡。21
1.6 Phillips-Van Heusen
公司(PVH Corp.),美國紐約
Philips-van Heusen(PVH)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襯衫和領帶生產企業。22該公司向美國許多知名百貨商店供應產品,并通過范·霍伊森、伊兆特、巴斯和卡爾文品牌名下約700家直銷店直接向顧客出售產品。 23PVH公司已在美國國內簽訂了40份許可證協議,在海外簽訂了50份許可證協議,授權全球大約150個國家或地區經營該公司傳統品牌,涉及產品范圍十分廣泛。24
他們主要生產休閑服和運動裝,25旗下品牌包括:Van Heusen、Calvin Klein、Tommy Hilfiger、IZOD、ARROW、Bass, G.H. Bass & Co. 26,27其它品牌還包括:Chaps、DKNY、Donald J. Trump SignatureCollection、Geoffrey Beene、IKE BEHAR 、J.Garcia、JOE Joseph Abboud、Kenneth Cole New York、Kenneth Cole Reaction、MichaelKors、Nautica、Sea John、Ted Baker、Timberland和Jones New York。 28
在PVH公司自身形象和對外交流方面,企業社會責任似乎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雖然相對較晚)。“本公司企業文化的一個核心就是恪守有關企業責任的承諾,這是我們開展經營活動的一個基本要素,直接與公司經營戰略和規范掛鉤。”29PVH公司《環境報告》表示:“我們認識到公司的供應鏈流程對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雖然我們無法直接控制產品和服務供應商,但我們……努力在廢水處理、危險化學品、空氣質量和循環再利用等方面要求供應商滿足環境保護要求。”30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附錄1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1.7 Nike,美國,俄勒岡州
“環境努力永無止境—我們總是走得更遠。”31
Nike是全球領先的運動服飾及鞋類銷售商;Nike通過自有商店、在線銷售、獨立經銷商以及授權商等途徑在全球170多個國家銷售其產品。
在美國,Nike擁有254家零售店,102家Cole Haan店,35家Converse店和7家Hurley店。在美國以外,Nike擁有202家Nike店和57家Cole Haan店。公司還通過其官網Nike.com、nikestore.com和nikewomen.com向多個國家銷售產品。2010年,Nike的全球銷售額有35%來自北美,20%來自西歐,11%來自新興市場,9%來自大中華區。
Nike合同工廠在全球的分布情況
日本4%
新興市場-包括亞53%洲和美洲中南部
在其2009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Nike列出了612家合同工廠。32
“我們的北極星計劃以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為業務核心,以設計為起點。該計劃已滲透到公司所做的每件事情中。我們承諾為運動員打造具有優異性能的產品,同時在自然允許的范圍內管理業務。”
28% 大中華區
9% 北美
2%西歐4% 中歐和東歐
84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附錄1
1.8 Puma, Herzogenaurach,
德國
“在Puma,我們相信,作為運動時尚領域的創新領袖,我們有機會也有責任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后代創建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Puma的愿景是:公平、誠實、積極、創新33Puma主要從事鞋類、服飾和配飾的設計及開發;公司旗下的Sport Fashion與Alexander McQueen、MiharaYasuhiro和Sergio Rossi等多個知名設計工作室合作。與Nike、Adidas相比,Puma在運動服飾市場所占的份額相對較低。
Sourcing markets/Units
100% 75% 50% 25% 0%
亞太地區歐洲、中東及非洲美國 地區
Puma的產品經銷網絡遍布全球120多個國家。截至2007年底,Puma共擁有116家概念店。目前,這一數字有望大幅增長。公司47%的銷售額來自歐洲和中東地區(EMEA),27%來自美洲,22%來自亞太地區。
Puma內部設有名為World Cat的采購公司,因此無需依賴外部采購代理商。World Cat關注的重點是亞洲采購市場,公司超過90%的供應商均位于亞洲。Puma并未發布最新的供應商名單,不過根據2005年的數據顯示,當時公司有28%的供應商來自中國。
“環境保護對PUMA來說極其重要。我們的目標不僅是使我們的產品生產對合作伙伴和目標團體更透明、更環保,更是要持續提高我們的標準。”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附錄1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1.9 雅戈爾,中國,寧波市(與上海毗鄰)
“Youngor較早就開展了對于社會責任的思考,并總結出了“誠信、務實、責任、和諧”的文化理念,隨后又提出了“利他”的處事原則。”35
Youngor是中國最大的綜合紡織公司,具有世界級的紡織品生產、服裝制造和零售能力。該公司成立于1979年,地處中國東部的浙江省寧波市,與上海毗鄰。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如成成功地將一家小型服裝制造公司發展為當今國際紡織服裝行業的巨頭。
Youngor是世界最大的男裝制造商,年產量達到8000萬件。2009年,在中國服裝協會的排名中,Youngor以最高的銷售收入和銷售利潤位居榜首。36
Youngor擁有襯衫、西服、褲子、茄克、領帶、T恤六大產品系列,并經官方認可為國內領先品牌。未來,Youngor計劃推出三大品牌風格以提升品牌形象。這三大風格為:休閑時尚服飾(GY-綠色Youngor)、商務服飾(Youngor CEO)以及正裝服飾(MAYOR &Youngor)。 37
公司31%的銷售收入來自中國國內市場,69%來自國際市場,且以美國、歐洲和日本為主。38
公司不僅是一個品牌,更是一個供應商。Youngor在全國建立了156家分公司,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Youngor針織有限公司在其官網上表示“…公司每年為Lacoste、Abercrombie & Fitch、Polo RalphLauren、Adidas、Youngor、Perry Ellis、Calvin Klein等全球知名客戶提供8,000噸針織面料及120萬打T恤和運動休閑裝。”341Youngor分公司還與Nike、Puma、及Hummel 39等知名品牌有著聯系。40
2008年,Youngor收購了美國服裝業五大巨頭之一Kellwood的男裝部Smart Shirts Limited以及香港三大服裝制造商之一新馬集團。41
目前,Youngor在全國擁有100余家分公司,400多家自營專賣店以及2000余家商業網點。 422001年,在被譽為中國第一商業街的上海南京路上,Youngor開設了堪稱中國之最的巨型旗艦專賣店。 43公司還通過Smart Shirts進駐美國100多家商場的專賣店。44
“目前,Youngor日中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正積極向中國國家清潔生產中心申報“清潔生產單位”,期望以此為契機,使企業在綠色能源應用、清潔生產的推行方面更上一層樓。” 45
86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附錄1
2) 經證據表明,與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有聯系的主要品牌
2.1.
Abercrombie & Fitch,
美國,俄亥俄州
A&F品牌自認為引領國際化、古典型、準豪華、充滿活力的全美生活時尚;專業生產高檔商品而非生活必需品。48 49
A&F主要面向30歲以下客戶群銷售自有品牌服裝和配飾。該公司絕大多數產品通過四個不同的零售商品牌(Abercrombie & Fitch、abercrombie、Hollister和Gilly Hicks)在美國國內大型超市銷售。每個品牌均瞄準不同年齡組的客戶群。50
2009年底,ANF已在海外開設了38個賣場;2010年,ANF計劃在海外增設29個賣場,包括在大型購物中心設立的25個霍利斯特品牌專賣店,在英國開設的第一家Gilly Hicks專賣店以及在丹麥和日本開設的旗艦店。ANF的發展戰略重在加速海外擴張,2010年第一季度該公司海外銷售額增長了102%。512009年12月,ANF在日本開設了第一家亞洲旗艦店。 52 53目前未獲得該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2.2 美特斯邦威,中國上海
美特斯邦威的目標客戶是16—25歲富有朝氣、喜歡時尚的年輕人。該公司為顧客打造個性化、活力四射的休閑裝。
旗下品牌ME&CITY主要是休閑產品,價格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旨在讓全世界都市人體驗高端的休閑生活方式。
該公司向300多家供應商(主要集中在中國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采購產品,并在中國大陸設立了300家加盟店和自有賣場,因而在中國開創了一種“生產外包、公司自有和加盟店銷售組合零售”的經營模式。54
2.3 菲利普·范·霍伊森公司
(見1.6)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附錄1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2.4 李寧,中國北京
“體育用品行業全球領先品牌” 57
李寧公司由奧運體操冠軍李寧于1989年正式創建,地址位于中國北京。
李寧公司采用多品牌業務發展戰略,主要從事李寧以及其他五大品牌的運動休閑鞋類、服飾、配飾和設備的品牌營銷、研發、設計、制造、經銷及零售,主要以中國為市場。
李寧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國內市場為基礎;集團將自己譽為中國領先的運動服飾品牌之一。 582010年,李寧在中國設有7478家品牌零售店(包括18個省和自治區的7004家品牌特許店和474家直營零售店)。59李寧在中國設有30多家分公司,在美國、德國和西班牙各設有一家分公司。60
李寧的產品由廣東李寧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及其他獨立的第三方制造商負責生產。360“我們將繼續利用合同制造商生產產品。近期,合同制造商仍將是我們的主要供應商。中國合同制造商的供應量非常大,因此我們將繼續專注于產品開發和品牌管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們沒有意向拓展生產運營。”
2009年,李寧發布首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這也是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第一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361報告“…闡述了供應商在履行其勞動、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社會責任時應遵守的要求,這些要求也是集團選擇新的供應商以及評估現有供應商的標準。企業是社區的一部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又是企業必不可少的條件。在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集團密切關注自身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共處,追求可持續發展。”
88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附錄1
3. 主要運動服飾公司的全球市場份額
總的來說,紡織及服裝行業的細分程度非常高,包括很廣泛的品牌參與其中。在美國,規模最大的50個品牌的總收入不到全國總收入的40%63,在歐盟,60多家公司的總收入僅占歐盟總收入的25% 64。運動服飾市場則是由少數幾家大型公司獨占鰲頭,細分程度相對較低,尤其是Nike和Adidas影響力非常巨大。下圖列出了主要運動服飾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
圖:運動服飾全球市場份額(2007年)65
76%
圖:運動鞋全球市場份額(2007年) 66
18%
31% 5% 2% 4% 5% 6% 16%
7% 6%
90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7% 6% 2% 2% 3% 2% 2%
Nike Adidas Reebok Quicksilver VF Knitwear Columbia Puma Others
Nike Adidas Reebok Puma New Blaance ASICS Converse K-Swiss Sketchers Others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附錄1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image These pools store wastewater produced from the dyeing process; they are part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of the Well Dyeing Factory Ltd.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91
. GREENPEACE / 邱波
附錄2 公司簡介(第二部分)
與雅戈爾紡織城有商業聯系的其他品牌簡介
Blazek Praha,捷克共和國
Blazek Praha男裝成立于1992年。今天,它已成為捷克市場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商。Blazek Praha公司主要從事男裝的生產和銷售。1
“除了西服、襯衫、領帶、外套和大衣外,Blazek Praha男裝還生產夾克衫、套衫、T恤衫、牛仔裝、內衣和配飾,包括各種鞋子和箱包。” 2
2010年,Blazek Praha公司營業收入達4億捷克克朗(1600萬歐元),零售收入達3.5億捷克克朗(1400萬歐元)。Blazek Praha公司現有員工98名。3該公司不曾在官方網站上提及環保問題,但是它非常關注機會均等、公平競爭和人的潛能等社會問題。4
Macy百貨,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
Macy百貨公司在美國辛辛那提和紐約設有辦公室,是美國最大的零售商之一,2010財年其銷售額達250億美元。6Macy百貨公司雇傭了大約16.6萬人 7,在開發自有品牌商品方面,Macy百貨已成為零售行業的領軍企業。8
企業社會責任對Macy百貨的自身形象和對外交流非常重要。“在Macy百貨公司,我們相信提高環境可持續發展能力本身就是一項很好的業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善舉。作為美國國內零售商翹楚,Macy百貨公司擁有很多員工,有機會為改善環境做出重大貢獻,比如提高資源利用率,向顧客提供符合他們預期的環保產品,努力降低公司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9
Nautica,美國,紐約
Nautica公司成立于1983年,已從單純的男式外衣制造商發展為全球生活時尚領軍品牌,主要產品涵蓋男裝、女裝、童裝、配飾、家居飾品。10“產品包括Nautica高爾夫、香水、領帶、鞋類、手表、針織品、眼鏡、雨衣、皮帶、錢包、手套、圍巾和家具,經授權可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11
92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2003年,Nautica由美國威富公司(VF Corporation)收購。1 2威富公司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服飾公司,旗下品牌包括Lee、Wrangler、Reef、Eastpak etc。 13Nautica主要在美國經營,此外還有200家由全球獨立授權商經營的Nautica品牌店,主要集中在東南歐、中美洲和中國。1 4
威富公司確立了環境保護全球合規準則:“企業應制定相關政策和規程,在能源、大氣排放物、水、廢料、危險材料和其它主要環境風險方面,將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企業應改善環境可持續發展能力,并要求供應商和分包商努力改善環境可持續發展能力。”15
Oxford Apparel Group,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Oxford
Apparel
牛津服裝集團主要生產名牌及自有品牌禮服襯衫、配套單件服裝、運動衫、休閑褲、外套、毛衫、牛仔服、泳裝、高爾夫球衫和美國西部風格服裝。同時該集團也銷售牛津高爾夫、各種Ely & Walker商標以及哈撒韋商標之下的產品。 16
牛津服裝集團曾隸屬牛津實業公司,2011年1月被美國利豐公司收購。該集團每年營業收入約為2.2億美元。17牛津服裝在美國的銷售網點主要包括各種百貨商店、大宗批發商、特色產品零售商、折扣零售商、專營零售商、“青草”高爾夫經營商和網上零售店。
作為美國利豐總公司,利豐有限責任公司在其網站上設立了一個企業責任大型專欄,但有關環境保護的信息卻很少,大多與氣候變化有關。僅有如下內容涉及供應商或子公司:“我們通過子公司年度報告來定期匯報各種環保措施的進展情況;而在集團層面上,我們采用諸如“聯合國全球契約進度交流報告”的形式匯報環保措施進展情況。” 18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附錄2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Peerless Clothing公司,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爾、美國紐約
“北美最大的精細定制服裝制造商。”19
Peerless Clothing公司不進行廣告宣傳,相當低調。經許可,該公司為許多品牌(包括注有設計方名稱的品牌標志)生產服裝,如:Lauren Ralph Lauren、CalvinKlein、DKNY、TalliaOrange、SeanJohn、MichaelKors、Joseph Abboud、Elie Tahari、Izod、VanHeusen、Bill Blas和Hickey等。 20
“Peerless Clothing公司成立于1919年,是北美地區最大的男式定制服裝制造商…… 該公司幾乎為美國所有大型百貨商店和特種商品零售店提供男式定制服裝。”21“最近幾年,Peerless Clothing公司營業收入已經翻番。” 22
與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相關的其它品牌介紹
American Eagle,美國,匹茲堡
AmericanEagle是一個服裝和配飾零售商,賣場均設在大型購物中心,主要在美國和加拿大銷售自有品牌產品。American Eagle目標客戶群年齡為15—40歲。 27該品牌經營三種不同的產品鏈,每個產品鏈均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客戶細分市場。American Eagle品牌銷售額絕大部分來自該品牌同名的“American Eagle”經營業務。 28
American Eagle在中國首次開設的三家品牌折扣店計劃于2011年初開業,分別位于香港、北京和上海。29 30
American Eagle制定了一項企業社會責任計劃,主要關注供應鏈工廠、環境、員工和社區。“我們的環境戰略基于四大支柱:保護資源、減少浪費、提高產品和包裝質量、加強參與力度。要制定一項全面的可持續發展方案,依然任重而道遠,但我們會循序漸進。目前我們著手減少企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31
Polo Ralph Lauren,美國,紐約
“本公司是全球高檔生活時尚產品設計、營銷和配送領域的領先企業,產品涵蓋男裝、女裝、童裝、配飾、香水和家具。”23“我們的品牌名稱包括Polo by RalphLauren、Ralph Lauren Purple Label、Ralph LaurenWomen’s Collectio、Black Label、Blue Label、Laurenby Ralph Lauren、RRL、RLX、Rugby、Ralph LaurenChildrenswear、American Living、Chaps和Club Monaco等。”24
拉夫勞倫與全球400多家生產商建立了合作關系。2010財年,98%以上的拉夫勞倫產品(按美元計算)產于美國之外的地區,主要包括亞洲、歐洲和南美洲。25“與我們合作的生產商并不僅僅只為我們一家生產產品。”26
目前尚未獲得拉夫勞倫馬球男裝有關企業社會責任或環境保護方面的任何報告。
Carters(CRI),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
卡特公司主要生產休閑服、配飾、寢具、房間裝飾品、嬰幼兒和兒童玩具。目前,卡特是美國兒童服裝類產品的領軍品牌。32
卡特公司企業社會責任計劃幾乎只關注兒童慈善業。2010年,針對環境問題,該公司年度報告陳述如下:“有些經營活動可能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我們嚴格遵守美國聯邦、州和當地各種監管類似經營活動的法律法規。如果違反這些法律法規,我們可能會受到嚴厲處罰,承擔重大責任及高額費用。一般而言,遵守環境相關法律并未對我們的經營活動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我們現在還不能肯定,將來遵守環境相關法律不會對我們的經營活動產生實質性的不利影響。”33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93
附錄2
GAP,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
GA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專營零售商之一,擁有3000多個專賣店。在現有的332個專賣店(2010年5月數據)的基礎上,該公司的長期計劃是向美國境外擴張經營業務,主要是在歐洲和亞洲。該公司經營的國際業務分為“GAP”和“Banana Republic”——“Old Navy”在北美地區以外尚未開設任何專賣店。34目前GAP公司在四大洲24個國家簽署了特許經營協議,在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地區開設了130家特許專賣店。2010年,GAP公司計劃在澳大利亞和中國開設首批專賣店。35一方面,GAP公司致力于增加海外銷售額和在線銷售額,另一方面也希望北美銷售額有所回升,以提高在該地區所占的市場份額。36
該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非常全面,重點圍繞“承擔我們的責任”展開。38“在全球范圍內,我們致力于減少浪費、節約能源,并將可持續發展設計方案融入從產品到專賣店的各個方面。”404“清潔水方案:我們要求用于清洗‘GAP’、‘Banana Republic’和‘OldNavy’牛仔布的水必須經過特殊處理,確保洗滌牛仔布后所排放的水清潔安全。” 39
“我們一直在努力確保我們的業務本著對社會和環
境負責任的態度進行,而我們也一向對這一點極度
重視。”
JC Penney百貨除了銷售其它公司產品外,還生產自有品牌商品。該公司高度依賴零售商貼簽商品。旗下品牌包括:Call It Spring、Bisou Bisou、Arizona、I (love)Ronson、Decree、Cindy Crawford Collection、J. Ferrar、JOE、Linden Street、a.n.a.、American Living、Mango、Modern Bride、Nicole、Okie Dokie、Ambrielle、Alan
B.、Worthington、Olsenboye、One Kiss、Sephora、Stafford、St. John’s Bay、Studio、Supergirl、cooks和Liz Claiborne。 40
JC Penney百貨擁有1108家百貨商店,而Macy百貨只有850家百貨商店。但在2009年Macy百貨的銷售額為59億9300萬美元,高于JC Penney百貨。其原因是Macy百貨出售的商品更高端且價格更貴。
彭尼百貨為環境責任確定了“原則問題”,承諾“……為評估企業經營對自然環境、人類健康或安全問題造成的潛在影響,將會不斷對公司經營活動進行審查;為消除或盡最大努力減少對自然環境、人類健康或安全問題帶來的目前可識別的重大威脅,公司將專門制定并實施相關計劃、方案和政策……”41
Kohls百貨,美國威斯康星州
Kohl’s百貨公司是一家美國百貨連鎖企業,銷售包括男女裝、家居裝飾和配飾在內的組合產品。該公司目標客戶群為中產階級消費者,主要向他們銷售折扣品牌、自有品牌服裝和家庭用品。美國國內競爭對手包括彭尼百貨公司和Macy百貨公司。 截止2010年底,Kohl ’s百貨已擁有1089家專賣店,并通過互聯網(www.Kohls.com)提供網購服務。該公司目前在海外尚未開設任何專賣店。409
Kohl’s百貨公司在網站上設立了“環境保護預案”專欄43,并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10年)。報告提及“該公司的環境保護使命:Kohl ’s百貨公司承諾通過著眼于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解決方案,更好地保護環境。” 44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附錄2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森馬,中國,溫州
森馬公司成立于1996年,現已成為中國休閑服行業的領軍品牌。該公司目前在中國擁有3000多家專賣店,服裝設計主要關注活力、時尚,關注年輕人
森馬公司嚴格遵循相關的環境政策:“遵紀守法、預防污染、保護資源、持續改進”。森馬公司前瞻性地開發優質戰略供應商,根據質量保證系統程序對污染現象嚴加控制。45
森馬公司曾推出一則聲明“我管不了全球變暖,但至少我好看”,招致了很多環保人士和網民的批評。46
優衣庫,日本山口縣
優衣庫由迅銷公司控股,是一家零售連鎖店運營商,專業生產各年齡段男女居家休閑裝,擁有829個UNIQLO(優衣庫)專賣店。這些專賣店主要分布在日本,兼有國際專賣店,另外該公司還開展網購業務。2009年優衣庫全球銷售額達到73.1億歐元,該品牌在全球服裝專營店(不包括百貨商店)中排名第四47。其中75%來自日本國內。48
迅銷公司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對該公司生產和供應鏈闡述如下:“迅銷公司嚴格遵守環境法規,隨時了解國際社會和全球環境面臨的所有問題。為了將迅銷公司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我們深信本公司能夠采取的第一項措施就是提高管理效率。”49
關于“優衣庫經營活動和主要環境影響”,這份報告還表示“生產工廠積極采取環保措施。我們在原材料生產工廠實施了法國環境標準,并著手進行監控。”50
以純,中國,東莞,虎門
以純主要銷售休閑服和運動服。該品牌在中國開設了19個區域性公司,擁有3000多家專門店。自2003年來,該公司經營業務已擴展至巴林、香港、伊朗、約旦、科威特、馬來西亞、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越南。51
以純支持中國政府開展禁毒運動,資助窮人接受教育;但目前尚無該企業有關環境或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任何公開信息。
94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附錄3:樣本中發現的各種危險化學品的背景信息
本部分對雅戈爾紡織城(1號排污管)和國泰染整有限公司(1號排污管)廢水樣本中發現的部分有機化學品、以及國泰染整有限公司(1號排污管)廢水樣本中發現的高濃度重金屬作了進一步說明。有關所發現的所有化學品的詳細信息,以及關鍵物質的影響,參見綠色和平組織研究實驗室發布的技術說明全文。1
這些有機化學品是什么?
樣本中分離出的有機 發現這些化學品的生產工廠和樣本
化學品
烷基酚(壬基酚和辛 雅戈爾紡織城:2011年3月8日
基酚) 11:00時,在1號排污管采集的廢水
中發現壬基酚,濃度為14微克/升
國泰染整有限公司:(1號排污管
廢水)壬基酚和辛基酚
全氟化合物 雅戈爾紡織城:在2 011年3月采
集的3批樣本中均發現全氟辛酸銨
(PFOA),濃度為0.1 3 -0.14
微克/升( 130-140納克/升)。
樣本中還發現了其他全氟羧酸,
盡管濃度較低(0 .013-0.031微
克/升,1 3-31納克/升);同時
還存在濃度更低的全氟辛烷磺酸
(P FOS)(0. 0031-0.0087微
克/升,3.1-8.7納克/升)
96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有機化學品
在樣本中發現這一系列化學品(這些化學品濃度較低或含量低于十億分之一)說明:這兩家工廠排放的廢水正是當地水生環境中各種有害物質的點源(某些情況下是周期性點源)。依據目前可用信息,還無法確定廢水中的這些物質在工廠內部的確切成因,但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在工廠加工和整理操作中故意使用這些化學品;二是清洗來自外部供應商的用于加工的紗線、布料或紡織品其中所含的上述化學品或其分解產物的殘留物進入了廢水。若進一步確定可能的成因,則必須對工廠內部所有生產流程進行詳細調查。
用處和使用方式,尤指紡織業
這些化學品由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s)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s)分別降解而成,在多個工業生產中用作清潔劑、表面活性劑和分散劑(如用于染色過程),其實包括紡織品的生產。壬基酚和辛基酚分別其他工業用途。
全氟化合物(PFC)具有多種獨特的屬性,因此可廣泛用作:紡織品和紙張的防水、抗油、防污處理材料;工業特種溶劑和表面活性劑;化妝品、塑料2 3、防火泡沫的組成成份;用于高溫環境潤滑油的組成成份。
參見第44頁框5。4
已知的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
壬基酚(NPs)和辛基酚(OPs)在環境中難以降解,且可進行生物蓄積,是眾所周知的環境污染物,同時會干擾多種水生生物的荷爾蒙系統。有關這些物質的詳細信息,參見第52頁框4。
全氟化合物(PFC)屬于人造化學物,無法通過自然過程生成,只有通過人類活動才能出現在自然環境中。全氟化合物很難被化學分解、生物降解和熱解,并且相對來說,很難溶于水和油。全氟化合物(PFC)可在包括人在內的生物體內蓄積,同時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多種影響,例如,全氟化合物會影響發育中的免疫系統,并對哺乳動物的肝臟產生不良影響。6 7 8 9 10 11此外,還發現某些全氟化合物會對荷爾蒙系統形成干擾。12
參見第44頁框5。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附錄3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磷酸三丁酯(TBP)具有很強的表面活性劑和極性溶劑效用,因此廣泛應用于包括紡織工業在內的多種工業生產工序中。
合成蒽醌(AQ)廣泛用于印染工藝(其用量僅次于偶氮染料)13,最常用于棉布、纖維素基纖維和部分合成纖維織物。14所確認的蒽醌(AQ)衍生物(氨基蒽醌)是多種蒽醌(AQ)染料在合成過程中常用的一種中間體,而蒽醌(AQ)染料中有多種可降解并釋放氨基蒽醌。
苯甲酮衍生物鄰苯甲酰苯甲酸甲酯可用作紫外光固化油墨的光敏引發劑。15
磷酸三丁酯(TBP)在使用過程中會不斷釋放到空氣里和水中;磷酸三丁酯在環境中的降解速度非常緩慢。磷酸三丁酯(TBP)對如原聲生物等水生生物具有毒性,對魚類來說則是急性毒性物質。
很多蒽醌(AQ)衍生物都對動物和/或植物具有毒性(早期研究的綜述可參見Sendelbach1989) 16;實際上,蒽醌(AQ)衍生物能夠對分化細胞的DNA造成氧化損傷,因此可控劑量的蒽醌(AQ)衍生物可用作抗腫瘤藥物等醫學用途。17實驗室研究發現,氨基蒽醌具有致癌性,并可對腎臟構成傷害。氨基蒽醌的降解產物對水生生物具有毒性,并且難以降解。《技術說明》中框D給出了有關蒽醌(AQ)及其衍生物的詳細信息,并對鄰苯甲酰苯甲酸甲酯的毒性作了說明。18
三烷基磷酸酯,包括磷酸三丁酯(TBP)、磷酸三乙酯(TEP)和磷酸三(2-乙基己基)(TEHP)
醌及二酮衍生物等;如蒽醌(AQ)衍生物氨基蒽醌,以及苯甲酮衍生物鄰苯甲酰苯甲酸甲酯
雅戈爾紡織城:發現1號排污管廢水中含有磷酸三丁酯(TBP),廢水樣本中含有磷酸三(2-乙基己基)(TEHP)
國泰染整有限公司:發現1號排污管廢水中含有磷酸鹽三丁酯(TBP)和磷酸三乙酯(TEP)
雅戈爾紡織城:1號排污管廢水中存在氨基蒽醌
國泰染整有限公司:1號排污管廢水中存在苯甲酮衍生物鄰苯甲酰苯甲酸甲酯
偶氮染料是紡織業常用的主要染料之一。但是,部分偶氮染料在使用過程中會進行分解,并釋放出芳香胺等化學品,其中有些化學品還可能致癌。19歐盟和中國已限制在任何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的紡織品中使用能釋放致癌胺類的偶氮染料。20
苯胺用途廣泛,且易溶于水,因此是水環境的一類重要污染物。此前就多次有報道稱苯胺通過工業廢水釋放到環境中,其中就包括紡織業排放的廢水。 21 22苯胺及其一氯、二氯和三氯異構體等氯化衍生物對多種水生生物具有毒性。23
偶氮染料分解產生的胺類物質,包括苯胺、二氯苯胺(DCA)、 2-氯苯胺)等氯化苯胺、甲基苯胺、乙基苯胺、二乙基苯胺、鄰甲氧基苯胺
雅戈爾紡織城:在2011年3月采集的3批廢水樣本中,均發現了苯胺、2-氯苯胺、甲基苯胺、乙基苯胺和二乙基苯胺(濃度為0.1-2.1微克/升),以及具有致癌特性的鄰甲氧基苯胺(濃度為0.07-0.08微克/升)
國泰染整有限公司(1號排污管)二氯苯胺(DCA)
氯酚: 二氯苯酚、三雅戈爾紡織城:廢水樣本中發現二氯苯酚和五氯苯酚氯苯酚、三氯苯酚和五氯苯酚,濃度為0.03-0.06微克/升
氯化溶劑(二氯乙雅戈爾紡織城:二氯乙烷(0.9微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克/升),三氯甲烷/氯仿(在三批樣乙烯),濃度較低本中的濃度為0.9-4.8微克/升),四
氯乙烯(0.4微克/升)
氯酚這類化學物質可廣泛用作農藥、木材防腐劑及紡織品等各種產品的殺菌劑。歐盟自1991年起禁止生產含有五氯苯酚(PCP)的產品,現在仍嚴格限制銷售和使用含有五氯苯酚的產品。24
紡織生產商常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三氯乙烷(TCE)等氯化溶劑以溶解其他物質,以及清洗布料。歐盟自2008年起嚴格限制在產品和布料清洗中使用三氯乙烷(TCE)。26
五氯苯酚(PCP)對人類具有很強的毒性,可影響人體多個器官,對水生生物也同樣具有較強的毒性。25
氯化溶劑為揮發性物質,部分氯化溶劑具有持久性,很難被生物降解。例如,三氯乙烷(TCE)在環境中難以降解,會破壞臭氧,同時還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肝臟和腎臟。27 28
重金屬
除了已經確認的有機化學品以外,國泰染整有限公司1號排污管的廢水樣本中還發現含有溶解性的濃度不一的鉻(42微克/升)、銅(24微克/升)和鎳(37微克/升),廢水中的金屬濃度在未污染的地表水濃度高2-4倍。溶解性鉻和銅的地表水背景濃度一般低于10微克/升,有時甚至遠低于這一數字,而鎳的地表水背景濃度一般低于20微克/升。 29 30 31 32廢水樣本中發現的溶解性鉻、銅和鎳的濃度水平遠低于廣東排放標準和紡織業排放標準規定的最大允許濃度。34
98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1號排污管廢水樣本中大多數金屬的總濃度(溶解性金屬的濃度加上附著在懸浮顆粒上的金屬濃度)都高得多,鉻的總濃度為2820微克/升,銅為13400微克/升,鎳為2800微克/升。這些金屬主要以附著在懸浮顆粒上的形式存在(99%或以上)。
image: At 5am in 綠色和平 時尚之毒 附錄3
the morning, large quantities of polluted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water pour out from
the discharge pipe of
the Youngor textiles
factory, i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The discharge pipe
flows directly into the
Fenghua River.
. GREENPEACE / QIU BO
參考文獻
概要
1化學需氧量(COD)測試通常是用來間接衡量廢水及地表水中有機物的含量,COD是衡量水環境質量很有用的指標
2更多信息請參閱:http://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en/ publications/reports/Swimming-in-Chemicals/
3紗線與纖維交易(2011),2010年中國紡織業出口恢復增長,2011年3月8日http://www.yarnsandfibers.com/news/index_fullstory.php3?id=24553
4Converse沒有自己品牌的企業社會責任政策,但遵守Nike的相關政策
5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世界指數(2010)章節綜述:服裝、飾品及鞋類 www.sustainability-index.com/djsi_protected/Review2010/ SectorOverviews_10/DJSI_TEX_11_1.pdf
6Puma 2009環境標準手冊,第12頁
7 http://www.Nikebiz.com/crreport/content/pdf/documents/en-US/full-report.pdf
8 http://www.adidas-group.com/en/sustainability/Environment/green_ company/default.aspx
9 http://www.hm.com/filearea/corporate/fileobjects/pdf/en/CSR_ REPORT2010_PDF_1302846254219.pdf
10 http://www.pvh.com/pdf/environmental_policy.pdf
第一部分
1“世界水資源評估計劃”(2009年)《聯合國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3:
變化中世界的水資源》,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倫敦:地球了
望。
www.unesco.org/water/wwap/wwdr/wwdr3/
2Circle ofBlue(2009年)《水資源超過氣候變化成為全球首要問
題》,8月18日
3Circle of Blue/GlobeScan(2009年)《水資源問題研究》
www.circleofblue.org/waternews/wp-content/uploads/2009/08/circle_
of_blue_globescan.pdf
4有關人類、環境和其他經濟領域為工業污染付出代價的更多示例,請
參閱綠色和平的《隱弊的危害》。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PageFiles/305051/Hidden-Consequences.pdf
5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2003年)《聯合國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水之
于人類,水之于生命》
http://portal.unesco.org/en/ev.php-URL_ID=10064&URL_DO=DO_
TOPIC&URL_SECTION=201.htm
6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06年)《水:經合組織國家的經驗》第39頁
www.oecd.org/dataoecd/18/47/36225960.pdf
7《世界水資源評估計劃》(2009年),同上,第143頁www.unesco.
org/water/wwap/wwdr/wwdr3/pdf/WWDR3_Water_in_a_Changing_
World.pdf
8《所有的東西都是中國制造》,作者:比爾·鮑威爾(2002年),《
財富》雜志3月4日刊第121頁,亞歷山德拉銨哈尼(2008年)在《中國
價格:中國競爭優勢的真實代價》中引用。倫敦企鵝出版社出版。
9《另一個視角:正視中國環境危機》,作者:C·卡拉索夫(2000年),
2000年10月第108卷第10號,《環境與健康展望》。http://www.ncbi.
nlm.nih.gov/pmc/articles/PMC1240140/pdf/ehp0108-a00452.pdf
102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10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2005年)《中國七成江河湖泊被污染由八大原因造成》(中文版) www.cigem.gov.cn/readnews.asp?newsid=5002
11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1年):發改委報告說中國1/4居民無法獲得清潔飲用水,2011年3月9日《經濟參考報》http://politics. people.com.cn/GB/1027/14096289.html
1220%即總數3000多萬噸化學需氧量中的560萬噸。通常采用化學需氧量試驗直接測量廢水或地表水(如:湖泊、河流)中的有機化合物含量,對于水質而言,化學需氧量是一項非常有用的指標。
13中國網(2010)“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已經結束”,2月9日www. china.org.cn/china/2010-02/09/content_19394384.htm
14《中國紡織品出口業繁榮代價高昂。人們指責美國市場供應商為大幅降低成本而傾銷染料》,作者:簡·斯賓塞(2007年),《華爾街日報》8月22日,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18580938555882301. html
15中國國家環保總局與世界銀行農村發展、自然資源和環境管理司(2007年),《中國污染代價:有形損失的經濟估算》第16頁http://web.worldbank.org/WBSITE/EXTERNAL/COUNTRIES/ EASTASIAPACIFICEXT/EXTEAPREGTOPENVIRONMENT/0,,con tentMDK:21252897~pagePK:34004173~piPK:34003707~theSit ePK:502886,00.html
16現更名為環境保護部。
17法新社(2006年)《中國環境達到臨界點:工業化過快加重污染》,《溫哥華太陽報》11月14日,亞歷山德拉·哈尼(2008年)引用,同上,第94頁。
18新加坡責任研究所(2010年)《中國水資源:有責任感的投資商需要關注的問題》2010年2月,第46頁, http://www.asiawaterproject.org/wp-content/uploads/2009/12/ WATER-IN-CHINA-Issues-for-Responsible-Investors-FEB2010.pdf
19中國國家環保總局與世界銀行(2007年),同上
20《斯德哥爾摩公約》是一項全球協定,旨在保護人類健康和自然環境不受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影響,參見第2章框X。該公約全文請參閱:http://chm.pops.int/Convention/tabid/54/language/en-US/Default. aspx
21中國國家環保總局與世界銀行(2007年),同上
22綠色和平國際(2006年)《什么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4月10日 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campaigns/toxics/toxic-hotspots/ what-are-persistent-organic-po/
232008年廣東統計年鑒統計結果,香港貿易發展局(2008年)《中國省份和城市市場概況》援引 http://info.hktdc.com/mktprof/china/prd.htm
24《大珠江三角洲》第6頁,作者:邁克爾銨恩萊特、愛迪斯銨斯科特,“香港投資推廣署”(2005年) http://www.investhk.gov.hk/doc/InvestHK_GPRD_Booklet_English571. pdf
252008年廣東統計年鑒統計結果,香港貿易發展局(2008年)《中國省份和城市市場概況》援引 http://info.hktdc.com/mktprof/china/prd.htm
26《中國數字時代》(2009年):《中國改造華南工業區》,2009年1月9日, http://chinadigitaltimes.net/2009/01/china-revamping-its-key-southern-factory-region/
27中國南方網(2003年),《珠三角飲用水功能劃分表》(中文版)10月10日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參考文獻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www.southcn.com/news/gdnews/minxin/qw/200310100867.htm
28水利部,2000-2007年數據(中文版) www.pearlwater.gov.cn/xxcx/szygg/index.htm
29廣東省統計局(2000-2008年),《廣東統計》,2000-2008年《廣東統計年鑒》統計數據
30綠色和平(2010年)《解毒珠江:珠三角工業水污染調查》第2版 www.greenpeace.org/raw/content/eastasia/press/reports/pearl-river-report-2.pdf
31《大珠江三角洲》第6頁,作者:邁克爾·恩萊特、愛迪斯銨斯科特,“香港投資推廣署”(2005年) http://www.investhk.gov.hk/doc/InvestHK_GPRD_Booklet_English571. pdf
32《2007年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作者:楊桂山、翁立達、李利鋒(2007年),武漢長江出版社。
33《2009年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作者:楊桂山、馬超德、常思勇(2007年),武漢長江出版社。
34楊桂山、翁立達、李利鋒(2007年),同上
35利豐研究中心2005年數據(2006年)《長江三角洲產業集群》 www.idsgroup.com/profile/pdf/industry_series/LFIndustrial3.pdf
36《中國日版》(2006年)《污染導致長江患癌》5月30日 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06-05/30/content_604228.htm
37“長江凈化行動開始了!”,作者:王謙(音)、何丹(音)(2010年),《中國日版》9月1日 www.chinadaily.com.cn/usa/2010-09/01/content_11239709.htm
38中國環境保護部(2009年):《2008年中國環境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出版社,ISBN:9787503758461
39《長江飲用水源中的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痕量元素》,作者:Wu,B、Zhang, X、Yasun,A、Zhang, Y、Zhao,D、Ford,T、Cheng, S.,《生態毒理學》雜志第18期、第707-714頁。
40圖1.1數據援引《在化學品中游泳:中國長江上游、中游和下游魚類體內含各種全氟化化學品、烷基酚和金屬》作者:Brigden, K.、Allsop,
M.和Santillo, D.(2010年)。荷蘭阿姆斯特丹:綠色和平國際
www.greenpeace.to/publications/swimming-in-chemicals.pdf介紹如下:
(1)
全氟辛烷磺酸,參見《展望全氟辛烷磺酸納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作者:Wang, T等,《環境科學與技術》,2009, 43, 5171-5175: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評審委員會(2008年)“全氟辛烷磺酸最新情況注意事項”; UNEP/POPS/POPRC.4/INF/17;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2008年8月《中國苯酚供需及開發》,作者:張日新(音)和張曉東(音),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26(6)
(2) 作者:Brigden K等(2010年)同上
(3)
作者:Shao等(2005年)同上
(4) 作者:Brigden K等(2010年)同上
(5) 《長江三角洲全氟辛烷磺酸底泥水分布》,作者:PanG、YouC。環境污染,158(5): 1363-136
(6)
《中國環境用水和自來水含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作者:Jin YH、Liu W、Sato I、Nakayama SF、Sasaki K、Saito N和Tsuda S(2009年),英國《臭氧層》雜志,77(5): 605-61及《中國及其他國家自來水含多種全氟化合物》,作者:Mak,
Y.L.、Taniyasu, S.、Yeung, L.W.Y.、Lu, G.、Jin, L.、Yang,
Y.、Lam, P.K.S.、Kannan, K.和Yamashita, N.(2009年)。《環境科學與技術》43(13): 4824銨4829
41作者:Brigden, K.等(2010年)第3頁,同上。
422010年7月10日,江蘇省太倉市浮橋鎮楊林崗漁民謝春林接受綠色和平東亞采訪。
43《紡織化學品:環境數據與事實》作者Lacasse, K和Baumann,W.(2004年),柏林、倫敦: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第81頁。
44《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為節省費用和減少污染針對紡織廠提出的十項最佳規范:可靠采購的實務指南》作者:Greer, L.、Keane, S.E.和Lin, X.(2010年),紐約: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第3頁。www. nrdc.org/international/cleanbydesign/files/rsifullguide.pdf
45瑞典化學品管理局(1997年):《紡織業化學品》。索爾納“瑞典化學品管理局”,第19頁。
46第三章舉例說明了紡織加工過程中采用的有毒有害物質。
47瑞典化學品管理局(1997年):《紡織業化學品》。索爾納“瑞典化學品管理局”,第19頁。
48依據張云濤(音)文章中圖3(2009年),同上。
49作者:Greer, L、Keane, S.E、Lin, X.(2010年),第3頁,同上。
50《紗線與纖維貿易2011》 2010年中國的紡織出口增長勢頭恢復 2011年3月8號 http://www.yarnsandfibers.com/news/index_fullstory.php3?id=24553
51張云濤(音)文章(2009年),第19頁,同上。
52美國商務社會責任國際協會(2008年),第2頁,同上。
53中國紡織工業城市浙江省杭州市紡織工業概述, www.qfcrf.com/html/english/Protection.html (accessed June 2011)(2011年6月評估)
54《中國紡織》雜志(2010年)“中國紡織工業集群擴張”,3月5日 http://chinatextile.360fashion.net/2010/03/expansion-of-textile-industria.php
55《中國紡織》雜志(2010年),同上。
56利豐研究中心(2010年)《工業集群最新概況》6月,第6期。工業集群系列。 http://www.lifunggroup.com/eng/knowledge/research. php?report=industrial
57芬蘭環境研究所(2010年):《使用產品產生的排放物,案例研究10》“紡織品和皮革制品使用階段產生的排放物”第4頁,芬蘭環境研究所可持續消費和生產中心環境績效研究組。 http://www.ymparisto.fi/download.asp?contentid=124343&lan=fi
58利豐研究中心(2010年)“2010年中國服裝市場”,《行業叢書》,10月第16期。 http://www.lifunggroup.com/eng/knowledge/research. php?report=industry
59瑞典化學品管理局(1997年),同上,第18頁。
60美國商務社會責任國際協會(2008年):《中國服裝和紡織品工廠用水管理》第2頁。 www.bsr.org/en/our-insights/report-view/water-management-in-chinas-apparel-and-textile-factories
61新加坡“責任研究所”(2010年),同上,第80頁。
62綠色和平(2010年),《解毒珠江》,同上。
63壬基苯酚詳情請參閱第二章第框2.2,苯甲酮衍生物相關信息請參閱《附錄3》醌和酮衍生物章節”
參考文獻
64新華網廣東頻道(2008年):《清新基本實現“增產不增污”發展目標》(中文版),3月5日 www.gd.xinhuanet.com/sungov/2008-03/05/content_12619360.htm
65當地居民接受綠色和平采訪,2009年5月,綠色和平2010年出版《解毒珠江》第7頁,同上。
66 當地居民接受綠色和平采訪,2010年5月,綠色和平東亞出版(2010),《時尚污染》,2010年12月。 http://www.greenpeace.org/eastasia/ news/textile-pollution-xintang-gurao.
6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國家主席第87號令。最新版本已于2008年2月28日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并于2008年6月1日起實施。www.gov.cn/flfg/2008-02/28/content_905050.htm
68針對紡織業,中國環境保護部發布了一項清潔生產標準《HJ/T 185-2006清潔生產標準—紡織工業(棉布染整)》。同時,還為清潔生產審核列出一份有關關鍵有毒有害物質的清單,該清單列舉了一些有害廢棄物,如“染料和顏料廢棄物”;每種有毒有害物質/廢棄物均涉及相關行業。此外,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還發布了一項“紡織和染整行業促進清潔生產技術方案”,建議采用若干項技術從而節約使用化學品或水。然而,上述措施均不具有強制性,雖然提到了危險化學品,但并未具體列出避免使用或應該淘汰的化學品名稱。中國國務院同樣要求紡織行業淘汰某些落后工藝技術。
69綠色和平(2010年),第37-40頁,同上
70《焚燒與人體健康:人體健康受垃圾焚燒爐影響的認識狀況》,作者Allsopp, M、Costner, P和Johnston, P(2001年),阿姆斯特丹:綠色和平國際www.greenpeace.to/publications/euincin.pdf
71《俄羅斯廢棄物2:俄羅斯圣彼得堡地區多溴聯苯醚和其他污染物的最新情況介紹》,作者:Labunska, I.、Brigden, K.、Santillo,
D.、Kiselev, A和Johnston, P(2010年),《技術說明》2010年4月,英國英格蘭埃克塞特,綠色和平研究實驗室。 www.greenpeace.to/publications/russian-refuse-2-english%5B1%5D.pdf
72綠色和平(2011年),《隱蔽的危害》,同上
第二部分
1 在我們的調查中,我們也對另外7家供應商進行了取樣,但因缺乏全面的證據,我們并未將他們收錄進本報告。
2《中國兩家紡織生產企業排放危險化學品調查》(2011年),作者:Brigden, K、Labunska, L、Pearson, M、Santillo, D和Johnston
P.,《技術說明》2011年1月,英國英格蘭埃克塞特,綠色和平組織研究實驗室。
3 作者:Brigden等(2011年),同上。
4 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報告中作為品牌時的名稱:雅戈爾,在本報告中作為供應商時的名稱:雅戈爾紡織工業城。
5 http://www.Youngor.com/
6 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品牌服裝商業評估》 http://en.Youngor.com/business.do?action=info&pid=2008111909502 71540&cid=200811211010001550
7 http://www.Youngor.com/Youngor_sub/index. do?sid=200903130340424300
8 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環境保護》。 http://en.Youngor.com/responsibility.do?action=display& cid=200811190221474000
104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9 作者:Brigden等(2011年),同上。
10 阿迪達斯集團(2011)“綠色企業”www.adidas-group.com/en/ sustainability/Environment/green_company/default.aspx
11 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環境保護” http://en.youngor.com/responsibility.do?action=display& cid=200811190221474000
12 彪馬公司(2009年):《PUMASafe:環境標準手冊》第12頁。 http://images.puma.com/BLOG_CONTENT/puma_safe/2009-08_ handbook_Environmental.pdf
13 Cortefiel集團(2010年)外部行為準則 http://www.grupocortefiel.com/files/assets/0000/6142/CC_External_ Code_Conduct_GrupoCortefiel_Feb2010.pdf
14 耐克公司2007、2008、2009財年《企業責任報告》,第38頁。 www.nikebiz.com/crreport/content/pdf/documents/en-US/full-report. pdf
15 Lacoste宣傳資料http://www.lacoste.com/library/download/pdf/ LACOSTE_presskit_en.pdf
16H&M 2010年自愿可持續行動報告 http://www.hm.com/filearea/corporate/fileobjects/pdf/en/CSR_ REPORT2010_PDF_1302846254219.pdf
17Phillips-Van Heusen公司環境聲明 http://www.pvh.com/pdf/environmental_policy.pdf
18 作者:BrigdenK等(2011年)同上。參見雅戈爾紡織集團一號管道(CN11001、CN11002、CN11003)樣品中存在壬基苯酚和全氟化化學品的相關討論。
19《中國珠江和長江水含有全氟化化合物》,作者:So, M.K.、Miyake,Y、Yeung, W.Y、Ho, Y.M、Taniyasu, S、Rostkowski,P、Yamashita,N、Zhou, B.S、Shi, X.J、Wang, J.X、Giesy, J.P、Yu, H和Lam,P.K.S(2007年),英國《臭氧層》雜志第68期第11號第2085銨2095頁。
20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02年):《全氟辛烷磺酸及全氟辛烷磺酸鹽的危害評估》,經合組織,化學品委員會與工作小組關于化學品、殺蟲劑和生物技術的聯席會議ENV/JM/RD(2002)17/FINAL,JT0013560http:// www.oecd.org/dataoecd/23/18/2382880.pdf
21《全氟烷基化物質的環境和毒性影響》,作者:Hekster, F.M.、Laane,
R.W.P.M.和de Voogt, P.(2003年),《環境污染及毒理學綜述》第179期第99-121頁。
22 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2006年)——有毒有害物質: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關于全氟辛烷磺酸的背景文件,2006年更新,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委員會出版,ISBN:1- 905859-03-1,出版號:269/2006: 第46頁。
23《通過氟調聚物乙醇生物降解可以獲得聚乙烯和全氟化酸》,作者:Dinglasan-Panlilio, M.J.A.、Ye, Y.、Edwards, E.A.和Mabury,S.A.(2004年),《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第38期第10號第2857-2864頁。
24《生物圈中的氟化有機物》,作者:Key, B.D.、Howell, R.D.和Criddle, C.S.(1997年),《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第31期第9號第2445-2454頁。
25《在波羅的海與地中海海岸生活的海洋哺乳動物、魚類和鳥類體內的全氟辛烷磺酸鹽和相關氟化碳氫化合物》,作者:Kannan,
K.、Corsolini, S.、Falandysz, J.、Oehme, G.、Focardi, S.和Giesy,J.P.(2002年),《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第36期第15號第3210-3216頁。
26 作者:So, M.K.等(2007年),同上。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參考文獻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27《中國環境用水和自來水中的全氟辛烷磺酸鹽和全氟辛酸》,作者:Jin, Y.H.、Liu, W.、Sato, I.、Nakayama, S.F.、Sasaki, K.、Saito,
N. 和Tsuda, S.(2009年),英國《臭氧層》雜志第77期第5號第605-611頁。
28《水環境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分布和影響的研究》,作者:Lien, N.P.H.(2007年),哲學博士論文,《城市與環境工程》,日本京都大學,《泰國湄南河和邦巴功河受到全氟化化合物污染》援引,作者:Kunacheva, C、Boontanon, S.K.、Fujii, S.、Tanaka, S.、Musirat,
C.、Artsalee, C.和Wongwattana, T.(2009年),《水科學與技術》雜志第60期第4號第975-982頁。
29《全氟辛烷磺酸在全球野生生物的分布情況》,作者:Giesy, J.P.和Kannan, K.(2001年),《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第35期第7號第1339-1342頁。
30《全氟化酸在虹鱒魚中的生物濃度和組織分布》,作者:Martin,
J.W.、Mabury, S.A.、Solomon, K.R.和Muir, D.C.G.(2003年),《環境毒理學和化學》雜志第22期第1號第196銨204頁。
31《全氟化酸在幼虹鱒魚食物中的聚集情況》,作者:Martin,
J.W.、Mabury, S.A.、Solomon, K.R.和Muir, D.C.G.(2003年),《環境毒理學和化學》雜志第22期第1號第189-195頁。
32 作者:Giesy, J.P和Kannan, K.(2001年),同上。
33《多氟烷基物質生物監控:一種評估方法》,作者:Houde,
M.、Martin, J.W.、Letcher, R.J.、Solomon, K.R.和Muir, D.C.G.(2006年),《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第40期第11號第3463銨3473頁。
34《中國小熊貓和大熊貓體內含全氟辛烷磺酸鹽和全氟辛酸的調查》,作者:Dai, J.、Li, M.、Jin, Y.、Saito, N.、Xu, M.和Wei, F.(2005年),《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第40期第18號第5647銨5652頁。
35作者:Houde, M.等(2006年),同上。
36《美國居民人體內含全氟烴基化學品:美國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2003-2004年數據和1999-2000年數據對比》,作者:Calafat,
A.M.、Wong, L.-Y.、Kuklenyik, Z.、Reidy, J.A.和Needham, L.L.(2007年),《環境與健康展望》第115期第11號第1596銨1602頁。http://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072821/
37《中國沈陽市居民人體血清全氟辛酸和全氟辛基磺酸含量的歷史趨勢》,作者:Jin, Y.、Saito, N.、Harada, K.H.、Inoue, K.和Koizumi,A.(2007年),日本《東北實驗醫學雜志》212: 63-70。
38《中國肉類、蛋類和戶內塵埃中的全氟化合物:人類接觸全氟化合物源頭和渠道評估》,作者:Zhang,T.、Sun, H.W.、Wu, Q.、Zhang,
X.Z.、Yun, S.H.和Kannan, K.(2010年),《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第44期第9號第3572-3579頁。
39《中國嬰孩、兒童和成人全血樣本中的全氟化化合物調查》,作者:Zhang, T.、Wu, Q.、Sun, H.W.、Zhang, X.Z.、Yun, S.H.和Kannan,K.(2010年),《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第44期第11號第4341銨4347頁。
40《老鼠服用小劑量全氟辛酸和十九氟癸酸后肝臟反應鑒定》”,作者:Kawashima, Y.、Kobayashi, H.、Miura, H.和Kozuka, H.(1995年),《毒物學》雜志第99期第169-178頁。
41《老鼠體內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和十九氟癸酸劑量反應肝臟毒性、及其與磷脂代謝之間的關系》,作者:Adinehzadeh, M、Reo,
N.V.、Jarnot, B.M.、Taylor, C.A.和Mattie, D.R.(1999年),《毒物學》雜志第134期第179-195頁。
42《全氟辛酸、全氟辛基磺酸和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醇;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和線粒體生物合成》,《毒理學快報》第129期第23-32頁。
43《全氟烴基酸:監控和毒物學研究成果評論》,作者:Lau, C., Anitole, K.、Hodes, C.、Lai, D.、Pfahles-Hutchens, A.和Seed,J.(2007年),《毒理學》雜志第99期第2號第366-394頁。
44《新型荷爾蒙干擾物:全氟烷基化物》,作者:Jensen. A.和Leffers,H.(2008年),《國際男性學雜志》第31期第161-169頁。
45《全氟烴基混合物損害人類精液質量嗎?》,作者:Joensen,
U.、Bossi, R.、Leffers, H.、Jensen, A.和Skakkebaek, N.(2009年),《環境與健康展望》第117期第6號第923-927頁。
46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9年):采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附錄A、附錄B和附錄C修正案。 http://chm.pops.int/Programmes/New%20POPs/The%209%20new%20 POPs/tabid/672/language/en-US/Default.aspx
47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1年),“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審批狀態”,2011年4月19日,第7頁
48 2009年6月22日,歐洲委員會頒布552/2009號法規,修改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1907/2006號法規(歐委會)(《附錄17》),《歐盟官方公報》L 164,2009年6月26日,第7-31頁。
49 加拿大環境保護署(2008年)“1999年《加拿大環境保護法案》全氟辛烷磺酸、全氟辛烷磺酸鹽以及其它化合物法規(SOR/2008-178)”,加拿大環境保護署,《加拿大憲報》第二章第142卷第1號。
50 中山環境保護研究院(2008年)“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擴建工程”(中文版),《環境影響評估報告》,送審(中山環境保護研究院)
51中山國泰染整有限公司網站(中文版)www.welldyeing.com
52(排放水和河流底泥)其它樣品的分析結果詳情參見《技術說明》,作者:Brigden K(2011年),同上。
53 李寧有限公司(2011年)“愿景、使命、核心價值”www.lining. com/EN/company/inside-1_3.html
54 https://afcares.anfcorp.com/anf/intranet/site/afcares/sustainability
55 美特斯邦威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第8頁
56 示例參見簡·斯賓塞(2007年),同上。
57 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2001年)壬基苯酚/壬基苯酚乙氧基化物,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優先物質系列,倫敦: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
58《干擾人體內分泌的壬基苯酚在食品中無處不在》,作者:Guenther,K、Heinke, V、Thiele, B、Kleist, E、Prast, H和Raecker, T(2002年),《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第36期第8號,第1676-1680頁。
59《長江河口及附近地區各種環境基質中壬基苯酚的分布情況》,作者:Fu, M、Li, Z和Wang, B(2008年),《海洋環境科學》第27期第6號,第561-556頁。
60《臺灣東港河總體雌激素活性及壬基苯酚濃度》,作者:Shue,
M.F、Chen, F.A和Chen, T.C.(2009年),《環境監控與評估》,168(1-
4): 91-101。
61《海洋環境中的烷基酚:分布監控策略及檢測注意事項》,作者:David, A.、Fenet, H.和Gomez, E.(2009年),《海洋污染公告》,第58期第7號第953-960頁。
62《多瑙河選定疏水性烷基酚類化合物的存在及活動》,作者:Micic,V和 Hofmann, T(2009年),《環境污染》雜志第157期第10號、第2759-2768頁。
63《昆士蘭州東南部污水和集水中雌性激素和外源雌性激素的存在及意義》,作者:Ying, G.G、Kookana, R.S、Kumar, A和Mortimer,M.(2009年),《整體環境科學》,第407期第18號第5147-5155頁。
64《中國天津地區污水處理廠與河流中壬基苯酚乙氧基化物及其代謝物》,作者:Yu, Y、Zhai, H、Hou, S和Sun, H.(2009年),英國《臭氧層》雜志,第77期第1號第1-7頁。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105
參考文獻
65《雨雪中存在四壬基苯酚》,作者:Fries, E和Püttmann,W(2004年),《大氣環境》,第38期第13號第2013-2016頁。
66《沉淀物中的外源雌性激素化合物》,作者:Peters, R.J.B、Beeltje, H和van Delft, R.J,《環境監測雜志》,第10期第760-769頁
67《戶內污染指標——室內污染物》,作者:Butte, W和Heinzow,B.(2002年),《環境污染及毒理學綜述》,第175期第1-46頁。
68《室內空氣和塵埃中的鄰苯二甲酸鹽、烷基酚、殺蟲劑、多溴聯苯醚和干擾內分泌的其它化合物》,作者:Rudel, R.A、Camann,
D.E、Spengler, J.D、Korn, L.R和Brody, J.G.(2003年),《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第37期第20號第4543-4553頁。
69 作者:Rudel等(2003年)同上。
70《東京烷基酚污染室內空氣》,作者:Saito, I、Onuki, A和Seto,H(2004年),《室內空氣》,第14期第5號第325-332頁。
71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2001年),同上。
72《西班牙南部地區女性脂肪組織含壬基苯酚和辛基苯酚》,(2009年)作者:Lopez-Espinosa, M.J.、Freire, C.、Arrebola, J.P.、Navea, N.
73《各種環境持久性化學品——包括某些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雌性激素作用較弱》,作者:Jobling, S.、Reynolds, T.、White, R.、Parker,
M.G.和Sumpter, J.P(1995年),《環境與健康展望》雜志,第103期第6號第582-587頁。
74《虹鱒魚受雌激素烷基酚化合物影響,睪丸發育受到抑制》,作者:Jobling, S、Sheahan, D、Osborne, J.A、Matthiessen, P和Sumpter, J.P(1996年),《環境毒物學和化學》雜志第15期第2號第194-202頁。
75《四個月內飲用水中四叔辛基苯酚對費舍爾344大鼠雄性生殖系統的影響》,作者:Blake,C.A、Boockfor, F.R、Nair-Menon, J.U、Millette,
C.F、Raychoudhury, S.S和McCoy, G.L.(2004年),《生殖毒理學》雜志第18期第1號第43-51頁。
76《壬基苯酚對老鼠附睪精液抗氧化系統的影響》,作者:Chitra,
K.C、Latchoumycandane, C.和Mathur, P.P(2002年),《毒理學文獻》第76期第9號第545-551頁。
77《17β雌二醇和環境雌激素嚴重影響哺乳動物精子功能》,作者:Adeoya-Osiguwa, S.A.、Markoulaki, S.、Pocock, V.、Milligan,
S.R. 和Fraser, L.R.(2003年),英國《人類生殖》雜志第18期第1號第100-107頁。
78《采用彗星分析法評估四壬基苯酚乙氧基化物在淋巴球上產生的基因毒性和細胞毒性》,作者:Harreus, U.A.、Wallner,
B.C.、Kastenbauer, E.R.和Kleinsasser, N.H.(2002年),《國際環境分析化學期刊》第82期第6號第395-401頁。
79《內分泌干擾物壬基苯酚和辛基苯酚直接影響T細胞從而抑制Th1發育卻促進Th2發育》,作者:Iwata, M.、Eshima, Y.、Kagechika, H.和Miyaura, H.(2004年),《免疫學快報》第94期第1-2號第135-139頁。
80中國環境保護部(2011年):《中國嚴格限制進出口的有毒化學品目錄》 www.crc-mep.org.cn/news/NEWS_DP.aspx?TitID=267&T0=10000&L anguageType=CH&Sub=125
81奧斯陸公約和巴黎公約締約方包括比利時、丹麥、歐盟、芬蘭、法國、德國、冰島、愛爾蘭、荷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英國。
82 防止陸源海洋污染巴黎委員會(1992年):“防止陸源海洋污染巴黎委員會關于壬基苯酚乙氧基化物的相關建議92/8”,倫敦: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委員會。
83 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1998年)——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
106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護公約有毒有害物質對應策略,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98/14/1《附錄34》
84 2008年12月16日,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頒布關于水資源環境質量標準的歐盟(2008)指令2008/105/EC,修改并隨之廢除歐洲理事會指令82/176/EEC、83/513/EEC、84/156/EEC、84/491/EEC、86/280/EEC,并修改指令2000/60/EC,《歐盟官方公報》L348, 24/12/2008,第87-94頁。
85 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于2003年6月18日頒布歐盟(2003年)指令2003/53/EC,修改歐洲理事會關于限制銷售和使用某些危險物質和制劑的第26項指令76/769/EEC(壬基苯酚、壬基苯酚乙氧基化物和水泥),《歐盟官方公報》L178/24, 17/7/2003http://eur-lex.europa.eu/ 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03:178:0024:0027:EN:PDF
第三部分
1《化學工業:從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到今天》,作者:Arora, A(1999年),《商業經濟學》10月1日 www.allbusiness.com/finance/322115-1.html
2《替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改善鉆井液環境可接受性》,作者:Getliff,
J.M.和James, S.G.(1996年),石油工程師學會石油天然氣勘測和生產健康、安全和環境大會,6月9-12日,美國新奧爾良。
www.onepetro.org/mslib/servlet/onepetropreview?id=00035982&soc =SPE
3《鹵代阻燃劑歷史沿革》,作者Hussain, Saadat(1987年),在《聚合物復合材料歷史沿革》中援引,作者Seymour, R.B和Deanin, R.D.,荷蘭烏特勒支:荷蘭聯合出版集團科學出版社(私營)。
4《全氟辛基磺酸首次全球性生產、排放和環境儲存》,作者:Paul,
A.G.、Jones, K.和Sweetman, A.J.(2009年),《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第43期第2號第386-392頁。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es802216n
5“美國居民體內含多氟烷基化學品:美國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2003-2004年數據與1999-2000年數據對比”,作者:Antonia M.Calafat、Lee-Yang Wong、Zsuzsanna Kuklenyik、John A. Reidy和Larry L. Needham(2007年),《環境與健康展望》第115期第11號第1596-1602頁。2007年8月網上發布。10.1289/ehp.10598.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072821/
6《全球服裝價值鏈:發展中國家產業升級前景如何》,行業研究系列,奧地利維也納: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7《中國紡織》雜志(2010年),紡織工業集群的擴張,2010年3月5日 http://chinatextile.360fashion.net/2010/03/expansion-of-textile-industria.php
8新加坡責任研究所(2010年),同上,第80頁
9新加坡責任研究所(2010年),同上,第80頁
10普華永道(2008年)——全球采購:戰略調整,零售和消費企業調查 www.pwc.com/r&c
11作者:簡·斯賓塞(2007年),同上。
12 作者:簡·斯賓塞(2007年),同上。
13紡織品交易所(未注明日期)“行業概述” www.teonline.com/industry-overview.html
14世界貿易組織(2011年):“地區整合與非洲紡織業,第5章:東非共同體紡織部門分析——非洲紡織業受到圍困”,世貿組織更新商務信息www.intracen.org/BB-2011-03-07-Regional-Integration-and-the-African-Textile-Industry/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參考文獻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15世界貿易組織(2011年):“2010年國際貿易統計,產品商品貿易”,
www.wto.org/english/res_e/statis_e/its2010_e/its10_toc_e.htm,
www.wto.org/english/res_e/statis_e/its2010_e/its10_merch_trade_
product_e.pdf
16芬蘭環境研究所(2010年)《使用產品產生的排放物》,案例研究10,
“紡織品和皮革制品使用階段產生的排放物”第4頁,芬蘭環境研究所
可持續消費和生產中心環境績效組。 http://www.ymparisto.fi/download.
asp?contentid=124343&lan=fi
17 世界貿易組織(2010年),同上。
18《供應鏈如何協調?紡織服裝業經驗觀察》,《時裝營銷與管理雜志》,
作者Cao, N.、Zhang, Z.、Kin, M. T.和Keng, P. N.(2008),第12期第
384-397頁。
19 美國商務社會責任國際協會(2008年),同上。
20改編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技術、工業和經濟司化學品管理局(2011
年)《產品中的化學品:紡織部門案例研究》,2011年1月。http://
www.chem.unep.ch/unepsaicm/cip/Documents/CaseStudies/CiP%20
textile%20case%20study%20report_21Feb2011.pdf
2 1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技術、工業和經濟司化學品管理局(2011年),同上。
22歐睿國際(2010年)“2003銨 2008年服裝市場份額”。 http://
www.euromonitor.com/clothing-and-footwear
23胡佛公司(2010年)行業分析:服裝生產,http://www.hoovers.
com/industry/apparel/1161-1.html需要注冊。
24胡佛公司(2010年),同上。
25歐睿國際(2010年),同上。
26 作者:Cao, N.等(2008年),同上。
27《紡織化學品:環境數據與事實》作者Lacasse, K、Baumann,
W.(2004年),柏林、倫敦:德國斯普林格出版集團,第81頁。
28歐睿國際(2010年),同上
29《耐克公司及運動鞋行業戰略與競爭分析》,作者:Casseres, B
G、Petkova P、Pattabiraman S,2010年5月19日,第15頁。
http://www.scribd.com/doc/38643840/Nike-Strategy-Analysis-Final-Jun-2010
30Wikinvest (未注明日期),“德國彪馬股份公司(PUM-FF)”,
引用Dolleschal, Christoph(2008年),“阿迪達斯”,權益研究,德
國商業銀行,2月28日。
www.wikinvest.com/stock/Puma _AG_Rudolf_Dassler_
Sport_%28PUM-FF%29.
31《全球化承諾及風險:耐克案例研究》,作者:Locke, R.M.(2003
年),第4-5頁,在《管理:創造和交付未來》中引用,編輯:Kochan,
T.A.和Schmalensee, R.,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
32英國《經濟學家》雜志(2007年):《小型公司如何在阿迪達斯陰影中贏得全球化競爭》2007年2月8日 | 印刷版, http://www.economist.com/node/8621794
33潔凈服裝運動(2004年):《運動裝行業數據和公司介紹,奧林匹克運動公平競爭背景信息》,2004年3月1日,第116頁。 http://www. fairolympics.org/background/Company_Profiles.pdf
34潔凈服裝運動(2004年):《運動裝行業數據和公司介紹,奧林匹克運動公平競爭背景信息》,2004年3月1日,第116頁。 http://www. fairolympics.org/background/Company_Profiles.pdf
35 示例參閱“超出企業行為規范:耐克公司供應商的工作組織和勞動標準”,《國際勞工評論》第146期第1號第5頁。 36樂施會(2006年)“越位!亞洲勞工權利和運動裝生產”,摘要 www.oxfam.org.uk/resources/policy/trade/downloads/offside_ sportswear_summ.pdf
37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2010年)“行業部門概述:特克斯服裝、飾品和鞋類” www.sustainability-index.com/djsi_protected/Review2010/SectorOverviews_10/DJSI_TEX_11_1.pdf (requires registration)(需要注冊)
38然而在該部門,并非所有公司都會為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采取前瞻性措施。一些主要調研品牌,如李寧、雅戈爾和Bauer Hockey,很少或未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相關事宜。Converse沒有自己的企業社會責任政策,但遵守Nike公司政策。(詳情請參閱《附錄1》)。
39耐克公司(2010年)“耐克公司禁用物質清單和可持續化學指南” www.nikebiz.com/responsibility/considered_design/documents/RSL_ Finished_Product.pdf
40阿迪達斯集團(2010年)“阿迪達斯集團有毒有害物質監控政策” www.adidas-group.com/en/sustainability/assets/Guidelines/A01_ Sept_2010.pdf
41彪馬公司(2009年):《PUMASafe:2009年環境標準手冊》(包括該公司禁用物質清單)。 http://safe.puma.com/us/en/category/pumasafe/
42如生物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體等方面的限制。
43耐克公司(2009年):2007、2008和2009財年《企業責任報告》第80-83頁。 www.nikebiz.com/crreport/content/pdf/documents/en-US/full-report. pdf
44 Nike Inc (2010) “Nike restricted substances list (RSL)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guidance (SCG)”, pp.42-48
45 耐克公司(2010年):《耐克公司禁用物質清單和可持續化學指南》,第42-48頁。
46 Adidas Group (2011) “Green Company” 阿迪達斯集團(2010年):“綠色公司” www.adidas-group.com/en/sustainability/Environment/green_ company/default.aspx
47相對削減能源消費量與生產或運行比例保持一致,而絕對削減能源消費量則確定了消費能源總量的削減百分比。
48阿迪達斯公司限制廢水排放中的一系列重金屬:參見阿迪達斯集團(2010年)《2010年環境指南》第22頁www.adidas-group.com/en/ sustainability/assets/Guidelines/Environmental_Guidelines_Jan_2010.pdf。該《環境指南》結尾部分設置了一個“化學和限用物質”欄目,要求供應商避免使用“限用物質清單”(HS-A01)列出的物質。“保證供應商提供的材料和組件在使用和處理過程中無任何毒性,且在生產過程中使用這些材料和組件不會排放有毒物質或破壞生態環境。”(以示強調)但是該指南并未明確規定預防紡織有毒有害物質排入水體;此外,也并未提出達到上述要求的執行措施。
49 PUMA (2008) PUMA Vision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07/2008彪馬公司(2008年):《2007/2008年彪馬公司可持續發展遠景報告》 http://images.puma.com/BLOG_CONTENT/puma_safe/PUMA_ Sustainability_Report_2007-2008.pdf
50 PUMA (2009) “PUMASafe: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2009”, p.12彪馬公司(2009年):《PUMASafe:2009年環境標準手冊》,第12頁。
51 PUMA (2009) “PUMASafe: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2009”, p.7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107
參考文獻
彪馬公司(2009年):《PUMASafe:2009年環境標準手冊》,第7頁。
52或使用相關全氟化化學品,這可能導致廢水中存在全氟辛烷磺酸或全氟辛酸。
53耐克公司(2010年):《耐克公司禁用物質清單和可持續化學指南》,第49-50頁。
54阿迪達斯集團(2010年):《阿迪達斯集團有毒有害物質監控政策》
55彪馬公司(2009年):《PUMASafe:2009年環境標準手冊》,同上。手冊包括該公司禁用物質清單。 https://www.apparelandfootwear.org/UserFiles/File/Restricted%20 Substance%20List/AAFARSLFinalRelease8.pdf
56 European Union REACH Regulation (EC) No 1907/2006 Annex XVII. Nonylphenols and nonylphenol ethoxylates are restricted to 1,000ppm preparation in products. PFOS is restricted to 1μg/m2. The Can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 1999, Registration SOR 2008/178 prohibits the manufacture, use, sale, offer for sale and import of PFOS, as well as products containing PFOS, but does not specify a limit.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1907/2006號法規(歐委會)《附錄17》。產品中壬基苯酚和壬基苯酚乙氧基化物局限于1,000/百萬制劑范圍內。全氟辛烷磺酸限制在1微克/平方米水平。1999年加拿大環境保護法案《注冊SOR 2008/178》禁止生產、使用、銷售、代銷和進口全氟辛烷磺酸以及含有全氟辛烷磺酸的產品,但如何限制并未明確規定。
57 通過行業共享平臺——國際電子生產商聯盟搜索解決方案示例。國際電子生產商聯盟發表了一份白皮書,報告該聯盟成員企業在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消除鹵代阻燃劑和聚氯乙烯過程中取得的進展:國際電子生產商聯盟(2010年)《國際電子生產商聯盟為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采用無鹵代阻燃劑和無聚氯乙烯線纜設定的時間表》 www.inemi.org/cms/newsroom/PR/2010/PR112910.html
58 綠色和平國際(2010年):《電子行業—綠色電子進程的里程碑》http://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Global/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toxics/2011/Achievements%203-%20Industry%20then%20 and%20now.pdf
59歐洲委員會(2003年:“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2003年1月27日頒布2002/95/EC號指令,要求電氣設備和電子設備限制使用某些有毒有害物質”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03:037:0 019:0023:EN:PDF.”Official Journal L037: 19-23.《歐盟官方公報》L037: 19-23。
61歐洲委員會(2003a):“關于電氣電子設備產品廢棄物的2002/96/EC號指令”,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03:037:0 024:0038:en:PDF Official Journal L37/24 13.2.2003《歐盟官方公報》L37/24,2003年2月13日
61電氣電子設備產品廢棄物指令的一個基礎即“個體生產者責任”,要求個體生產者為處理自身產生的廢棄品——從收集到回用、回收和清理——支付一定環境和其他項目費用。此項規定旨在激勵個體生產者重新設計自己的產品,并且需要考慮產品壽命結束后產生的后果,尤其需要逐步淘汰很難回收利用且具有潛在危險的有毒有害物質。
62世界貿易組織(2010年):《2010年國際貿易統計》,同上。
63 加拿大環境部(2007年):“進度報告——采用濕法處理的P2計劃和紡織廠” www.ec.gc.ca/planp2-p2plan/default.asp?lang=En&n=3944D8AC-1
64 XCG顧問(2006年)“加拿大環境部紡織部門最佳管理規范:壬基苯酚及其乙氧基化物和鉻” 3-1474-17-03/R147170300textiles.doc http://www.cwwa.ca/pdf_files/Source%20Control%20-%20Ontario%20 textile.pdf
65 XCG顧問(2006年),同上。
108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66《化學經濟學手冊:染料》,作者:Ishikawa, Y.、Glauser, J.和Janshekar, H.(2008年),化學工業通訊SRI咨詢,2008年3月 http://www.sriconsulting.com/nl/Public/2008Mar.pdf
67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環境管理部(1982年):《合并防止污染費用概念:行動計劃》。北卡羅來納州首府羅利市:北卡羅來納州環境管理部
68美國環境保護署(2010年)“壬基苯酚和壬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行動計劃” www.epa.gov/oppt/existingchemicals/pubs/actionplans/ RIN2070-ZA09_NP-NPEs%20Action%20Plan_Final_2010-08-09.pdf
69 綠色和平采訪伯靈頓研究公司前職員山姆銨摩爾,伯靈頓研究公司是一家就此項目與該州合作的主要咨詢公司。
70《紡織工業中的系統思維和綠色化學:理念、技術和效益》,《清潔生產雜志》12: 596。
71 綠色和平采訪山姆銨摩爾(見上文),通過與“數控防污染計劃”的加利·亨特私下溝通確認(2010年8月)。
72《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紡織工程:初期報告》,作者:Conway P等(2003年)。 http://www.unc.edu/~pconway/Textiles/nctp_tatm_rev.pdf
73詳情請參閱第2章框2.3。
74美國研究機構“環境工作組”(2003年)——全氟化碳:全球污染物,執行摘要:“消費者立即將其視為現代化學的家庭奇跡—特氟隆、思高潔、Stainmaster、戈爾特斯”。 www.ewg.org/reports/pfcworld
75美國研究機構“環境工作組”(2008年)——信用差距:食品包裝和杜邦漂綠中的有毒化學品,執行摘要:《杜邦特氟隆化學品替代物環保程度如何》 www.ewg.org/reports/teflongreenwash
76《中國廣州和上海城市河流底泥含全氟化化合物調查》,作者:BaoJ、Liu W、Liu L、JinY、Ran X和Zhang Z(2010年),英國《臭氧層》雜志80(2): 123-13
77《戶外服裝中的氟化污染物》,作者:Schultz, P.-E.和Norin,H.(2006年),“地球之友挪威分部”,2006年2月報告 http://naturvern.imaker.no/data/f/0/75/41/1_2401_0/2_Fluorinated_ pollutants_in_all-weather_clothing.pdf
78《含有助劑的費品和助劑中的氟化物質調查和環境/衛生評估》,作者:Astrup Jensen, A.、Brunn Poulsen, P.和Bossi, R.(2008年),“消費品所含化學品的調查”第99號,哥本哈根:丹麥環境保護署。 www2.mst.dk/common/Udgivramme/Frame.asp?http://www2.mst.dk/ udgiv/publications/2008/978-87-7052-845-0/html/default_eng.htm
79《氟化物質應用》,作者:Walters, A.和Santillo, D.(2006年),《技術說明》2006年6月,英國英格蘭埃克塞特,綠色和平研究實驗室。 www.greenpeace.to/publications/uses-of-perfluorinated-chemicals. pdf
80《氟化物質應用》,作者:Walters, A.和Santillo, D.(2006年),《技術說明》2006年6月,英國英格蘭埃克塞特,綠色和平研究實驗室。www.greenpeace.to/publications/uses-of-perfluorinated-chemicals.pdf
81 丹麥環境保護署(2005年):全氟辛烷磺酸化合物和全氟辛酸環保型替代品,環境項目第1013號。 www2.mst.dk/common/Udgivramme/Frame.asp?http://www2.mst.dk/ udgiv/publications/2005/87-7614-668-5/html/helepubl_eng.htm
82作者:Astrup Jensen, A.、Brunn Poulsen, P.和Bossi, R.(2008年),同上。
83綠色和平德國,采訪所得,2011年4月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參考文獻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84TEGEWA (2009). Abwassereintr銨ge von per/ Abwassereintr銨ge von per/polyfluorierten Chemikalien (PFC) in der Textilindustrie, 19June, Berlin http://www.umweltbundesamt.de/wasser-und-gewaesserschutz/publikationen/fgpfc/abwassereintraege_von_pfc_ in_textilindustrie-schroeder.pdf
85魯道夫集團(未注明日期)“仿生學整飾:防水、防油和防土紡織品助劑” www.rudolf.de/products/details-brochure.htm?year=2004&ri=200416
86即:全氟化合物
87作者:Astrup Jensen, A.、Brunn Poulsen, P.和Bossi, R.(2008年),同上。
88作者:Schultz, P.-E.和Norin, H.(2006年),同上。
89 瑞典自然保護協會(2008年):《T恤衫的歷史很暗淡》,報告 89629 www.naturskyddsforeningen.se/upload/report-t-shirts-with-a-murky-past.pdf
90瑞典自然保護協會(2008年),同上。
91國際電子生產商聯盟(2010年),同上。
92國際電子生產商聯盟(2010年),同上。
第四部分
1作者:Lacasse, K.和Baumann, W.(2004年),同上,第81頁
2 《從幾次預警中吸取的教訓:預防原則1896-2000》,編輯:Harremoes,
P.、Gee, D.、MacGarvin, M.等(2001年),“五大湖受化學污染的預防原則和早期預警”,Michael Gilbertson,第126 銨132頁,丹麥哥本哈根:歐洲環境署 http://www.eea.europa.eu/publications/environmental_issue_ report_2001_22/Issue_Report_No_22.pdf
3 This principle can now be found in numerous regional treaties and global conventions. One well-known example is the Rio Declaration (UN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92) 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ww.un.org/documents/ga/conf151/ aconf15126-1annex1.htm). Principle 15 of the Rio Declaration states: “Where there are threats of serious or irreversible damage, lack of full scientific certainty shall not be used as a reason for postponing cost-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4《日本污染物排放及轉移登記制度;韓國有毒物質排放目錄——兩國處理方式評估》,作者:Nakachi, S.(2010年),東京:有毒物質觀察網,第13頁。 www.toxwatch.net/en/pdf/PRTR_JAPAN_1206.pdf
5綠色和平(2011年):《隱蔽的危害:人類、環境和效益為工業水污染付出的代價》,第2.4節,作者:Aldert van der Kooij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PageFiles/305051/Hidden-Consequences.pdf
62009年6月22日,歐洲委員會頒布552/2009號法規,修改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1907/2006號法規(歐委會)(《附錄17》),《歐盟官方公報》L 164,2009年6月26日。
7“排放物”指排放的所有固體、液體和氣體物質以及全部損耗,即所有排放途經。
8通常來說,一代人相當于20-25年。
9例如: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法規中的“無數據無市場”條款(參見歐洲委員會2009年公報) 10 Meaning regularly revised based on latest evidence即根據最新證據定期修改。
11 Classification of hazardousness to be based on intrinsic properties such as whether it is persistent; bioaccumulative; toxic; carcinogenic, mutagenic and reprotoxic; hormone disruptive or of equivalent concern. See Greenpeace Policy Q and A -Q5 Which hazardous chemicals should we tackle first? 在固有性質基礎上對危險性進行分類,如是否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積性、毒性、致癌、突變和生殖毒性危險;破壞激素或類似問題。參見綠色和平組織政策Q和政策A-Q5“我們應首先處理哪些危險化學品?”
12 OSPAR (2004) Nonylphenol/nonylphenolethoxylates, OSPAR Priority Substances Series, updated edition, London: OSPAR Commission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2004年):壬基苯酚/壬基苯酚乙氧基化物,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優先物質系列,更新版,倫敦: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委員會。
13作者:Jobling, S.、Reynolds, T.、White, R.(1995年),同上。
14作者:Jobling, S.、Sheahan, D.、Osborne, J.A.等(1996年),同上。
152009年6月22日,歐洲委員會頒布552/2009號法規,修改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1907/2006號法規(歐委會)(《附錄17》),《歐盟官方公報》L 164,2009年6月26日,第7-31頁。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09: 164:0007:0031:EN:PDF《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法規》頒布之前,根據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2003年6月18日指令2003/53/EC,第26次修改歐洲理事會關于限制銷售和使用某些危險化學品和制劑(壬基苯酚、壬基苯酚乙氧基化物和水泥)的76/769/EEC號指令,自2005年開始限制使用壬基苯酚。根據歐洲委員會552/2009號法規(如上),第76/769/EEC號指令于2009年6月1日廢除。
16《逐漸增加累積劑量,五種鄰苯二甲酸酯類混合物可抑制斯普拉格銨道利大鼠胚胎睪丸睪酮發育》,作者:Howdeshell, K.L.、Wilson, V.S.、Furr,
J.、Lambright, C.R.、Rider, C.V.、Blystone, C.R.、Hotchkiss, A.K.和Gray,
L.E. Jr(2008年),《毒理科學》雜志第105期第153銨165頁。
17歐洲化學品管理局(2010年),有關“歐洲委員會1907/2006號法規(《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法規》)的附錄17所含限制規定相關最新科學證據評估:鄰苯二甲酸二異辛脂最新情況評論”, 歐洲化學品管理局。
http://echa.europa.eu/doc/reach/restrictions/dehp_echa_review_ report_2010_6.pdf
182011年2月17日,歐盟頒布143/2011號歐洲委員會法規,修改《附錄14》為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1907/2006號法規,《歐盟官方公報》L 44,2011年2月18日,第2-6頁。由于要求取締截止時間定為2015年2月,目前仍有一些豁免項目(如用于藥品包裝),企業仍然可以申請豁免項目,但豁免項目有效截止時間為2013年8月。
19《多溴聯苯醚毒性概述:幾種消費品中含阻燃添加劑》作者:Talsness, C.E(2008年),《環境研究》雜志第108期158銨167頁。
20 歐洲委員會于2009年6月22日頒布552/2009號法規,同上(《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法規》)。76/769/EEC號“銷售和使用指令”中有關限制銷售和使用某些危險化學品和制劑(五溴聯苯醚、八溴聯苯醚)的條款,已轉入552/2009號法規延續其效力。76/769/EEC號指令于2009年6月1日廢除。
21歐盟(2000)2000/60/EC號指令為歐盟在水資源政策領域采取行動確立了一個框架,《歐盟官方公報》L327 22.12.2000,第1-72頁
222008年12月16日,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就水資源政策領域環境質量標準發布歐盟(2000) 2008/105/EC號指令,《歐盟官方公報》L348,2008年12月24日,第84-97頁。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109
參考文獻
23《紡織染料毒性》,作者:Gregory, P.(2007年),第三章,在《紡織染料的環境因素》中引用,編輯:Christie, R.,伍德海地出版公司出版。
24 歐洲委員會于2009年6月22日頒布552/2009號法規,同上(《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法規》)。根據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2002年7月19日指令2002/61/EC,第19次修改歐洲理事會關于限制銷售和使用某些危險化學品和制劑(偶氮染料)的76/769/EEC號指令,首次限制使用偶氮染料,《歐盟官方公報》L 243,2002年9月11日,第15-18頁。76/769/EEC號“銷售和使用指令”中規定的限制措施轉入76/769/EEC號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指令。76/769/EEC號指令于2009年6月1日廢除。
25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2004年):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有機錫化合物背景文件,更新版,倫敦: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委員會。
26歐盟(2000年)指令2000/60/EC,同上。
27 2010年3月31日頒布276/2010號歐洲委員會法規,修改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1907/2006號法規【《附錄17》(二氯甲烷、煤油和烤架打火機油和有機錫化合物)】。《歐盟官方公報》L 86,2010年4月1日,第7-12頁。
28 作者:Giesy, J.P.和Kannan, K.(2001年),同上。
29作者:Kannan, K.、Corsolini, S.、Falandysz, J.等(2002年),同上。
30作者:Lau, C.、Anitole, K.、Hodes, C.等(2007年),同上。
31 作者:Jensen, A.和Leffers, H.(2008年),同上。
32作者:Kannan, K.、Corsolini, S.、Falandysz, J.等(2002年),同上。
33歐洲委員會2009年6月22日頒布552/2009號法規,同上(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法規)。
34加拿大政府(2007年):“化學品管理計劃——執行時間表” www.chemicalsubstanceschimiques.gc.ca/plan/table-tableau_e.html
35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2002年)“六氯苯毒性介紹”,美國公共衛生署,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
36 歐盟(2000年)指令2000/60/EC,同上。
372010年8月24日,歐盟頒布757/2010號法規,修改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850/2004號法規,(歐委會)(《附錄1》和《附錄3》)《歐盟官方公報》L 223,2010年8月25日,第29-36頁。
38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2006年、1989年)“1,1,1-三氯乙烷和1,1,2-三氯乙烷毒性介紹”,美國公共衛生署,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
39歐盟化學品法律【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EC)1907/2006號法規】《附錄17》第34條規定限制使用三氯乙烯,禁止銷售三氯乙烯或用于濃度大于或等于0.1%(按重量計算)且向公眾銷售或擴散性應用的產品中,如:表面清理和織物清洗。2009年6月22日歐洲委員會頒布552/2009號法規,同上。
40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2004年):五氯苯酚,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2001年優先物質系列,2004年更新,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委員會,倫敦,ISBN0-946956-74: 31 pp。 http://www.ospar.org/documents/dbase/publications/p00138_BD%20 on%20pentachlorophenol.pdf
41自1991年來,已經進口在歐盟境內銷售和使用的所有含五氯苯酚產品(根據76/769/EEC指令,禁止在歐盟境內生產)。如今,歐洲化學品法律《附錄17》第22條禁止在歐盟境內銷售五氯苯酚、五氯苯酚鹽和五氯苯酚脂,禁止用于濃度大于或等于0.1%的產品中【2009年6月22日歐洲委員會頒布的552/2009號法規】,同上(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法規)。
110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42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2001年):短鏈氯化石蠟,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有毒有害物質系列: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委員會,倫敦,ISBN 0 946956 77: 18 pp.
43 Commission Regulation (EC) No 552/2009 of 22 June 2009, op.cit. (REACH) 2009年6月22日歐洲委員會頒布的552/2009號法規,同上(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法規)。
44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2007年、2008年)“鉛鎘毒性介紹”,美國公共衛生署,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
45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2年)——全球汞元素評估,瑞士日內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www.chem.unep.ch/mercury/Report/GMA-report-TOC.htm
46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2009年)《致癌物報告》,第11版;六價鉻化合物物質介紹,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http://ntp. niehs.nih.gov/ntp/roc/eleventh/profiles/s045chro.pdf
47《鉻電鍍行業鉻和含鉻廢水導致水生生物毒性評估》,作者:Baral,
A.、Engelken, R.、Stephens, W.、Farris, J.和Hannigan, R.(2006年),《環境污染與毒理學檔案》第50期第4號第496-502頁。
48歐盟(2000)2000/60/EC號指令,同上。
49 2009年6月22日歐洲委員會頒布552/2009號法規,同上(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法規)。
附錄1
1Adidas 官方網站,2011年2月瀏覽 http://www.adidas-group.com/en/sustainability/suppliers_and_ workers/code_of_conduct/default.aspx
2Adidas 集團,2009年年報,2010, p. 227, 2010年12月瀏覽 http://www.adidas-group.com/en/investorrelations/assets/pdf/annual_ reports/2009/GB_2009_En.pdf
3Adidas集團,可持續發展http://www.adidasgroup.com/en/sustainability/welcome.aspx(2010年12月訪問)
4 http://www.bauer.com/career
5 http://www.bauerir.com/site/company/growth.php
6 http://invest.nike.com/phoenix.zhtml?c=100529&p=irol-newsArticle_print&ID=1110938&highlight=(2011年4月26日訪問)
7 http://phx.corporate-ir.net/phoenix.zhtml?c=242945&p=irol-newsArticle&ID=1538093&highlight=
8http://www.bauerir.com/site/company/brands.php(2011年4月26日訪問)
9 http://phx.corporate-ir.net/phoenix.zhtml?c=242945&p=irol-govHighlights
10 西班牙Grupo Cortefiel公司,“Cortefiel press dossier”,未注明日期,9,(2011年6月20日訪問) http://www.grupocortefiel.com/files/assets/0000/6404/Press_dossier_ GrCortefiel_28.01.11_2.pdf
11 西班牙Grupo Cortefiel公司,“關于我們 銨歷史記錄” http://www.grupocortefiel.com/en/about-us/history(2011年6月1日訪問)
12 西班牙Grupo Cortefiel公司,“關于我們 銨西班牙Grupo Cortefiel公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參考文獻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司”,未注明日期。
http://www.grupocortefiel.com/en/about-us (2011年6月20日訪問)
13西班牙Grupo Cortefiel公司,“企業責任銨 Grupo Cortefiel公司”,
未注明日期。
http://www.grupocortefiel.com/en/corporate-responsibility (2011年6
月20日訪問)
14 西班牙Grupo Cortefiel公司,“2009年Grupo Cortefiel公司可持續發
展報告”,未注明日期。
http://www.grupocortefiel.com/en/corporate-responsibility (2011年6
月20日訪問)
15 http://about.hm.com/gb/abouthm/factsabouthm/
ourbusinessconcept__ourphilo.nhtml(2011年6月20日訪問)
16http://about.hm.com/gb/abouthm/factsabouthm__facts.html(2011
年6月1日訪問)
17 日本迅銷公司,“行業評級 | 迅銷公司”,2011年4月27日
http://www.fastretailing.com/eng/ir/direction/position.html(2011年6月
20日訪問)
18 http://www.hm.com/filearea/corporate/fileobjects/pdf/en/CSR_
REPORT2010_PDF_1302846254219.pdf
19Lacoste鱷魚公司宣傳資料,未注明日期,7,
http://www.lacoste.com/library/download/pdf/LACOSTE_presskit_
en.pdf (2011年6月20日訪問)
20同上,第1頁。
21 同上,第9頁。
22 http://www.pvh.com/news_release.aspx?reqid=1548045(2011年6
月20日訪問)
23 http://en.wikipedia.org/wiki/Van_Heusen(2011年6月20日訪問)
24 http://www.reuters.com/finance/stocks/companyProfile?rpc=66&sy
mbol=PVH(2011年6月20日訪問)
25 http://www.fashion-incubator.com/archive/apparel-price-point-categories/(2011年6月20日訪問)
26 http://www.pvh.com/news_release.aspx?reqid=1548045(2011年6
月20日訪問)
27http://www.pvh.com/brands.html(2011年6月20日訪問)
28 http://www.pvh.com/brands.html(2011年6月20日訪問)
29 http://www.pvh.com/responsibility.html(2011年6月20日訪問)
30 http://www.pvh.com/pdf/environmental_policy.pdf(2011年6月20
日訪問)
31Nike2007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第9頁http://www.nikebiz.com/crreport/
content/environment/4-1-0-overview.php?cat=overview(2011年4月
訪問)
32 Nike CRR 2007-9, accessed April 2011, http://www.nikebiz.com/
crreport/content/workers-and-factories/3-11-0-interactive-map.
php?cat=map
33 Puma.com website, April 2011, http://vision.puma.com/us/en/
34 Puma AG. 2010. Annual report 2009.
35 Youngor website, April 2011 http://en.youngor.com/responsibility.
do?cid=200811190221102735
36 China National Garment Association, 2010, “Winners of China
Winner List of China Garment Industry Prize,”
http://www.cnga.org.cn/engl/powerful/top100.asp (accessed
December 21, 2010).(2010年12月評估)
37 Leaders magazine, 2010, “Stringing the Pearls Together 銨
Interview with Li Rucheng,” in Leaders magazine January February
March 2010, http://www.leadersmag.com/issues/2010.1_Jan/PDFs/
BRIC/Li%20Rucheng.pdf (accessed January 2011) (2011年1月評估)
38 Dun & Bradstreet, Inc., 2010, Business Information Report : Youngor
Group Co. Ltd., http://www.dnb.com/
39 Youngor Group Ltd., 2008, “Youngor - Knitting,”
http://en.youngor.com/business.do?action=classinfo&pid=200811190
950271540&cid=20090708103
2387512 (accessed May 27, 2011). (2011年5月27日評估)
40 Ningbo Youngor Fashion Co., Ltd., 2008, “Brand Cooperation,”
http://www.youngor.com/youngor_sub/index.do?action=info&sid=200
903130340424300&pid=e2009031303404243003&cid=2009040803
39421575&lan=EN (accessed May 27 2011) (2011年5月27日評估)
41 Youngor Group Ltd., 2008, “Youngor -Branded Garments
business Review,”
http://en.youngor.com/business.do?action=info&pid=20081119095027
1540&cid=200811211010001550 (accessed December 13,
2010). (2010年12月13日評估)
42 Youngor website, May 2011 http://en.youngor.com/about.
do?cid=200811070246144574
43 Youngor Group Ltd., 2008, “Youngor - Branded Garments business
Review,” op.cit.
44 Youngor website, May 2011 http://en.youngor.com/business.do?act
ion=classinfo&pid=200811190950271540&cid=200811211046396449
45 Youngor website, April 2011 http://en.youngor.com/responsibility.do
?action=display&cid=200811190221474000
http://en.wikipedia.org/wiki/Abercrombie_%26_Fitch (accessed on
June 20,l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46 http://library.corporate-ir.net/library/61/617/61701/items/249197/Piper_
June_2007.pdf (accessed on June 20, 2011)(2011年6月20日訪問)
47 http://www.icsc.org/srch/sct/sct0308/retailing_gilly.php (accessed
on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48 http://www.focus.de/finanzen/news/unternehmen/tid-20921/
abercrombie-und-fitch-teuer-dunkel-hip_aid_587281.html
(accessed on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49 http://www.wikinvest.com/wiki/Abercrombie (accessed on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50http://www.wikinvest.com/wiki/Abercrombie(2011年6月20日訪問)
51 http://www.abercrombieoutlet.us/First-Abercrombie-&-Fitch-to-open-Asian-restaurant!-Day-sales-record!-n-29.html (2011年6
月20日訪問)
(http://jasonfight.crearblog.com/?p=175(2011年6月20日訪問)
52http://jasonfight.crearblog.com/?p=175(2011年6月20日訪問)
53 http://jasonfight.crearblog.com/?p=175 (2011年6月20日訪問)
54美特斯邦威。2011年,簡介。http://corp.metersbonwe.com/
english_intro.html (2011年6月20日訪問)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111
參考文獻
55 Metersbonwe. 2011. Brief introduction.
美特斯邦威。2011年,簡介。
http://corp.metersbonwe.com/english_intro.html (accessed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評估)
56 http://corp.metersbonwe.com/investor/investor_index.php 《美特斯
邦威2008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第8頁。
57 http://www.lining.com/EN/company/inside-1_3.html
58 Li Ning Company Limited, “Welcome to Li Ning Company Limited.”
Li Ning Company Limited, 2010,
http://www.lining.com/EN/home/index.html (accessed January 27,
2011).
59 Investor Relations Asia Pacific, “irasia.com,” 24. Li Ning Company
Limited Interim Reports, 2010,
http://www.irasia.com/listco/hk/lining/interim/index.htm (accessed
January 4, 2011).
60 Investor Relations Asia Pacific, “irasia.com,” Li Ning Company
Limited Annual Reports 2009, n.d.,
131-136, http://www.irasia.com/listco/hk/lining/annual/index.htm
(accessed January 4, 2011).
61 Li Ning Company Limited, “Li Ning Company Limited,” 79.
Prospectus 2004 Placing & Public Offer,
2004, 66, http://www.lining.com/EN/investors/inside-4_5.html
(accessed January 27, 2011).
62 China Sporting Goods Federation, “China Sporting Goods
Federation,” Li Ning Published First CSRReport on Sporting Goods, July
28, 2009,http://en.csgf.org.cn/Sportnews_show.aspx?ArticleID=184
(accessed January 5, 2011).
63 Hoover’s Inc (2010), Hoover’s Inc (2010) Industry profile: Apparel
manufacture, http://www.hoovers.com/industry/apparel/1161-1.html
Registration required.
64 Euromonitor (2010), Euromonitor (2010) Market Share Apparel 2003
- 2008 www.imis.euromonitor.com
65 Casseres, B G, Petkova P, Pattabiraman S, Nike Inc. and the Athletic Footwear Industry Strategy and Competition Analysis, 19 May 2010,
p.15 http://www.scribd.com/doc/38643840/Nike-Strategy-Analysis-Final-Jun-2010
66 Puma AG Rudolf Dassler Sport (PUM-FF), graph from: Christoph Dolleschal, “adidas,” Equity Research, Commerzbank, 28 February 2008 http://www.wikinvest.com/stock/Puma_AG_Rudolf_Dassler_Sport_ (PUM-FF),
附錄2
1http://www.blazek.eu/cs/o-spolecnosti.html(2011年6月1日訪問)
2 英特宜家購物中心集團,Bla銨ek,2011年
http://www.ostrava.avionshoppingpark.cz/en-gb/store-locator/blazek,
(accessed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3http://www.blazek.eu/cs/o-spolecnosti.html(2011年6月1日訪問)
4 同上。
5http://www.macysinc.com/AboutUs/ (2011年6月20日訪問)
112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6 http://www.macysinc.com/AboutUs/Default.aspx (2011年6月20日
訪問)
7 http://www.macysinc.com/Macys/privateexclusive.aspx
8 http://www.macysinc.com/Macys/privateexclusive.aspx (accessed
on June 20l 2011)
9 http://www.macysinc.com/Macys/privateexclusive.aspx (accessed
on June 20l 2011)
10 Nautica, “Nautica: Customer Service,” About Nautica, n.d., http://
www.nautica.com/home/index.jsp .(2011年6月20日訪問)
11 Advameg公司,“Nautica公司——Nautica公司簡介、信息、商業介
紹、歷史、背景信息”。
13 參見“VF公司——品牌介紹”,品牌介紹,未注明日期。
http://www.vfc.com/brands, (accessed June 20, 2011) .
(2011年6月20日訪問)
14 參見VF公司,“VF公司10k”,未注明日期,7。
http://phx.corporate-ir.net/External.File?item=UGFyZW50SUQ9NDE5
NjUyfENoaWxkSUQ9NDMyOTU4fFR5cGU9MQ==&t=1.
15 VF公司,“VF公司——全球合規準則”,未注明日期,3。
http://www.vfc.com/VF/corporation/resources/images/Content-Pages/
Corporate-Responsibility/VFC-Global-Compliance-Principles.pdf.
(accessed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評估)
16 牛津工業公司,“牛津工業——服裝公司”,未注明日期,
http://www.apparelsearch.com/financial/stocks/wholesale/Oxford_
Industries.htm (2011年6月20日評估)
17 牛津工業公司,“牛津服裝10-k 2009”,未注明日期,7,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75288/000104746910002998/
a2197649z10-k.htm (2011年6月20日評估)
18 利豐有限公司,“利豐集團網站——利豐集團——可持續發展>環
境”,未注明日期,
http://www.lifunggroup.com/eng/sustainability/environment.php(2011
年6月20日訪問)
19 Peerless Clothing公司,“佩爾斯服裝——首頁”,未注明日期,
http://www.peerless-clothing.com/home.htm (2011年6月20日訪問)
20 Peerless Clothing公司,“佩爾斯服裝——首頁”,未注明日期,
http://www.peerless-clothing.com/home.htm (accessed April 21,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21VM ware公司,“客戶案例研究 佩爾斯服裝”,未注明日期,1。
http://www.vmware.com/files/pdf/customers/09Q1_cs_vmw_Peerless_
english_R2.pdf (accessed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22同上。
23波羅拉夫勞倫有限公司,“波羅拉夫勞倫2009-2010報告(10-
k)”,未注明日期,34,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037038/000095012310055188/
y81773e10vk.htm (accessed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24 同上,337。
25 Polo Ralph Lauren有限公司,“波羅拉夫勞倫2009-2010報告(10-
k)”,未注明日期,16,
26 同上,26。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參考文獻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27 http://www.wikinvest.com/wiki/American_Eagle_Outfitters_(AEO)
(2011年6月20日訪問)
28 http://www.wikinvest.com/wiki/American_Eagle_Outfitters_%28AEO
%29(2011年6月20日訪問)
29 http://www.just-style.com/news/american-eagle-to-open-stores-in-china-hong-kong_id107951.aspx(2011年6月20日訪問)
30http://news.alibaba.com/article/detail/business-in-china/100329531
-1-american-eagle-open-stores-hk%252C.html(2011年6月20日
訪問)
31 http://www.ae.com/web/corp/responsibility.jsp?topic=environment
(2011年6月20日訪問)
32 http://www.carters.com/Corporate-Site-Our-Brands-Landing-Page/corporateOurBrands,default,pg.html (2011年6月20日訪問)
33 http://phx.corporate-ir.net/External.File?item=UGFyZW50SUQ9NDI
wODM5fENoaWxkSUQ9NDM0NDAzfFR5cGU9MQ==&t=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34 http://www.wikinvest.com/stock/Gap_(GPS) (accessed on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35 http://www.wikinvest.com/stock/Gap_(GPS) (accessed on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36 http://www.rttnews.com/content/topstories.aspx?Id=1445260
(accessed on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37 http://www2.gapinc.com/GapIncSubSites/csr/Utility/resources.shtml
(accessed on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38 http://www2.gapinc.com/GapIncSubSites/csr/Utility/resources.shtml
(accessed on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39 http://www2.gapinc.com/GapIncSubSites/csr/Utility/resources.shtml
(accessed on June 20 2011)
(2011年6月20日訪問)
40http://www.jcpenneybrands.com(2011年6月20日訪問)
41 http://www.jcpenney.net/shared/content/PDFs/JCPenneyMattersPrinciple.
pdf(2011年6月20日訪問)
42http://www.wikinvest.com/wiki/Kohl%27s_(KSS)(2011年6月20日訪問)
43http://www.kohlsgreenscene.com/(2011年6月20日訪問)
44http://www.wikinvest.com/wiki/Kohl%27s_(KSS) 2011年6月20日訪問)
45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責任。
http://www.semirbiz.com/en/corporate-profile/responsibility.
aspx(2011年6月20日訪問)
46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9/18/81271.html
價值中國網。2007年。森馬,請注意你的責任。2007年9月。
47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9/18/81271.html
(2011年6月20日評估)
日本迅銷公司,“行業評級 |迅銷公司”,2010年12月20日http://www.
fastretailing.com/eng/ir/direction/position.html
(2011年6月20日評估)
48“集團運營業績 | 迅銷公司”,未注明日期。http://www.fastretailing.com/eng/ir/financial/group.html (2011年6月20日評估)
49“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 迅銷公司”,http://www.fastretailing.com/eng/csr/report/ (2011年6月20日訪問)
50 同上。
51以純。2011年,關于我們。http://www.yishion.com.cn/#aboutus(2011年6月20日訪問)
附錄3
1《2010至2011年中國兩家紡織生產企業排放危險化學品調查》(2011年),作者:Brigden, K、Labunska, L、Pearson, M、Santillo, D和Johnston P.,《技術說明》,2011年1月,綠色和平組織研究實驗室
2 OECD(2002年),《全氟辛烷磺酸及全氟辛烷磺酸鹽的危害評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化學品委員會與工作小組關于化學品、殺蟲劑和生物技術的聯席會議ENV/JM/RD(2002)17/ FINAL,JT0013560 http://www.oecd.org/dataoecd/23/18/2382880. pdf
3《全氟烷基化物質的環境和毒性影響》(2003年),作者:Hekster,
F.M.、Laane, R.W.P.M.和de Voogt, P.,《環境污染及毒理學綜述》第179期第99-121頁
4 OSPAR(2006年),《有毒有害物質: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關于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背景文件》,2006年更新,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委員會出版,出版號:269/2006
5《香港、中國南方及韓國沿海水域全氟化合物探究》(2004年),作者:So, M.K.、Taniyasu, S.、Yamashita, N.、Giesy, J.P.、Zheng,
J.、Fang, Z.、Im, S.H.和Lam, P.K.S.,《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38 (15): 4056-4063
6《B6C3F1鼠孕期接觸全氟辛烷磺酸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2008年),作者:Keil, D.、 Mehlmann, T.、Butterworth, L.和Peden-Adams, M.,《毒理學》103 (1): 77-85
7《鼠類食用有效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劑全氟辛酸銨后有效抑制適應性免疫應答》(2002年),作者:Yang, Q.、Abedi-Valugerdi, M.、Xie,
Y.、Zhao, X.-Y.、M銨ller, G.、Nelson, B.D.和DePierre, J.W.,《國際免疫藥理學》2: 389-397
8《全氟烴基酸:監控和毒物學研究成果評論》(2007年),作者:Lau, C., Anitole, K.、Hodes, C.、Lai, D.、Pfahles-Hutchens, A.和Seed, J.,《毒理學》99 (2): 366-394。
9《全氟辛酸銨引起C57BL/6J成年小鼠或C57BL/6N雌鼠的免疫調節》(2008年),作者:de Witt, J.、Copeland, C.、Strynar, M.和Luebke,
R.,《環境與健康展望》116 (5): 644-650
10《鼠類接觸全氟辛烷磺酸后體液免疫受到抑制》(2008年),作者:Peden-Adams, M.、Keller, J.、EuDaly, J.、Berger, J.、Gilkeson,
G.和Keil, D.,《毒理學》104 (1): 144-154
11《全氟辛酸、全氟辛基磺酸和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醇;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和線粒體生物合成》,作者:Berthiaume, J.和Wallace,
K.B.,《毒理學快報》129: 23-32
12《新型內分泌干擾物:全氟烷基化物》(2008年),作者:Jensen.
A.和Leffers, H.,《國際男性學雜志》第31期第161-169頁
13《缺氧沉積物中染料及相關化合物的變換:動力學及產物》(1994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113
參考文獻
年),作者:Baughman, G.L.和Weber, E.J.,《環境科學與技術》28: 267-276
14《通過細菌、藻類和原生動物實驗的比較研究偶氮染料與蒽醌染料》(2006年),作者:Novotn銨, C.、Dias, N.、Kapanen,
A.、Malachová, K.、Vándrovcová, M.、It銨vaara, M.和Lima, N.,《臭氧層》63: 1436-1442
15作者Novotn銨等(2006年),同上
16《蒽醌衍生物毒性及致癌性評論》(1989年),作者:Sendelbach,
L.E.,《毒物學》57: 227-240
17《個人與PAHs微粒和蒽醌的接觸以及對人類的DNA氧化傷害》(2010年)。作者:Wei, Y.、Han, I.-K.、Hu, M.、Shao, M.、Zhang,
J.和Tang, X.,《臭氧層》81: 1280-1285
18 作者Brigden, K.等(2011年),同上
19 Gregory, P. (2007) “Toxicology of textile dyes”, Chapter 3 in Christie, R. (ed.)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textile dyeing, Woodhead Publishing
20歐洲委員會2009年6月22日552/2009號REACH法規(《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法規》),如前。76/769/EEC號“銷售和使用指令”中現有的限用規定,已轉入REACH延續其效力。76/769/EEC號指令于2009年6月1日廢除。此前限制偶氮染料使用的法規包括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2002/61/EC號指令以及76/769/EEC號指令于2002年7月19日進行的第19次修改中有關限制銷售和使用某些危險化學品和制劑(偶氮染料)的規定,《歐盟官方公報》L 243,2002年11月9日,第15-18頁。
21《偶氮染料分解產生的芳香胺:以紡織工業廢水直接紫外線光度檢測為重點的現狀評述》(2004年),作者:Pinheiro, H. M.、Touraud,
E.和Thomas, O.,《染料與顏料》61(): 121-139
22《敵稗和3,4-二氯苯胺的生物處理:動力學及微生物特性描述》(2010年),作者:Carvalho, G.、Marques, R.、Lopes, A.R.、Faria,
C.、Noronha, J.P.、Oehmen, A.、Nunes,O.C.和Reis, M.A.M.,《水研究》44(17): 4980-4991
23《(氯化)苯胺對多種水生物種的劇毒性:實驗數據與預測數據對比》(2010年),作者:Dom, N.、Knapen, D.、Benoot, D.、Nobels,
I.和Blust,R.,《臭氧層》81(2): 177-186
24 自1991年以來,在歐盟境內銷售和使用的含五氯苯酚的產品全部來自進口(76/769/EEC號指令禁止在歐盟境內生產此類產品)。如今,歐洲化學品法律REACH法規(《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法規》)附錄17第22條禁止在歐盟境內銷售和使用五氯苯酚及其鹽和酯濃度大于或等于0.1%的產品。歐洲委員會2009年6月22日552/2009號REACH法規(《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法規》),如前
25 OSPAR(2004年):五氯苯酚,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2001年優先物質系列,2004年更新,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保護公約委員會,倫敦,ISBN 0-946956-74: 第31頁。
26 http://www.ospar.org/documents/dbase/publications/p00138_ BD%20on%20pentachlorophenol.pdf
27歐盟1907/2006號化學品法律REACH法規(《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法規》)附錄17第34條規定限制使用三氯乙烷,不得向大眾銷售或在表面清理和織物清洗等擴散性應用中使用所含三氯乙烯濃度相當于產品重量0.1%或更高的產品。歐洲委員會2009年6月22日552/2009號法規,同上(《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和授權的法規》)。
28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1989年)《1,1,2-三氯乙烷毒性介紹》,美國公共衛生署,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1989年12月
29 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2006年)《1,1,1-三氯乙烷毒性介紹》,美國公共衛生署,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2006年7月
114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30ATSDR(2004年)《銅的毒性介紹》,美國公共衛生署,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2004年9月
31ATSDR(2005年)《鎳的毒性介紹》,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美國公共衛生署,2005年8月
32 ATSDR(2008b)《鉻的毒性介紹》,美國公共衛生署,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2008年9月
33《歐盟水框架指令下的含銅含鋅水質量標準:使用分層法估計違規級別》(2008年),作者:Comber, S.D.W.、 Merrington, G.、Sturdy,
L.、Delbeke, K.、van Assche, F.,《整體環境科學》403(1-3): 12-22
34 廣東省(2001年)《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http://www.gdepb.gov.cn/hjbz/dfbz/200511/P020060728344805222501. pdf
35 中國環境保護部(1992年)GB 4287-9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http://english.mep.gov. cn/standards_reports/standards/water_environment/Discharge_ standard/200710/t20071024_111797.htm
36 IARC(1990a),《鉻與鉻化合物》,出自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化學品對人類致癌危險評估專論,第49卷,《鉻、鎳與焊接》,ISBN 9283212495
37 ATSDR(2008b)《鉻的毒性介紹》,美國公共衛生署,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2008年9月
38 IPPC(2003年)《紡織工業最佳可行技術參考文件》,歐洲委員會污染綜合防治局(IPPC)
39 ATSDR(2008b)同上
40 IPPC(2003年)同上
41ATSDR(2008b)同上
42《水和沉積物中鉻的氧化還原-pH化學》(1998年),作者:DeLaune, R.D.、Patrick, W.H.和Guo, T.,出自Allen,
H.E.、Garrison, A.W.、Luther, G.W.編輯的《地表水中的金屬》,美國安娜堡,ISBN 1575040875:第262頁
43《自然水源中鉻的化學轉換 銨模型研究》(2002年),作者:LinC-J.,《水、空氣與土壤污染》139 (1-4): 137-158
44 ATSDR(2008b)同上
45《水文循環中的金屬》(1984年),作者:Salomons,W.和Forstner, U.,施普林格出版社,柏林、海德爾堡、紐約、東京,ISBN 3540127550
46《鉻電鍍行業鉻和含鉻廢水導致水生生物毒性評估》(2006年),作者:Baral, A.、Engelken, R.、Stephens, W.、Farris, J.和Hannigan,
R.,《環境污染與毒理學檔案》50(4): 496-502
47 ATSDR(2008b)同上
48 廣東省(2001年),《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http://www.gdepb.gov.cn/hjbz/dfbz/200511/P020060728344805222501. pdf
49 MEP(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MEP)《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http://www.es.org.cn/download/18-1.pdf(中文);http://english.mep.gov.cn/standards_reports/standards/ water_environment/Discharge_standard/200710/t20071024_111803.htm(英文介紹)
50 ATSDR(2004年)同上
51 IPPC(2003年),同上
綠色和平時尚之毒 參考文獻
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52 ATSDR(2004年)同上
53 ATSDR(2004年)《銅的毒性介紹》,美國公共衛生署,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2004年9月 54 ATSDR(2004年)同上 55《歐盟水框架指令下的含銅含鋅水質量標準:使用分層法估計違規級
別》,作者:Comber, S.D.W.、Merrington, G.、Sturdy, L.、Delbeke,
K.、van Assche, F.,《整體環境科學》403(1-3): 12-22 56 ATSDR(2004年)同上 57 《水生和陸地系統中金屬和無機金屬物質的危害評估》(2006年),
作者:Adams, W.J.和Chapman, P.M.,ISBN 1420044400,CRC出版社 58 《城市雨水徑流和鮭魚存活連接點的感官系統》(2007年),作
者:Sandahl, J.F.、Baldwin, D.H.、Jenkins, J.J.、Scholz, N.,《環境科學與技術》41(8): 2998-3004 59 廣東省(2001年),同上 60MEP(1992年)GB 4287-9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MEP)《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http://english.mep. gov.cn/standards_reports/standards/water_environment/Discharge_ standard/200710/t20071024_111797.htm
61 MEP(1998年),同上
62 ATSDR(2005年)《鎳的毒性介紹》,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美國公共衛生署,2005年8月 63 DHHS(2005年)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第11
次致癌物質報告,2005年1月31日。http://ntp.niehs.nih.gov/ntp/roc/ eleventh/profiles/s117naph.pdf 64 IPPC(2003年),同上
65 ATSDR(2005年),同上 66《鎳:來源及環境毒性評述》(2006年),作者:Cempel, M.和Nikel, G.,來源:《波蘭環境研究雜志》15(3): 375-382
67 ATSDR(2005年),同上 68《預測鎳對人工和自然水資源中大型銨的慢性生物利用性和毒性的新方法》(2008年),作者:Deleebeeck, N.M.、De Schamphelaere,
K.A.和Janssen, C.R.,《環境毒物學和化學》27(10): 2097銨2107
69《土壤中的重金屬》(1990年),作者:Alloway, B.J.,約翰威立國際出版公司,紐約,ISBN 0470215984 70 ATSDR(2005年),同上 71《水文循環中的金屬》(1984年),作者:Salomons, W.和
Forstner, U.,施普林格出版社,柏林、海德爾堡、紐約、東京,ISBN 3540127550 72 ATSDR(2005年),同上
73 DHHS(2005年),同上 74 IARC(1990b),《鎳與部分特定的鎳化合物》,出自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化學品對人類致癌危險評估專論,第49卷,《鉻、鎳與焊接》,ISBN 9283212495
75 廣東省(2001年),同上 76 MEP(1998年),同上
北京市東城區新中街68號聚龍花園7號樓聚龍商務樓3層 100027
綠色和平是一個全球性環保組織,致力于以實際行動推進積極改變,保護地球環境與世界和平。
greenpeace.cn
116
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