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維
重慶警方近來連續端掉兩個特大制售潲水油(又稱“地溝油”)窩點,查獲80多噸潲水油及問題油,抓獲收購、提煉、銷售潲水油犯罪嫌疑人13名。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員會5月10日組織部分人大代表實地視察了當地警方4月20日端掉的一個潲水油窩點,該市食監局、質監局、工商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陪同視察。
這個潲水油窩點位于九龍坡區燈塔村瓦廠一個廢舊的養豬場內,養豬場大致為長方形,長約60米,寬約30米。不過這個潲水油窩點只占用了這個養豬場入口部分約15米的部分。
步入養豬場,蒼蠅與惡臭劈頭蓋腦地襲來,令人喘不過氣,有想嘔吐的感覺。
距離這個潲水油提煉窩點60米的殷姓村民主動站在人群邊,展示她的戰績:她兩只手各拿3張粘蠅板,每張粘蠅板均粘滿了蒼蠅。
養豬場的入口左側有一個約12平方米的小棚,棚內堆了一些煤粉樣的黑色粉末,下棚的外側一角有一個直徑約80厘米的鍋爐,鍋爐高近3米,加熱用。鍋爐旁順養豬場門口正對方向有3個高約1.3米的水泥池,每個水泥池長約2米,寬1.5米。
這里是提煉潲水油的第一道工序,即將收回來的潲水或地溝中掏出來的含有一些油脂的東西倒進水泥池,加溫后油料上浮,將上浮的油料舀出,裝進旁邊的塑料大桶內。
分離后的菜渣、豆腐渣、飯渣、茶渣等物再人工舀出,堆在養豬場內的水泥壩上,場內還有幾十只裝滿了潲水油的塑料大桶。右側是一些已經用塑料編織袋裝好的一些,半干的分離物。
重慶市九龍坡區警方于今年4月20日根據群眾舉報查封了該潲水油窩點,警察當場抓獲了正在非法加工、生產潲水油的老板曹先合及5名工作人員,查扣潲水油3.5噸,并當場查封2輛用于運送潲水及潲水油的貨車。
該市查處的另一起潲水油大案位于南川區。5月5日,南川區公安局與該區衛生、工商、質監等部門查處了5個潲水油窩點,查獲潲水油56桶約2噸。
目前,重慶警方已經先后抓獲收購、提煉,銷售潲水油犯罪嫌疑人13名,查扣潲水油28.5噸,由潲水油加工提煉的毛油及問題油52噸。
九龍坡區警方負責人表示,通常潲水油的初煉點基本上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會在一個地方待很長時間,如果沒有群眾舉報,偵辦難度很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