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呼聲
明迪
現在報刊上頻頻出現這樣的呼聲,呼吁在中國由勞資雙方采取工資集體協商機制或叫“工資共決”,并認為這對于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如果偶爾有人說說倒也罷了,但是報刊上頻頻出現此類聲音,細細一想,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提倡這樣一種機制,或者說這樣一種現象一旦產生,不能不說這是我國與國際即與西方在這方面“接軌”的一個重大社會現象。
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這種工資談判機制,是獨立于各政黨之外的工會工人運動長期與資本家斗爭的結果,已經成為西方各國工會的一項基本職能。
這種“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工資共決”的社會現象,在我國從來都沒有產生過,目前也不存在,況且中國工人階級從未有過這樣一種本事或能力。因為有中國共產黨,有人民政府為工人階級辦事,所以中國工人階級不需要這樣做。
如果在當今的中國社會里需要這樣一種勞資雙方工資談判機制,那將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在中國必然有一系列的重大社會政治現象已經產生或正在形成。
首先它表明這樣一個重大政治事實,即一直以來代表我國工人階級的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政府、工會已經不能、不再代表作為自身階級基礎的工人階級來解決該階級的工資這一基本而重大的問題了,要由工人、由工人階級自己來解決本身的基本謀生問題了;表明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政府、工會已經與自身的階級基礎分道揚鑣了。這將是改革開放所造成的一個多么令人不可思議的現實和結果啊!
而由工人自己去與企業主談判來爭取自身謀生的工資,這個談判一定會是一個會充滿種種尖銳而復雜的、甚至充滿血腥味的斗爭的過程,不經歷這樣一種較為長期而殘酷的斗爭過程,中國工人階級是不可能學會和掌握有關工資談判的技能和本事的。西方的工會工人運動的歷史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顯然,如果中國共產黨以及它領導之下的政府、工會置身這種談判之外,這就不能不在客觀上、現實上迫使中國工人階級在與資方的談判和斗爭中,產生和形成一種新的能代表自身進行工資談判的工人組織。一種過去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新工會的產生,將給中國社會帶來的社會變動簡直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如果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政府、工會容忍并提倡這種現象,也表明他們自身不再代表中國工人階級了,不再為中國工人階級辦事了,那么中國共產黨又是哪一個階級的政黨呢?它所一直領導的政府、工會又代表誰呢?
這種事情的發生或將要發生,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呢,還是恥辱呢?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呢,還是改革開放走入死胡同而將破產的征兆呢?它將帶來的是社會穩定呢,還是社會動亂呢?
我是不愿意,不希望被身不由己地卷入這樣的工資談判機制里。由于這件事關系到我本人和我身邊的親屬、朋友今后的生活,我作為一名曾是工人的中國共產黨的基層黨員,我想知道并有權利知道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對這件事是怎么想的,我想知道并有權利知道作為政府的國務院對這件事打算怎么辦。一個中國公民、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一名依靠工資生活的人提出這樣一個事關絕大多數人生活的請求,不違法,也不過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領導人或有關機構,有責任有義務來回答人們對這樣一件重大事情上的困惑。
滴水見滄海。
在我看來,這件事情所蘊含的社會內容和未來趨勢實在是太重大了,也太殘酷了。我將從您們對這件事,對這樣一種呼聲的看法和實際做法里,重新判別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屬性,重新認識中國政府的社會屬性,重新認識并深化關于改革開放的認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