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高明
清明節回老家祭祖。因為事先沒有和老家的人打招呼,走到幾個親戚家里,好幾家都不在。只好將帶來的禮物,放在親戚的門口,等他們回來時再取。毫無例外的事,許多家的大門都是“鐵將軍”把門,偌大的一個村子,大白天的,冷冷清清,除了偶爾見到幾個老人,聽不到孩子的游戲的笑聲,聽不到婦女的歌聲。中國當今農村呈現了和平年代空前的衰敗。這個過程進行了短短一二十年。
筆者小時候,農村幾乎是不上鎖的。那時候很少有小偷,白天關大門是不吉利的,因此很多人家幾乎都是大門敞開的;白天下地干活,也開著門出去。只有出遠門了,才將門鎖上,而鑰匙就放在窗臺或者門口的一塊石頭下面壓者的。今天,看到眾多的“鐵將軍”把門,心頭充滿了酸楚。
城市的繁榮是以農村的衰敗為代價的。在城市里,農民建造了高樓大廈;修馬路、挖地鐵;在工廠里,中國農民的優秀兒女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在遠離他們家鄉的空野里,中國農民修高鐵、建高速公路、建水電站、建核電站。中國經濟的騰飛,就是這些廉價的勞動力創造的。
中國創造的巨額財富,養活了美國那樣的發達國家。中國消耗了不可再生的資源,犧牲了生態環境,犧牲了農民的健康乃至生命,最終換回了中國城市的歌舞升生平,美國人的狂傲,中國鄉村的高度衰敗。
曾幾何時,我們雄心壯志地建設新農村,這個過程從蔣介石的時代就開始,我們曾經出現過熱火朝天的中國農民當家作主、集體勞作的局面。而今,中國農民蓋上了瓦房,看上了彩電,開上了摩托車的時候,卻拋棄了他們熱戀的故土好家鄉,來到了城市,將新瓦房留給了父母;或者父母也進城照看他們的孫輩,將家交給了鐵鎖。
中國農村的嶄新瓦房成了農民春季回家短暫度假的“別墅”,他們建造了很多住房,但城市里依然沒有他們的家,他們在馬路邊、水泥筒、地下室、簡易的工棚里,或者城鄉結合部臟亂的擁擠的臨時民房里棲身。
中國建造了越來越多的住房,但永遠不夠,因為中國250多萬個農村的的住房,越來越沒有了人氣,成了閑置房。
城市里,窮人買不起的樓房成了鬼屋;農村中,非常寬敞的瓦房成了空房。然而,依然有人提出,要給農民改善住房條件,在村邊給農民建造了別墅房,與原來的平房遙相呼應,都成了空房或鬼屋。開放商賺足了錢,政府或村領導出賣了土地。這些房子誰來住呢?
讓人心寒的“空心村”,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空心村”。完全放任市場經濟,缺乏社會和諧的發展,犧牲生態環境和生命換GDP的發展,已使中國的廣大的農村和農民成了直接的受害者。
如果不改變這種局面,現在我們面臨的是“空心村”,將來面臨的可能就是一座座“空城”!
圖1-10 山東沂蒙山區一帶的農村大白天“鐵將軍”把門
圖11 衰敗的院落。我大學畢業那年的夏天,曾經與親戚的十幾個孩子老人婦女在平房頂上,一邊喝茶,一邊聽《楊家將》
圖12-13,農村中的石碾見證了農村的歡鬧,今天它們被農民遺棄了
圖14 一方面農村住房閑置,一方面又在村邊建造聯體別墅,繼續成為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