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近日,福建省多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轉基因大米監管的通知》,要求嚴查轉基因大米。而南京是否存在生產、銷售轉基因大米的情況,記者昨天對此在本市進行了調查。
超市里的大米大多不提是否為轉基因
在新街口一家超市的大米貨架上,擺放著十幾種品牌的大米。產地大多是東北、江蘇,偶爾也能看到一兩個外國品牌。這些大米的包裝袋上,多數都沒有提到是否為轉基因食品。只有一種產自吉林的“有機生態大米”清楚表明了它屬于“非轉基因大米”。
市民蘇女士正仔細翻看著貨架上的袋裝大米,由于老家在東北,精制的東北大米成為了她的首選。蘇女士告訴記者,自己非常在意吃的大米是否為轉基因產品,如果真是轉基因大米,她也不敢買,盡管自己尚不能肯定轉基因大米是否對人體有害處,但為了圖個放心,她對“轉基因大米”敬而遠之。
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自己銷售大米已有一段時間了,但從來沒有聽過“轉基因大米”的說法,也很少有顧客來向她咨詢超市賣的大米是不是轉基因產品。
而市民選擇大米的標準更多是口感。“大部分人買米憑的是口感,覺得某個牌子的米好吃,那么下次還會過來買,不單單只會選擇什么非轉基因大米。”工作人員說。 正在挑選大米的王女士主動上前告訴記者,自己從來不買轉基因食品。“我本來身體就不好,不僅血脂高,腎還有點腫,不能再得病了。我對轉基因的東西又不了解,心里不踏實,所以還是不買的好。”
在買大米方面,王女士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我要是買大米,肯定選擇有機大米。產地一般就會選擇東北,因為那些地方環境污染小一點,飯煮出來還香噴噴的。”
和王女士的觀點一樣,在貨架前挑選大米的韓先生也稱自己不會買轉基因的大米。“我一直都覺得轉基因的東西對身體不好,而且不確定性太大了。假如轉基因食品包裝上告知我,吃了這個東西可能會少長一厘米身高,那像我個子這么高的可能還敢吃。如果有這樣確切的告知,人吃了還放心點。”韓先生說,“我最擔心的還是吃了轉基因的食物,里面那些對身體不好的東西會長期潛伏在體內,剛吃的時候表現不出來,時間長了,人就會覺得不對勁了。”
南京大米來自東北和蘇皖地區
下關糧油批發市場是南京市唯一一家糧食批零市場,全年交易量55萬噸左右,從這里輸出的米面占整個南京市場供應量的60%以上,零售的糧行和農貿市場占據了剩下的部分。據市場部負責人劉先生介紹,南京大米市場的貨源主要是東北、蘇皖地區,其中緊鄰南京的蘇北一直是長三角的糧食主產區,這些地方的米價格便宜,很受南京市民歡迎;另一個主要貨源地是東北,這些地方的大米口感好、煮出來的飯出油,南京市民也較喜歡,“這幾年,東北大米的市場份額逐年增長,目前已經達到20%。”
那么,流入南京的是否有轉基因大米呢?劉先生說:“前幾年,湖北出現了轉基因大米,但據我所知,東北、蘇皖地區沒有出現轉基因大米的情況。”如果市民對此有疑慮,劉先生建議市民購米應盡可能去掛有“糧油放心”標識的大超市或便利店。 大米是否轉基因不在檢測范圍內 批發市場的工作人員表示,每批運來的糧食都要查驗它們的“三證一報告”,也就是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以及產品的質檢報告。
市場質檢中心的負責人史元英告訴記者,在這個基礎上,他們還會對大米做6個方面的抽查,包括水分、雜質、不完善粒、碎米、黃粒米、互混程度。 史元英說,這其中,除了水分需要用測水儀,沙子、糠粉用篩子來檢測外,其他幾個項目大多依靠肉眼和檢驗員長期積累的經驗來判斷。
“化學方面基本上就沒有了。”她說,除了在新米上市的時候會進行農藥殘留的檢測,看大米汞、砷的含量是否超標之外,就沒有更多的化學方面的檢測了。而且農藥殘留方面的檢測也基本上都不會查出什么問題。
而是否是轉基因大米,史元英坦言這并不在他們的檢測范圍內。一方面是他們沒有這樣的條件和技術,另外一方面,國家出臺的大米質量標準里并沒有有關轉基因的項目,他們也沒有檢測的依據。
種植、銷售轉基因大米是違法的
南京市商務局負責糧食加工、流通的金處長表示,雖然目前中國已就兩種轉基因水稻頒發了生物安全證書,但是農業部多次明確指出,國內沒有轉基因糧食作物種植。因此,目前任何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種植和銷售都是違法行為,“如果發現轉基因大米,應該從源頭開始追蹤。”
南京市農林部門負責人表示,轉基因大米的出現應該與種子公司的違法銷售有關,“農技站的種子肯定是合格的,而轉基因大米的種子應該是一些種子的公司非法出售的。”(記者 李立立 趙媛 史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