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去年在全國最先披露黃光裕這個廣東潮汕人何以能在北京挖到第一桶金,是他兩兄弟在萬里家族“大樹”下奪地、借貸所致。黨刊《求是》雜志目前有文章突破禁忌,點出“紅色后代”利益集團,佑證筆者去年文章雖得罪“家族”,但我們畢竟開了第一槍,終于有了效果。
黃光裕是聰明人,他在萬里影響力式微后,本世紀又掛靠某一強力部門,引薦該部門一官員入董事會。然而,畢竟還是沒有當年萬里那種“強人”式后臺硬,黃光裕終于獲罪入獄。簡而言之,沒有“后臺”公開站出來或私底下幫黃說話。
黃光裕家族挑起的股東大會昨天在香港對決,會前“國美”股東的機構投資者均表觀沉默,他們均相信黃光裕會輸,因為黃已無底氣,無后臺相挺。對于黃光裕在京城黨政軍商已如“過街”,北京權威人士舉出兩個重要理由:
一、去年黃光裕家族曾在香港反共雜志《前哨》發表長文,大曝黃家與京城政商要角恩怨,導致北京有關部門對黃氏家族這種企圖以“出口轉內銷”方式感到不悅。
二、萬里家族已有另外企業(萬寶寶有份的“神州泰岳”不可一世),萬家早欲與黃光裕兄弟脫身。
一
國美決戰,一眾機構投資者選擇緘默,小股東則異常活躍,個別更是特意購買股票前來支持某一方,在特別股東大會上的提問更引經據典抨擊,令現場火藥味甚重。代表黃光裕的鄒曉春及黃燕虹,進場時一度令現場起哄,因為黃燕虹首次在本港傳媒面前出現,她被問及對投票看法時,面露笑容地表示充滿信心,但始料不及最終幾近全軍盡墨。
小股東中不乏表示支持黃光裕者,一個來自上海的小股東更質問竺稼,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位來自深圳的小股東指特意于九月一日購入三十萬股前來支持黃光裕一方,因其本身亦開設公司,將心比心“如果陳曉這樣贏了,以后還有哪家私營企業敢請職業經理人?”而長期在內地的 鄭 女士則表示,購入十幾萬股支持陳曉,因為“最起碼他沒有犯罪”,她認為國美上市便屬于公眾,并不屬于黃光裕一人。另外,也有股東認為保證全體股東利益,望雙方以和為貴,公司發展最為重要。國美主席陳曉向小股東表示,會接受股東會表決結果,并會全力達致股東利益最大化。
昨日現場有不少小股東因未有登記而被拒絕入場,有人只能在場外除鞋站上高位觀望“戰況”。大批來自內地、香港及海外的記者,亦逼爆酒店會場。股東大會現場爭論激烈,場外亦不輸,傳媒在附近會場觀看直播,更有兩名記者因搶靚位影相而發生肢體沖突。
二
國美(493)經過近兩個月的內戰,齊集電視肥皂劇的元素,最終由現任主席陳曉陣營勝出,除了機構投資者撐腰外,小股東的支持亦有助陳曉達陣。
在整整五十四天的角力,陳曉代表的國美管理層提出的三項動議與前主席黃光裕陣營的五大動議,昨日同時呈上股東特別大會表決。最終陳曉獨領風騷,黃氏只有一項撤銷一般授權建議獲股東支持,相信他亦始料不及。
雖然黃光裕帳面的籌碼較大,然而,陳曉透過安內攘外,以達“挺陳倒黃”目標。首先在黃、陳公開分歧后,國美五位高層,包括李俊濤、孫一丁、牟貴先、何陽青及方巍,即時與老東家黃光裕割席,表態與以陳曉為首的董事局共進退,顯示陳氏的聚心力。
此外,由陳曉一手引入國美的機構投資者貝恩亦作出全面支持。貝恩原持股三千四百萬股國美股份,在債轉股后持股量增至十六點六五億股,約佔轉換股份后總股份的百分之九點九八。
雖然摩根士丹利及摩根大通近日不斷減持國美,令國美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降至約四成,連同表明不投票或未知悉投票意向的基金約佔百分之六,意味國美董事局可爭的基金票源最多為三成四,不過,陳曉在永樂舊部約有百分之五持股量,加上貝恩的百分之九點九八,國美董事局仍可獲四成八股東支持。
與此同時,獨立顧問Glass Lewis發表報告,建議小股東每項議桉均支持現任管理層,支持陳曉,反對黃光裕胞妹黃燕虹入局。加上國美小股 東和 君創業諮詢集團聯合職業經理研究中心,公開為國美董事局主席陳曉拉票,均有助爭取小股東支持。
三
國美控股權爭奪戰中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投票除竺稼高票獲重選非執董外,其馀提桉票數均相當接近,亦反映雙方數月來纏斗狀況。不過,國美新聞發言人向新華網透露,除關聯股東外,獨立股東有八成叁支持現任管理層,僅百分之八支持黃光裕方。
未能進駐董事會的黃光裕代表鄒曉春及黃燕虹在結果宣布后一言不發,默然離場,有靠近其座位的媒體指見到黃燕虹“雙眼泛紅”。大股東稍后發表聲明,對投票結果表示遺憾,但為一般授權增發股份被否決感到高興,并指將保留採取適當行動的權利,以保障自己及其他股東的利益。黃光裕方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此前對國美電器的發函要求,于十一月收回三百余家非上市門店,自行運營,至于何時再以大股東名義提請召開股東大會暫未考慮。
另一方面,成功留任的國美現任管理層亦發出聲明,指結果意味股東對現任管理層的管理能力、業績表現以及未來發展戰略的認可,未來將繼續集中資源執行五年計畫,若在未來發展上需要透過發行新股或可換股證券融資,將尋求股東批準。
陳曉昨日下午在股東特別大會上表示,若能留任將持續實現五年計畫。他坦認曾與大股東進行溝通,但非黃光裕本人,惟意見未達成完全一致。對于黃光裕方指責二年來發展停止,他澄清,○八年底公司資金發生問題,無法大量增加門店,而部分門店因長期虧損,在大股東出事前已決定要關閉。他強調,今年上半年門店已經恢復正增加,預計下半年增幅會更大,故在增加門店的策略上與大股東不同“并不是真實情況”。至于對方以非上市門店為拉票重點,他則指,此事涉及價格、注入方式及政府審批等,注入并不容易,況且注入資產亦會是對現有股東的攤薄。
高票重選非執董的貝恩資本董事總經理竺稼則表示,貝恩與大股東并不存在利益沖突,與黃家友好協商,但可求同存異。至于增發新股的問題,他表示會如一般股東一樣,慎重考慮。
另外,消息指,證監會代表出席股東會,并坐于黃光裕代表黃燕虹及鄒曉春身旁,股東會結束便邀請其洽談,傳與增購股份事件有關,但證監會不予置評,而黃光裕方則稱此事與董事會之爭無關。有分析指,儘管撤換管理層失敗,但增發授權撤銷,黃光裕持有百分之叁十二點四七股權之大股東身分得以保全,不會再被攤薄,相信其不會就此罷休,控股權之爭勢只是暫時告一段落。國美股價昨一度大漲百分之六,收報二點四九港元,全日漲幅百分之四點六二。
四
國美(493)主權爭奪戰塵埃落定,以前主席黃光裕為首的陣營雖然落敗,不過,在是次股權之爭,早已部署進退策略,其重要籌碼是黃氏家族擁有三百七十二家非上市國美門店。
此外,作為國美大股東,倘若不罷休地要求召開股東特別大會,將令集團長期陷于動盪的環境,對未來發展定會構成內傷。
黃氏家族目前為國美電器品牌資源的所有者,若全數將所有非上市門店回收,以作獨立運營,市場上極有可機會出現兩家“國美”互相對壘,投資者憂慮將嚴重影響國美的市場份額,這是現任主席兼執行董事陳曉為首管理層不希望出現的局面。
此外,一旦黃光裕堅持收回“國美”品牌使用權,國美電器或需要應付一系列的訴訟,即使國美更改門店的稱號,若處理不好的話,有可能打擊國美在內地長期建立的品牌效應。
另一方面,是次“黃、陳博弈”是在香港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大框架下,以及資本上角力。即使黃光裕在今次戰役中落敗,并不代表黃氏不可以捲土重來。
市場一般相信,作為國美大股東及始創人的黃光裕不會就此罷手。由于黃氏家族現時持有國美權益超過三成,故此,大有可能在三個月后,再次要求召開股東特別大會挑戰管理層,為要達到目標,不排除其后再有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大會。若是如此,國美將陷于長期動盪,出現“雙輸”局面。
筆者前天與一位小股東(他趕去香港參加會議)交談過,他直言:在中國,關系也是生產力,香港亦如此,任何一家大上市公司都有背景,有后臺。當初買進國美股票,是看黃光裕居然有軍方人士加持。但看到黃家原來是與萬里子女有緣,我知道麻煩有了,畢竟那個家族在中國是二類背景,不像有些一類背景家族,掌握能源、金融資源,能量巨大。從回本賺錢角度出發,我自然會挺陳曉,雖然這種先例也不好。
更多精彩請登陸:www.meihehua.cn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