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人們將布鞋整齊地擺放在廣場上。當日,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廣場舉行祭奠活動,6830雙布鞋由勞工遺屬、友好人士等一同擺放在廣場上,以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俘至日本的中國死難勞工。從1943年到1945年,日本共強行綁架169批、共計38936名中國勞工到日本135個工地從事重體力勞動,有6830名中國勞工客死異國他鄉。 新華社發
8月14日,人們將布鞋整齊地擺放在廣場上。 新華社發
8月14日,人們將布鞋整齊地擺放在廣場上。 新華社發
8月14日,人們將布鞋整齊地擺放在廣場上。 新華社發
中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記者肖志濤)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和報紙摘要》06時55分報道,今年(2010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5周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經過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取得最后勝利。今天(15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在經過全面修繕維護后將重新開館。
從今年7月底開始,座落于中華民族全面抗日戰爭的爆發地——北京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維護。走進館內,工作人員正在緊張的做最后的準備。許多新展出的實物仿佛一下子把人帶回到戰火紛飛、英勇抗爭的年代。
新聞現場:現在您看到的這個水壺、這個玻璃碗,這個是我們特意從天津征集來的……
在這里,我們既看到了繳獲日軍的九四式山炮和三八式步槍等武器,也看到了東北抗聯將士使用過的水壺;既有中共七大召開時存留下的錦旗,也有中國赴緬甸遠征軍的炊具。
在紀念館,我們遇到了朱德總司令的警衛員管開志的兒子管嚴和朱總司令的女婿劉錚、外孫劉建,他們特意帶來了曾伴隨朱老總半生戎馬的珍貴物品——一方他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直至新中國成立一直使用的硯臺,并把它捐贈給紀念館。
管嚴對記者說:我父親離開朱老總的時候,朱老總把這方硯臺送給我父親留作紀念,非常珍貴。
紀念館副館長唐曉輝介紹說,近年來,他們從全國各地廣泛征集抗戰時期的文物和物品,配合文獻和圖片在館內陳列展覽,警示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勿忘國恥,發奮圖強。
唐曉輝:抗日戰爭它就在在屈辱百年的歷史中是第一次徹底的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從這個方面來講,對后代的教育意義是非常大的。
各地紀念活動
為了紀念二戰期間在日本遇害的6830名被強擄的中國勞工,14日下午,被擄勞工中的幸存者及遇難者家屬、日本友人等近50人在南京舉行了6830雙布鞋擺放活動。
擺放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廣場舉行。此次活動也是花岡和平友好基金管理委員會、旅日華僑中日交流促進會、臺灣人民文化協會共同主辦的“不能忘卻的歷史——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特別展”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
中新網南京8月15日電 (記者 王國安)8月15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來自海內外的各界人士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平廣場舉行南京國際和平集會,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殺30多萬遇難者,祈禱世界和平。
南京晨報:今天是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紀念日,南京作為抗日戰爭創傷最為嚴重的城市,將舉行一系列活動悼念抗戰遇難同胞,緬懷歷史,祈望和平。
今天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將舉行《不能忘卻的歷史》特別展覽。展覽內容分為三部分: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從中國東北各地強擄數十萬中國勞工到日本的罪行;日本殖民統治臺灣50年的罪行;日本占領南京期間的罪行。數百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此外,南京國際和平集會,也將在紀念館的和平公園內舉行。據介紹,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行的國際和平集會活動,舉辦時間已經超過10年。和平集會由來自日本的旅日華僑中日交流促進會、日本銘心會、神戶南京心連心會、長崎和平之翼、大阪府立學校在日外國人教育研究會,以及大陸的花崗和平友好基金、中國受害勞工聯誼聯合會、臺灣的臺灣人民文化協會等多個和平團體共同主辦。
據介紹,今天南京部分民間團體也將舉行悼念活動,重溫民族歷史,祈望世界和平。 (南京晨報記者 朱福林)
今天上午,在志愿者組織下,多位身在北京的抗戰老兵將齊聚一堂,共同回憶抗日戰爭時期的崢嶸歲月。不論他們來自哪支部隊,來自于哪個戰場,參加過哪場戰役,在抗戰勝利65周年之際,讓我們向全國抗戰老兵道一聲,“向抗日英雄致敬!”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海峽兩岸中國抗戰大后方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昨日在渝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80余位抗日戰爭史研究專家齊集山城,共同研討抗日戰爭時期以重慶為中心的大后方抗戰歷史文化問題。
媒體稱中國對抗戰紀念不夠:應按最高級別舉行
紅網:8月15日是日本投降紀念日,也是韓國的勝利日,每年這兩個國家要舉行隆重紀念活動,國家領導人講話,頂級官員全部出席。與此相比,雖然許多中國人知道這一天是什么日子,但是中國的紀念活動卻遠沒有日本韓國隆重,也比不上其他俄羅斯、以色列、美國等二戰參加國。盡管抗戰勝利已經過去了65年時間,但是仍然有必要提升中國抗戰紀念的級別、規格、規模,更應該每年舉行,常年不懈。
抗戰結束60多年來,中國缺乏國家級紀念。國家級紀念,即全國每年隆重紀念抗日戰爭,國家領導人講話,并向先烈和死難同胞獻花。同時,全國鳴警報,降半旗,國民肅立默哀。這是對于抗日戰爭最大的牢記、最大的價值和最大的意義。
我們的近鄰韓國每年3月1日反日獨立運動紀念日、6月6日祭奠英烈的顯忠日、8月15日光復節,全國紀念,總統講話,遍插國旗,活動遠比中國隆重。
每年5月9日,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日,閱兵,集會,游行。今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慶典隆重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慶典,同俄羅斯人民一道紀念這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節日。
我國常年單方面譴責日本參拜靖國神社,希望日本學習德國反省歷史、總理下跪。殊不知正是因為猶太人和以色列隆重紀念自己被屠殺的苦難,才有德國總理勃蘭特的驚世一跪。以色列每年4月“大屠殺紀念日”,總統、總理講話。上午十時,全國鳴笛兩分鐘。以色列總理沙龍深情地說:“猶太人民從大屠殺的劫難中站立起來,雖然傷痕累累,但生機猶存,并吸取了深刻的教訓。猶太民族永遠不會再流離失所,面對侵犯毫無應對之力。我們永遠不會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陌生人的手中,不會再依靠他人的施舍生存。”
上述國家的紀念活動收到明顯成效,人們能夠牢記歷史,自覺抵制各種美化侵略的行為,并深深強化民族精神,成為建設國家的源泉動力。
日本將8月15日定為“終戰紀念日”,每年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會”,天皇、皇后、首相等6000人以上入會,高唱國歌,首相講話,政府機關降半旗,體育比賽都停止。日本“希望每個國民都能夠在家庭、公司等各種場所緬懷戰歿者,衷心為他們的犧牲默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首相每年至少三次出席有關紀念活動,除了8月15日“全國戰歿者追悼會”外,每年8月6日和9日專程去千里外的廣島和長崎參加原子彈轟炸紀念儀式,而位于北京城區30里外的盧溝橋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卻顯得那樣遙遠,當地的村長、鄉長也很少參加紀念活動。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表通告,規定九月三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值得注意的是,“通告”規定“每年九月三日,全國人民應對……紀念”。但是事實上從來沒有一次“全國人民”規模的紀念,絕大多數中國人更是不知道中國政府最重視的這一天是什么日子。
和其他國家幾乎每年隆重紀念相比,中國每隔十年在9月3日舉行一次國家級紀念活動,最高領導人和領導集體出席紀念活動只有兩次,即1995年和2005年9月3日江澤民和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發表講話。新中國第一代領導核心毛澤東與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均沒有在紀念日出席過紀念活動。而地方紀念更是遲遲延后,直到抗戰勝利40周年的198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才在南京市落成。這種紀念的間斷和弱化不利于對國民進行持續教育和影響,鞏固加深愛國主義感情。
我從2001年開始,在有關人士支持下,聯系上百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等場合上提議,呼吁隆重紀念抗戰,國家領導人講話,全國統一鳴警報、默哀、降半旗,希望我國國家級、國際化、高規格紀念抗戰。每年9月3日和9月18日舉行國家級紀念大會,國家最高領導人出席。每年9月18日全國統一鳴警報3分鐘,下半旗,肅立默哀。目前,位于北京香山的北京抗戰名將紀念館等不少地方與單位都在以豐富多彩的形式紀念抗戰,比如湖南南縣昨晚舉行了《廠窖慘案》電影的首發儀式,并將于今天(8月15日)舉行《廠窖慘案》紀念館開館儀式等等。
胡錦濤在參加俄羅斯慶典時強調,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和平的到來,民族的精神,無不有賴于抗戰紀念每年常抓不懈,高調進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