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以來,重慶市深入開展群眾性的“唱讀講傳”活動,得到社會廣泛好評,在全國引起積極反響。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視察重慶,稱贊“唱讀講傳”活動扎扎實實、有聲有色,搭建了群眾文化的好平臺,創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好載體,是群眾自我教育的好形式。
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共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何事忠。
記者:在全社會開展群眾性“唱讀講傳”活動,主要出于什么考慮?
何事忠:首先說說什么是“唱讀講傳”。“唱”即唱紅歌,就是唱人民解放的歌、社會主義建設的歌、改革開放的歌。“讀”即讀經典,就是讀古今中外幾十年、幾百年以至幾千年大浪淘沙留下的精彩詩文。“講”即講故事,就是講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打動人心、催人奮進的人和事。“傳”即傳箴言,就是傳播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思想的格言、警句。
或許有人會說,開展“唱讀講傳”是不是與我們這個時代有點“格格不入”?是不是有點“作秀”?否!一個國家和民族沒有正確的思想、先進的文化,就會失掉主心骨。當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必然反映到意識形態領域。人們的思想日趨多元多變多樣,雖然主流積極健康向上,但一些人物質生活改善了,精神生活卻有些空虛。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狀況,保證黨和國家的事業薪火相傳,必須理直氣壯地舉紅旗,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主導著社會價值取向和個人追求方向。要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標,最緊要的是從實踐層面創新教育載體,創建生活情景,使其實現從抽象到具體的轉化,從學理化到通俗化的轉變,讓人民群眾參與其中自我教育、融入其中自我提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反復強調,重慶既要讓經濟大發展,也要讓先進文化大繁榮,讓老百姓享有豐富、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文化消費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特征更加明顯。但現實情況是,一些青少年唱的是靡靡之音,讀的是快餐文化,講的是低俗故事,傳的是黃段子、灰段子。這就需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根本,積極創設一個人民群眾便于參與、樂于參與的學習教育載體和文化活動平臺。
因此,開展“唱讀講傳”活動,正是體現黨的主張、適應發展需要、反映人民意愿的創新之舉,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需要,有利于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愛國熱情,形成政治共識;適應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需要,有利于提振人們的精氣神,激勵人民群眾更好地干事創業;適應人們改變現實學習生活狀況的需要,有利于人們用有限的時間去接受更有價值的信息,汲取精神營養,提高生命質量。
記者:請介紹一下“唱讀講傳”活動的開展情況。
何事忠:目前,全市累計開展一定規模紅歌傳唱活動14.8萬場,參與市民超過8731萬人次;開展經典誦讀展演活動4.4萬多場,參與市民1762萬人次;舉行一定規模故事會8.6萬場;全市手機和QQ用戶轉發箴言1.7億多條次,參與用戶達到1.8億人次。在具體工作中,我們按照“內容具體化、形式生動化、主體群眾化、機制常態化”的要求,狠抓了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把“唱讀講傳”活動擺上重要位置,抓好組織領導。去年6月市委三屆五次全委會專題研究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將開展“唱讀講傳”活動列為要辦好的9件實事之首,納入年度考核。市級領導積極參加,市委宣傳部牽頭抓總,各部門分頭負責,全年活動安排有計劃、重要節點活動有策劃,建立起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主題,抓好內容提供。堅持“老歌”與“新歌”相結合,編輯出版3輯《經典歌曲》圖書和光盤,創作傳唱了一批新歌;堅持“古典”與“紅典”相結合,編輯出版《讀點經典》23輯,發行量突破1260萬冊;堅持“歷史”與“現實”相結合,每月編輯出版一本《講故事》專刊,整理編寫新老故事5000余個;堅持“遴選”與 “創作”相結合,不定期編輯《箴言集》。
堅持面向基層,抓好輔導培訓。狠抓市、區縣和鄉鎮三級骨干培訓,培訓了一大批紅歌合唱指揮、舞蹈編導、經典領讀員、骨干故事員、短信創作員,使活動整體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突出人民群眾主體地位,抓好活動普及。堅持把“唱讀講傳”活動作為群眾性文化活動重中之重,既圍繞重要紀念日和傳統節日組織引領示范性的大型活動,又注重平常持之以恒開展分散自發性的小型活動,使“唱讀講傳”做到了覆蓋城鄉、熱在基層。
著眼于營造氛圍,抓好宣傳引導。市屬媒體高度重視,安排重要版面和時段,既注重內容宣傳和重大活動錄播,又及時報道活動動態,還策劃組織了諸如“追尋中國紅”、“紅歌合唱電視大賽”等活動賽事,營造了強大的輿論聲勢。
積極探索基本規律,抓好制度建設。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把“唱讀講傳”作為精神文明建設和學習型黨組織創建的重要任務,納入黨組織開展“三會一課”的主要內容,完善了長效機制。特別是各大中小學還探索出了推進“唱讀講傳”活動課程化、常態化、制度化的新路子。
記者:“唱讀講傳”活動創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好載體,這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何事忠:我先透露一個數字。據重慶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調查,干部群眾信仰馬克思主義逐年增多,這一比例比上年提高了15.4個百分點,達到68.5%,比全國同期調查高出26.2個百分點。這很有說服力,說明“唱讀講傳”活動創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新平臺,奏響了時代主旋律,提振了人民精氣神。
“唱讀講傳”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得到具化,讓抽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變得具體形象生動,在理論層面易于理解,在實踐層面易于遵循。兩年多來,提供的“唱讀講傳”活動內容,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主流文化、我們黨領導的革命文化和世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深刻地融入進去、生動地表現出來。專家認為:唱紅歌,唱出了光榮歷史,唱出了浩然正氣;讀經典,讀出了人類文明,讀出了理想信念;講故事,講出了感人事跡,講出了崇高精神;傳箴言,傳出了知識精華,傳出了人生真諦。
“唱讀講傳”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群眾基礎更加廣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思想的羅盤和坐標,成為心靈的寄托和歸宿,成為行動的指南和遵循,達到“知其然”、“信其道”、“踐其行”。“唱讀講傳”寓教于樂、寓理于情。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手機、連環畫、光碟、故事叢書、動漫等搭建立體式網絡,拓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路徑。每次活動不僅有鮮明的主題,而且借助先進技術手段,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方式,把廣大干部群眾聚集到活動之中,夯實和壯大了群眾基礎。調查顯示,全市干部群眾參與面達到93.4%,滿意度達到94.7%。
“唱讀講傳”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的實效性明顯增強。活動堅持以人為本,遵循認知規律,創設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育人情景。活動老少兼宜、雅俗共賞,融入貫穿到了大眾教育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廣大干部群眾由被動接受的“觀眾”變為主動投入的“演員”,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活動從不同層面作用于個體,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實現了由說教到滲透、由封閉到開放、由單向到互動的質變。大中小學生普遍反映,參與 “唱讀講傳”來勁!走出了“小自我”,融入了社會“大舞臺”,長知識、增情感、強意志、提精神、明方向。
記者:“唱讀講傳”活動對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產生了哪些積極作用?
何事忠:兩年多來,我們始終堅持整合資源,聚合力量,把“唱讀講傳”活動與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統一起來抓,極大地增強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針對性實效性。
一是帶動了理論學習研究。“唱讀講傳”活動成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有效載體,與之相適應創新黨委中心組學習模式,近兩年共邀請60余位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及領導干部,舉辦開放論壇2次、市委中心組系列講座35次,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重慶的實踐”組織了48個重點課題調研。現在,干部群眾學習積極性高漲,思想水平明顯提升。
二是加快了媒體轉型升級。“唱讀講傳”活動豐富充實了傳播內容,以重慶日報、重慶衛視、華龍網為龍頭推進轉型升級,在實現“把定向、上品位、防炒作、去不良”的基礎上,正朝著“講大局、重特色、強品牌、創一流”的目標邁進。
三是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唱讀講傳”活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內涵,更有生機與活力。特別是通過推動紅歌、經典、故事和箴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進一步創新了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四是推動了文藝創作生產。“唱讀講傳”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僅創作推出了一批反映現實火熱生活的新紅歌、新文學作品、新故事、新箴言,還拍攝了一批影視作品,如《周恩來在重慶》、《國家行動》、《江姐》、《醫者仁心》等,打造了一批舞臺藝術劇目。每個文藝院團還排練了一臺獨具特色的“唱讀講傳”節目。
五是拓展了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唱讀講傳”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有力推動了千萬市民文明行動,形成了“知榮辱、講正氣、盡義務、興重慶”的文明新風,全市上下“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政治局面得到進一步鞏固。
六是凈化了社會文化環境。“唱讀講傳”活動高揚先進文化大旗,筑起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的堅固長堤。目前,活動已成功向網絡延伸,全市網絡環境改善,熒屏聲頻明顯凈化,出版物市場和校園周邊環境得到治理,正在創建一個文明、健康、和諧的社會文化新天地。
何事忠最后說,站在新的起點,瞄準新的目標。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高標準可持續推進“唱讀講傳”活動作為創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主要抓手,作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加強內容建設,注重分層指導,建立長效機制,對內提高參與率、普及率,對外擴大影響力、輻射力,以此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