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轉基因傳統優良玉米培育專家出自社會責任披露:“自從2010年初夏以來,農業部有關執法機構陸續檢測出一些正在市場流通的玉米雜交種帶有轉基因痕跡,并責令停止使用這些未經批準的轉基因雜交種,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玉米育種的科研秩序?!@些材料未經過正規的轉基因安全評價及鑒定,直接進入育種程序,以點擴面,越來越多的測試組合及衍生品系因此帶有轉基因成分,如此惡性循環,轉基因材料將會在極短的時間里污染育種家寶貴的骨干材料?!@些材料一旦盲目流入育種項目,便會蔓延滲透,使公司的育種行為陷入被動并降低投資效率,從而形成滾雪球現象,后果將越來越嚴重?!蔽恼掳l布后,作者對年輕研究者問題的答復中表明:“我寫此文的目的,只能保證企業的常規育種這一塊不要混亂,我們管不了別的。如果任憑繼續混亂下去的話,企業將會付出很大的代價。但事態的發展可能會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在科研單位和大學里,這種現象將很難制止。所以,我這篇文章強調的是企業……”表明了作者的無奈。對于轉基因研究應用是否有益問題,作者復“是科學問題又是個政治問題,略過”更說明:獲政治支持轉基因作物強勢發展已經造成農業育種領域嚴重違反科學民主極為不正常狀況必須盡快糾正。
張世煌:育種家要盡早清理轉基因育種材料
http://chinamaize.blog.sohu.com/173632168.html
作者:張世煌(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原文發布日期:2011-05-24 05:48
轉載自:《中國玉米》博客:http://chinamaize.blog.sohu.com
《中國玉米》博客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轉載者:陳一文([email protected])
《新浪網》“陳一文顧問博客”轉載:http://blog.sina.com.cn/cheniwan
*
陳一文顧問按:
“媒體報道,轉基因水稻種子和稻米已經遍布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四川、湖南、河南、浙江等地種子市場和食品市場。轉基因水稻已形成規模種植,農民將收獲的轉基因大米混在普通大米中進入流通市場。”
“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非法轉基因稻種來自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研究團隊。”
“張啟發先生毫不諱言:‘農業生產試驗很難做到全封閉。不排除有人見到田里長著如此好的東西,就拿走我們的稻種材料。因此,也無法控制農戶收獲的稻谷流向?!芾聿块T也閉目塞聽。”
“2009年,國務院通過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投入科研經費200億元支持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國家一次性投入轉基因研究經費比常規育種研究經費要多出幾十倍乃至上百倍!”
“在農業科研領域,幾乎沒有專家教授對轉基因主糧商業化公開表示疑議。明眼人都十分清楚,如果表露‘反轉’觀點,將無法從‘重大專項’巨額經費中分得一杯羹!如果掛上一個分子呀、基因呀等項目或課題,白花花的銀子都是盆滿罐流,有哪位愿意自砸飯碗也砸別人飯碗?”
“政府還未批準任何轉基因主糧作物商業化,不管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擴散或銷售轉基因水稻種子都是違法的。農業部門的官員、農業大學的院士、種子公司的老板,結成了一條穩固的保護鏈和利益鏈,缺失道德血液,玷污民族靈魂,很可能遺患千秋萬代?!?/p>
讀者應當特別注意文章作者在文章發表后答復讀者問題時強調:
“我這篇博文不涉及轉基因研究,更不涉及安全評價,只是說要保障常規育種的正常秩序?!覍懘宋牡哪康模荒鼙WC企業的常規育種這一塊不要混亂,我們管不了別的。如果任憑繼續混亂下去的話,企業將會付出很大的代價。但事態的發展可能會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在科研單位和大學里,這種現象將很難制止。所以,我這篇文章強調的是企業.......”。
*
1.
自從2010年初夏以來,農業部有關執法機構陸續檢測出一些正在市場流通的玉米雜交種帶有轉基因痕跡,并責令停止使用這些未經批準的轉基因雜交種,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玉米育種的科研秩序。
這些轉基因成分的來源比較復雜。多數育種者屬于不知情,通過各種渠道從國外引入一些沒有系譜的商業雜交種或雜交種的衍生產品來分離二環系,無意中帶進了轉基因成分。
這些材料未經過正規的轉基因安全評價及鑒定,直接進入育種程序,以點擴面,越來越多的測試組合及衍生品系因此帶有轉基因成分,如此惡性循環,轉基因材料將會在極短的時間里污染育種家寶貴的骨干材料?,F在,即便從東南亞或周邊國家引來的雜交種子,也很可能含有轉基因成分,這種情況占了絕大多數。
另一種情況是明知故犯,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違規擴散轉基因雜交種,在申請品種審定時暗度陳倉,鉆了空子,這類情況雖然是極少數,但屬于藐視法律法規的以身試法。
國家和省區域試驗能夠把住關口,阻斷轉基因雜交種違規進入市場的渠道,但科研單位和企業則要面對由此帶來的育種管理的亂象。上述兩種情況對我國常規玉米育種造成的次生危害更嚴重,它將擾亂玉米育種的正常秩序。
為了防止遼寧鐵嶺那樣無辜被轉基因事件牽連而令人扼腕的事件蔓延,我提醒種子企業盡早動手,制定方案,把所有最近的種質資源做一次科學合理的篩查,特別是那些來路不明的種質、自交系及衍生系都做一次篩查,然后分清轉基因和非轉基因材料,分別管理和使用。并以此為契機,制定科學合理的種質資源使用與管理辦法,才可能在未來的商業競爭中增加一份勝算。
2. 滾雪球的嚴重性在于不知情
植物育種是長周期、高投入、低產出和復雜的鏈式研發過程,如果因不知情而引入轉基因材料,待育成雜交種以后才被發現,不但大量的前期投入化為烏有,同時與此相關的在研項目也將受到打擊,損失將會很嚴重。這些材料一旦盲目流入育種項目,便會蔓延滲透,使公司的育種行為陷入被動并降低投資效率,從而形成滾雪球現象,后果將越來越嚴重。問題的嚴重性就在于不知情。如果知情,那一切都好辦了,不知情引入轉基因成分比知情引入更難管理,危害性更嚴重。所以我特別提醒企業育種者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采取防范措施,避免育種材料的混亂。
真正從事轉基因研究者大都不會把轉基因與非轉基因材料搞混亂,他們的研究規模和范圍都很小,目前還沒有直接參與到商業育種,倒是常規玉米育種者,絕大多數因不知情而引入轉基因材料,盲目中釀成了嚴重后果。因此,常規育種者要格外注意預防因誤用轉基因材料而帶來的次生危害。
目前,轉基因篩查成本比較高,每一份育種材料的全檢測成本大約1000元,但可以通過優化檢測流程而降低成本。對少數材料進行全檢測的費用,大多數育種單位都可以承受,但如果轉基因成分已經蔓延,少數轉基因材料混在大量未知材料中,我們不得不遍查所有可能涉及的材料,這時為了確認一個非轉基因材料所付出的代價遠遠高過確認一個轉基因材料。
為了避免發生進一步的損失,建議種業公司制定育種材料監管和控制程序,然后著手篩查育種材料。目前開始這項工作,成本代價都還相對較低,如果繼續延遲鑒定,付出的代價可能會呈倍數增長。
如果公司保留有準確的系譜記載,這項工作或許容易進行,所付代價或許會低很多。即使是這種情況,也要盡快開始篩查。如果不及早篩查,數年以后育種材料會越來越混亂,到那時候再動手篩查,將付出更慘重的代價。
3.
⑴ 先篩查所有現代骨干雜交種和正在進行各級試驗的優良雜交組合,一旦發現含有轉基因成分,再篩查親本自交系,然后順藤摸瓜,沿著陽性自交系向兩個方向篩查其親本來源和衍生系。這樣做成本代價可能會降低許多。
⑵ 對從國外引進的育種材料,全面做一次篩查,特別是那些沒有系譜、來路不明,包括來自越南等東盟國家的雜交種,都要小心對待。
⑶ 對國內交換來的自交系、或來路不明的育種材料,也要做一次篩查。
⑷ 外來種質一旦進入公司的育種研發系統,就要建立連續準確的系譜記載。這樣,即使發現殘留的轉基因成分,也容易順藤摸瓜,把那些含有轉基因成分的衍生系都挖出來。
各育種單位按照這樣的篩查程序,付出的代價可能會小一些。否則,再過幾年,隨著來路不明的育種材料無控制地擴散和滲透,育種材料將會越來越混亂和難以控制。因此,為了我國玉米雜交育種的可持續發展,建議種子企業和各地育種者盡快篩查自己手中的育種材料。
4. 建立良好的育種秩序
育種者要養成良好習慣,一切引進材料都要經過一次篩查,并從此開始準確地記載系譜。轉基因材料一旦被貼上“標簽”,施行分類管理,就不會再沖擊常規育種秩序。因此,要建立嚴格準確的系譜檔案,特別要單獨建立轉基因材料的檔案和專用種子庫,確保不發生混淆。
建議種子公司把常規育種材料與轉基因材料徹底隔離,最好是分配給不同的研究機構分別保管和使用。企業內部應建立兩套研發機構,形成兩條流水線,分別管理不同的育種材料。兩條流水線只在進入市場前的出口處交匯。
常規育種機構只研究非轉基因材料;得到新自交系和雜交種以后,再根據市場需要,由另一個專門機構把常規自交系轉育成攜帶目標基因的轉基因材料,按照法定程序測試和投入商業開發。兩個流程必須分開,這樣做效率也會很高。這在當今育種效率低下,科研管理混亂的局面下猶為必要。
建議承擔國家轉基因安全評價項目的科研單位盡快研發一種簡便快速、成本低廉和高通量的篩查技術,用于基層科研單位對育種材料的初步篩查;同時舉辦培訓班,向育種者推廣轉基因排查技術。還要研究轉基因成分的排除技術和流程,挽救因不知情而陷入轉基因的優良雜交種。
本文講述的是育種材料管理問題,不涉及轉基因品種研究和管理的其他領域;但常規育種者要主動適應當前和今后國家對轉基因品種的嚴格管理,防止企業投資失敗或降低育種投資效率。即使將來放開玉米轉基因品種了,企業仍需要建立和保持兩套研發機構,嚴格管理育種材料,而不能發生混亂。預計國家對轉基因管理將會越來越嚴格,即使轉基因玉米品種放開了,在育種和種質資源管理上也不能發生失誤,違規操作仍然會受到懲罰。
后記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2010年6月以前還可以聲稱自己不知情,但2010年6月以后,就不存在不知情的問題。2011年以后,任何科研單位和企業都不能再聲稱自己不知情,因此要慎重地甄別育種材料。本文的焦點不在于雜交種,也不在于轉基因研究,而在于育種材料的管理。
企業建立兩條育種流水線,其中常規育種流水線是主心骨,是基礎。即使在孟山都和先鋒這樣的大公司,常規育種也是整個研發體系的核心,而不應本末倒置。轉基因育種研究項目的管理層要意識到,常規育種能力低下將成為轉基因和分子育種研發的最大障礙,將會成為阻止生物技術產業化進程的根本障礙。
孟山都的教訓沒有引起國內重視。如果繼續忽視提高常規育種能力建設,我國的轉基因和分子育種研發都將毀在常規育種能力不足和產業缺乏承受現代技術的能力這兩個方面。
所幸,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奠定了我國現代種業發展的基礎,但目前顯然還不具備足夠的商業育種能力和產業能力。因此,從現在起就重視對轉基因育種材料的科學管理,是提高我國玉米育種能力建設的重要環節。這是中國特色。在發達國家沒有這種亂象。
2011年 5月19日
轉載幾篇有意思的評論
張老師,您好:
我是一名從事玉米育種工作的新人,關注著您的博客有三年時間了,從中也學到了很多新鮮的東西。讀了今天的文章感覺收獲很大,但我有一點不太明白,想請教張老師一下:
1、轉基因材料是否都是有害的?如果不是為什么育種家還要盡早清理轉基因育種材料呢?
2、比如一些轉抗旱、抗鹽等基因的材料我們是否可以在生產上有所應用?我們通常所用的回交育種方法不也是一種常規的轉基因方法嗎?
謝謝張老師!
發布者 唐山玉米 (http://tangshanyumi.blog.sohu.com/)
2011-05-27 09:02 回復
--------------------------------------------------------------------------------
to 唐山玉米
1.第一個問題很關鍵,但目前說都有害or安全還過早。除了對人類健康直接的影響外,還有對生態環境安全的影響,這些可能需要時間去檢驗。既然有不確定因素,就有了張老師的建議問題,轉基因材料要慎重。育種家不論是玉米還是水稻等,必須清楚市場上的國外轉化事件,在引種育種時清楚了解其遺傳背景——是否轉基因。不然,當你選育出優良品種時,發現里面還有轉基因年成分不能通過審定冤枉,這是對個人;對國家,各種轉化事件在一個作物內無意識的污染,危害更大。
2.第二個問是科學問題又是個政治問題,略過
3.常規回叫轉育,包括雜交,也是在轉基因,但和現行“轉基因”是有區別的,一種是天然雜交,一種是硬來。
總之,張老師提醒很好,各種作物育種家在引進外來品種在不清楚來源是,必須慎重,有條件的必須檢測各種轉化事件可能,檢測費用也不高。如自己有轉基因的材料,想做,必須像國外大公司一樣,同一材料堅持兩條腿走路,一個轉,一個非轉。不知道說清楚沒。敬請拍磚!
發布者 搜狐新人1554813的空間 (http://blog.sohu.com/people/lvxiangtao/)
2011-05-27 10:34 回復
--------------------------------------------------------------------------------
謝謝老師的及時回復,通過老師的這幾句耐心解釋,使我明白了一些道理,總結一下個人收獲:
1、轉基因有害還是安全現在還不清楚,但是為了防止意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生態環境安全的影響等)的出現,我們對轉基因材料要慎用。
2、我們對于現行轉基因材料的定位主要是“硬來”(國外引進、通過現代化轉基因手段)材料。
3、對于抗旱、抗鹽等轉基因材料(由于政治和技術原因)只能停留在實驗階段。 不知道老師所說的是不是這些意思?
謝謝老師!
發布者 唐山玉米 (http://tangshanyumi.blog.sohu.com/)
2011-05-27 11:20 回復
--------------------------------------------------------------------------------
我這篇博文不涉及轉基因研究,更不涉及安全評價,只是說要保障常規育種的正常秩序。
即使在美國各大公司,常規育種和轉基因育種是保持兩條pipeline,但現在國內已經出現亂象,兩條線已經混在一起了。這很令人擔憂。
我寫此文的目的,只能保證企業的常規育種這一塊不要混亂,我們管不了別的。如果任憑繼續混亂下去的話,企業將會付出很大的代價。但事態的發展可能會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在科研單位和大學里,這種現象將很難制止。所以,我這篇文章強調的是企業.......
發布者 中國玉米 (http://chinamaize.blog.sohu.com/)
2011-05-28 07:18
其他參考資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pz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pyx.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pxy.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pu3.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pt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kb3.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kav.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k9p.html
陳一文:中央電視臺報道轉基因成就前必須正視其危害與問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riwz.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tagb.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t3n5.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t143.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s3d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ry5t.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rxzj.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rwwx.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rv0t.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0tt.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pl5x.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refn.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rcrp.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ra7v.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jox.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frj.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fql.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cwt.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9in.html
陳一文:世界揭露轉基因旗手Jeffrey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58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3o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mq3q.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naai.html
張映輝:國內轉基因的現狀及分析
國家斥巨資絕對優先支持生物技術農業的研發,對有機農業的研究開發有支持嗎?如果有,又有多少?轉基因農業想要解決的農業問題及與之相關問題應該一項一項進行公開討論和辯論,需要挺轉基因“專家”和反轉基因的科學家、環境學家、有機農業專家、公眾一起參與討論和辯論!中央電視臺最適合提供這樣一個平臺定期討論和辯論!關于轉基因產品,如果從主流媒體只能聽到一個聲音,就是有問題的也是很可怕的!關系到自己每天吃到肚子里的東西,每個人都該有知情權與發言權!
國內轉基因的現狀及分析
作者:張映輝
獲準轉載者:陳一文([email protected])
《陳一文顧問博客》轉載:http://blog.sina.com.cn/cheniwan
*
陳一文顧問按:
關于作者張映輝及其文章《國內轉基因的現狀及分析》,一位網友來郵件告訴陳一文顧問:
“陳一文老師,這是張映輝老師的文章,我們在上海的‘有機農業會’上在一起,她從意大利趕回來,在做食品安全方面的調查。這是她很用心在我國已發布可查的文件中找到的。我向她推薦你的文章,我一直是在讀你有關轉基因方面的博客。(5月31號我在南京大學商學院有一個講座:《生物技術與農業安全之思考》,會引用你的文章),她說她也知道你。張女士是非常嚴謹的人,她的文章可信,如同你的文章。她同意你轉載。”
鑒于不良轉基因“專家”竭力掩蓋轉基因食品,特別是劣質、低營養、有毒、垃圾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大宗進口對中國人民持續安全、健康、生存與繁衍造成的嚴重危害的事實,中國需要更多各界人士像張映輝女士這樣,對轉基因作物、轉基因食品在中國泛濫成災的現狀,對轉基因作物對于環境、生態、生物多樣性、動物與人類健康造成的危害認真進行調查研究,讓人民了解更多真相!
歡迎轉載,但是請注明作者與本轉載網址。
*
這過去的一周多時間,有時間就‘耗’在計算機上,了解中國轉基因的‘真實情況’,雖然知道我們的轉基因棉花已經是遍布所有棉花產區,但不知道具體數字,更不知道其它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和進口方面詳細一些的情況,而這數天在網上的‘調查研究’讓我感到心力交瘁并有大海撈針的感覺!更覺得無望!即便如此,還是要將我的‘發現’—更確切地說是‘整理’以及‘分析’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所有資料(中英文都有)出處都以備注的形式列在文章的最后,并且花了大量時間確認。(本文不談轉基因危害的問題)
發現(整理):
中國種植的轉基因植物品種:棉花、木瓜、番茄、甜椒、楊樹、牽?;ǎ▊渥?、備注2、備注3、備注4)
中國轉基因種植面積:2010年為350萬公頃( 1公頃是15畝)(備注1)
中國轉基因(田間)實驗品種:小麥、大豆、玉米、大米、油菜籽、花生、土豆、圓白菜(也可能是菜花或花椰菜或三者都是)(備注5)
中國進口轉基因作物:大豆、玉米、油菜(籽)、甜菜、棉花(備注6)
說明:
1.
其實棉花也是糧食產品,棉籽用來榨油、棉粕是制作飼料的原料。精煉棉籽油是我國第五大食用油種(備注9),調和油中添加多少棉籽油主要看各種植物油市場價格走勢!棉籽油是生產色拉油、人造奶油和起酥油的理想原料,在食品工業中有廣泛用途!
棉花還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備注10)!
所以,不可因為棉花不是主糧而小視!
2.
3.
4.
5.
6.
7.
綜合分析:
1.
2.
3.
4.
5.
備注1:http://www.isaaa.org/resources/publications/briefs/42/executivesummary/default.asp
備注2:http://www.cnhubei.com/xwzt/2010zt/zjyshs/
備注3:http://www.stee.agri.gov.cn/biosafety/spxx/
備注4.:http://www.biosafety.gov.cn/html/gene_sql.html
備注5:http://www.gmo-compass.org/eng/database/plants/
備注6:http://www.stee.agri.gov.cn/biosafety/spxx/t20091022_819214.htm
備注7:http://www.caijing.com.cn/2008-09-19/110013950.html
備注8: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1-03/12/content_284417_2.htm
備注9:http://wenku.baidu.com/view/c429ea8fa0116c175f0e48f0
備注10:http://baike.baidu.com/view/277244.htm
備注11:http://home.51.com/hnhcz/diary/item/10047316.html
備注12:http://www.gmwatch.org/gm-videos/6-must-see-videos/12127-a-silent-forest
備注13:http://globaljusticeecology.org/stopgetrees.php
備注14:http://www.isaaa.org/resources/publications/briefs/41/executivesummary/default.asp
備注15:http://www.caijing.com.cn/2011-03-08/110659993.html
備注16:http://www.eeo.com.cn/Politics/beijing_news/2011/03/21/196965.shtml
備注17: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1/15/20001023/282483.html
備注18:http://www.cnhubei.com/200405/ca461393.htm
備注19:http://www.isaaa.org/gmapprovaldatabase/country/default.asp?CountryID=41
備注20:http://www.infzm.com/content/42638
備注21:http://news.cau.edu.cn/show.php?id=0000042432
備注22:http://www.purdue.edu/newsroom/academics/2011/110503CordovaChina.html
備注23:http://www.isaaa.org/kc/cropbiotechupdate/online/default.asp?Date=5/6/2011#7783
備注24:http://www.isaaa.org/inbrief/default.asp
備注25:http://www.powerbase.info/index.php/ISAAA
備注26:http://www.isaaa.org/inbrief/donors/default.asp
備注27:http://www.isaaa.org/inbrief/structure/default.asp
備注28:http://www.chinabic.org/cn/about.asp
備注29:http://www.eeo.com.cn/Politics/beijing_news/2011/03/21/196965.shtml
備注30:http://www.infzm.com/content/59136
備注31: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campaigns/food-agriculture/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